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诡三国斐潜 > 第九九二章 翻盘被翻盘

诡三国斐潜 第九九二章 翻盘被翻盘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8-24 20:07: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就在斐潜回到平阳的时候,远在黑山的张燕,统帅着兵马,从太行山内好不容易翻山越岭走了出来,驻扎在临近武功县城的山区之内。

一直带着兵马游离在周边山区的于毒,得到了消息,连忙收拢着兵马,赶来和张燕相见。经过一场邺城之战,原本于毒大部人马都已经折损,八千人只剩下了三千多人,而且面容憔悴,狼狈不堪。

看到于毒部队的这副模样,就算是心里有些准备,张燕依旧是吃了一惊,不由得皱着眉说道:“怎么会变成这样?”

于毒苦笑道:“大统领……这说来话长啊……”

张燕招呼这于毒坐下,安慰的说道:“没事,谁能保证自己全部都成功,一点都不失败?没事,没事,坐,邺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燕一边问,一边让人取来了水囊和干粮,递给了于毒。

于毒谢过,先是咬了几口黑乎乎的杂面饼,然后灌了几口水,方长叹一声,放下了水囊,说道:“唉!一开始,我们都很顺利……”

正如于毒所说,在邺城反叛的计划,一开始的确是非常的顺利。在韩馥原长史耿文威、别驾闵伯典的协助之下,于毒派遣黑和陶升带着部队混入了城内,猛然间发难,趁着袁绍守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夺城成功……

但是随后而来的事情却超出了于毒他们的想象。

正如于毒所说,他们伤亡这么大是有原因的,当时他们白天刚刚夺下了邺城,到了夜间陶升骤然又反叛了!原本邺城之内就只是堪堪被黑山军压制住,结果陶升的反叛造成了黑山军之间极大的混乱,原本邺城之内的保护袁绍与州史家属冲出邺城,逃到了斥丘……

后来听说袁绍闻讯之后大喜过望,立刻封了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以彰其功。

陶升的临场叛变,导致了于毒立刻陷入了极其不利的局面。

原本如果掌控着袁绍等人的家眷,那么不论是袁绍还是周边的一些士族大户,自然就要小心几分,就算是城内城外的冀州之人有什么心思,都需要考虑一下黑山军如果被逼急了会有怎样的后果,然而被陶升这样一搞,原本让袁绍等人投鼠忌器的设想全数落空,免除了家眷之虑的袁绍军很快的聚集起来,对邺城进行猛攻,同时邺城之内的一些大户也趁机反抗,内外交迫之下,纵然于毒是三头六臂,依旧没有办法守住邺城。

黑山军原本就不是什么精干的兵卒,很多都是由农夫转变而来,虽然见过血,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差距,再加上原本邺城是没有防备,仓促之下才中了道,现在全数反应过来,连周边的县城郡兵都开过来平叛,于毒的黑山军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住?

守了不到一天,伤亡就大得让于毒没有了信心,于是趁着夜晚的来临,就要突围离开邺城,然而又中了袁绍的埋伏,这样一来就将自己的整个战力大部分交代了,如果不是于毒见势不妙,决死突围,说不定连他自己都搭进去……

若是严格说起来,于毒的兵卒损失并不是在邺城内外战死的,而是这一段时间饥饿、逃亡和伤病造成的。

远离了黑山区域,没有了及时的后勤补给,附近的各县又都见黑山落水,全数都出来痛打企图捞点战功,于是于毒他们根本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只能是不停的在山区周旋,饥一顿,饱一顿的也就罢了,可是缺医少药,那些在战斗中受了伤的士卒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基本上都在之后陆陆续续的伤口感染而死去了。

张燕听完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拍了拍于毒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张燕也算是领军多年了,作为黑山军的统领,他太清楚这样的情形了,一场战斗下来,多数情况下,受伤的人远比战死的人多,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治,伤重不治的损失都是非常的惊人,如果再加上伤兵吃不饱,体能得不到恢复,那么就算是一个小伤口,最终都会导致整个人的不治,因此兵卒的损失急剧增加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没事,这么恶劣的情形下,你还能剩下这么多人来,况且还牵扯了袁军后方,也是一度攻下了邺城,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张燕安慰道。

这一段时间,对于于毒来说,大起大落,实在是太难熬了,听闻张燕这话,于毒几乎都要落下泪来。

沉默了一会儿,张燕忽然说道:“于统领,你方才说……起初邺城之内的大户并没有什么动向,然后陶升这个家伙叛变之后,又骤然在城内策应?”

于毒捏着水囊,一边想着一边慢慢的说道:“……是的,一开始的时候邺城之内,确实没有大户反抗……我们也都以为邺城之内其实没有多少兵力,结果没想到……”

张燕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咬了咬牙,骂了一句,然后一转眼看到了于毒的投过来小心翼翼的眼神,便笑了笑,说道:“不是骂你,而是在骂冀州这群狗大户!你信不信,就算是那个该死的狗崽子陶升不叛变,那一天晚上这些大户恐怕依旧会动手!哼,说不定,这个狗崽子就是在这些大户的引诱之下才叛变的……”

于毒有些不解。

“算了,不说这个了……”张燕也没有给于毒详细解释,转换了个话题道,“你的手下还有多少能战的?”

于毒说道:“还有两千左右,另外的修整修整也可以……大统领,接下来要怎么打?还打邺城么?”

张燕嘿嘿笑了两声,说道:“打当然要打,不打的话……恐怕有人也会有意见……但是要怎么打,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于毒顺着张燕的目光望去,只见在山谷当中一个彪悍的壮汉异常的醒目。壮汉似乎察觉到了张燕和于毒的目光,转首看过来,微微拱手行了一礼。

张燕也点点头,还了一礼。

“此人……”于毒说道,“莫非就是公孙将军派来的那位……”

张燕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下令道:“于统领,我给你补充两千兵力,然后你这两天好好休整一下……”

其实张燕并不想打,因为现在邺城不再手中,再强行攻打就等于是拿着鸡蛋碰石头,但是也不得不打,毕竟之前和公孙瓒的约定在那边,公孙瓒也按照约定送来了两千匹的战马,自己就这样缩回去,恐怕公孙瓒那边就没有下一次的合作了。

打成什么样子,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但是至少多少要表现出一个态度来。

张燕望着东南邺城的方向,沉思良久,说道:“眭统领这两天应该也该到了……邺城,哼哼,行,邺城兵多,我们打不动,但我就不信,周边的乡县,兵力也会那么多!”

于毒心领神会的说道:“统领是说攻打周边,劫掠乡县?”

张燕点了点头。

“好!”于毒对于自己丧失了这么多的兵卒,却什么也没有捞到,一想起这事,就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对于冀州的这些士族大户来说也是没有任何的好感,于是对于张燕的安排,则是相当的赞同。

张燕看着于毒的表情,也猜到几分,便轻声笑了起来:“这一次,保准让袁家子左右不得兼顾!”

“没错!”于毒有些眉飞色舞的说道,旋即又有些惋惜,“可惜现在不是秋收时分,要不然我们就可以将周边的庄禾都抢收了回来!”

张燕眨了眨眼睛:“谁说现在不是时候?”

田复瞪大了眼睛,说道:“大统领的意思是……”

“……这个啊,”张燕缓缓的说道,“……没能拿下邺城,又是我们的人里面出了叛徒,这个……跟公孙将军那边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不过我们也要补救补救不是么?袁车骑和公孙将军抗衡,最需要的是什么?”

于毒一击掌,说道:“粮草!”

张燕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既然不能按照计划拿下邺城,那么至少也要做出一些,呵呵,对着上公孙将军给我们的那些战马的价值的事情来……”

张燕继续说道,“战打到这个份上了,袁家子就算是原先有储备粮草,估计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我们将这一片的庄禾都给毁了,天时已经过去,就算是袁家子想要补种也来不及!就算他别的地方还有粮草,算来也就是支撑他四五个月,等到今年冬末明天年初,袁家子必定断粮!那个时候,就算是他守着邺城,又有什么用?”

于毒盘算了一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仰慕的看着张燕:“大统领真不愧是非常人也,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张燕对于毒不加掩饰的崇拜,感到非常的满意,于是哈哈大笑,拍着于毒的肩膀,和蔼的说道:“你还年轻,经历的少些,我老啦,多经历了一些……不过你只要多动脑子,也可以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嗯,多算者胜嘛……袁家子要维持和公孙将军的战线,要维持大军,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而现在冀州能有多少粮,周边县城内能有多少,这些大致都是可以算得出来的……”

于毒说道:“那也只有大统领才能想到这里,要是我,肯定是什么都想不出来……”

张燕哈哈笑着,微微的摆了摆手。

“……不过,”于毒忽然想到了一点什么,挠了挠头皮说道,“……不过,大统领,要是将这周边的庄禾都给毁了……我们到秋天的时候,不就没有了?”

这也算是黑山军和冀州周边的士族大户的一点小默契,每年秋收的时候黑山军都会下山,此时冀州士族豪右们都会准备一些粮草,然后黑山军取了就走,当然也可以不给,那么就需要祈祷能赶在黑山军来临之前就收获完毕,并且明年黑山军不会记仇……

确实就像是于毒说的那样,如果将周边的庄禾都毁坏了,固然会打击袁绍,但是同样也会影响到黑山军今年的收获。

张燕沉默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情么,我已经是有考虑了……你就不用多操心了,行了,去吧,好好休息两天,然后就可以找袁家子报仇了……”

“好!”既然张燕不想说,于毒也知趣的不在问,便站起身,向张燕行了一礼,转身走了……

等于毒走开,张燕脸上的笑容慢慢一点点的消失了,他低下头,从地上捡起了一根枯树枝,在地面之上勾划起来。

张燕看一会儿,又闭目沉思片刻,然后又看一会儿,不时的点点头,又或是摇摇头,有时皱眉,有时又微微一笑,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张燕凝视着地图上的一个标志,久久不动。

过了一会儿,张燕伸出脚,将地面划出的图案或是标记全数抹去,然后抬起头,眯起了眼睛,看向上方渐渐昏暗的天空,看着远方渐渐变得有些青黑的太行山脉,眼神渐渐的变得凌厉起来。

张燕对于这片夭空,这一片山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十年前,他还是个少年,他还叫褚燕。

中平元年黄巾爆发之时,褚燕只是个浪荡子,整日聚集一帮游手好闲的少年为偷鸡摸狗,有时候也对那些独脚商下手,就在这一片太行山上,偷来抢来的钱财都用来与手下吃吃喝喝,花个精光,却不曾想这样的做派,反倒是引得越来越多的人附庸而来……

中平二年的时候,当时博陵张牛角趁着黄巾乱,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然后找到了褚燕……

后来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四处劫掠,队伍也就越来越大,后来在进兵攻打瘿陶的时候,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褚燕才改姓张……

后来黄巾就大败,张燕也不敢贸然和士气正旺的朝廷军正面作战,便躲进了黑山。虽然这几年在黑山,也算是统领一方,甚至还受了汉灵帝的招安,但是毕竟黑山这一块,太过于贫瘠了,山里不是木头就是石头,不是一个好地方。

绝对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