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我的盛唐,不留遗憾!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我的盛唐,不留遗憾!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现代有一首歌叫做《龙的传人》,这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是这样写的:“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汹涌澎湃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但她却从来都不是“良母”,历史上的不断改道和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黄河上仍旧有大量浮尸存在!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斗争历史,有和谐共处,也有剑拔弩张。随着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和不断膨胀的人口遇到洪水时,无意外的会发展为洪灾。

从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来看,黄河流域一直处在衰落-战乱-重建-繁荣-衰落的循环中,每一轮新的繁荣,对大自然而言都是新一轮的灾难。在汉文化的农耕文明越来越向南转移的时候,积攒了几百年的泥沙也终逐渐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到了明清时期,黄河更加频繁地发生决口和改道现象。

根据《明清治河概论》的说法,仅在明朝存在的二百七十七年内,黄河决口和改道的次数就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五十六次,平均七个月就会发生一次。而从东周到唐末的一千五百年间,整个黄河流域的决堤次数才仅仅六十余次,平均二十五年才发生一次决堤、洪灾!

黄河水灾在夺走了百万生命的同时,还造成的大量的流民逃难和人口迁徙,形成“大灾大潮,小灾小潮”的人口流动局面。在明代全国六千余万的在籍人口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成为了流民,不仅居无定所、流浪异乡,更是饥荒遍地、饿死无数。

受害最深当属河南地区。在明朝前期,百分之七十二的水患都发生在河南省境内!

当然,如是一来,朝廷每年花在修建河堤、治理水患上的银钱更是不计其数,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每年修建河堤、治理水患的费用,就达到了朝廷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左右,清朝时期,这个比例更一度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二十!

甘露殿内,此刻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

李二脸色难看地可道:“九年之后洛阳将会发生水灾~?李泽轩,灵虚真人生前果真有此预言~?”

大殿中的五位大臣纷纷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泽轩,黄河决堤,水淹洛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而灵虚真人已经被许多人无限神话,由他说出的预言,不得不让人重视啊!

去年李泽轩说今年六月,关中大地会爆发大蝗灾,最终在秦琼、程咬金为首的武将集团出面担保下,朝廷派遣船队南下贸易、换粮。

当时长孙无忌等一干文臣集团,觉得即便蝗灾不会如期爆发,但朝廷从南洋小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换取这么多的粮食,总归是不亏的!而且所有人都能预料得到,大唐与突厥之间的决战就在这几年之内,即便没有蝗灾,大唐国内也需要许多粮草以备战阵之需!

所以他们当初也同意了李泽轩的广屯粮之策!

可如今李泽轩又说九年后洛阳会爆发水灾,导致全城被淹,这还得了?

要知道,洛阳城在大唐的地位可是仅次于长安的。隋炀帝大业元年,就已经设立洛阳为东都了,李渊建立唐朝后,更是令人在洛阳广修宫殿,再到后来,已经大权独揽、临朝称制的武则天,直接将东都洛阳改称为神都,可见洛阳在唐王朝的重要地位!

长安城是大唐的政治中心,而洛阳则是大唐的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城内的人口数量虽不及长安,但亦不远矣,其城内至少拥有七八十万的人口!

若是洛阳城举城被淹,那损失就真的太大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泽轩一脸肃然地朝李二拱手道:“陛下,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言!家师说过,贞观十一年,黄气竟天,大雨,谷水溢,入洛阳宫,深四尺,坏左掖门,毁宫寺一十九~!”

事关重大,李泽轩的确不敢胡说八道,按照正史,贞观十一年七月,洛阳城的确会被洪水淹没,只不过这些话不是灵虚真人说的,而是史书上写的!

“什么?水入洛阳宫?”

听李泽轩说的煞有介事,就好像亲眼见到的一样,李二的脸上顿时就笼罩了一层阴霾,洛阳宫的地势何其高,若是连洛阳宫都被水淹四尺的话,那民间岂不是会洪水滔天,伏尸百万?

“若是依你之言,在黄河流域植树造林,九年后的洛阳洪水之灾就能避免~?”

去年长安城一整个冬天都无雪,今年的蝗灾几乎已成定局,对于李泽轩师父灵虚真人的预言,李二是不敢忽视的。

李泽轩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苗长成大树不是一两日的工夫,改善黄河流域的土壤结构,也绝非一两年之内就能完成的!

臣无法保证凭借植树造林能改变九年后洛阳被洪水淹城的命运,但相对于修建堤坝、赈灾治水患,植树造林绝对是当下最为有效、也最为便宜的治理黄河办法!

一旦黄河流域有了大范围的防护林,黄河内的泥沙含量会大量减少,到时候即使避免不了九年后的洛阳水灾,但十年、二十年后有可能出现的地上悬河、溃坝决堤,定不会再轻易出现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陛下英明神武,志存高远,臣希望陛下能慎重决断!”

虽说唐王朝黄河水灾的发生次数的确比前面的几个朝代频繁,但相对于后面的宋、明、清几个朝代来说,唐王朝的水患可以说一点也不频繁,一点也不严重!

不过李泽轩身为一个炎黄子孙,身为一个知道未来之事的穿越者,既然重生在这么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他觉得他有责任去在黄河刚开始变污浊的时候就去着手治理,这样可以避免后世千万乃是上亿的汉人死于洪水之中!

那些死在黄河水患的百姓,都是他得同胞啊!

他的盛唐,不允许有任何遗憾!

所以李泽轩费了很大的力气,费了很大的口舌,要劝服李二,劝服这群帝国的肱股之臣相信他的植树造林防水患政策!

千百年后,可能不会有人记得永安侯李泽轩,但那些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人,能记住他这个植树造林的发起者就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