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番外之第十五章 同学们,朕带你们去抗金!(求订阅,求月票)

大宋有种 番外之第十五章 同学们,朕带你们去抗金!(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2 10: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赵楷调集500骑兵不知道准备干什么的时候,宣德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今儿来宣德门外伏阙上书的太学生、武学生和国子监生虽然不到2000,但是当他们这些乌帽襕衫的读书种子,成群结队的从南熏门内的太学出发,沿着宽阔的御街一路向北的时候,就吸引了数万对国事忧心忡忡的京城百姓一起跟随,现在全都聚集在宣德门外。

当先为首的四名学生,此刻都站在那面可以直达天听的登闻鼓周围。

一名生长体壮,蓄着一脸浓密胡须的汉子,正拿着两根鼓杵,在那里奋力击鼓。还有二“老”一少,总共三名头上戴士子巾,身上穿着白色襕衫的学生,站在那正在击鼓的汉子周围,神情严肃,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等候。

这四人就是此次伏阙上书事件的组织者,正在击鼓的是一个武学生,姓曹,名理,是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五世孙。因为是旁支庶出,所以没有荫到官生,但还是入了武学当了学生。由于是名将之后,长得又比较勇武,而且还真有那么两下子武艺,所以在武学里面也算是个人物,大家都看好他,自然就成了领袖。

另外还有三个学生领袖,两个是上了点年纪的“老学生”,一个则是年龄和曹理差不多的青年士子。

两个“老学生”其实并不是在校的学生,而是早就已经离校的应届生和开除生。那名应届生是个四十出头的大叔,白面长髯,风度翩翩,他姓陈名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士。他这年纪,当然早就念完太学了......都四张,要再不毕业,那太学岂不是要念到退休?

不过念完太学后的陈东却没捞到一官半职,倒不是因为他的学问不行(反正太学教的那些和当官办差也没关系),而是脾气太臭,太喜欢怼人,还不畏强权,公开指责蔡京、王黼这样的奸佞。当然也就没人愿意提拔他当官了。

但是蔡京、王黼这样的奸佞也不敢在开封府对一个太学应届生下毒手......所以陈东就这样在开封府“漂”了十年,是个“开漂”。

那名开除生比陈东年少一些,三十四五岁的年纪,也是个白面书生,有点消瘦,他姓邓名肃,字志宏,福建路沙县人士。他入太学的时候年纪就不小了,所以去年才熬到上舍,眼看就可以授官了,却写了个《花石诗十一章并序》,还上呈给赵佶这个昏君去看。结果惹得龙颜大怒,将他开除学籍,并贬归沙县故里。不过现在都宣和五年末了,邓肃不知怎么还没回去沙县?

除了陈东、邓肃这两个前太学生和曹理这个武学生之外,参与领导今儿这场伏阙上书事件的学生领袖之中,还有一位正经在太学学习的青年学生,名叫沈长生,字文远,两浙湖州人士。他家里有钱,湖州大丝商,是带着万贯财货到太学来念书的富N代,当然交友广泛了。

今儿这场上书,就是耿南仲通过陈东、邓肃出面挑头,再由这两人去联络太学里面的“沈百万”,武学里面的曹理,再加上高俅的三子,高尧卿高衙内联络的一些国子学生,一块儿鼓动起来的。不过高衙内比较怂,现在躲在人群当中没有出头。因此只剩下四个学生领袖顶在前面,等着赵楷派出的朝臣递交上书。

至于上书的内容,就是赵桓提出的那三条:杀六贼;阻南迁;抗金兵......说实在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政治上都很正确啊!

六贼不该杀?哦,就算不杀,那贬一贬总没问题吧?

陈东、邓肃、曹理、沈长生还有高衙内昨晚上就研究过了。六贼中没有任何一人入了赵楷的行营——根据最新发布的诏令,现在亲征行营使总共有五人,分别是李纲、宇文虚中、宇文粹中、何灌、种师道。

而太上行宫使中确有童贯、梁师成这两个位列六贼的大奸!另外还有朱勔、李彦、蔡京这三贼虽然不是行宫使,但却肯定会随太上行宫离开开封府。

只有一个和赵楷关系亲近的王黼不知道会不会被起用?

不过六贼中的五人都在太上那边,想必今上不会介意贬他们一下的......

至于阻太上南迁,今上应该也不会反对。毕竟太上南迁会带走一两万军队,而现在开封府这边才多少军队?走了一两万后,只怕连五万都凑不上了,还怎么守。

至于抗金......那是正确的废话!

所以这次上书应该是很稳的,要不然也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发动起2000三学生(包括应届生、开除生),真要上书逼赵楷退位,大家伙也不敢来啊!

正觉得很稳的时候,原本关闭着的宣德门忽然吱呀呀的被推开了。

陈东、邓肃、沈长生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整了整衣冠——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臣出来接他们的上书,但肯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将来才方便入仕啊!

而那个敲鼓的曹理就更卖力了,皮鼓砸得咚咚大响,还伴着啪嗒啪嗒的马蹄声,听着跟上了战场似的......不对,马蹄声?皮鼓怎么可能敲出马蹄声?

这是什么手艺啊?

陈东、邓肃、沈长生三人都扭头看向曹理,却发现曹理也愣住了,连登闻鼓都不敲了,只是举着两个鼓杵,扭头往崇德门里面看。

陈东、邓肃、沈长生也忙扭头往崇德门里头看,突然就看见一队紫衣骑士,正从敞开的大门中鱼贯而出。

紫色是宋朝戎服最常用的颜色,这些骑士显然是骑兵!

陈东、邓肃、沈长生等人定睛再看,有发现这些骑兵都挎着长刀,背着弓矢,杀气腾腾......这是要干什么?

陈东这个时候忽然发现邓肃、沈长生,还有那个负责敲鼓的曹理都转头来看自己了,而且都是一脸的疑惑,仿佛在问:你到底递了什么给上面?

原来上书已经由陈东交给登闻鼓院的官员了——得先让小官过了目,知道你没瞎写,那才让大官出来接。

虽然大宋朝廷厚待文士,也不杀上书言事之人,但也不是随便写什么都行的......譬如现在,你要公然上书指责赵楷逼父夺位,忤逆不孝,照样会被逮起了弄死的!

现在官家都把骑兵派出来了......难道是你陈东偷换了上书的文本?

真要这样,可把我们给害了!

陈东也一脸无辜,他怎么会指赵楷篡位?他根本就不拥护赵佶啊!

他都从太学毕业那么多年了,而且还那么有才华,那么有名望,长得也相貌堂堂......赵佶这个昏君居然都不给他的官做,这样的昏君还能要吗?

骑兵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宣德门内出来,还分了两路,从左右包抄伏阙上书的这2000士子,可把这群读书人给吓着了。

这怎么回事?

本朝不是不杀上书言事者的吗?怎么出动那么多杀气腾腾的骑兵?

大家伙儿知道不对,正想要闪人,却突然听见有人大喊道:“官家驾到,诸学生恭迎!”

啊,是官家亲自出来接上书了!

刚才还准备闪人的士子们一下都情绪稳定,开始整理襕衫冠帽,准备恭迎圣驾了。外围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来劲儿了,都伸长了脖子准备一睹大宋新官家的尊容呢!

不过他们看了半天,都没见着车驾,当所有的紫衣骑兵都已经出了宣德门,并且将士子们团团包围之后,也没车驾出来,只看见一群骑马的官员,簇拥着一名看着特别高大魁梧的紫衣壮汉,出了宣德门。

这壮汉也背着弓箭,挎着长刀,一副要上战场的模样,似乎是某位大将......可是簇拥在他身边的,仿佛都是朝中的重臣!

难道这位就是大宋当今天子了?

“官家,是官家!”

曹理已经嚷嚷起来了,他是认识赵楷的。

“没错,是官家!”沈长生沈百万也认出赵楷了,“我上个月还在花满楼花娘子处见过他呢......”

说到这里,沈百万马上就意识到不对了,赵楷怎么可能去花满楼花魁首那里?他是堂堂大王啊,他去花魁首那里做什么?

“官家是去,是去......”沈百万机灵啊,还解释呢,“是去办案子的!”

赵楷是提举皇城司嘛!那个花娘子看上去很可疑,说不定是金贼派来的奸细......

他这儿正越描越黑呢,赵楷已经瞧见他和曹理了,于是策马就奔了过来,到他们跟前才轻轻的一拎缰绳,他胯下一匹青海骢立马就刹住了,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这宫中所养的御马,调教的就是好啊!

“沈百万,曹胡子,你们怎么也在这里?”赵楷已经想起那两位了,“上回在花娘子那边一别,都旬月未见了......”

他也想起“花老师”了......

只是在三学生伏阙上书的时候说出来,这也不像是明君啊!

陈东、邓肃两人眉头大皱啊!

但是再怎么皱眉,也得上书啊,不能半途而废吧?

两人赶紧上前,大礼揖拜。

“学生陈东、邓肃,伏阙上书,请陛下内除国贼,外攘金寇。请陛下诛六贼,阻南迁,抗金寇......”

他们的话还没说完,赵楷已经笑了起来:“好好好,同学们,朕已知尔等忠义,尔等放心,朕定当率尔等出城抗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