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第128章赵佶之死——酒壮怂人胆(求收藏,求推荐)

大宋有种 第128章赵佶之死——酒壮怂人胆(求收藏,求推荐)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很显然,赵佶率领的军队在开封府城外“迷路”了!

他们本来应该一路向北去滑州境内的三山浮桥......至少开封府的百姓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赵佶的军队出了开封府,就沿着五丈河一路向着东北偏东的方向前进了。这会儿都溜达到了滑州东南面的东明县境内了.......如果再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差不多就该到梁山泊了!

梁山当然不是赵佶此行的目的地了,他一好好的官家上梁山像话吗?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兴仁府南面的南京应天府。

就在赵佶离开东京开封府的前一天,蔡攸、李邦彦、李彦、梁师成等人,已经护送着赵佶的后妃、帝姬和未成年的皇子,乘坐官船往南京应天府而去了。不过那些官船走的是汴河,而不是五丈河。

汴河在五丈南面,是通往东南的运河。而五丈河则是通往济水的运河,是将京东东路和开封府连在一起的水路。

赵佶沿着五丈河进兵,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从开封府带出来的军将多半是开封人,只有那两千胜捷军是西军出身,家眷不在开封府。其余的一万多人,都是世世代代的老开封啊。如果他们知道赵佶是要抛弃开封府跑路,搞不好就要兵变啊!

所以赵佶得瞒着手下,不让他们知道此行的目的......但这样一来,他就不能沿着汴河而行了,只能沿着五丈河而进,而且还要走北岸。

但是走五丈河北岸还是有点风险的,毕竟五丈河北岸和三山桥战场之间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阻挡。万一有一队金贼悄悄的溜过来,他不就得背水一战了?

不过童贯和高俅哪儿能让他冒这样的风险?他俩早就为赵佶安排好了一艘水轮官船,慢悠悠的跟在赵佶的大军之侧,一旦发生危险,赵佶马上就能渡河而走。

过了五丈河,再往东南跑上一路,就能到达应天府了......

另外,高俅还派出塘马传骑和万年大坝战场上的李纲保持联络,每天晚上都会有当天的战报送到赵佶手中。如果发现苗头不对,赵佶也会立即渡河跑路。

总之是万无一失的!

而昨天晚上送来的战报表明万年新堤战场上的宋军打得不错,虽然依旧没有取胜,但还维持着攻势,实在是很不容易了。

而今儿下午,就在赵佶刚刚在五丈河边的镇水观安顿下来的时候,开封府的枢密院又转来了一份河北兵马元帅府的奏报,告知了娘子关大捷、平定军大捷、太原大捷和金贼西路军已经从河东败走的消息!

虽然这消息怎么看都有许多水分,但是太原解围肯定假不了......赵楷都到太原府了,而且还在奏章中请求节制河东兵马。

当然,赵楷的要求赵佶是不会答应的,一个河北元帅还不够?再加个河东,过两天就该要陕西了,这还像话吗?

不过不许赵楷所请并不影响赵佶的好心情......看这形势啊,和金贼的战争也差不多了。等他到了应天府,大宋就能和大金好好讲和了。

别看这应天府距离开封府也就二三百里,但是黄河水对应天府的威胁比对开封府可小多了。万年大堤如果溃坝,开封府那就是灭顶之灾!但是这黄河水流淌上三四百里淹到应天府的时候,威胁就小多了。而且金贼打水攻不可能掘三四百里外的河,因为洪水流太远的话变数就大了,谁知道淹哪儿?

所以大宋的首都如果不愿意往交通不便的洛阳迁移,迁到交通比开封府更便捷的应天府(商丘),一样可以避免黄河之危。

一想到自己以后可以在安全的应天府当官家,赵佶的心情那叫一个期待啊!同时又因为领兵在外,还有点怕。心里不上不下的多难受,所以就命令随行的内侍拿出携带的美酒和童贯、高俅等人一起在镇水观中开起了“酒会”,也许多喝两杯心情就好了。

喝着喝着,就有点高了。

换上了一身道袍的赵佶晕晕乎乎的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就往所在的道观大殿的大门走去。

现在天已经黑了,不过这间大殿里里外外都灯火通明。所以赵佶可以在这里欣赏夜间的雨景。他只看见雨水哗啦啦的在他面前的滴水檐上落下,形成了一道水帘,很有一点江南水乡的意境。

想到了江南,又看见了廊檐下站立的殿前诸班的甲士,赵佶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周瑜,想起了赤壁,想起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然后他就情不自禁的吟诵了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到这里,他忽然停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忘词儿了?

一旁的童贯、高俅,还有几个亲王(都是赵佶的儿子)刚刚想提醒,赵佶忽然就问了一句:“朕今为将,比那江东周郎如何?”

你都御驾亲逃了,还好意思自比周瑜?你的脸皮有多厚啊!

不过童贯、高俅,还有赵佶的那些儿子,谁也不敢说赵佶不如周瑜啊!

就在几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吹捧御驾亲逃的“开封赵郎”的时候,就听见外面隐隐传来了一阵阵的喧哗之音。侧耳听听,似乎还有一阵阵闷雷般的轰鸣声。

大殿当中的人们都紧张了起来,这声音听着有点不对啊!不会是金贼来夜袭了吧?

童贯还贼头贼脑的凑了上去,低声道:“官家,老臣这就让人把官船叫来,您和几位大王先上船吧。”

赵佶真的喝得有点高了......而酒壮怂人胆啊!这个时候的赵佶已经找到一点当周瑜周公瑾的意思了,对凑上来的童贯道:“上船作甚?金贼还有水军不成?”

童贯也有点老糊涂了,脑子转得慢了,他要说金贼有水军,赵佶一准就上船了。可他偏偏和赵佶说了实话,“官家,金贼没有水军咱才上船啊......万一金贼真打来了,官家立马就能过了五丈河向应天府逃去。”

“胡说什么?”赵佶这个怂人现在已经把自己当成“赛公瑾”了,当然不怕什么金贼,“来人呢!替朕披甲、牵马,朕要督军讨贼去!”

督军讨贼?发酒疯了吧?

周围的人那里敢替赵佶披甲、牵马,都立在那里动也不动。就在这时,外面的声音忽然小了不少,连滴滴答答的雨声都越来越轻,就快听不见了。

看来并没有金贼来袭,众人都松了口气。孝子赵枢这时想起他爹还要“装周郎”玩呢,于是就大声招呼左右的内侍,替赵佶披甲、牵马,还对童贯、高俅言道:“官家既然有这个兴致,且顺他的意吧!咱也不要出道观,就在庭院里面转一转,让官家吹一点冷风,醒一醒酒。”

既然当孝子的都这么说了,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很快就有人上了替赵佶披了一领金漆山字甲,还给他戴上了一顶凤翅兜鍪。还有人牵了匹马到了道观的庭院当中。

赵佶就在赵枢和赵榛这两个孝子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出了院子,然后又被扶上了战马——当然不能让他自己骑马,而是有人在边上扶着他,还有人帮着牵马。

不过没等赵佶被院子里面的夜风吹醒了酒,刚才一度消失的喧哗之音又起来了,而且还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赵佶侧耳听了听,隐约似乎听见无数的声音在呐喊:“大水来啦,大水来啦......”

......

第二更,晚上六点上第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