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番外篇之第十章 聪明的感觉真好!(番外也要求订阅)

大宋有种 番外篇之第十章 聪明的感觉真好!(番外也要求订阅)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

崇政殿内,一场朝议还在继续。

糊里糊涂当了官家的赵楷,现在已经卸下了甲胄,换上了一身红色的天子常服......当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赵佶让人从自己的寝宫里拿来给赵楷换上的。

换上了宽大的天子常服,又换上一顶新的长翅直脚幞头的赵楷,现在已然是大模大样的坐在御座上做起官家来了。

这可真是跟做梦似的,除了比较有种,还熟知“四大兵法”(骑砍,全战,还有光荣版的三国、信长),以及后世高二水准的知识,他好像就不会什么了。

这样真的能当好官家吗?

赵楷眉头紧锁,又开始努力从“原装赵楷”遗留下的记忆中,找寻一些有用的知识。

这一找寻,还真发现不少有用的记忆......原版那个赵楷似乎是个才子,四书五经那是相当的精通,是状元的水平!

琴棋书画已经达到了大家的水平......他的作品如果拿到21世纪,换几套魔都的学区房是不成问题的。

兵法好像也学过,武经七书倒背如流!如果要用武经七书上的内容做文章,岳飞、韩世忠、金兀术、粘罕这些人加一块儿都不如这位赵楷赵三郎。可是要真打......他恐怕就得让金兀术吊打了!

至于武艺好像也会一些,可以玩一下真人版的骑马与砍杀......但是要真的遇上金兵,估计就是“骑马和被砍杀”了!

这可怎么办呢?

赵楷接着又想从自己的两世的记忆中找出一些可以马上拿来救急的名将。

唔,岳飞在哪里啊?

不知在何处?

韩世忠呢?快快出现!

也未知在何处?

牛皋,你在哪里?

也没听说过。

杨再延呢?

也不知道有此人......

宗泽,他老人家在哪儿?

这个有......他在巴州当通判!巴州好像在四川,路很远啊!而且他年纪一大把,官职却很低,马上召来提拔当枢密能服众吗?

哦,还有个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他在哪儿呢?

想起来了,他现在已经致仕,正在终南山的豹林谷隐居,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金兵围城之前抵达开封府?

想到这里,赵楷忍不住就是一声叹息,无人可用啊!

就在赵楷叹气的当口,他的大哥赵桓说话了:“三哥儿,你现在已经是官家了,愚兄和父皇再留在东京也帮不上什么忙,只会给你添麻烦......不如就由愚兄保着父皇去,去应天府进香吧!”

原来赵桓和赵佶这会儿也还在崇政殿上,已经退位的赵佶现在穿着道袍,在一张椅子上端坐,孝子赵桓就在他身后站着。

赵桓现在不当太子了,但是赵楷也没让人逮捕他......刚才赵桓可带头拥立赵楷来着。赵楷再怎么也不能马上翻脸不认兄吧?

再说,赵佶还护着赵桓呢!

他虽然想把皇位传给赵楷,但并不等于想弄死长子啊!

大宋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统可不能坏了。

所以赵佶在赵楷即位后,就把赵桓叫在身边,摆明了就要护着长子。

而这个长子现在的表现也让赵佶有点喜出望外......赵桓现在提出要保着他跑路,说出了他不好意思说的话,而且还找了个烧香的好借口。

没想到这长子不当太子了,却变得机灵和孝顺了许多!

想到这里,赵佶就连连点头道:“是啊,三郎,朕的确想去应天府进香......这几日就走,你安排一下吧!”

赵楷当然不想放赵佶跑路了!

因为赵佶不会一个人跑,而是要带着一大群人跑,其中就包括许多护驾的军队。

开封府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能打的更少,如果再给赵佶带走一批,赵楷手里的兵力可就不足了......而开封府又是个大城,四面城墙上站一圈人没十万都不够啊!

“三郎,你是状元之才,应该还记得《孟子.公孙丑下》的第一章说的是什么吧?”

赵楷还没想好怎么挽留赵佶,赵桓又开口了。

“《孟子.公孙丑下》,”赵楷眉头大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赵桓点点头,“三郎,开封府有人和乎?”

赵楷摇摇头。

开封府有百万人口,如果真能百万一心,金贼根本打不下来!

赵桓又道:“如果不和之人尽随愚兄和父皇而去,余下的不就尽是人和了?哪怕开封之人去了三分之二,余下三五十万,还不够守城吗?”

啊!对啊!赵楷眼前一亮。

开封府有一百多万人口,不可能人人都怂吧?怂人都走了,剩下的应该都有点种了。

哪怕只剩下三十万有种的开封人,其中半数能上城墙去和金贼拼命,赵楷也有机会扛过金贼的第一波啊!

不对!

赵楷已经觉察出不对了!

这个赵桓不对啊!

他可是开封城两大怂人之一,威力堪比十万金贼的赵桓啊!现在怎么那么足智多谋了?

“定王所言极是!”

赵楷已经发现哪儿不对的时候,李纲阴着张脸儿站出来附和赵桓了。

他称赵桓为定王,这是赵桓封太子之前的爵位。在赵楷被拥上皇位之后,赵佶就建议封赵桓为定王,赵楷当然照办了。

“官家,”李纲接着道,“开封府的城墙在政和年间修过一次,非常坚固,只要防守得当,一定不会被金贼打破。而且金贼人少,多半也不会不管伤亡强攻开封府城。臣以为金贼若兵临城下,多半会围而困之。开封府能否坚守,关键就在存粮可以坚持多久?如果城中的人口不能疏散,有一百多万人吃饭......这开封府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啊!”

“对对对!三郎,开封府城内吃饭的人太多,能打的人太少,最怕金贼围困了!”赵佶不等赵楷说话,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口了,似乎已经忘记他刚刚把皇位让给了赵楷。

看到这个“便宜老爹”一点也没有身为太上皇的觉悟,赵楷也觉得应该让他跑路了。

他斟酌了一番,问李纲道:“李卿,依你之见,开封府的老弱妇孺应该如何疏散?太上皇和定王以及其余的宗室显贵,又该如何撤离开封府?”

听见赵楷的这番话,赵佶当然是大松口气儿......三郎赵楷已经松口了,他总算可以逃到安全的江南去避难了!

“官家,”李纲看着赵楷,一字一顿地说,“官家首先应该表明坚守开封府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安定人心。”

赵楷眉头紧紧拧着,“如何安定人心?”

李纲道:“当然是设立亲征行营以统辖开封府内外诸军,并宣布与东京汴梁共存亡。另外,官家还应该下旨号召天下英雄起兵勤王!”

稍微有点头绪了!

赵楷心中稍定,又顺着李纲的思路琢磨起来了。

设立亲征行营是当务之急,不仅可以安定人心,而且还可以抓兵权,还可以筹功......那帮跟着他一起“保卫皇宫”的功臣是必须要给予奖励的。

不仅要给钱,还要给他们升官,最好还要安排差遣。得把这些人安排到要紧的位子上去啊!

宣布与东京汴梁共存亡也是必须的!现在赵楷是官家了,既然是官家,就得和开封府共存亡,这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他抓住了这个政治正确,才能暂时坐稳宝座。

至于号召天下英雄勤王......这也是必须的,这诏书不仅是给天下英雄看的,也是给开封府的守军看的。

得让他们有个盼头,这样才能熬下去啊!

李纲提及的事情,果然都是当务之急啊!

但是李纲依旧没有说出这么疏散人口?

几十万人的大逃亡啊!

一个不慎,怕就是全城崩溃!

赵楷虽然有点“莽”,但他脑子并不笨......唔,准确的说,是最近突然变聪明了!刚才李纲只是稍微一提点,赵楷马上就琢磨出那么多道道。

这智商要搁在过去,怎么都能考上一个省重点吧?

不得不说,这聪明的感觉真好啊!

感觉真好的赵楷注视着李纲,沉声道:“你说的这些,朕都会安排......但是你还没说该怎么疏散开封府的老弱妇孺和宗人显贵啊!那么多人要走,连太上皇都要走,开封府城内的人心能不慌乱?会不会一哄而散?会不会闹出民变?”

“这个......”李纲给问住了,他哪儿知道答案啊?

“此事易尔!”赵桓看见李纲吞吞吐吐回答不出问题,干脆开口帮忙了,“有难同当之民便为国人,自可有福与之同享!”

国人?

赵楷先是一愣,随即那个聪明的大脑就开动起来,拿出了赵楷想要的答案。

所谓国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有那么一点贵族公民的意思,居住在都城大邑之内,可以授井田,服兵役,议国政,有时候甚至决定国君的废立!

而赵桓不仅给出了“国人”这个办法,还来了个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自然就是让国人拿起武器保卫开封府和朝廷了,而有福同享......赵楷稍微一琢磨也明白了!周朝那个时候国人都住在都城大邑之内,肯定有房产吧?国人不能睡大街吧?

而且他们在城外还授了井田,这经济收入也就有了保障。

这样周朝才能寓兵于国人啊!

赵楷想明白了这些,心情顿时大好——变聪明真好啊!

不对,赵楷的聪明脑瓜子又想到了什么不对了......这个赵桓怎么也变聪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