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九百九十二 召见南宋使节

启明1158 九百九十二 召见南宋使节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虞允文、陆游和王祈三人与随行人员从密云县返回中都城的时候已经是夕阳时分,这一天时间就那么过去了。

回到四海亭驿站之后,南宋使节团的很多人都还没有回来,直到晚饭都摆上桌了,使节团的人们才陆陆续续返回四海亭。

他们的脸上满是兴奋,嘴里还不断的说着什么【晚上再去逛逛夜市】之类的话,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似乎从中都城的市集上买到了不少不错的东西。

然而随着人潮一起回来的陈康伯面色不佳,沉默着吃了晚饭,便招呼虞允文和陆游来到了他的房间,进行了秘密商谈。

“今日市集之行,让我颇为惊讶,我以为明国大兴土木,大修黄河,大举用兵,应该已经财政枯竭,难以为继了,但是今日看到市集上的情况,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市集之上货物种类繁多,商铺甚多,街边行脚摊贩甚多,购买者亦是甚多,我虽然不愿说,但的确是欣欣向荣之像,其他城池不说,单是中都城,的确有着不输给临安之繁华。

我亲自购买一些商品,发现价格的确较为低廉,关乎衣食方面的商品价格更是如此,粮价比临安便宜得多,看不到有囤积居奇的景象, 这就说明明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并没有出问题。。”

陈康伯皱起眉头,满脸都是担忧, 开口道:“大兴土木, 大修黄河, 大举用兵,这每一项都是要花大钱的, 再怎么节省也省不了多少。

如此用钱却依然能保持如此繁荣之景象,如此动用人力物力却没有影响农业生产,明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以如此残破之中原,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虞允文低着头,一言不发。

陆游也低着头,一言不发。

两人异常的行为让陈康伯有点意外。

“你们二人为何一言不发?你们今日去明国乡野,看到了些什么?”

虞允文还是没什么动弹。

陆游看了看虞允文这般模样, 想了想,便把今天所经历的事情告诉了陈康伯。

陈康伯听到一半就觉得不对,等听完了全部, 直接愣在当场, 半晌说不出话来。

“普及教化?蒙学堂?这是真的?”

陆游点头。

“亲眼所见,绝对是真的,毫无虚假之言。”

陈康伯倒吸一口冷气, 而后是满脸困惑之意。

“为什么?”

一直没说话的虞允文双手抱着头, 低声道:“如果他们普及了教化, 谁才是圣人门徒?谁才是圣人的追随者?我们吗?还是他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不通!”

陆游沉默,不说话。

陈康伯说不出话。

这个问题,他们注定无法回答。

因为过于震惊, 以至于他们都不能好好地进行交谈。

一直到苏咏霖决定召见他们的前一天晚上,这三人才重新聚在一起,进行了一番交流。

交流之后, 他们确定了明日见苏咏霖的时候该怎么说话,什么可以说, 什么不能说之类的。

反正基本上虞允文和陆游直接做哑巴就可以,除非陈康伯当场被苏咏霖干掉了,这两人才可以说话,否则就当背景板和气氛组好了。

虞允文自无不可, 陆游倒是有点不愉快。

但是他也不敢说他很想和苏咏霖当面交谈一下, 问问苏咏霖到底是出于何种缘由才决定搞这番开天辟地似的大动作。

谷 他很想亲口听苏咏霖说更加具体或者更加隐秘一些的事情, 他觉得如果苏咏霖自己亲口说, 应该比书上写的要更加深层次。

但是显然这不可能被陈康伯允许。

陈康伯作为参知政事,作为宰辅团队的一员,对南宋政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之相比,虞允文和陆游的级别低多了,并不能影响到南宋决策层。

而且陈康伯的所作所为必然是站在南宋朝廷这一边,不会有屁股坐歪的情况发生。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陆游只能无奈的认同。

于是第二日一早,南宋使节团的主要使节们穿上正式官服,跟随前来安排他们觐见的陈光远前往皇宫,准备接受苏咏霖的召见。

按照一贯以来的规矩,南宋是大明的属国,地位要低大明一个等级,所以南宋使者见到大明皇帝的时候需要大礼参拜,所用礼仪等级甚至要超过面对本国君主的礼仪。

对于这一条,陈康伯颇有微词,他心里觉得不该如此。

可是当他真的看到万民殿内端坐上首威严肃正的苏咏霖之时,还是将心中的些许想法全都藏了起来,没有丝毫的表露。

原因无他,万民殿的威势、群臣诸将的肃静烘托着苏咏霖作为这个国家的缔造者的无上威势,强烈的威压使得陈康伯一度连头都不敢抬起来,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精神方面的压制。

哪里还敢表露出对这一套规矩的不满呢?

怀着如此的无奈,陈康伯在陈光远的指示下步步向前,和虞允文、陆游一起向苏咏霖行最高等级的参拜大礼,报上姓名。

大礼之后,他们向苏咏霖献上了礼单,表示这是南宋皇帝赵昚向上国大明皇帝苏咏霖敬献的礼品,敬请大明皇帝陛下接受。

主持这场仪式的鸿胪寺卿陈光远接过了礼单,当众朗读,然后献给苏咏霖。

礼品没什么意外的,金银珠玉,书画古玩,不一而足。

一系列的流程走完之后,公开场合的正式问询也随之开始,苏咏霖象征性地询问一下赵昚的身体健康,询问一下赵构的身体健康,询问一下他们全家的身体健康。

然后陈康伯代表赵昚向苏咏霖致以问候,关怀一下苏咏霖的身体健康。

这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略过之后,陈康伯“图穷匕见”,开始将本次出使的“真正理由”说了出来。

“吾国接连遭逢大旱、洪涝、贼乱等等天灾**,国家疲敝,百姓穷困,寅吃卯粮已非罕见,大宋皇帝有鉴于此,遂派遣外臣出使上国,恳请上国将所需要之岁币减免些许,或推迟交付些许时日,予吾国喘息之机。”

陈康伯面色恳切,声音诚恳,仿佛这就是他出使的主要原因。

对于他们出使大明国的根本原因了若指掌的苏咏霖没有丝毫的心理波动。

所以他也没有立刻开口给出自己的回复,自然有人会站出来帮他驳斥。

担任右都御史的孔茂捷站了出来。

“陈相公所言,未免有些奇怪,大旱,洪涝,贼乱,这些灾害,南朝哪一年没有?怎么今年就不行了?

再者说了,金国灭亡之前,南朝哪一年没有给金国岁币?哪一年因为灾害而减免了岁币?如此说辞,恐不能让人信服吧?”

陈康伯再拜。

“过去灾害,实在没有今年灾害之严峻,从去年至今年,吾国有大贼起于江南西路,朝廷多次围剿不能获得全胜,损耗大量国帑,以至于不得不挪用岁币之用以充军资,是以……”

陈康伯话没说完,孔茂捷便“不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