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主角李泽轩 >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角李泽轩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皮侠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1 00:07:5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跟在本王身边就不必了,本王的安全,自有禁军来守护!你好歹也是一州刺史,政务繁忙,本王可不想因为自己,让整个并州乱成一团糟!这个罪责,本王承担不起!”

太原驿馆,李泰犹豫片刻,终究是没有再对王燎原恶语相向,但还是拒绝了王燎原的好意,毕竟王燎原是整个并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让他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留在自己身边,根本不现实!

听李泰的语气有所缓和,王燎原不由暗松一口气,这时他看向床榻上的独孤信,忍不住问道:“敢问独孤将军伤势如何?是否需要下官在城中寻请名医医治~?”

“呵呵!这个就不必了!独孤将军虽然伤势严重,但有公孙先生在,定能化险为夷~!”

李泰淡淡一笑,道。

先前见识过公孙良医病救人的手段之后,李泰对于这老头儿的信任不由多了几分,尽管刚刚公孙良说的那一番关于解毒过程的话有些惊世骇俗,但眼下整个太原城,恐怕也只有公孙良稍微值得李泰信任了!

“公孙先生?公孙良?”

听李泰这么一说,王燎原者才注意到在一旁盘坐调息的公孙良。

作为并州刺史,王燎原当然知道太原城有这么一号人物,同时,他也听说过公孙良的古怪脾气和治病规矩——只坐堂、不出诊,可如今公孙良竟然出现在了这驿馆之中,这是怎么一回事?

王燎原的眼中,此时不由闪过一丝疑惑!但当他看到在一旁捋着胡须、笑而不语的王裕时,他眼中的疑惑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释然!

“既然有公孙先生出手,那独孤将军定然能够化险为夷!”

愣了片刻之后,王燎原点头道。

“师父!药抓回来了~!”

恰在此时,独孤飞鹰带着公孙良的小药童从外面推门而进,小药童抱着大大小小的几个油纸包,对盘坐在坐榻上的公孙良说道。

公孙良蓦地挣开了双眼,吩咐道:“立即拿去厨房,小宝你亲自煎药,先用武火煎一刻钟,再文火慢煎两刻钟,然后送过来喂给这位将军服下!”

“是!师父~!”

小药童自是领命。

独孤飞鹰忙道:“走!我带你去驿馆的后厨!”

…………………………………………

“陛下您看,今日的《大唐日报》头条新闻,看起来很有意思呢!”

早朝过后,刚应付完朝堂百官的李二,揉着眉心有些疲惫地来到皇宫西苑的丽政殿,长孙皇后见到李二来了,先是福身行了一礼,随即便让侍女取来她方才看过的报纸,递给李二并笑着说道。

她也是见李二面露疲惫之色,想要让李二看看报纸、放松放松。

“哦?什么新闻?朕来看看!”

听长孙皇后这么说,李二果然来了兴致,他坐在坐榻上,伸手接过长孙皇后递过来的报纸,目光扫向报纸首页那一行醒目的新闻标题——

“最可爱的人?李鱼?又是这个丫头写的新闻?”

看到新闻标题以及新闻的作者后,李二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由于《大唐日报》每天在长安城的开卖时间,几乎与上早朝的时间相重合,所以无论是李二这个皇帝,还是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无法在早朝前看到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他们一般都是在早朝之后才能看得到!

另外,对于李鱼,李二很有印象,不仅是因为他曾经亲自封李鱼为《大唐日报》的金牌记者,也不仅是《大唐日报》上几乎每期都会有李鱼撰写的新闻,最主要的是,管城之战胜利后,李鱼入宫接受封赏,当时李鱼给了李二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李二一直都没有忘记!

长孙皇后这时笑了笑,道:“是啊!就是李鱼写的!这丫头挺聪明、挺灵性的~!”

李二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的注意力此时已经沉浸到李鱼写的这篇新闻之中。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正在地里忙碌的农夫放下了锄头、儿子挥别了父亲、丈夫惜别了妻子,父亲离开了儿女,毅然决然地披上简陋铠甲,提上许久未用却一点都没有生锈的陌刀,翻身上马,踏上生死未卜的征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国有难,一声召唤,无数世人眼中重利忘义的商贾,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一堂,慷慨解囊,为国募集军资,短短一日,募集军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贯!平日里他们不食朝廷俸禄、遭尽世人白眼,关键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却舍利取义,为国分忧,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在看到这两段话后,铁血帝王李二也不禁微微动容,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大唐各地的府兵惜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动身前往长安参加集训的画面,以及募捐大会上,各路商贾争相捐款、为国募集军资的画面!

一时间,李二不由沉默了!

如今整个大唐,可以说没有人比李二更加了解民心的重要性,尤其是当初李泽轩煽动百姓、强闯崔家在长安城的宅子而自缚于大理寺牢房时,曾对李二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番话让李二对于民心的认知更进一步!

李二心里清楚,他的帝位想要稳固,大唐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要广得民心!

而今,从《大唐日报》上看到这篇新闻,看到有无数大唐百姓正在为这个国家默默付出且毫无怨言后,李二的内心怎能不受触动?

“好一个最可爱的人!”

沉默良久,李二终于忍不住出声感慨道:“朕的治下,能有这么多可爱的子民,实乃朕之幸也~!”

长孙皇后温柔一笑道:“陛下,您这是民心所向!您不知道,妾身听说,今日的《大唐日报》在长安城内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百姓都在为错过昨日的募捐大会而深感可惜!

如今,可不仅是朝堂百官与陛下一心,连天下万民,也与陛下同心同力,陛下民心所向,而今朝廷又不再缺银钱,突厥一战,妾身相信我大唐定能战而胜之!妾身提前为陛下贺~!”

说到这儿,长孙皇后站起身,朝李二盈盈下拜道。

这番话,可谓是正说到了李二的心坎儿里,李二不由龙颜大悦道:“哈哈!那朕就借皇后吉言,预祝我大唐将士在两个月后的国战之中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这一刻,即便是突厥再强盛,拥有再多的兵马,也仍旧挡不住李二心中的万丈豪情,因为李二掌握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对了!陛下!算算时间,青雀昨日应该抵达太原了!也不知道这孩子在那边怎么样了?”

夫妻二人说了一会儿贴己话,长孙皇后忽然想起了数百里之外的儿子,眉目间不由浮现出几丝忧色,并对李二感慨道。

话说,长孙皇后一直都没有忘记先前做的那个关于李泰被抓的噩梦,那个梦太过于真实,让她无时不刻,都在担忧着李泰的安全!

“呵呵~!观音婢安心便是!只要青雀他们进了太原城,那便暂时安全了!且不说青雀身边,有一千北衙禁军精锐,太原城内的并州折冲府大营,更是有数万大军,青雀在太原城内是断然不会有事的~!”

见长孙皇后满脸忧心,李二将后者揽入怀中,并笑着安慰道。

只是就连李二都没有料到,他的这番话说的过于武断了些,没过多久,便红果果地被打脸了!

“……可是妾身还是忍不住会有些担心~!”

长孙皇后犹自不放心地说道。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便是长孙皇后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唔!既如此,那朕一会儿就让钦天监的人给青雀发送电报,问问他那边的情况如何。他那边一有消息回来,朕立即派人过来通知你一声,如何~?”

最终,李二没有让长孙皇后失望,他顺着后者的意思,说道。

钦天监原本是观测天象之用,不久之前它便又多了一个用途,那便是发送电报!里面不仅有最新式的电报机,还有经受过培训、会发送并翻译电报的“电报员”!

“妾身多谢陛下~!”

闻言,长孙皇后大为满意,并福身致谢道。

李二摆拍了拍长孙皇后的胳膊,淡淡一笑道:“好了!朕该回甘露殿批阅奏折了,晚点再过来陪你~!”

他们夫妻二人,虽然成婚多年,但却一直都恩爱如初,这一点,即便是李二成为皇帝后也一直没有发生改变!他俩简直就是大唐名副其实的“模范夫妻”!

“国事要紧,陛下且去吧!”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道。

李二这才站起身,出门而去。

至于让钦天监那边给李泰发送电报,这件事根本不需要他亲自交待,方才侍候在一旁的赵松,自是会帮他去钦天监传达旨意!

…………………………………………

与此同时,今日早朝上,李二决定对昨日参加募捐大会的那七百多名商人进行嘉奖的圣旨,也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在了长安城以及长安城周边各个县城的大街小巷上。

近几日本来就对募捐大会关注度颇高的百姓们,此时更是一窝蜂似的挤在朝廷告示前议论纷纷。

“啧啧!这封告示是朝廷对于昨日参加募捐大会一众商人的嘉奖告示?”

“那可不?你看看这,陛下令《大唐日报》专门撰写一篇对此事赞美的文章出来,整个大唐的百姓到时候全都能看得到,啧啧,昨日参加募捐大会的那些人,这下算是扬名天下喽~!”

“人家那付出的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你们看看永安侯和炎黄商会的那些人,各个都捐了好几万贯,得到朝廷的嘉奖,那不是应该的嘛?”

“唉!早知如此,昨日老夫说什么也要去参加那募捐大会啊!不仅能够扬名天下,还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你们看看,这告示上还写了,昨日捐钱的商贾,今年可以受到同等数额的免税额度,也就是说他们昨日捐了多少,今后就有多少钱可以用来抵扣今年的商税!”

“咝~!还有这等好事儿?那岂不是说,那些捐钱的商人,相当于没有损失多少钱?”

百姓们很快就注意到了告示上的这条内容,顿时有个别人,准确地说是个别商人,心里瞬间就有些不平衡了。

“捐了多少钱,就免多少商税?这一来一去,岂不是就相当于根本没出钱?而且还能落个善名?”

“就是!这太不公平了!莫非那炎黄商会早就知道陛下会如此嘉奖,所以永安侯、林文元、曹文东他们才会如此积极地捐款?”

此言一出,顿时就激起了众怒。

“放你娘的屁!圣意谁能揣摩?炎黄商会的人怎么可能在捐钱之前就能预知到陛下会如何嘉赏?”

“就是!你这纯属无稽之谈!而且炎黄商会的会员们各个都捐了好几万贯,按照我大唐的商税征收比例,他们今年根本抵扣不到这么多的商税!”

“还有,你们别忘了!炎黄商会的这些会员,产业大都在蓝田县城,而蓝田县是侯爷的封地,可不一定会施行陛下的这条商税抵扣政策!”

“我看你这种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让你捐钱的时候你舍不得,看见别人捐钱后得到好处了,你又眼红~!”

“没错!没错!你这种小人就是该打~!”

“打!打死这个王八蛋~!”

很快,人群就乱成了一团。

不得不说,在《大唐字典》的作用下,不少百姓都会认字了,而一旦会认字,民智就会开启,百姓就会变得越来越明事理!如今的大唐百姓,还是能分辩基本得是非的,不会轻易听信旁人之言!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几个商人诋毁的是李泽轩,是那个受万人敬仰的永安侯,这就很容易引起众怒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