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第156章 大宋长安,有兵没钱(第六更,罗罗会继续努力!)

大宋有种 第156章 大宋长安,有兵没钱(第六更,罗罗会继续努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永垂青史......

宗泽听着这话,就有一种将要成为忠烈的感觉!

不过就如他自己说的,他都六十多了,不怕死了......能够有这么一个博一下身后名的机会,又怎么能放过?

他如果不去,这辈子就是个权发遣的太守了。如果去博一下,没准就是封疆大吏,一代名臣了!

想到这里,宗泽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过他也不会轻易松口,他得知道赵楷有什么办法可以成就一番大业。

“官家,老拙是奉了钱总制、范帅使的钧命来此地迎驾的......他们二人则会留在京兆府内为陛下准备宫殿和御用之物。”宗泽道,“所以关陇用武之地已经大定!

不知陛下何时可以亲提关陇壮勇之士,东出函谷,以争中原呢?”

他要去了开封府唱空城计,那可就得日夜巴望着赵楷带着关陇大兵来了!

所以得问清楚了!

赵楷叹了口气,很有些为难地说:“关陇之地,有兵而无钱......朕虽然可以在关陇广设军府,分田土以养壮士,但是要东进以争中原,靠关中的这点薄田还是不足的。田少兵多,不够分配啊!而且关陇田薄,产出也太少。”

陕西六路的“薄田”大约有四千万亩,其中沿边五路的土地不是分给了营田弓箭手,就是被营武世家所占。关中平原的土地,小半也属于营伍世家。

而这些营伍世家和营田弓箭手都是赵楷要拉拢利用的对象......所以在陕西搞清田检地是不可能收获多少土地的,最多就是把陕西的营伍世家和营田弓箭手都编入军府,使之成为府兵。

考虑到陕西府兵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二十万......光是授田、荫田(免税)、免税(丁钱等)、免役(免家人的役)这些措施推开来,就有可能覆盖陕西大部分的土地和相当部分的人口!

这样一来,陕西的田赋、免役钱、丁钱什么的就收不到几个了,而陕西的商业也不发达,各种商税除了盐税多一些(解池盐田现在属于陕西),其他的都非常有限,所以商税的总量也不会多。

因此陕西对赵楷而言就是个“血税之地”,可以获得大量的兵源,但是却没有办法获得多少收入。

而赵楷目前推行的府兵制也做不到“不花钱养兵”.......因为他没有足够多的土地可以分。陕西这边的营田弓箭手因为本就分了地,变成府兵后就算分过土地了。

可是那些营武世家他们拥有的土地,不管是隐田还是私田,赵楷都不能把它们当成职分田。对于这些人,赵楷就只能“欠分田”了,先欠着,以后抢到了再补上......

所以在目前情况下,赵楷的府兵制只能做到省钱养兵。比如不上番不发钱,上番时发个半饷。

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类似“预备役”的征召体系——如果能清点一下陕西六路的土地和营武世家以及营田弓箭手,大约可以把二十万户编入军府。

加上赵楷手头现有的近十万之众,理论上的兵力上限可以达到三十万!

这个数目可就远远超过赵楷的朝廷可以养活的程度了。都要来长期上番拿钱是不行的,别说半饷,三分之一都发不起啊!

所以赵楷目前只能保持几万人的常备之兵(相当分在河东授田的府兵,目前只是名义上授了田,实际上没法接管土地,能不能收到租子也难说,所以只能让他们当常备兵),余下的就只能在农闲时期在军府训练一下(不算上番)......如果要大用,还是得去搞钱啊!

宗泽捋着胡须,若有所思道:“官家如今得了陕西,兵是够了,如果钱够多的话,二三十万大军也能召集起来吧?只是这钱......”

赵楷笑道:“宗卿放心,朕有办法的!

有兵无钱,总好过有钱无兵啊!乱世当中,兵就是命啊,有兵就有办法,没兵就没办法了!”

枪杆子、刀把子出政权嘛!

赵楷顿了顿,又道:“给朕两三年时间,应该就能搞到钱了,再有两三年练兵选将......最多五年,朕就可以东出以争中原了!”

他的办法当然是抢下有钱无兵的地盘了!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守着陕西任谁都变不出钱啊!

赵楷的府兵制只是在一部分地盘上搞,不可能在全国摊开,要不然就没有养兵、训练、装备和用兵的钱了。

而且宋朝有军事传统的地盘不多,就是陕西的沿边五路,河东、河北的一部分地区。

而抢地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取了。

要不然这些地盘就被乱兵洗了又洗,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元气了。

宗泽已经明白赵楷的想法了,点点头道:“好吧,老拙就去试试看,大不了就当了大宋的忠烈!”

赵楷闻言,马上站立起来,冲着对面的宗泽就是一礼,宗泽没有想到赵楷会这样干,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赵楷却已经肃然开口道:“宗老先生此去开封府千万保重......若有危难,不可勉强为之。

老先生可以趁着冬日黄河结冰之时入得开封府,这样金贼就很难放水淹城了。

只需数月时日,朕便可以全有巴蜀、荆襄之地。待到开春,老先生便是撤出开封府,也算立了不世之功!”

宗泽站起身,也向赵楷行了一礼,笑道:“大宋有陛下这样的官家,值得老拙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臣等恭迎官家,京兆府城中行宫以及一切御用之物,都已齐备,但请官家入主!但有所命,臣等无不遵从!”

在京兆府城以北的玄武门外,一处接官亭畔的官道之上,大批京兆府城内的文臣武将,分班站好,大礼恭迎在上万白衣军(白衣是孝服)护卫下,策马而来的大宋官家赵楷。

因为赵楷的军队是带孝出征的,所以出城迎接他的京兆府这边的官员也都穿上了孝服,远远看去就是一片白。

连续一个多月顶着夏季和初秋的酷热行军打仗,让赵楷变得又黑又瘦,不过胡子却让郭天女仔细修剪过了,看上去清爽了不少。而且整个人的精神也好的出,看着远处的京兆府城的北门,显得异常兴奋。

“诸卿免礼......钱龙图(钱盖是龙图阁待制)、范帅使、王通判,真没想到能在京兆府见着你们!”

赵楷并不是呆在王府里吃闲饭的大王,而是领着皇城司这个要职的大王,所以他的人头是很熟的。钱盖、范致虚、王庶这三位和他都挺熟。所以也不必什么人引见,赵楷就笑着招呼他们了。

而钱盖、范致虚、王庶三人,却都有点不认识赵楷了......这才多久没见啊!这个大王,不,现在是官家了!真的跟变了个人似的!

不仅长相变化极大,连举止神态都不一样了!

赵楷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笑着招呼三人上前说话。

钱盖、范致虚、王庶三人全都凑了上去,也不敢凑太近,就在赵楷三步开外站成了一排,钱盖居中,范致虚、王庶二人一左一右。

赵楷笑着问三人道:“不知三位和应天方面有联络吗?”

钱盖面无表情地说:“陛下,老夫日前曾经收到以先太子之名发出的诏书......不过诏书发出的时候,这个伪太子已经不在应天了,而是到了徐州。”

“到了徐州?”赵楷听到这个消息,脸上已经露出笑容了,“这诏书是几时发出的?”

“六月上旬。”

“哦。”赵楷舒了口气,“好好,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到了江南!”

赵楷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哥哥赵桓还一堆兄弟姐妹都留在应天府不跑,最后再给人逮去黑龙江吃雪。

当然了,如果赵桓能在中原坚持下去也麻烦,真的搞成了东西两宋,非得打内战不可!

所以赵桓肯跑路去江南,那是再好不过了。

王庶看见赵楷面露喜色,担心他要发兵东南,于是就斗胆提醒道:“陛下......您和徐州方面毕竟是兄弟,现在应该齐心协力,为先帝报仇,再言其他。”

赵楷摆摆手道:“朕当然不会和兄长起刀兵了......不过报仇的事情,也不需要他出手,他就是个无用之人,在东南享福就行。

朕想封他当一个吴国王,割江南东路给他,让他当一辈子大王,这样可好?”

钱盖、范致虚、王庶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官家是什么意思?

“陛下,您要封谁?”王庶问。

“封赵桓!”赵楷笑道,“朕重开大宋,而他终究是先帝长子,朕之兄长......不能封个国王吗?”

“能......”

“自然是能......”

“陛下果然是仁义之君!”

三个人嘴上夸得好听,心里却明镜似的。

赵楷是够不着哥哥,只好用这个办法!

赵楷看着三人,笑道:“你们谁能走一趟洛阳、荥阳,将朕的这个意思告诉宇文虚中和姚古他们,让他们派人去和赵桓分说一下......这个皇帝朕必须得当,因为他不行,而且先皇遗命也是给朕当皇帝,不过朕绝不追究他擅自称帝的过失。只要他愿意去了帝号,朕可以让他在东南为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