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第168章 赵家男儿,必须有种!(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大宋有种 第168章 赵家男儿,必须有种!(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宋宣和八年,十二月初。

隆冬已至,关中大地刚刚下了场大雪,现在放眼四望,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虽然有瑞雪兆丰年之说,但是在大冷天骑着一匹驽马,带着不多的从人,西入潼关的赵叔向看来,哪有什么瑞雪、哪有什么丰年......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悲凉!

越接近此行的目的地长安城,赵叔向的心就越凉啊!

宗泽说得好听,官家知道他的功劳,招他入京,一定重重有赏......可是没过两天,宗泽就用几道将令和一沓官照剥夺了赵叔向的兵权。

赵叔向好不容易拉扯起来的7000兵将,头也不回的就都投到宗泽旗下,搞得赵叔向一下子就成了根光杆——没义气啊!那带兵的部将都是一起从五丈河战场上死里逃生的“好兄弟”,占领开封府的时候,大家可说好了要共打天下、同享富贵的。

可是当长安朝廷的官照被宗泽拿着送到他们跟前的时候,这些没义气的兄弟,一个个就都投靠过去了......就没一个还念着他这个“大王”的!

这也就罢了......大难临头各自飞嘛!

可问题是赵叔向在广武山见着自己的侄孙赵不试时,后者还问要不要因为擅自称王的事情写个请罪的奏章?他可以帮忙代笔,也可以帮着向官家求个饶......

赵叔向一听这话就知道了,已经有人把自己告发了!宗泽不至于那么干,他都已经位极人臣了,何必干这种奸臣才干的事情?王德、王善也不会这么干——赵叔向再怎么都是皇帝的至亲骨肉!他们两个外人,怎么能去揭发其罪行?

而有可能那么干的,多半就是赵叔向在开封府的老部下——他们得把自己摘干净,得和朝廷说清楚,赵叔向当大王他们是不赞成的,只是没有办法才管他叫大王,心里面是不承认的......

想到这里,赵叔向就是一声长叹:“大丈夫当临阵斗死,怎可死于小人之手?”

“叔祖,你说什么呢?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管赵叔向叫叔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是个白面书生,穿着身厚厚的紫衫,头戴一顶看着就暖和的貂帽,骑马行在赵叔向身边。

这人是太宗一脉的子孙,是那个传说中的“八贤王”赵元俨的子孙,“不”字辈,名不试,和赵楷是同辈——如果赵楷不是皇子,他也得根据太宗一脉的字辈取名,那就“赵不某”了。

这个赵不试的年纪比赵楷大得多,不过两人却同在宣和六年中了进士,算是同榜,而且还是同宗,关系还算不错。要不然赵楷也不会让他在韩肖胄离任相州后去接了知相州事的差遣。

不过赵不试的知相州事也没干太久,就接到了让他去长安述职的诏书。得到诏书之后,赵不试将州事安排了一番后,就立即上路,在过广武山的时候遇上了落魄的赵叔向。

赵不试和赵叔向也是认得的,也知道他在开封府擅自称王的事情......别人都绕着赵叔向走,但是赵不试却颇有长着之风,不但不躲着赵叔向,还主动邀他同行,一路上好言好语的安慰。

虽然好话说了一路,但是赵不试毕竟做不了赵楷的主......他也不是“八贤王”,也没有什么打王金锏在手,就是有也不敢打赵楷啊!

所以现在安慰赵叔向的时候,心里面也没什么底儿。

赵叔向干笑了几声:“说得也是......大过年的,说什么死呢?官家招我等入朝,许是要大用呢?

如今官家处处效法李唐,还自比唐太宗!他要是唐太宗,那你我可就是李道宗、李孝恭、李孝基之流啦!”

赵不试赶紧顺着赵叔向说:“对,对,当年李渊可以得天下,除了深得关陇勋贵的支持,也少不了一群自己的子侄子兄弟......要不然他靠什么驾驭桀骜不驯的关陇勋贵?”

“对啊!”赵叔向笑着说,“现如今金贼那里随便来个谁都姓完颜!西贼那边手握尚方令锤的可是乾顺的哥哥察哥......到了咱们大宋,怎就不能让骨肉至亲掌兵了呢?”

两人讨论着好事儿的时候,前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两人忙抬头往前看去,只看见一队骑士在一面红色认旗的引领下,向着他们这里奔来。

赵叔向眼神很好,在马蹬上立起身子,手搭凉棚,向前张望......还是太远,没看清楚。等前方那队骑士又靠近一些,赵叔向终于看清了,那面大旗上刺了三个大字——代王植!

“代王植是谁?”赵叔向问了一句。

边上的赵不试道:“应该是原来的莘王殿下......我离开相州时就听说官家想给莘王殿下换个封号。”

宋朝的亲王换封号是非常普遍的,赵楷一开始封得是高密郡王,后来又当了嘉王,再后来又改了郓王。

“那咱们得下马恭迎了!”赵叔向说着话,就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然后整理衣衫,恭敬肃立,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赵不试叹了口气,也下了马,站在赵叔向身边,然后等着前方的马队靠近。没一会儿,就看见赵植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块儿并辔而来了。

赵不试一时没认出那少年是谁?边上的赵叔向却嚷了起来,“那不是平阳郡王吗?原来他也逃出来啦!”

这少年是赵佶的第十八子赵榛,那日他也从金人的追杀下逃脱了。不过他为了逃命,骑马冲进了五丈河,在泅水过河的时候他的马被金人射死。

所以他就只能步行回开封府,等他到达的时候,开封府已经被放弃了,他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流浪,在外面混了好几个月,才跑到了赵楷控制下的陕州,被知陕州事李孝忠收留后派人送到长安府......比赵叔向、赵不试他们才早到了几天。

今儿他们是奉了赵楷的旨意,出灵泉宫来迎接赵叔向和赵不试的。

不过赵叔向和赵不试实在不敢想像会有两位大王跑那么远来迎接——他俩一个是知府,一个是“环卫”,凭什么惊动大王?所以没等两个大王下马,他们就先拜上了。

“臣赵叔向、臣赵不试,拜见......”

两人的话还没说完,赵植就赶紧挥手:“别拜,别拜......受不起了!”

受不起?

这话什么意思?

看见赵不试、赵叔向呆在那里,赵榛马上解释:“官家要给你们二位封王了!”

封王?

怎么可能?

赵叔向和赵不试都不相信......他们都是远支了,没有资格封王的。

赵植道:“官家说了,赵家天下赵家保......咱们赵家男儿若是不挺身而出,这天下早晚得叫人夺了去!”

“对,对,对......”赵叔向用力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赵家的天下我得保啊!”

赵不试却有点不敢相信,问赵植、赵榛道:“二位大王,难道官家要让宗室领兵了?这可是......”

赵植笑道:“如今是乱世了!哪儿还能用太平盛世的法子?咱们赵家守着规矩不带兵,人家完颜家的儿郎可都在战场上呢!”

是啊!

宗室带兵的缺点可以列出一箩筐,但是......完颜家,还有黄金家族,还有后来的爱新觉罗一家子,出门砍人的时候不都是成群结队的,谁也不守这规矩啊!

结果谁被砍翻了?

赵榛则补充道:“官家说了,现在不搞以文御武了......所以咱赵家兄弟能带兵的都要出来带兵!自己人总比外人靠得住吧?所以咱们几个,以后都得带兵打仗,都得去独当一面!”

凡是“以君御武”的时代,就没有禁锢宗室的道理,否则就是作死......而且会死得很快!

而乱世争霸当中,能够笑道最后的,都是以君御武(皇阿玛摄政王御武也包括在内)的政权!

所以无论以文御武又多少好处,只要认为现在是乱世,就必须坚决抛弃!

赵楷的心性虽然不成熟,容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早先在开封府城内时,他就觉得开封府城不能再呆了,否则就当绿帽子王了,所以就干脆莽上去了!

这事儿要召集心腹慢慢商议,弄出个万全之策就黄了!

后来在太原登基时也一样莽,根本不考虑什么“缓称王”的,因为他知道赵桓肯定不行,他不当皇帝,大宋就没人能当这个乱世皇帝了。

所以他接着莽!

当了皇帝以后,也不好好的搞政治,而是把李渊怎么打天下的路线来个“粘帖复制”。21世纪的高中生别的不会,炒作业还不会?入了长安后,则继续炒作业,把关陇勋贵的那一套拿出来玩。

而关陇勋贵和宗室带兵掌权又是配套的,至少在打天下的时候是配套的!

所以赵叔向和赵不试两人的好运就来了!

现在宗室当中,看着能当阃帅、能当大将的,也就是赵不试和赵叔向了,当然得重用!

至于他俩将来会不会造反夺赵楷的皇位,现在不必考虑......这种事情考虑得太多,那就只能相信那些没用的文官,就等着当绿帽子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