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李泽轩 > 第一千八百章 真实梦境,朝议!

主角李泽轩 第一千八百章 真实梦境,朝议!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观音婢,你是说你梦见青雀被突厥人抓了?”

皇宫西苑,长孙皇后寝宫,刚从噩梦中惊醒的长孙皇后将自己所梦到的事情,简短地和李二讲了一遍,李二皱了皱眉,若有所思道。

长孙皇后此时仍是心有余悸,显然她还没有从先前的梦境中缓过神来,她紧紧地抓住李二的手,颤声道:“二郎,妾身总感觉这不是梦,这个梦太真实了,而且算算日子,青雀他们应该也要到太原了,你说,青雀该不会出事吧?”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李泰从出生以来,可从未像这次一样离开皇宫这么远,而且如今大唐与突厥之间正是剑拔弩张的时刻,长孙皇后如何能不担心?

闻言,李二心中不由一沉,对于李泰的安危,他心中本就有些担忧,要不然这次也不会派那么多禁军随李泰一同北上了,此时再听长孙皇后讲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噩梦,李二心中难免会生出些许不祥的预感!

虽是如此,但李二面上仍旧面色如常,他轻轻地拍了拍长孙皇后的后背,安抚道:

“这只是一场梦罢了,观音婢你不要多想,青雀身边有一千禁军护着,而且独孤家的两兄弟也都是顶尖高手,断不会轻易出事的,更不会在太原出事!太原府有七万府兵,并且太原与突厥之间还有数道屏障,你梦中所见之事,断不可能成真!放宽心,勿要多想!”

这番话,既是李二说给长孙皇后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在他看来,李泰身边的防御力量如此充足,实在没有可能发生长孙皇后梦中所见的情况!

“可是……妾身这心里还是不踏实,二郎,近日青雀那边可有传回来什么消息?”

长孙皇后轻轻拍了拍胸口,喘了几口气后,看向李二道。

她本就有气疾,虽说经过大半年的调理已经逐渐好转,可这会儿一激动,她顿时又感觉有些呼吸不畅起来。

李二也明显感受到了长孙皇后的异样,他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

“青雀还未传信回来,不过没传回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他此行带着电报机,若是有事,他肯定会第一时间传电报回来。观音婢你若是还不放心,朕明日一早便让人给他发电报,询问他那边的情况,现在你先别过分忧心,放松,放轻松些,继续歇息吧,这会儿离天亮还早!”

李二肯定的语气,让长孙皇后略微安心,她轻舒一口气,点头道:“好!那二郎你明日记得让人给青雀发电报,并且青雀那边一返回来消息,派人告知妾身一声!”

吩咐皇帝办事,这对于皇后来说多少都有些逾矩,但李二跟长孙皇后少年夫妻,感情深厚,他自然不会去在意这些,他笑了笑,安慰道:“观音婢你就安心吧,明日一有消息,朕就让人来告知你,现在还是快些睡吧!”

“嗯!多谢陛下!”

长孙皇后如释重负地笑了笑,二人这才重新躺下,没过一会儿,寝宫中便响起了平稳且有规律的呼吸声。

………………………………………………

“……陛下,征召府兵的告示已由八百里加急下发至各州县,兵部为各地制定了征兵计划,各地折冲府均在积极选拔精锐,预计数日之后,便会有各州县府兵精锐先后入京!届时,十五万大军将会驻扎在长安城南面牛首山下一处平原,背靠丰水,向东而建!”

(丰水,“长安八水”之一,位于长安城南的鄠县,也在牛首山的正东面大约二十里外)

早朝之上,兵部尚书李靖向李二汇报着近期朝廷的备战进度,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先前李二要求的征召府兵入京一事。

长安城虽然是当今世上第一大城池,但城内拥有人口百万(不要小看这个人口百万,这个时代的城市不像现代一样全是高楼大厦,居民住宅的容积率可是很低的,而且很多王贵贵族、达官显贵的府邸都是动辄几十上百亩,这种情况下,长安城内能住下百万人口当真是殊为不易),能塞进京城十二卫的营地已是极限,实在没有现成的地方能够再建造一座十五万大军的营帐了!

所以从各地征召而来的十五万府兵精锐,只能驻扎于城外,而且这军营的选址位置,必须靠近水源!

闻言,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十五万大军共驻一处营地,营地的位置非常重要,长安城南的丰水之畔倒是一处不错的地方,李靖听令,擢兵部立即在城南丰水之畔搭建营地,所需一应物资,由工部、户部调拨,待十五万府兵精锐一到,立即开展集中训练!”

李靖抱了抱拳,领命道:“老臣领旨~!”

李二颔首,然后又看向文臣队伍中的萧瑀,沉声道:“萧爱卿!”

“老臣在!”

萧瑀上前拱手道。

李二开口道:“今日会有一笔军资,充入户部,这笔军资将主要用来供应即将入京的十五万府兵精锐,萧爱卿你做好统筹调度,不能短了将士们的兵甲和吃喝,更不能影响到将士们的操练进度!”

萧瑀皱了皱眉,拱手问道:“老臣斗胆一问,陛下所说的这笔军资,是否出自于今日午后蓝田县将要举办的募捐大会?”

闻听此言,太极殿内的其余大臣,也纷纷打起了精神,侧耳倾听。

李二这回倒是没有遮掩,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没错!正是今日午后所要举报的募捐大会!”

这是李二第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承认十五万大军的军资主要出于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百官们先前只是猜测,如今听到李二亲口证实,不由有些茫然无措,而他们其中有些人,嘴角则是浮现出一抹笑意,比如说长孙无忌!

萧瑀面色严肃道:“陛下当真以为,仅凭民间这些商贾,便能筹措出足以供应十五万大军数月之久的军资?”

其余大臣此时也犯起了嘀咕,显然,在他们看来,凭借民间商贾,如何也不可能筹措出这么多的银钱,毕竟商人重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是他们这些士人的心!

李二淡然一笑道:“能不能,今日黄昏前便能见分晓,届时若是所筹银钱不够,朕会再另想它法,无论如何,大军出征之前,定会筹措够所需一应钱粮!萧爱卿只需待募捐大会结束后,带领户部官吏前去接管军资,并做好统筹调度便可!”

“老臣领旨!”

话说到这个份上,萧瑀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虽说自古讲究一个朝廷不与民争利,但如今正值大唐与突厥开战在即,这种紧急关头,倒是没人去在意这一些。

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北方形势日益紧张,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也越发紧迫,朕希望众爱卿能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战前准备,以保证此战我大唐万无一失!”

百官纷纷拱手道:“臣等遵旨!”

李二见该议的事情已经议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道:“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等了片刻,不见有人站出来,站在大殿一侧的内侍便尖着嗓子喊道:“退朝~!”

“恭送陛下~!”

在百官的恭送声中,李二起身离开太极殿,向着甘露殿而去。

“赵松,你去安排下,让人去钦天监用电报机给青雀发送一封电报,问问他那边的情况!”

回到甘露殿,还未换上常服,李二便对身边的赵松吩咐道。

皇宫之中,保存有一台电报机,就放在钦天台,暂由钦天监保管。

钦天监的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代,改太史监为太史局,之后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

这个时候的钦天监,就相当于是古代版的国家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正得地位十分重要。

之所以将电报机保存在钦天监,主要是因为钦天监的钦天台位置较高,发送电报时便于电磁波信号能够传送的更远,这是李泽轩先前和李二说的!

当初管城平叛,李鱼带着电报机于嵩岳寺佛塔之上,相隔百里之遥,将管城的情况传信给书院,便是这个原理!在电报中继站还没有建成之前,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电报机的通讯距离,提升虽然有限,但还是足以将消息从长安传至太原的!

除了电报机之外,在此之前,李二已经从宫中内侍中挑选出数人派往炎黄书院学习电报机的使用之法,所以现在即便李泰不在皇宫,宫中也有人会使用电报机!

“喏~!”

赵松躬身领命,转身而去。

“去唤李君羡过来见朕!”

赵松离开之后,李二对殿内的一名内侍吩咐道。

“喏~!”

内侍躬身应诺,转身离去。

“末将见过陛下!”

没过一会儿,李君羡一身戎装,快步走进大殿,躬身行礼道。

“免礼!”

见李君羡前来,李二放下手中奏折,起身从上面走至李君羡身前,开门见山道:“朕今日叫你过来,是有一事交待你去做!”

李君羡抱拳道:“陛下请吩咐!”

李二点了点头,沉声道:“朕命你挑选一队百骑精锐,人数不需要多,十余人即可,你带着他们立即动身前往太原城,然后查一查,这太原城内是否有突厥人的密探!查完太原城之后,再查云中县县城!若有异常,立即协同地方折冲府予以剿灭!”

李君羡听的有些不明所以,但他还是躬身领命道:“末将遵旨!”

“嗯!去吧!”

李二挥了挥手,道。

“喏!末将告退!”

李君羡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