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元日大朝会!(中)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元日大朝会!(中)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进入皇宫,来到了太极宫前的广场上,入眼一片全是黑压压的人,粗略一扫,人数最起码已经上千,李泽轩看得是心里美滋滋,因为这么多人,太极殿内肯定装不下啊,到时候就会有一批官员站外面,他也顺便浑水摸水,落在后面睡大觉,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

讲道理,这劳什子大朝会他是一点也不感冒,虽然没经历过,但用屁股想都知道一会儿无非是李二携着百官回忆上一年的政绩如何如何牛逼,反思工作中有何不足,展望新年里要作何突破,等等!

反正李泽轩是不喜欢听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哟!永安侯?真是巧了!”

就在李泽轩眼睛滴溜溜转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他扭头一看,还正是老熟人!

“王刺史!您也来长安了?”

这人不是王裕还能是谁?当初王仁表的异母胞弟王仁义,撺掇山匪绑架韩雨惜失败,王裕亲至长安给李泽轩赔礼道歉,如今大半年已过,王裕的样貌好像更苍老了一些,两鬓都有白头发了。

“呵呵!老夫前些日子便已经到长安了,永安侯近日别来无恙啊!”

王裕眯着眼睛,一脸和善道。

只是他的心里,此刻那是一点都不平静!时隔半年多,李泽轩已经从当初那个小小的县男,跃迁到大唐国侯,放眼朝野,再无任何人敢小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崔家在李泽轩的一番暗中运作下,竟然就这么倒了!

那可是连他王裕都要小心应付的千年大族啊!居然就这么倒了?

这让王裕不由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暗自庆幸,当初如若他因为王仁义的事情而跟李泽轩彻底交恶,那崔家倒下前,他们王家是不是得先一步倒下?

在得知长安城的消息后,每每想到这些,王裕的背后都不由沁出了一层冷汗。按理说每年的元日大朝会,并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各州的刺史必须亲自来京,只需将副官派来就成。

但王裕这次选择亲自来,一方面是想通过他夫人同安公主,来跟皇家进一步联络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他这是想通过王仁表,来跟李泽轩加深两家的友情。

如此年纪,又有如此实力的年轻人,王裕没有理由去与之为敌!

有些人既然不能与之为敌,那就与之为友吧!

与其他高傲世家中人不同,王裕非常明白王家当下的处境,因此,他总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呵呵!晚辈一切安好,不知王刺史在隋州可还安好?”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李泽轩跟王家的仇怨早已解开,此刻也没必要故意板着一张脸了。

“都好!都好!呵呵!听说昨夜云山上空万花齐放,老夫俗事缠身,无缘得之一见,实在遗憾遗憾!明年,哦,不,是今年过年,云山上若是还有如此奇景,老夫定要抽身亲自去看一看!”

王裕捋了捋胡须,笑呵呵道。

李泽轩莞尔一笑,“云山的大门随时为王刺史敞开!”

由于李泽轩是住在城外,相对而言算是来的比较晚的,二人没说几句闲话,大朝会便要开始了!

这时,只见太极宫的台阶上,一个黄门内侍端着拂尘,站在那里尖着嗓子大声道:“元日大朝会开始,文武百官、各国来使,入朝觐见~!”

先前闹哄哄的太极殿外,立刻安静了下来。各级官员立刻按品级排好队伍,在文官之首长孙无忌的带领下,抱着朝笏,拾阶而上,朝着太极殿而去。

中途,李泽轩想浑水摸鱼,混到队伍的最后面,可被王裕给拉住了。

“永安侯,这元日大朝会所有官员,必须按照品级、勋级来定位置,不能随意乱站啊!”

太子詹事是正三品实职,开国侯是从三品勋职,如此一来,李泽轩直接窜到了文官阵列第六排的显眼位置,站他前面的,都是那些开国老臣!

这让李泽轩相当郁闷,心道本来还想补个觉的,可现在他这个位置,还睡个毛线啊!连个靠的地方都没有!

君臣互相见礼后,群臣开始给李二拜年,这个拜年,绝不是磕个头简单一句话的事,得由宰相念贺表。

整个贺表又冗长又拗口,就得板板正正地念下来,然后各地地方藩镇、附属国,各个都有贺表,也都得宰相一篇篇地念,尤其是附属国的贺表,那可不是晦涩难懂的事儿,好些国家汉语表述都不利索,写出来的贺表能特娘的通顺吗?念起来更费劲!但再费劲也得念,这是天朝上国的面儿!

李泽轩在队伍里听得是一阵牙疼,不由地,他开始同情起长孙无忌了,也不知道这老头儿昨夜里读了多少遍,才能将这些拗口的贺表给念通顺的。

其实,后面的朝代,臣子们给皇帝拜年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麻烦了,在宋朝士大夫圈里,过完除夕,经常只需要给皇帝写个“贺卡”递上去就行,根本不用亲自入宫参加什么朝会。

足足念了接近半个时辰,李泽轩在后面听得都快要睡着了,长孙无忌终于念完了所有的贺表,老家伙大冬天的,竟然还脸红脖子粗的,像是刚跑完十公里似的,气喘吁吁!

接下来房玄龄上前,做“政府工作报告”,他先是歌颂了大唐在过去的一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说平灭了多少叛乱,覆灭了多少山贼之类的,还有去年春夏两季,关中地区生了小范围的旱灾,使百姓粮食略微减产,好在英明的李二陛下及时颁布了减赋政令,使得百姓还能生活得下去。

房玄龄最后着重赞扬了一番由长孙皇后带领的暖唐基金会,由于基金会发起的暖冬行动,今年长安城以及长安城附近的州县,没有一个饿死、冻死的百姓,这种情况,即便是秦皇汉武的时代都不曾有的!

言而总之,贞观元年是成功的一年,也是大唐努力奋进的一年,这一年,大唐的府库充盈了,老百姓们富裕了,天下读书识字的人也更多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