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明末第一狠人 > 第二十九章八方云动

明末第一狠人 第二十九章八方云动

作者:哈妮克孜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02 06:54:2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眼看着无人再说话,多尔衮正要挥手散帐时,豪格却直接站了起来,转身大步走了出去,代善长子岳托踌躇片刻,也转身追出,多尔衮抬在半空中的手微微一僵,淡淡说道:

“各位回去好生安抚各部,抓紧拔营。”

其余众人纷纷起身离去。

“老十四,皇兄必是救不回来了,豪格这小子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咱们也要抓紧准备,夺回本该就属于你的帝位!”阿济格凝声说道。

“十二哥说的是。”多尔衮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可内心复杂无比。

他是站在全局考量的,此次松山大战,满清占了绝对的上风,可却虎头蛇尾,没有彻底压垮南明,下次再举兵南下不知要何时,而自己回去还要面临夺位之争,大清必将迎来更大的内耗。

可是自己不得不夺,自己身后还有很多人推动自己,而且自己不夺的话,豪格也绝不会手软……

另一边,豪格出了营帐转身就将岳托拉到了自己的营帐。

“岳托,你速着人往复州去,让二叔将正红旗的骁骑和鳌拜都带回来。”

“不救皇上了?”岳托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噢……明白了,王爷放心。”

豪格看着岳托离去的背影,冷笑了一声:“正黄,镶黄,正蓝,正红全部都站在本王这边,近百牛录,十四叔,你拿什么跟我斗?!”

豪格知道,代善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当初就是他拥立皇太极称帝,还出主意逼死了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的生母阿巴亥,自己要是失败,多尔衮绝对不会放过代善。

那这样,豪格本身就是正蓝旗旗主,所以八旗中直接一半都站在了豪格这边……

这边清军大营开始动作,松山城这边立刻有了反应。

“有动静!”松山城楼,负责警戒的明军忽然喊了一句,伏在女墙下假寐的一众明军纷纷抽出兵器,腾身而起。

“不必紧张,看样子不是要攻城。”站在城楼上的洪承畴看了几眼,笃定的说道,不过眼中疑惑之色甚浓。

他从军十余年,大小数百战,一眼就看出鞑子大营的动静明显是拔营,他们要去哪儿?

“速着人出城,打探情报,最好能抓几个活口回来,另外,让白总并,赵总兵来见本督。”

清军的速度很快,拔营拔的干脆利索,甚至都没怎么留人殿后,可是洪承畴也没有下令追杀,他一向沉稳,在没有把握且情况不明下是不可能进军的。

可是城楼上的明军们看到清军撤退,都纷纷欢呼起来,奔走相告,松山城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无数百姓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督师!”白广恩和赵登也是联袂而来,看着外面转眼间就消失无踪的清军营盘,白广恩眼中也激动无比:

“督师,路上听说鞑子撤围,末将还不相信,如今看来是真的!”

“只是为什么呢?”赵登摸了摸下巴,有些不解,而紧接着,他就想到了什么:“莫非,真如督师猜测,曹将军率军建功了?!”

“定是如此!”洪承畴也想到了这一点,双掌狠狠相击了一下,不过很快恢复了冷静:“本督已经派人出城打探消息了,但愿能探听到一些什么。”

而此时,城楼上已经涌上了无数激动地明军,劫后余生的他们开始歇斯底里的欢呼起来,而就在欢呼声中,洪承畴和白广恩,赵登站在一起,心焦的等待着探马回报。

约莫一个时辰后,探马回到城中,还抓了一个剃着“金钱鼠尾”的男子来到三人面前。

“督师,幸不辱命。”那明军说着话,脸上有藏之的笑意:“督师,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洪承畴迫不及待的问道。

“你个没骨气的东西!把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那明军猛地踹了一脚跪在地上的俘虏。

“别打别打,小人说,小人说!”那俘虏哆嗦了一下居然说的是汉语,想必是个入了旗籍的旗奴,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洪承畴,赶忙说道:“小人叫方得水,九连人,不是鞑子。”

“接着说!鞑子为什么退军!”赵登皱了皱眉。

“是是是……”方得水哆嗦了一下:“是这样的,听说是鞑子老巢盛京被曹变蛟将军毁了,连鞑子贼酋皇太极还有一个亲王也被抓了。”

“果真?!”洪承畴激动地踏前了一步。

“真的,是真的,小人是这么听到的。”方得水肯定的点了点头。

“来人,带他下去,把他脑袋后面的头发剃了,放了他。”白广恩赶忙挥了挥手,让亲兵将方得水带下去。

“不愧是曹将军,末将就知道,曹将军不会变节!鞑子这边一撤围,只怕锦州城也是如此,松锦之围一下子都解除了!”赵登狠狠地握了握拳头。

“那是自然!”洪承畴也满脸笑意:“变蛟是文诏和本督亲手教导的,断断不会变节!”

白广恩则忧心道:“不过曹将军手下只有三千家将,孤军作战,就算破盛京,擒贼酋可是他们怎么回来呢?督师,是不是率军接应一下?”

“不行……”洪承畴摇了摇头:“咱们没办法联系到变蛟,也不知道变蛟现在身处何处,冒然深入辽东实为不智,不过本督相信变蛟的能力,一定能回到大明!”

“督师说的是,不过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是我大明十余年未有之大胜,是不是立刻着人将这消息带回燕京,让圣上也高兴高兴,让我大明百姓也乐上一乐?”赵登建议道。

“对对对!本督亲自写这份捷报!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去燕京!”洪承畴说罢,一甩披风快步下了城楼。

————

次日,燕京

北有万岁山,南有金水河,正所谓“负阴抱阳,冲气为和”,恢宏壮观的紫禁城就坐落于正中之处。

此时正是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可是午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轿子,马车,正有无数身穿官服的大臣走下来,整齐列队,等候着午门大开。

很快,午门洞开,此时的内阁首辅周延儒正了正衣冠,手持玉笏对身后排列整齐的百官说道:“众位同僚,随老夫入朝面圣!”

紧接着,在内侍的引领下,百官缓缓穿过午门,又依次穿过太和门,途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穿过乾清门,来到了乾清宫。

与其他的皇帝不同,崇祯帝朱由检是个极度勤政的皇帝,不是大臣们列齐班列后才出场,而是就坐在龙案后,静静地等候着大臣们。

在位十余年,每日如此,从未缺席……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延儒打头,一应大臣口中山呼万岁,恭敬地三叩九拜。

“众卿平身。”时年三十岁的崇祯帝微微抬手。

“谢陛下!”一众大臣又山呼一声,纷纷起身,按照各自位置站好,随即偌大的乾清宫内就沉默了下来。

崇祯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样的场景,心中愤怒却也有些无力。

现如今大明朝内忧外患,数年旱灾,大明朝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东北方向,满清烧杀掳掠,西北有闯贼横行,各地也多有暴民生事。

真可谓是国事艰难。

“天下承平之时,无本可奏,如今乱象频仍,卿等也无本可奏?!”崇祯帝威严的声音回荡在乾清宫中,可是玉阶下的一应大臣依旧是一声不吭。

对于这些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大臣们,崇祯帝大为光火,只好指名道姓:“陈新甲!”

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闻言猛地哆嗦了一下,赶忙举着玉笏走出班列:“臣陈新甲在。”

“松山前线,战情如何?”

陈新甲嘴唇嗫喏了一下,不知作何答。

还能如何?被围的密不透风,里面的人出不赖,外面的人进不去,消息都难以互通,只在最开始时,洪承畴连发数道告急文书,急请援军,就再也没了消息……

“臣……臣不知……”

“你不知?!”崇祯帝狭长的双眼好似冒出了一团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