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九百九十 你们现在又拿出了圣人之言来办事?

启明1158 九百九十 你们现在又拿出了圣人之言来办事?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陆游和王祈进行交谈的时候,虞允文自顾自的走在前面。

他走了一阵子觉得不对,一回头,便看到陆游和王祈走在后面聊得火热,心中不由得更加不满,于是稍稍放慢脚步,试图听清楚两人在说些什么。

然后就听到一些诸如【工分】【上工】【分配】之类晦涩难懂的词语。

集体农业?

那是什么?

明国还要对农业生产上做什么变革吗?

虞允文不清楚。

但是陆游倒是听了个大概,对集体农业推行的前因后果有了些许了解,得知了这一政策推行的缘由。

然后他十分感慨。

“本以为农会已经是创举,未曾想到明国还能更进一步……这集体农业若是能顺利推广,的确可以解决掉这样的问题,往后明国的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也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王祈笑了笑。

“那就借您吉言,期待集体农业政策真的可以成功吧。”

陆游也随之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开始思考能否在南宋也试着推广一下这个政策,说不定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吃饭问题和南宋基层一些基础建设年久失修的严重问题。

这一问题陆游在游学途中和出差途中深有感触。

因为糟糕的财政政策和状况,南宋地方财政问题十分严重,除了靠近临安城的一些传统富庶地区,南宋绝大部分国土上的基础建设都非常糟糕,水利失修,道路失修,百姓困苦。

他曾经上表给朝廷希望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得到的答复却是朝廷没钱。

好的水利工程可以相当程度上抵抗水灾和旱灾,对农业生产有极大的作用,朝廷自称重农,自称重视生产,可结果呢?

重视的只有他们自己的好日子!

一念至此,陆游心中也忍不住生气了些许的愤怒,对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更加不满。

想着,走着,一行人走到了村子里的蒙学堂边上。

因为靠近中都,小泽乡是蒙学堂建设计划的第一批受益乡之一,早早建起了可以容纳百人学习的蒙学堂,一应设施都较为完善, 有桌椅板凳,还有一面大大的墙, 采光效果也相当不错。

于是虞允文走到近前一看, 顿时傻了眼。

此时此刻, 村子里的数十幼童正在一个农会干部的带领下认字。

今天,幼童们正在认【国家】两个字。

衣衫简朴的农会干部将国家两个字用木炭写在了墙上, 写的很大,很清楚,每一笔每一划都写得十分明了。

“这个字念国, 这个字念家,合在一起就是国家,没有强的国,就没有富的家。”

农会干部念一遍, 幼童们跟着念一遍,反复数次之后,农会干部开始安排幼童们用纸笔练习书写。

虞允文在学堂外面看的一脸懵。

这个时候, 陆游和王祈也走了过来, 陆游好奇的上前看了看,顿时也愣住了。

“王……王主事,这是?”

陆游指着蒙学堂询问王祈。

谷 王祈笑道:“这是蒙学堂, 陛下下令, 要在每一个村子里都设一个蒙学堂, 教农民们识字,让他们摆脱文盲状态,也要教学龄幼童识字读书, 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不再做睁眼瞎。”

“什么?”

陆游和转过身来的虞允文一起惊呼出声。

“每一个村子?每一个村子?每一个?!”

虞允文几步向前靠近了王祈, 满脸不可置信:“真的?”

“政策当然是真的,只是现在还没有那么多钱能全面推广。”

王祈摇了摇头:“陛下的计划是在十年内让蒙学堂遍布每一个设有农会的村庄, 使得蒙学堂和农会一起让农村兴盛起来,只可惜因为财政问题和识字人口的问题,这个计划需要十年之久,小泽乡是第一批执行这个政策的乡之一。”

王祈简单介绍了一下苏咏霖的蒙学堂计划, 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他们早已习惯, 且有更加远大的目标等着实现。

未来多级教育也在计划之中,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定下目标,只是需要时间和资源去实现而已。

然而这在虞允文和陆游眼中,完全是天方夜谭。

“你们……认真的?”

虞允文难以置信道:“天下人之多,不知几千万也,你们……全都要教化他们?”

王祈顿了顿,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虞允文。

“虞副使,这很奇怪吗?我在六年以前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佃农之子,因为大明的建立而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现在,我是朝廷官员,您觉得,大明在开玩笑?”

虞允文看了看陆游,陆游也看了看虞允文。

“王主事,这……你们真的是认真的?”

虞允文咽了口唾沫道。

“当然是认真的,否则为什么要制定计划?”

王祈笑了笑,问道:“话说回来,虞副使,你为什么要觉得那么惊讶?我记得,孔老夫子就有着有教无类的理念,这也一直是你们所认同的,不是吗?”

有教无类四个字从王祈嘴里说出来,虞允文顿时感到无比的荒唐,荒唐的让他笑了出来。

他伸手指向了南方,山东之地。

“明国不是要罢黜儒学吗?明国的科举不是已经做出改革了吗?曲阜孔氏不是已经被你们铲除了吗?你们……你们现在又拿出了圣人之言来办事?是我记错了?”

“不,你没有记错。”

王祈摇了摇头,微笑道:“这一切都是真的,大明的确在改革,不再以儒学作为治国方略,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普及教化啊?普及教化是正确的做法,既然正确,就没有必要拘泥于它是谁提出来的。”

“啊?”

虞允文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混乱:“明国一边铲除曲阜孔氏,一边又要奉行有教无类之策?为什么?”

“不为什么,对的事情,就要做。”

王祈正色道:“孔老夫子想让天下回归到周礼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说起教育,他又的确是一代大家,是他开创了私学,是他引领学术下移之风尚,只不过没有下移完成而已。

后来,儒生们似乎忘记了有教无类,似乎也忘记了孔老夫子是个教育大家,无所谓,他没有完成的事情,儒生们不愿意完成的事情,大明会代替他们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