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上门寻子,帝王之怒~!(中)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上门寻子,帝王之怒~!(中)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二今天下完早朝后,才想起炎黄书院那边正在举办入学考试,自从上次他跟长孙、杨妃还有一众子女参观了炎黄书院建成之后的样子后,他心中震惊地同时,对于炎黄书院的未来,更加多了几分期待。

估摸着那边的考试应该还没结束,李二一时兴起,便起了去炎黄书院看一看的心思,谁知刚登上云山,便听到了狄孝绪跟李泽轩的那一番对话,本来是满心期待的李二,心里面顿时就被浇了一盆冷水,寒彻透骨。

“陛下,老臣…老臣刚刚爱子心切,一时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整个大唐,也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敢跟暴怒状态中的李二正面硬刚,很明显,狄孝绪不在此列,感受到李二咄咄逼人的目光与李二身上散发的强大威压,狄孝绪犹豫半晌,躬身请罪道。

“哼~!爱子心切~?”

李二仍然有些不满,他哼了一声,道:“照狄爱卿的意思,难道这炎黄书院是龙潭虎穴?还是藏污纳垢之地?让你这么着急要将你的儿子带离此地~?”

这可不是送分题,而是送命题啊~!

狄孝绪额头上沁出了一丝冷汗,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道:“老臣不敢~!”

“砰~!”

李二终于彻底爆发,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起身大怒道:“你不敢~?可是你已经做了,还有何不敢~?朕先前在朝堂之上已经说过,工学不是杂学,只要对我大唐有用的、能让我大唐变得更强大的学可,朕,都愿意接受。

但总有些人因为学派偏见,而罔顾国家、朝廷利益,罔顾朕的三令五申,罔顾大唐千万黎民!尔等到底是何居心~!须知先有国家,才会有你们儒学和工学,大唐若是势弱,落入异族之手,儒学又能去何处传播,难道要做那异族奴役我汉人的走狗~?

为了让你们放弃学派偏见,朕才做了这炎黄书院的院长,但没想到即便如此,有人骨子里仍然认为工学乃是杂学,呵~!很好~!狄孝绪,你得知道,你先是朕的大臣,然后才是儒门子弟!”

说道最后,李二怒极反笑,他愤怒的声音在会议室内甚至都产生了回音,守在外面的侍卫,感受到李二的暴怒后,腰杆不由挺得更直了,两只眼睛睁的更大了,生怕这时候有不开眼的人闯进去。

而直面李二怒火的狄孝绪,更加感觉压力山大,他连忙躬身下拜,悲声道:“老臣惶恐,望陛下息怒~!”

李泽轩在旁边听得却是暗暗叫好,特别是李二最后那句“须知先有国家,才会有你们儒学和工学,大唐若是势弱,落入异族之手,儒学又能去何处传播,难道要做那异族奴役我汉人的走狗”,简直是说到李泽轩的心坎儿里了!

前世他看过一个帖子,讲到孔子嫡系后人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时刻的表现,当时他真是气的破口大骂,那帖子的内容大概是:

南宋靖康之变,金国大举侵宋,南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南逃,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也弃宗庙南逃;

公元1252年,第五十代衍圣公孔元措(北宗)去世,此时正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原时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孔子的后人们并没有带领人们“精忠报国”,而是争着向他们的新主子忽必烈谄媚。据说当时孔元措的子侄们为了能争夺到“衍圣公”的头衔,都跑到忽必烈面前争宠,而看到孔子后人们的这番丑态,忽必烈哈哈大笑回应道:“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

四百年后,满清入关,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登基称帝,而被崇祯帝册封的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他还在《初进表文》中谀颂满清君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云云,这般奴颜婢膝的姿态,简直令人作呕!

因此,纵观历史,每当外族侵略者大规模入侵时,几乎就没有一个“圣门后裔”能够站起来组织百姓起“义兵”抵抗外族入侵,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立即迅速地向外族侵略者投降屈服,屁颠屁颠地请求这些外族侵略者去册封延续他们的“衍圣公”的封号,儒学骨子里的软弱,可见一斑~!

李二方才那番话或许是无心之言,但却正好预言了一千年后儒学的状态,那个时候,儒学子弟真的成为了异族奴役汉人的走狗~!

当然,这番稍微有些“离经叛道”的话,也就李二敢说,李二之后的任何一代君王都不敢这样直接挑明,一是因为这个时候,儒学还没发展到完全能够左右朝堂政局的地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二是一个文能治国,武能定天下的强势之主,他对于这个国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呵~!朕知道你口服心不服!那朕再告诉你一件事情。不久之后,朕打算在全大唐推行李泽轩的新式算学,到时候,所有地方官府、衙门,必须使用新式算学中的数字和运算方法!”

李二平复了一番心情之后,看着狄孝绪淡淡地说道。

狄孝绪心中一惊,想说些什么,但还是强自忍住了。

李二见状,意味深长道:“狄爱卿肯定认为朕此举不妥吧~?呵~!朕虽然有心向着工学,但朕可不会罔顾国家利益!前任国子监算学博士刘博士,前不久跟朕说过,若是在大唐境内全力推行算学,那不仅民部,连地方州县的户曹、仓曹在管理财政收支时,计算速度都能快上五倍不止,准确率也能提高数倍,狄爱卿你可知此举每年能为我大唐减少多少开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