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第176章 大特务(求月票,求订阅)

大宋有种 第176章 大特务(求月票,求订阅)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还有月票没有投吗?

......

艮岳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三山一池所组成的。三山是万岁山、万松岭、寿山这三座人工堆积出来的土山。三山围成一圈,中间有一个人工湖,称为雁池。

三山一池合在一起的占地有750亩,周长六里有余。如果把三山一池看成一座城池,实在也不算很小了。而三山一池的至高点则是万岁山的主峰,高90步,也就是140多米!

这个高度,黄河水根本淹不着!摆在山下的梢砲也不可能够得着——梢砲打不高,撑死了二三十米。

所以艮岳这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从军事角度,倒是一处人造的险要,完全可以作为开封城堡的核心。

而宗泽和之前占有开封府的赵叔向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艮岳的改建工程,从去年六月就起头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

工程虽然没有结束,但是站在艮岳最高峰的介亭之中俯瞰艮岳全貌的赵楷,还是感觉到了一种特别安心的感觉。

经过几个月不停歇的施工,三山已经连成了一体——说是三山一池,其实三山之间还有六个大小不一的小山包。现在三座“大山”和六座“小山”已经被高达七丈有余的土石垒在了一起,连雁池的进出水口都给堵上了,还连带着把雁池里面的水也排空了。

这样一来,哪怕金贼真的掘了黄河大坝,艮岳之内也可以高枕无忧——艮岳这一圈最低矮的地方也有八丈有余,相当于二十米,比开封府的城墙还高上好几米,黄河水应该淹不了那么高。

而艮岳的三山(也可以说是九山)之内还有好三四百亩空地,挤进去几万人不是问题。

而在艮岳三山的外圈,则是依山而建的城墙,城墙的下层用石头垒成——都是赵佶生前花费巨资从江南运来的“奇石”,都带刺带角的,城墙的上层则是在宋朝时很少见到夯土包砖。这圈城墙的高度也达到了五丈有余,被宗泽命名为台城。

台城没有城门,而是修了七八条阶梯,从艮岳山坡上一路往下,通过台城直到地面。而在台城的城墙之外,则是一圈正在构筑的羊马墙,羊马墙外,又是一圈壕沟。这圈壕沟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段一段,中间有十几处没有挖通,从而形成了可以进出的通道......开封府内城外圈的外壕,里圈的内壕也同样留出了通道。

光看这几圈城壕和羊马墙,赵楷就知道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真是慧眼识人才啊!

这个宗泽虽然是一直当文官,没上过战场,甚至都没去过河东、陕西这些前线地区当过官。但是人家就是懂怎么筑城,怎么布防,怎么替大宋保住开封府城!

“好!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宗卿......你果然是我大宋的股肱之城!”

从介亭上下来,回到万岁山下,雁池(现在是雁坑)边上,楼高六丈有余的绛霄楼(赵楷在开封府城内的居所)中,赵楷拉着宗泽的手就夸了起来。

“有宗卿守在开封府,朕高枕无忧矣......回头也让来开封府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好好看看这铜墙铁壁一般的开封府,让他们好好学一学!乱世当中,身为王臣,有守土之责!即便不能冲锋陷阵,也得掌握修城筑垒的本领吧?”

宗泽宗老爷子听得这话,都有点脸红了,其实这个开封府的改建方案不是他的手笔,而是出自一个带着几百个义兵就敢北上勤王的安陆县令陈规之手。

这个陈规因为是个没出身(进士)小官,领着的也是安陆当地的土兵,看着就土头土脑的,不像很能打的模样。而且陈规本人的官运也不好,一大把年纪还是个县令,所以在中牟大营的时候就不招待见。种师道他们进京面圣的时候也没带上他,而是让他留在中牟看守粮仓,没想到却因祸得福,躲过一劫。

之后他本想回安陆继续当县令,可是中牟仓中还有许多粮草,也不知道该给谁?再加上中牟县的县令不知所踪,所以这个陈规就只好自己给自己调动了工作,成了中牟县令......这个县令一直当到宗泽出镇开封府,再奉命带着中牟县的民伕,押着粮草入了开封府城。

入城之后,又被宗泽派去拆开封府衙......就是包龙图包黑子坐堂的地方,现在已经给拆掉了!

因为拆开封府衙拆得好,所以陈规就入了宗贼的眼,当上了开封府通判。在当上通判之后,陈规就把自己青少年时代钻研兵法(耽误科举了)所学到的筑城之法,写出了个册子,献给宗泽。

宗泽一看不错,干脆就把开封府改建工程都交给他了。

送走了宗泽之后,赵楷的心情不错,也不打算再处理什么军务政务了,就想着叫那个任宝莲过来和他切磋一下武艺......仅仅是切磋,没有别的。

正想吩咐左右去叫人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说是童贯、赵良嗣请见。

现在时候可不早了,外头的天都黑了,这两人跑来来干什么?

赵楷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些阴云。

“宣!”想到这里,赵楷就让人去把童贯、赵良嗣领上了绛霄楼。

“童大官,那么晚了还上艮岳来,到底出了什么事?”

看见童贯忧心忡忡的上了楼,赵楷忍不住就先提问了。

“官家,”童贯行了一礼,又招呼赵良嗣上前,“并非老夫有急事要奏,而是赵良嗣从应天府逃归时见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逃归?”赵楷看着赵良嗣,虽然瘦了一些,但是毕竟上了年纪,怎么看都不像很能逃的样子。

“官家,”赵良嗣似乎看出了赵楷的心思,便开口解释道,“臣也不能算逃归,其实是金贼放臣去金陵,但臣知道天命在西,所以就找了个机会走脱,西行至开封府。”

算你聪明!

赵楷心想:赵桓前一阵子大开杀戒,弄死不少臣子了......你是童贯的人,自然也算朕的人,真要去了金陵,一定是活不成的。

赵良嗣接着又道:“官家,臣在离开应天府之前,发现有大批的漕米从东南运抵......运河之上都是粮船,首尾相连排出去数十里,只有二三百万石米运来啊!”

“什么?”赵楷脸上挂着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然后就一下变得铁青,“赵桓......你个混蛋!竟敢资敌!”

问题很严重,赵楷很生气!

赵楷虽然搞成了府兵制,也开始推行军功爵。但是他的军事力量依旧是不足的......女真人、渤海人早就全民皆兵,军事人口不比赵楷的府兵户少。而且女真战士征战多年,是一刀一枪打出个帝国的强者,赵楷的府兵还不能和他们比。

所以赵楷的盘算其实就是扼守住开封府——广武山一线,然后吸引金贼来和自己耗,就是当年刘邦对付项羽的招儿。

虽然金贼占有的河北大部、京东大部都出产粮食,但金贼毕竟是“占领军”,赵楷夺回开封府后就有大义名分,可以号召河北、京东的豪杰起兵抗金。只要金贼的后方乱起来,同时又无力夺取开封府、广武山一线,也就只能将胜利拱手让出。

可赵楷怎么也没想到赵桓居然会向金贼输送了大批的粮草,这是公然的卖国投敌啊!

当然了,赵楷也收到了300万石漕米——襄阳王赵叔向已经上奏了此事,300万石米粮在去年12月底以前,就已经运抵了襄州。

赵楷在离开长安前就命令赵叔向将这些粮食水运去邓州的南阳县。同时还派曲端率领一万多泾原军在年节后出武关,进驻邓州并接任知邓州事、兵马统制、营田使,并负责输送邓州的军粮去广武山大营。

根据估算,只要最终能有200万石(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米粮运抵广武山,就足够赵楷的军队在广武山和开封府支撑一年以上......怎么都耗死金贼了!

可是现在赵桓这个混蛋居然给金贼也送去300万石......他是什么意思?

想让金贼和自己没完没了的耗着,他好在金陵城当个太平天子吗?

赵楷越想越生气,气着气着,赵楷忽然想到一个挺严重的问题——自己的情报工作好像有点差啊!

赵桓和金贼勾结这么大的事儿,自己居然那么长时间都不知道!看来枢密院密探房那帮人好像不怎么行啊......得有人把这事儿好好抓起来!

另外,郭药师那根线,现在要该利用起来了!

想到这里,赵楷的脸色忽然柔和了起来,笑着对赵良嗣说:“赵卿,你很熟悉金朝那边的情况,也很知道燕云之地的风土人情吧?”

赵良嗣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位非常另类的大宋官家。

“好!”赵楷笑着,“那朕想请你往燕山府一趟,去见一个老熟人!”

“老熟人?”赵良嗣愣了愣,“谁啊?”

赵楷道:“金贼的南京留守郭药师!”

赵良嗣被赵楷的提议吓了一跳,“官家,这个郭药师为人狡诈阴险,反复无常......如今的形势对咱大宋颇为不利,只怕他不会为朝廷所用啊!”

赵楷笑道:“这事儿由不得他......来人呢,宣天女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