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工学灵魂!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工学灵魂!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原本是北宋朝理学大师张载的名言!

北宋神宗二年,张载出任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张晋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获罪,张载辞官回乡,在当地的崇寿院以讲学著书为生。

(张载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为横渠书院)

张载的这一思想名言,波澜壮阔,格局之大,被中国近代的哲学泰斗冯友兰尊称为“横渠四句”。

纵观张载的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范文正公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处,横渠先生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

历史总是公正的。那些视现世浮华为过眼烟云,心里装着天下苍生的人,尽管他们生前可能穷困潦倒,但在拂尽历史的尘埃后,他们身后就会耸立起一座万世尊荣的历史丰碑。这就是历史的逻辑!

李泽轩虽然开创了工学,但其本身并不是全面反对儒学,对于一些非常有风骨的大儒,他是打心眼里敬佩的;对于儒学中的一些先进思想,他也是非常愿意接纳的。这不,张载的“横渠四句”不就被他拿来当做“校训”了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工学若想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灵魂,如果单靠纯粹的技术积累、堆砌,是不可能传承下去的。

而一个新学派若想拥有完整的灵魂,绝非一日之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李泽轩前世不是专门研究哲学或者教育学的大牛,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去吸取其他学派的文化精髓,来充实工学。

这也是他当初请李纲、颜思鲁等当世名儒,墨槐、墨凌薇等墨家领袖或精英来书院教书的目的之所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两句话就犹如两碗鲜美无比的心灵鸡汤一样,让学生们的灵魂,在一瞬之间得到了升华!

顿时,他们身上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下山行善去了。

李泽轩则是继续给封地的庄户们送温暖去了,现在只剩最后一个庄子了,他估计今天上午便能跑完。

现在封地上的庄户们可以说是彻底成了李泽轩的“死忠粉”,走在外面若是听到有人说李泽轩的半句坏话,他们都能停下脚步与对方理论半天!

这就是民心所向,这就是仁者无敌!

第二天,在马周的安排下,李泽轩昨天早上跟学生们的那番讲话,经过马周的一番整理后,登上了《大唐日报》的头条,题目叫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永安侯予炎黄书院全体师生之期许!

新闻中有一段话这么写道:“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用理性认知来思考天地万物之理,此乃“为天地立心”!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贤者立志,须为“民吾同胞”来“立命”,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或少数君子安身立命,有如此气象乃是“为生民立命”!”

最近这段时间里,《大唐日报》上出现了很多炎黄书院学生四处奔走、扶危济困的新闻,百姓们现在对炎黄书院那是好感爆棚,他们看到这篇头条新闻后,虽然不太明白马周写的那一堆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但总感觉很牛逼的样子!

大概这就是不觉明历吧!

但读书人看到这条新闻后,顿时就不淡定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好大的气魄!好广阔的胸襟!”

国子监附近的一处三进宅院,孔颖达拿着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手腕都有些颤抖,他的面上除了震惊之外,还有一丝…后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人好大的口气!祖父,这话是谁说的?”

孔颖达身旁一个少年,此刻抬头可道。

“唉!”

孔颖达长叹一口气,摇头不语!

事到如今,多想无益,李泽轩已经在儒家的对立面越走越远了啊!这是一个正在逐步开宗立派的人物!

放在以前,孔颖达对工学这个新兴的学派并不是特别在意,因为他觉得工学虽和儒学背道而驰,但工学只有骨架,没有灵魂,即便工学能创造很多先进的工具,也无法跟传承近千年的儒学相比!

但是现在,孔颖达心中莫名地生出了一丝危机感!因为李泽轩这是在给工学注入灵魂啊!而且这灵魂里面,还有些儒学的影子!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并且能为己所用,这样的对手,往往比那些天纵之才、高傲狂大的对手更为可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炎黄书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

民间的读书人看完《大唐日报》上的头条新闻后,心中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可。

先前他们本来是把工学当做异类看的,但现在的工学,里面怎么还有儒学的味道~?

………………………………………

皇宫,甘露殿。

李二的嘴角噙起一抹笑意,“呵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观音婢,这小子真是好大得口气!”

长孙紧了紧身上的狐裘大衣,偏过脑袋,看了看李二手上拿的报纸,过了一会儿,她展颜笑道:“陛下,永安侯学识渊博,志存高远,实乃治国安邦之良才,妾身为陛下喜得良才贺~!”

李二忍不住大笑道:“哈哈!那小子要是听到观音婢你这么夸赞他,肯定嘴都笑歪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