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朝鲜万古一逆贼 > 7.初议人选复着难

朝鲜万古一逆贼 7.初议人选复着难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1-25 06:10:2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突然腾出来的右议政之位,瞬间吸引住了汉阳众大臣的目光。虽然大伙儿都知道这个右相不会有太多的实权,只不过是备位而已,但是那到底是货真价实的宰相啊。

一旦做了宰相,那整个家门的等级规格可就不同啦。就和隔壁那个四世三公一样,位极人臣的荣耀可以极大地哄抬家门的声势。以后家中子弟出门,见人都要高一等。

原本像是李书九(历史上就是他),资历威望啥的都到了,担任右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可惜因为同为王族的李尚宪担任左相,不可能又让同样王族出身的李书九再担任右相,这属于坏规矩的事情。所以这个人选竞争,范围就一下子扩大了。

现在领议政是闵景爀,左议政是李尚宪,分别代表着丰山洪氏势道支持派,以及李王党保守派,理论上替补上来的右相,应该和曹允大一样,是一名相对中立,但是却能和洪景来保持友善的大臣。

说句实话,洪景来的夹袋里一时间还真没有适合做宰相的人。毕竟咱年纪啥的摆在这儿,三十四岁,除非自家老爹或者爷爷还活着,不然自己的哥们兄弟啥的,肯定资历不够。

原先把老恩师曹允大推上去,也实属无奈之举权宜之策。刚进汉阳,需要一定的妥协,以快速的安定整个首都的局面嘛。

现在咱老岳父闵景爀已经被拱上去了,咱那个死鬼老爹都蹬腿小二十年了,至于便宜族兄洪守荣的爹,以及他爹的那一票兄弟,也已经基本死球。

若是小赵他爹赵镇宽还活蹦乱跳的,七十岁就七十岁,发挥余热也挺好,就当送上去一尊泥菩萨,给他供着。可是现在赵镇宽出气比进气还多,有今天没明天的,根本没办法上任去做这个宰相了。

结果咱们的小老弟金平淳不知道是怎么就开窍了,屁颠屁颠跑过来,说他那个已经自尽的老哥金祖淳不是有好几个女儿嘛。大女儿就是李玜的王妃,这个也就不去提了,二女儿许了宜宁南氏的南久淳啊。

如果是某种已经淘汰的小书,那可不就妥妥的应该来一出退婚流嘛!

人家宜宁南氏虽然也有些没落,但终究还是京华士族的一员,家里也是出过王妃和宰相的,金祖淳人都死了,这家早就败了,这个媳妇不要也罢。

可是人家还真没的说,重情重义,今年拿着婚贴来找金平淳,问是不是可以给南久淳(1794—1853)办婚礼走流程了。实际这小子才十四周岁,但是架不住按虚龄来算居然已经十六岁。属于男大当婚的年纪了,而且两班士大夫婚礼这事办起来不是一天两天,整个程序走下来,怎么着也要半年多小一年。

所以现在来问一点都不算早,等一切都弄好了,正好金平淳那个侄女也出了二十五个月金祖淳的大孝了,直接办事,齐活儿!

这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金平淳想到了一个十分适合的傀儡,南久淳他爷爷南有常已经致仕在家十几年了,今年都七十多了。是不是十分符合洪景来要求,做个不张嘴,就混饭吃的泥菩萨简直不要太恰当。

洪景来一想还真是,这个什么南有常的家门就不要说了,京华士族里面排着号的。其次他们家也出过王妃和宰相,是豪戚之家。更重要的是这个南有常资历十分足够,年纪也十分恰当,“年高德昭”嘛。

就过渡而言,干上几年再蹬腿,洪景来或者小赵也四十多了,基本就可以接班了。就算不是洪景来和小赵接班,那便宜族兄洪守荣资历也混够了,一样能接班。

完美啊!

“知道了……”洪景来当然不会立刻就答应,顶多也就是把这个人纳入考核范围嘛。毕竟咱们根本就不清楚这人是个什么人,还需要调查一番再议。

若是这个人是个死忠的什么封建卫道士,或者坚定的保王党分子,那洪景来肯定不会选用他的,这种人弄上来恶心自己嘛。

说道这人,就想起当年自己“二千、二千、二千”收买的老父母宣烟。这位当年因为党附金祖淳和赵得永,属于清算范围内官员,被罢官一脚踹回了老家。但是以这位见风使舵的本事,想来要是拉回汉阳,一定会十分乖觉吧。

总之这事先预备着,暂且还不必要立刻就决定。朝廷议政府的三位宰相又不一定要时刻备齐,反正都是吉祥物,近几十年来的权臣都是直接担任兵判以及户判这样直接掌握兵权财权的官职来遥控朝政的,不在乎那点虚头巴脑的名分。

一般都是等要退休了,去镀个金,或者连这个金都懒得镀。反正王妃外戚之家,根本不差这点名声。

还是转过头来,好好推进咱们清查书院的大事。最近这事总算是碰到了一个算是麻烦事的麻烦了,地方上的御史向洪景来征求意见。

那些赐额大书院的下院怎么办?

有些两班士族繁衍日久,人丁众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在再完全聚居于一个地方。这便有了大宗小宗的分别,大宗的权势照旧还是煊赫的,小宗可能就要差点。

这一点也体现在书院上面,大宗可能出了王妃或者宰相,所以从先王那里讨要到了赐额。而小宗已经搬去了别处,势力没有壮大,所以便仰借大宗的名义,创办的书院是以某间赐额书院的下院为名。

理论上这也算是赐额书院,毕竟他们有上下级关系,属于“一脉相承”。但是这就妨碍了洪景来对那些杂牌书院的清查啊,而且这要是开了个头,那以后大伙儿都钻这个空子咋整。

两班们互相联姻,又有同年同科等关系,想要挂靠到一起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今天洪景来松开了一个口子,明天连原本都已经撤除的书院,指不定都能死灰复燃,挂靠到赐额书院上去,大摇大摆的复建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