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李泽轩 >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长孙皇后的新发现!

主角李泽轩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长孙皇后的新发现!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要说这个时候的突厥人迷信吗?当然也迷信,而且在这方面,突厥人丝毫不逊色于中原人!

现代有很多人认为突厥人信奉的是***教,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即隋唐时期的突厥人,先后受到过佛教、摩尼教和景教的影响,但各部落实际奉行的大多是萨满教。信奉***教的是外国的突厥人,而非中国的。

土耳其人就自称是突厥后裔,10世纪时,当他们由中亚往西迁徙时,遇到了信仰***教的阿拉伯人。***教对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自称突厥后裔的土耳其人都皈依了新信仰,并在***教的历史上扮演了主要角色。从那时以来,他们的信仰始终保持着边缘地区***教的特点:质朴尚武,把信条当作战争呐喊,视教义为动员号令,以开拓***疆土为己任,充满着第一代***那种火热、率真和自信的面貌。

但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是不可能信奉***教的,因为***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十世纪左右,同时期的汉族王朝是北宋,这个是史学常识。

这个时候的突厥人主要信奉的还是萨满教,萨满教源远流长,发轫于原始渔猎时代。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从《蒙古秘史》的记载来看,当时的萨满让拖雷喝下“诅咒的水”替代兄长窝阔台大汗而死,而作为成吉思汗诸子中军事能力是最强、掌有百分之八十蒙古军队的草原帝国实力最强者,托雷却没有反抗。可见,当时的萨满信仰所占据的地位。

根据萨满教教义,长生天乃是永恒的最高天神,在草原人的思维模式中,人间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由永恒最高神——“长生天”授予的,所以在草原上,上至可汗,下至平民,无不信奉长生天,无不希望得到长生天的庇佑!

如果盛夏降霜这个异常天象,被赋予是长生天对草原现任统治者不满的特殊含义,相信就算坐拥百万控弦之士的颉利,也会感到十分头疼的!

唐俭的计策看似荒诞不经,但细细思索,却发现这条计策的确有可行之处,正如他所说,若盛夏降霜、计划成功,则突利所部,就能逃出颉利的包围;若计划失败,对于突利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因为他们已经身陷绝境,情况不可能更加糟糕了!

“呵呵!既然如此,那本汗就放心了!”

牙廷内,突利可汗呵呵一笑,随即,他面露关切道:“使者一路劳顿,想必是乏了,本汗这就让人带你去营帐歇息!”

唐俭见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便拱手道:“多谢可汗!”

突利可汗点了点头,他朝外面喊了一声,没一会儿便叫进来了两名婢女,然后在那两名婢女的带领下。唐俭退出了这座大殿。

“可汗,我们真要按那唐俭所说的去做?”

唐俭离开之后,倪属拓忍不住出声问道。

突利可汗凝眉不语,沉默片刻后,他开口道:“如今我们犹如困笼之兽,不试一试,怎能逃出生天?从明日开始,你便安排人手,去各部落间散播关于“颉利失德,篡可汗位,迫害子侄,长生天震怒,将在七月之末,降下寒霜”的消息。记得安排一些机灵点的人,可别露出马脚!”

相比于唐俭提供的“谣言”说辞,突利的这个版本更加地切合当前草原上的局势,也更容易引起草原上各部落的共鸣。

见突利心意已决,倪属拓不好再劝,只得点头道:“倪属拓遵命!”

犹豫片刻后,他还是忍不住道:“可汗,唐人狡诈,属下觉得,那唐俭的话,我们不能全信!”

“……嗯!”

突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片刻后,他吩咐道:“你派人好生看着唐俭以及他的随从,没有本汗的允许,他们不能离开牙廷!这人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唐的一位国公,有他在我们手上,将来说不定还能派上一些用场!”

倪属拓眼睛一亮,顿时会意道:“可汗放心,我一定让人将那唐俭给盯得死死的!”

…………………………………………

“陛下何故这么高兴?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皇宫后院,长孙皇后正在寝宫百无聊赖地看着书,就见李二哼着小曲儿、兴致高昂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她不由放下手中的书,冲李二笑问道。

这闺房之中,她和李二一直都是以夫妻相待,自是不用像在外面一样见面行礼的。

“哈哈!喜事儿!大喜事儿啊!”

李二哈哈一笑,快步走到长孙皇后身前,坐在榻上,伸手揽住身边美人,笑着道:“今日炎黄商会在蓝田县举办募捐大会,帮助朝廷募集军资,观音婢你猜猜一共筹集到了多少钱?”

长孙皇后见李二满脸喜气,便眉眼含笑道:“瞧陛下一脸喜气,这募捐大会所募集到的钱,定然是足够朝廷大军北征之需了?”

“哈哈!观音婢果然聪慧!”

李二爽朗一笑,道:“起初朕让李泽轩想办法,为十五万征召入京集训的府兵筹集军资,结果这小子捣鼓出了募捐的这个法子,先前萧瑀可是对这法子很不看好,甚至还要和朕打赌,赌这次募捐大会能不能募集到十五万大军三个月所需军资二十五万贯!

呵呵,没成想,今日的募捐大会竟然募集到了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不仅解决了新入京的十五万大军军需问题,甚至还有不少结余,如此一来,两月之后攻打突厥,我大唐的胜算便又多了几分啊!”

“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这小小的一场募捐大会,居然募集到了这么多钱?”

虽然长孙皇后心里早有准备,但从李二口中听到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后,她仍旧难掩吃惊道。

在她原来的印象中,商人大多重利,这些商人参加募捐大会,一个个地肯定都是舍不得捐钱的主儿,怎么可能筹集到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

简直匪夷所思啊!

李二见长孙皇后一脸吃惊状,他不由解释道:“其实之所以能筹集到这么多钱,李泽轩的炎黄商会可谓是出了大力啊!首先,募捐大会的成功举办,炎黄商会的会员林文元功不可没,其次,炎黄商会的所有成员,均参加了此次募捐大会,而且每个人所捐赠的数额皆是不菲!

根据萧瑀的计算,这次募捐大会,仅仅是炎黄商会的人,捐款数额就已经达到了十九万贯,在他们的积极带动下,其余的商人们才争先恐后地去捐钱!”

说到这里,李二从怀中拿出了一本账册,递给了长孙皇后,那账册正是这次募捐大会的捐赠明细。

长孙皇后伸手接过,一边翻看着账册,一边感慨道:“永安侯创办的这个炎黄商会,的确非同一般!若是放在以前,妾身是万万不会相信一群商人,居然能自愿为国募集军资、且各个都慷慨解囊!”

“嗯!这小子在从商方面的确有些本事!”

李二点了点头,道:“朕倒是想将全大唐的商人都交给他来管,不过以他懒散的性子,怕是八成会不愿意!”

长孙皇后掩嘴笑道:“陛下,如今永安侯身上的差事可不少了,玄甲军参军、炎黄书院山长、青州刺史,这无论哪一个身份,所担的干系都不小!”

“呵!观音婢你说的也有道理!想当初让这臭小子入朝为官,他都不大愿意,看来还真是玉不琢不成器啊!”

李二感慨道。

长孙皇后这时从账册中发现了一些端倪,她轻咦一声道:“陛下,朝中文武百官好像也暗中在这次募捐大会上捐钱了啊?”

因为她从这账册中,看到了许多熟悉得店铺的名字,比如程咬金家的酒坊、秦琼家的成衣铺,以及她兄长长孙无忌家的铁器铺。

李二点头道:“的确如此,如今局势紧急,满朝文武却能心向一处,朕心里甚感安慰啊!”

长孙皇后浅笑道:“那是陛下平日里勤政爱民,不仅得了民心,也得了文武百官的心!”

闻言,李二不由回想起当初玄武门兵变、弑兄囚父、夺得皇位后,整个朝堂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反对他、对他口诛笔伐,大骂他是千古暴君。从武德九年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李二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如今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在国家危难之时,满朝文武均是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他这个皇帝北征突厥!

李二忍不住感慨道:“君臣同心,万民一心,区区突厥,大唐定能胜之!”

“呀~!蓝田县县衙竟然捐了一万贯?而且范阳卢氏和赵郡李氏怎么也都来参加募捐大会了?而且每家都捐了三万贯?”

待看到账册最后面的几行时,长孙皇后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再次掩嘴惊呼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