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李泽轩 >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陛下恐怖如斯!

主角李泽轩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陛下恐怖如斯!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快快快!少爷有令,庄子上的所有人全部去养鸡场将鸡给赶出来!去年通过考核的那些娃迅速到村头集合,一起去养鸡场赶鸡!快快快!韩晓东,你去通知村子西面的,老牛,你去通知村子西面的,大牛、二牛你俩去通知村子北面的,我去通知村子南面的!”

李泽轩离开云山没多久,云山脚下的梅村、韩家庄全部行动了起来,在其他地方还沉浸在蝗灾带来的恐慌之中时,这两个庄子的数百户人家,已经按照李泽轩的吩咐,展开了自救行动!

“老胡,这个时候去养鸡场赶鸡干啥?要赶到哪儿去啊?”

“赶到地里面吃蚂蚱!少爷说了,韩家庄和梅村养的鸡加在一起足足有近十五万只,只需要半个多时辰,这些鸡就能将上万亩良田中的蝗虫吃个干净!大伙儿都快点!咱们早一刻钟集合完毕,地里的庄稼就能少受蝗虫一刻钟的祸害!”

“乖乖!还能这样的?咱们村的田地也就三四千亩,岂不是一会儿就把蝗虫给清理完了?老胡你等等!俺这就去养鸡场!”

胡汉云搬出李泽轩的名义来,顿时响应者景从,主要是相比于外面其他的庄子,韩家庄和梅村的百姓对于蝗虫的敬畏要小很多,毕竟在去年秋天的时候,两个庄子的人都有抓过秋蝗拿到炎黄书院售卖,所以在今日蝗灾到来时,这两个庄子的百姓倒是比较镇定的,他们的心里只有焦虑,却没有惶恐!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蓝田县县衙上百衙役倾巢出动,拿着何县令带回来的告示,开始在城内的各个路口以及城外的庄子上张贴,告示的标题便是“万众一心,共抗蝗灾”!

告示的内容也很简单明了,大概意思是:“永安侯令:世上没有所谓的蝗神,蝗灾也并不可怕,灭之便可;

即日起,蓝田县县衙开始面向百姓收购蝗虫,一文钱两斤,不限量;

另外,韩家庄、梅村的十五万只鸡组成的天鸡大队,即将从北向南,横扫整个蓝田县的农田,望各个庄子将本庄养的鸡赶出来予以配合,务必齐心协力,尽快消灭农田里的蝗虫!”

看到这封出自于李泽轩的灭蝗告示,蓝田县百姓们焦虑、惶恐的内心终于平息了,尤其是看到蓝田县县衙准备收购蝗虫的那条消息后,百姓们再也坐不坐了。

“走走走!还等什么?侯爷都说了,这个世上没有蝗神,咱们都抓蝗虫去,既能卖钱,又能灭了地里的蝗虫!”

“对对对!叫上家里的娃娃一起抓蝗虫去!”

“侯爷说了,把家里的鸡也赶到地里面去!走走走!”

在李泽轩的几番整顿之下,整个蓝田县的县衙已经变得很高效了,衙役们不仅贴告示,还会挨家挨户地动员,如此一来,一个个庄子的百姓们瞬间闻风而动,赶鸡的赶鸡,下地抓蝗虫的抓蝗虫,蓝田县的数万百姓,渐渐地走上了自救抗灾的道路。

…………………………………

此时,朝堂之上亦是好不热闹。

“......就朕当前收到的消息,齐州、青州、汴州、滑州、郑州、晋州、洛州、陈州、许州、商州、雍州、并州、潞州以及长安,十四个州、两百多个县全部遭遇了蝗灾,并且铺天盖地的蝗虫,正朝着凤州、岐州一带蔓延,这次的蝗灾,其规模之浩大,即便是在前朝各代,亦是极为罕见,朕今日召众爱卿前来,便是要共商治蝗大计!诸卿若是有好计策的,尽管畅所欲言!”

太极殿内。

刚上完早朝没几个时辰的文武百官,再一次地被李二召集了回来,李二高坐上首,看向众人一脸严肃道。

“陛下,自古以来,百姓们多认为天降蝗灾,代表着上天之怒,民间定会为此而谣言四起,如今当务之急,便是稳定民心,圣上应该亲自田间,杀牲畜、摆香案,祭天祷告,并大赦天下,以安民心!”

儒学领袖孔颖达这时站了出来,朝李二拱手道。

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看,孔颖达的这条建议倒是没毛病,纵观之前的历朝历代君王,遇到蝗灾的反应大多都是这样!

因为古代的人们并不具备完善的科学知识,很多人对于蝗灾的出现,怀有一种恐慌的心理,而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很自然地又让人们联想到这是上天发怒,给人间的警告。

有句话说得好,思路决定出路!有了上述这样的想法,接下来要做的就肯定不再是想着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治理蝗灾,而是在田地里进行祷告,祈求这些蝗虫嘴下留情。但显然,蝗虫大军肯定不会如帝王和百姓们所愿,待蝗虫将老百姓们地里的粮食吃光后,那些稍微有远见一点的统治者们会向百姓们开仓放粮,让百姓们不至于走投无路而去造反!

孔颖达话音一落,朝堂上立刻响起了不少大臣的附和声。

“陛下,孔祭酒所言极是!朝廷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

“没错!还请圣上设坛祷告,并大赦天下!”

坐在上首的李二,闻言不由大皱眉头,因为他并不觉得祭天祷告能将这漫天的蝗虫给祷告消失。

见到李二皱眉头,长孙无忌这时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孔祭酒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老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应该是颁布圣旨,昭告天下,号召百姓们立刻行动起来,抵抗蝗灾!”

孔颖达闻言,忍不住道:“敢问赵国公,蝗灾乃是上天之祸,百姓们如何抵御?”

长孙无忌道:“我大唐有百姓千万,若是人人都去地里捕捉蝗虫,何愁蝗灾不灭?反正无论如何,老夫认为都要比祭天祷告的效果要好!”

孔颖达有些生气道:“胡闹!且不说蝗虫遮天蔽日、无穷无尽,就说民间不知有多少百姓,都将蝗虫信奉为神虫,赵国公让他们去抓蝗虫,他们如何愿意?”

长孙无忌一脸正色道:“孔祭酒,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你应该比谁都清楚,神虫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蝗虫吃庄稼、祸百姓,其更应为害虫,臣认为圣上应该立刻颁布圣旨,将蝗虫定为害虫,鼓励天下百姓一起愤而杀之!”

“就是!区区一个蚂蚱咋可能是神虫?杀了便杀了,难道老天还能因为这个降下神罚吗?”

程咬金这时忍不住出言道。

他家的庄子,这会儿正在受蝗虫祸害呢,他对于蝗虫可是没有任何好感!再说老程这一辈子杀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了,怎么可能会怕杀蝗虫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此时也一齐表态道:“老臣赞成赵国公之建议!”

其实明白蝗虫乃神虫是无稽之谈的大臣不在少数,理性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只是缺少一个带头大哥站出来而已!如今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杀蝗虫”这一方,顿时就有不少附和之声。

“陛下应当颁布圣旨,号召百姓捕杀蝗虫!”

“蝗虫非神虫,乃是害虫,理应捕杀!”

李二皱着的眉头,此时终于舒展开来,他点了点头,沉声道:“自古民以食为天,而蝗虫以谷物为食,祸害苍生,怎配称之为神虫?今日我大唐数十州府爆发蝗灾,百姓民不聊生,朕今日以大唐皇帝之名义,颁布诏令,号令天下百姓共捕蝗虫,若上天因此而震怒,朕愿意以人皇之身,一力承担神罚,绝不后悔!”

李二洪亮的声音,如同向天地发出的誓言一般,声若洪钟,响彻在太极殿内的每一个角落,百官闻之,无不动容,他们虽然不相信蝗虫是神虫,但今日这大殿之中的所有人,没有不敬天地、更没有不敬鬼神的啊!李二说出这番话,在他们看来绝对是舍身救苍生的千古仁君!

“父皇!万万不可!若上天真有神罚,那便降到儿臣身上吧!”

站在李二下首的李承乾,闻言大急,连忙躬身道。

“老臣请陛下收回方才之所言,若上天有神罚降下,臣长孙无忌,愿以老弱病残之躯,替陛下承受神罚!”

长孙无忌深施一礼,沉声说道。

百官纷纷跟着施礼道:“请陛下收回方才之所言,若上天有神罚降下,臣等愿为陛下接受神罚!”

君爱民、臣爱君,臣愿为君死,这副君臣和谐的画面,也算得上是唐初的一段佳话了!

李二长舒一口气,随后摇头道:“朕乃一国之君,朕为的是天下百姓,为的是江山社稷,朕问心无愧,就不信上天会因此而惩罚朕!赵松,即刻将朕方才所言,拟旨昭告天下!”

赵松一脸沉重道:“老奴遵旨!”

孔颖达这时拱手道:“陛下一心为民,定会感动上天!但眼下各州县之蝗虫,无穷无尽,单凭人力去抓蝗虫,那何时才能抓尽?彼时,田地里的庄稼,恐怕早就被祸害的一干二净了!所以臣还望陛下能够早做打算,令各地州府,准备开仓放粮,安抚民心!”

李二面上却丝毫不见慌张,而是胸有成竹地笑道:“孔爱卿可还记得去年朝廷颁布的养鸡减赋政令?”

去年夏天,在李二的逼迫下,李泽轩献出了治蝗三策,其中有一策便是以养鸡减赋政令,来吸引百姓们大量养鸡,然后等蝗灾到来时,用鸡来灭杀一部分的蝗虫!

不过由于蝗灾预言不能泄露出去,所以这个治蝗三策当时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位帝国重臣知晓,而且这三位大臣都被李二三令五申要严格保密,所以百官们一般都不知道养鸡减赋这个政令背后的深意!

孔颖达闻言,点头道:“臣当然记得!只不过陛下此时提及养鸡减赋政令,于治理蝗虫何益?”

李二笑了笑,然后朝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辅机,你来说!”

长孙无忌拱了拱手,然后对孔颖达道:“孔祭酒,去年在朝廷养鸡减赋政令的推行下,天下各州县的百姓,养鸡数量骤增,而这鸡最爱吃蝗虫,若是让百姓们将自家圈养的鸡全部赶进农田,想必能够消灭不少蝗虫!而且去年朝廷派遣船队南下换粮,如今大唐各地粮仓都是装满了粮食,百姓们即便是损失一部分庄稼,朝廷也有能能力拯救万民于水火!”

不仅仅是孔颖达,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们,闻言都是悚然一惊,他们惊讶的不是用鸡消灭蝗虫的这个策略,而是想到去年朝廷推出养鸡减赋、南下换粮政策,今年蝗灾来临,李二和长孙无忌正好又提出了用鸡灭蝗虫的策略,这中间,怎么这么多巧合?

难道去年李二在提出“养鸡减赋”政令时,就已经料到了今年会发生蝗灾?

再联想到去年朝廷派遣船队南下换粮,这......这一切的一切,好像全都是李二算计好的一样,孔颖达以及其他大臣,看向李二的眼中,不由流露出一丝骇然!

咱们的陛下竟然能够知晓未来之事?恐怖如斯,当真是恐怖如斯啊!

这是此刻不明真相的大臣,心**同的想法!

沉默良久之后,孔颖达觉得还是有些不妥,他朝长孙无忌拱了拱手,道:“鸡固然可以吃蝗虫,但去年由于各地百姓都在买鸡苗,导致鸡苗价格暴涨,最终每家每户养得鸡最多也就只有三四十十只,但每家每户至少有三、四十亩地,这三四十鸡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长孙无忌一听,不由一阵默然,因为长孙无忌说的的确是实情,去年长安城的鸡苗价格绝对是近十年来最贵的一年,朝廷即便是推出了养鸡减赋政策,百姓们一家也养不了多少!

不是不想养,而是养不起啊!

坐在上首的李二,脸色也不由沉了下来。

“三四十只不够,那十五万只够不够?”

就在这时太极殿外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紧接着,便见一个器宇轩昂的少年大步走了进来,这少年虽然没有穿官服,但一身气势卓尔不凡,不是李泽轩还能是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