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围城,白叠子!(感谢盟主黑红梅方的万赏!)

主角叫李泽轩的小说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围城,白叠子!(感谢盟主黑红梅方的万赏!)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呵呵!小恪你不必慌张,听陛下的意思,应该会让你过几年长大些再去蜀地赴任,而这几年,你仍然会待在长安,遥领益州大都督之职,所以,趁着还没去封地,小恪你得好生学习,充实自己,将来到封地后成为一代贤王,为陛下镇守一方!”

炎黄书院,山长办公室内,李泽轩看向李恪,殷切嘱咐道。

对于李恪这个学生,李泽轩是非常满意的,天分很高,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文武双全,为人很有君子之风,李泽轩对李恪是寄予厚望!

未来将炎黄书院发扬光大的学生之中,绝对有李恪一个席位!

李恪站起身,朝李泽轩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恪谨遵山长教诲,时刻不敢忘怀!”

“嗯!”

李泽轩点了点头,问道:“小恪,你是不是不想去蜀地?”

李恪闻言一怔,片刻后他摇了摇头,轻声道:“想去如何?不想去又如何?身为大唐皇子,早晚有一天都要离开都城,离开父皇和母后,离开我的师长和同窗,去遥远的封地赴任,为我大唐镇守一方!这是恪的使命!”

这话语中的无奈与悲伤,是个人都听得出来!

李泽轩站起身,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然后负手走到窗边,临窗眺望着云山,眺望着云山下的村庄,他感慨道:

“小恪,身为皇家之人,固然会有很多的无奈,但人生于世间,真正能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使命,你在感叹命运的无奈时,天下间却不知有多少人在羡慕你,羡慕你身在皇家,一旦成年就能赶赴封地,当一方逍遥王爷、无拘无束、纵情山水!

人生就是一座又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面的人却又想出来,所以,以为师之见,与其里外奔波折腾,不如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身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来证明自己存在于世的价值!

巴蜀之地四面环山,当地的豪族、部族林立,管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内乱。蜀地百姓的生活相对封闭,也很清苦,他日你带着从炎黄书院的所学、带着陛下的圣令,前往蜀地赴任,管理巴蜀的豪族、部族,让蜀地的百姓,像长安这边的百姓一样都富裕起来,陛下和皇后娘娘定然会十分欣慰,为师也会非常欣慰!

这,是一种希望的传承,不受空间、地域限制!而且,你难道不觉得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说到这里,李泽轩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恪。

其实,他很理解李恪的心情,任谁十几岁就被父母赶出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变得彷徨无措,李恪身为皇家之人,纵然心里早有准备,此刻在得知自己过几年就要远赴巴蜀之后,心中也难免神伤。

李恪的目光逐渐由彷徨无神,变得清明起来了,他深施一礼道:“多谢山长开导,恪以后定会带着山长传授的知识,造福蜀地百姓的!恪,再也不会怨天尤人了~!”

在他迷茫的时候,李泽轩替他拨云见雾、并指明了方向,他真的非常感激李泽轩。

闻言,李泽轩欣慰一笑,道:“哈哈!如此便好!那自即日起,你便可以抽时间去炎黄钱庄实习了,我教你的那些东西都仅限于理论,小恪你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行!将来把这些经济之道用于蜀地,肯定会收获奇效的!”

“是!山长!”

李恪点头应是,忽然,他有些疑惑地出声问道:“不知山长今日入宫见我父皇,有何要事?”

“哦,为师是向陛下求取巴蜀的一座矿脉的,事情是这样的.......”

听李恪问这个问题,李泽轩便把嶲州钒钛磁铁矿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李恪听罢,拱手道:“山长放心,待恪以后去蜀地赴任以后,定会治理好蜀地的百姓,让山长能在蜀地放心采矿!”

李泽轩笑呵呵道:“呵呵!那为师就在此先行谢过蜀王殿下了!哈哈!”

…………………………

下午,一队军士带着李二的圣旨,从长安城奔出,朝着巴蜀的方向而去。

而且临近傍晚时分,云山上来了几个太监,将李恪从炎黄书院给请回了长安,说是明日的早朝,李恪必须得参加。

李泽轩估摸着,明日早朝,老李肯定是要直接宣布将李恪改封为蜀王的消息了!

夜晚,皇宫。

甘露殿内,李二看着龙案上的巴蜀地图,怔怔发呆,就在这时,赵松从外面走了进来,然后站在李二的身侧,小声道:

“陛下,前些日子派去江南岳州的探子已经回来了!”

李二闻言,忍不住一惊,他迅速回过神来,问道:“怎么样?可有找到李鱼的生父和生母?”

赵松微微躬身,答道:“回陛下,据探子回报,李鱼姑娘的父亲叫做傅凌晏,母亲叫做柳怡雪,据说这傅凌晏原本是太原的大户,隋大业三年,天下战乱四起,太原也受到了波及,傅凌晏为了躲避战乱,便带着妻女举家逃难到岳州的出云村,这一住便是十几年!

不过这傅凌晏和柳怡雪在去年便病逝了,李鱼姑娘是一个人从岳州来到了长安,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孟文浩,再之后就结实了永安侯,并成为了《大唐日报》编辑部的一名记着!”

“大业三年!”

李二眉头一凝,像是想到了一些什么,随即又疑惑道:“她一个小姑娘,在丧父、丧母之后,为何会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安?”

赵松躬身道:“听出云村的一个老妇人所说,李鱼并非傅凌晏和柳怡雪的亲生女儿,而是养女,李鱼应该是为了寻找生父、生母,才一路来到了长安城!不过关于这些,出云村的其他村民均不知情,就只有那个老妇人是如此说的,谁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是亲生!肯定不是亲生的!”

李二站起了身,背着双手,来来回回地开始踱起了步子,片刻之后,李二挥了挥手,道:“行了!朕都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陛下~!”

赵松拱手告退。

大殿之内,只留下了李二的轻轻叹息,“李鱼啊,李鱼,你到底跟他有没有关系......”

………………………

云山上的李泽轩,则是在考虑着做灯泡的事情,先前墨凌薇造出显微镜的时候,李泽轩曾经说过要造出一种比太阳光更加方便、稳定的光源,说的就是灯泡了!

不然单纯依靠反射的太阳光为显微镜提供照明的话,将会极大地限制显微镜的应用场合,所以李泽轩打算开始造灯泡,正好水电站再过几个月就能修建完成了,到时候第一件用电器肯定就是灯泡了,毕竟这玩意儿造起来更加简单!

在心里琢磨着制造电灯的方法,李泽轩很快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晨。

李泽轩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韩雨惜比他起来的更早。

“咦~?娘子?你这花盆里面种的是什么?”

韩雨惜此刻正用一个小铁铲,在给花盆松土,李泽轩心中好奇,连忙上前问道。

“呀!相公,您起来了?”

韩雨惜闻声,连忙转过身,笑着回道:“相公,妾身这是在种白叠子呢!咱们这院子里,有兰花、有牡丹,还有杜鹃花,却唯独少了白叠子,这花种还是妾身托人在西市的胡商那里买到的,现在已经是四月了,种这个正好~!”

“白叠子?这是什么花?”

李泽轩闻言,心生疑惑,不由地就走上了前去。

“相公,你不知道白叠子吗?白叠子的花通体雪白,看上去就跟蚕茧一般,茧中丝如细纩,盛开的时候特别特别的好看!”

韩雨惜抬头看着李泽轩,笑着说道。

“通体雪白,看上去就跟蚕茧一般?娘子,你让为夫看看这白叠子的种子!”

李泽轩还是没听明白这白叠子是什么花,他上前找韩雨惜讨要了一些白叠子的花种,放在手中细细察看,就见种子的种皮为黑色,种皮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毛状物,剥开种皮,有一层乳白膜状的胚乳遗迹紧贴在种皮内,看到这里,李泽轩顿时惊呼道:

“棉花?白叠子竟然就是棉花?”

他前世可不是娇生惯养、不食人间烟火的富二代,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娃,棉花的种子他当然见过,所以才能一眼就给认了出来,另外,他早就知道棉花在唐代还是一种观赏性花卉,但却不知道白叠子就是棉花!

“相公,什么是棉花?这白叠子跟棉花又有什么关系?”

韩雨惜奇怪道。

李泽轩摇了摇头,兴奋道:“娘子,你方才说这白叠子花种是从西域胡商那里买的,可是真的?他们那里还有多少种子?”

不怪乎他兴奋,实在是棉花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太过重要了啊!

要知道中国古代在棉花还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民间百姓在冬天只能靠白衣粗布保暖,去年冬天若是没有李泽轩造的蜂窝煤和煤炉,长安城附近的百姓肯定会跟往年一样冻死很多人!

韩雨惜笑着回道:“相公,这白叠子的花种确实是在西域胡商那里买的,他们的种子应该有很多,相公,你需要多少?妾身让人去帮您收购一些!”

“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娘子,不瞒你说,这种白叠子开的花絮,可以用来制作棉衣,御寒效果极佳,咱们大唐以后只要能大规模种植白叠子,百姓们冬天里就再也不用受冻了!”

李泽轩笑道。

韩雨惜吃了一惊,道:“相公,您想用白叠子做衣服?这会不会太过奢侈了?就算是做出来了,普通百姓恐怕也买不起啊?”

李泽轩奇怪道:“怎么?这白叠子卖的很贵吗?”

韩雨惜点头道:“当然贵了,相公!这一朵白叠子花,价格少说也要几十文,若是用来做衣服,那该需要多少白叠子花?民间倒是有这种衣服,但都是一些身家巨万的富商才穿的起的!听娘和爹说,咱们府上以前也有这种白叠子做的衣服,不过去年冬天咱们家里有暖气,也就没拿出来穿了!”

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其实,早在战国年间时,按照《尚书》里的说法,南海地区的一些部落,就开始向中原列国进贡棉花了。汉武帝时代,海南岛地区的越族部落,就有了熟练的纺织棉布技术。

唐朝时的中国,棉花种植开始普及,但那时还是被当做名贵花草,棉花做成的“白叠子”衣服,更是达官贵人们的专享。距离普通百姓的穿衣御寒,还是遥不可及。

所以,虽说明朝以前,棉花早就传入了中国,但走进千家万户却也只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在此之前,“冬天没有棉花”这桩恐怖事,就是中国古人实实在在的前熬!

“这么贵?”

李泽轩闻言,眉头一皱,照韩雨惜这么说,这个时代得棉花,基本上就跟兰花、牡丹一样珍贵了,也难怪没人将之用来做衣服了!

“不行!就算是再贵,咱们也得买!娘子,咱们从西域胡商那里,大概能买到多少白叠子花种?”

李泽轩咬了咬牙,说道。

现在的棉花之所以贵,那是因为还没有普及种植,一旦大规模种植,然后再进行育种,两到三年之内,他绝对能够拥有非常非常多的棉花!棉花的价格,也会迅速被他给压下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