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诡三国斐潜 > 第2951章迎送皆为难,人来鸟不惊

诡三国斐潜 第2951章迎送皆为难,人来鸟不惊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8-03 20:21: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战鼓轰鸣,一声紧催一声。

宛城的兵卒略有些慌乱的在城墙上在奔走,时不时响起呼喝之声,将檑木滚石箭矢长枪运来搬去。面对曹军的来袭,宛城的守军显然没有骠骑麾下百战老兵的那么沉稳。

等到庞山民接到了信息,和黄琬蒋干一同登上了城墙的时候,黄忠已经是调兵遣将,布置了岗哨和示警兵卒,并且全城戒严,保持对内外的警戒。

荆州曹军,军阵之中并不多的骑兵,似乎是充当着活跃战场的责任,呼啸着来去,偶尔会有一些曹军骑兵故意到了宛城的射程边缘试探,然后在马背上扭来扭去,就像是这样可以展现自己的骑术,打击宛城之上兵卒的士气一样。

若是在长安或是北域的骠骑骑兵眼中,这些荆州曹军的行为,就像是小丑一样,但对于宛城的兵卒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步卒,隔行如隔山,他们根本不清楚在马背上扭动得像是软汤饼一样又有什么作用,也不清楚在马背上活动自如究竟算不算得骑术高超,他们只是觉得曹军旗帜遮天蔽日,压得有些让他们喘不过气。

『大约五千人马。』

黄忠眯着眼,估算着,对庞山民说道,『使君放心,大概是来示威的。』

宛城之中的兵卒,扣除黄忠部曲不算,其余的正卒是八百,而辅兵有一千出头,但是其战斗力要打一个对折,算是五百,至于民夫什么的,那就基本上不能指望其有什么战斗力,顶多就是帮忙运输些器物而已,因此大概可以说宛城守军的战斗力是一千五左右,那么曹军想要围攻宛城……

五千少了一些。

『确实如此,』蒋干在一旁说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今曹军不过三倍于我,即便是聚而攻之,亦是难下矣,使君勿忧。』

庞山民点了点头。

蒋干又转头安慰黄琬。

黄忠听得蒋干叽叽咕咕,便是微微回过头,和庞山民碰了一下眼神。

庞山民微微颔首。

城下远处,曹军集结成为阵列,齐齐大喝。随着曹军主将的调配,时不时高举旌旗,整齐列队而进,然后旌旗落地,兵卒或是击盾或是顿地,声势浩大。

战争,作为人类集结,从单一的个体组建成为庞大的阵列,使得每一个站在这种阵列面前的人,都不由得会生出自己一个人要面对这么多人的恐惧感,若是没有强大心志,极容易就因此陷入紧张情绪当中而不能自拔。

黄忠也同样开始下令,让宛城的兵卒在其部曲的带领下开始布置。前面是刀盾手,其后是长枪扎刀,再后面就是弓箭手列队。城墙之上也同样开始了呼喝点卯之声,而这些宛城兵卒也在整齐列队之中,慢慢消除了对于曹军大举而来的恐惧。

黄忠的部曲自然是算得上精锐,在混编到了宛城其他正卒队列之后,就像是黄忠立刻散开了无数的触角,将原本有些松散的宛城防御立刻整合起来一样,隐隐约约之间就有些气势上的变化。

远处的曹仁仰头而望。

汉代说是有望气士,可观气势,然后做出各种判断,但是很显然,大多数都是虚妄之语。所谓望气,不过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量,就像是曹仁当下望着宛城,实际上也是某种角度上的『望气』。

曹仁需要亲自来看一看。

曹操之下的曹氏,夏侯氏,至少在曹仁夏侯惇等一代若头本部长心中,还是以团结,大局为重的,人的利益相对来说看得不是太重,基本上都是秉承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理念,个人一时的退让和隐忍,甚至是牺牲都觉得可以接受。

但是从二代目开始么……

曹仁眯着眼看着,估算着从黄忠本旗下令,然后到各个部分响应的时间,心中大概略有些计较。

宛城城墙靠近曹仁这一面上,已经是人头涌动,一层层的大盾长枪立在城垛之侧,随着号子声一阵阵的传来。城头上也开始有些烟气弥漫腾空。

曹仁知道,这是在烧一些滚水,甚至是金汁……

毕竟攻守若是真的展开,总不能临时拉,再临时烧罢?

『子丹落败,倒也不冤……这黄汉升,治军甚严……』曹仁嘀咕了一声,旋即下令,『来人,且去阵前喊话!』

担任阵前喊话职务的,大部分都是真勇士。

毕竟这年头,靠得都是一个肉嗓子,想要自己的话能让对方听的清楚,一方面是要嗓门大,另外一方面自然是要距离近,否则隔着十万八千里,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听不见说什么又有何用?

一名曹仁手下军校越众而出,直奔城下,面对着宛城城头上寒光闪烁的箭矢丝毫不惧,放声大呼:『闻黄司徒月夜访荆州,某家将军扫榻而迎,便请黄司徒,移尊足,往襄阳!』

待此人大呼完毕,便是曹军兵卒也一同大声呼喝,『黄司徒,移尊足,往襄阳!移尊足,往襄阳!』

黄琬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发白,又累又怕。他转头看向了庞山民,又看了看黄忠,身躯微微有些颤抖。

蒋干又在一旁安慰道:『黄公莫怕,这不过是曹军不甘心挫了锐气,特来讨回个面子而已……庞使君乃国之忠良,定然不会让黄公……』

蒋干说到一半忽然看到了黄忠投射过来的眼神,顿时气息一凝,干笑了两声,闭口不言。

黄忠上下扫了蒋干一眼,然后转头对庞山民低声说道:『曹军并未携带攻城器械。』

从上面往下看,曹军城下的阵列当中有没有冲车云楼等大家伙,自然是一目了然。

『故而……明白了……』庞山民捏着胡须,『若是不应,也是堕了气势。』

说完,庞山民朝着一军校招了招手,军校前来,俯耳听庞山民吩咐了几句,便是转身到了宛城守兵的阵列之中传达号令,不多时便是喊了声口号,一同大喝起来:『要打就打,要攻就攻,废话少说,来见真章!』

词义简单直白,宛城兵卒也是跟着喊,然后不禁发出一阵哄笑。

城下曹仁哼了一声,也并不恼怒,而是略微挥了挥手。只见曹军军阵当中分出一条路来,然后有些曹军兵卒拖拽着几具尸首而出。每一具尸首,基本上都是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很显然,这些尸首是跟着黄琬,在路上落队的,或是为了黄琬而舍身拦截的那些人。

曹仁冷笑着,『转告黄公,既然不愿到襄阳为客,也就罢了!不过这山高水深,路上还要小心才是!』

曹仁身边的护卫大声应答,旋即又将曹仁的话朝着宛城上喊,直直撞到了黄琬的耳边。

不知道是愤怒还是害怕,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强烈情绪,使得黄琬顿时挣脱了蒋干的搀扶,冲到了宛城城垛边上,指着曹仁哑声大喊:『逆贼!朗朗乾坤在上,终有一日,尔等将皆尽诛之!尽诛之!!』

曹仁仰头大笑,然后挥手下令,开始撤离。

曹军鼓号声中,有序撤退。

曹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军就这么略显得有些突兀的撤走了,就像是他们突然的来。似乎曹军就是为了来宛城示威,亦或是来郊游的?

见曹仁撤走,黄忠也下令随之而逐渐的解除宛城的戒备,将那些兵器擂木什么的重新收好,尤其重点是先将那些金汁熄火,不用继续烧了。

毕竟是那玩意是香飘味,一人一泡连起来……

咳咳。

另外一边,庞山民也赶紧让连番劳累,情绪上下波动极大的黄琬,回去休息。所幸大汉这年头,即便是官宦的吃食也远远没有后世精良,三高还不算是太常见,才没导致黄琬当众爆血管什么的,但是也明显看得出其脸色灰败,疲顿不堪。

庞山民给自家心腹了一个眼色,让其陪同黄琬和蒋干,说是就近照料,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但实际上大家都懂,其实依旧是监视。

黄琬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

而蒋干则表示烦劳庞山民,很是过意不去,只求尽快去长安。

庞山民哼哼哈哈,没说不行,也没说行。

现在麻烦的并不是黄琬和蒋干的人。因为这群人里面除了甄敏等三五人算是有些武勇的,其余都没什么战斗力。

而是这些人的后续事……

比较麻烦。

见蒋干搀扶着黄琬走远了,庞山民沉吟少许,又转身上了城墙,然后扶着城垛往襄阳方向眺望,半响之后轻声对着黄忠说道:『有些怪异……汉升你觉得呢?』

黄忠皱眉说道:『若一定要解释,倒也可以说得通。』

没错。

庞山民点了点头。

从许县夺门而出,是因为任峻遇刺,同时又与城守交好,内外混乱之下得以逃离。

出得许县,可以直入河洛,但是同样也可以选择绕一圈走武关,当然理由也合理,因为阳城屯扎有曹军重兵,轻易不得过。

黄琬的人几乎都在路上死绝了,只剩下一个随身的亲仆。这也同样可以解释,毕竟黄琬有不是走圣言的路线,即便是有些口舌之力也在逃亡的道路上用不上。

至于蒋干多嘴多舌,也同样可以解释为是心急,或是为了黄琬忠心奔走。

而曹仁之军这么恰到好处的赶来,也有可能比如是博望坡的曹军就近通知了新野荆州方面……

这一切都可以解释,但问题是太多巧合了。

当出现一个巧合的时候,可以是巧合,但是太多了汇集在一起,就像是在后世买了彩票居然还中大奖了一样。

这彩票,是真是假?

当然,庞山民也不可能像是哪位贾先生一样,大吼着以人头担保,一口咬定说黄琬和蒋干是真的,或是假货,毕竟这事情干系到了天子。

庞山民是土生土长的大汉人,所以他对于刘协有非常复杂的情感。

因此在他心中,甚至有那么万一的希望。

如果,万一是真的呢?

庞山民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沉默着站在城垛边上,眺望着远方。

黄忠虽说凭着本能察觉到了有一些不对,但是他更多的能力是在战阵上,是在手中的刀和弓箭上,对于这些复杂的事情,他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毕竟黄忠原本在荆襄只是一名猎户,所以他没办法给庞山民什么特别好的建议。

『这黄公……还有哪位蒋子翼,皆是身形单薄……若说口舌之能,或许不差,但是要战阵夺旗,难免不足……』庞山民低声说道,『唯有那名甄氏游侠,倒是颇有武勇,需要特别小心……』

黄忠点了点头。

庞山民又是思索了一阵,然后甩了一下袖子,『算了,此事确实颇有蹊跷,不过一时参详不透,那么……现在重点是要怎么做……』

黄忠说道:『某觉得,曹军前来,就是意图逼迫使君尽快做出选择。』

庞山民点了点头。

所谓处置,或者说选择,其实不外乎三种。

一种是把这些人继续留在城中。

理由当然也充分,比如在外有曹军拦截埋伏,暂时找不到时机前往长安等等,但是不管是黄琬,还是蒋干,亦或是那个沉默寡言的甄敏,都不是庞山民和黄忠熟悉的人。留在宛城,严加看管,像是软禁一般,不是不可以,但是面对带有『天子密诏』之人如此行径,不管是怎么说,都是有些太过,和大汉至少表面上要尊崇的忠义完全违背。

也就是说,略有扣押大臣之嫌疑。

更何况若是黄琬表示不计生死,不在乎安危也要上路呢?

强行关押么?

所以如果将黄琬等人留在宛城,即便是以黄琬个人安全的名义,但黄琬不认同呢?他是天子亲授的三公,除非天子有令,否则任何人不得扣押。

一个私扣大臣的罪名,真要是出了问题,庞山民个人担了也就担了,但是大汉可不是讲究一人做事一人担的年代,别想着身死就能罪消,动辄就是三六九朝上走,而且还有不限时间的完全追诉权……

同时,黄琬等人留在宛城之中,也是隐患。

另外一种则是丢出去不管,令其自生自灭,或是送回许县去。

可问题是,庞山民和黄忠都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天子给骠骑下达了『密诏』,若是这事情是真的,那么庞山民和黄忠将黄琬等人置之不理,亦或是干脆推给曹军,用这样的方式求免自身麻烦……

且不论天子刘协如何如何,若是因此影响了骠骑斐潜后续布局发展,那就不妙了。

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将黄琬交给曹仁,曹仁就因此会感谢庞山民黄忠,会放过宛城么?

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种处理方案,当然就是送往武关。

可是这一种方法,是最麻烦的。

也是最为危险的。

大规模出动人马,固然是可以让黄琬一行人更加安全,但是宛城呢?

护送的人越多,宛城防守的力量就越薄弱。

若是以小部队护送,那不仅是要想办法避开曹军很有可能的追杀,甚至是埋伏,能不能成功抵达武关两说,这出去的精锐人手,基本上就难以回来了,就算是没有死在路上,到了武关也不能迅速的返回宛城。

如果一定要确保黄琬安危,其实黄忠带着部曲护卫着,找到个机会就可以突破曹军拦截,即便是曹仁追杀也不惧,可万一曹仁不追黄琬一行,掉头打宛城呢?

只要选择护送,就必定意味着对于宛城力量的消减。

『故而……』庞山民捏着胡须,『此或为阳谋是也……』

黄忠默然。

『哼……』庞山民笑了笑,『不过……欲破之,倒也简单,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曹军,是否还有计中之计……』

既然以宛城的角度来看,怎么做都是不妥当的,那么想要破这个局,就自然需要引进外力。

庞山民思索良久,叭咂了下嘴,『唉,山民愚钝,想不透彻……便是只能动用信鸽了……知会长安,以定策应……』

信鸽不是宛城之中会自然产生的资源,是需要从长安带过来的,在一段时间之内,用一只就少一只。信鸽是单向的,并且还不保证安全,毕竟半路上可能碰到老鹰,亦或是猎人什么的……

或者说,干脆是信鸽自己迷路了。虽然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不排除总有那么几只信鸽是憨货。

之前宛城出事的时候,就已经是动用了一只信鸽,现在宛城之中能飞往长安的信鸽,也就剩下最后一只,若是用在了当下黄琬身上,那么在没有新的信鸽到宛城之前,宛城再有什么事情,就无法紧急和长安取得联系了。

值得么?

这就要怎么看了。

毕竟有时候,信息是无价的,早一天知道,可能就有早一天的效用。

见庞山民做出了决定,黄忠也不好说些什么,但是他心中依旧是隐隐有些担忧。

信鸽的翅膀飞呀飞,这一飞就是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