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一千零一十九 姚仲忍不了

启明1158 一千零一十九 姚仲忍不了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上一次平叛战争结束之后,宋军京湖战区的军事格局有了不小的改变,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来自中央的禁军,侍卫步军司统帅周赟统领一万五千名侍卫步军司的士兵在九江一带驻扎,取代了原先戚方的地位。

当然这不是赵昚愿意的,只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应急措施,战败之后京湖战区军队紧缺,无奈之下才让侍卫步军司顶上,负责监视警戒江南西路的农民军。

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原先田师中、吴拱的残部和姚仲自己所带来的两万军队组成的四万余军队,这一部分军队主要驻守在襄阳,负责警戒河南地的明军河南兵团。

但是这样一来,鄂州地区的防务就空虚了,从汉阳方向压制农民军的军力就不够了。

万一农民军忽然选择从这个方向突破,就能一举突破汉阳防线,从而北上襄阳,威胁到南宋最重要防区的后方。

那就太危险了。

于是南宋朝政相对稳定之后,八万人募兵计划进行后期,枢密院就开始把原先准备补充赵构殿前司的部队三万人开赴鄂州,重建鄂州大军,试图重新恢复对江南西路地区的压制。。

为了确保这支军队听命令、不乱搞事情,这支军队从士兵构成到军官构成有六成都是新招募来的,其中军官有不少都是通过特科武举还有民间选拔的方式招募来的。

枢密院认为这支部队很精锐,很有勇力,还配备了不错的装备。

当然,统兵大将还是要用有经验的人,枢密院选来选去,选中了昔年张俊麾下为数不多真正会用兵的名将王德的儿子,王顺。

王顺跟随王德常年在军中生活,数次跟随王德出生入死,立下战功,以骁勇善战闻名, 于是被任命为鄂州大军都统制,统领这支大军顺着长江前往鄂州驻扎。

另外, 侍卫步军司也被增兵一万五千人, 恢复了三万人的编制, 于是在洪武四年的下半年,南宋京湖战区的军队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 兵力齐备。

不过由于多是新兵,拥有战斗力的军队主要集结在襄阳一带,所以枢密院迟迟不能下达作战的命令。

枢密院要求两支新军进行严格的训练, 日常耗费方面则由朝廷提供一部分,地方官府提供一部分,且后勤保障也交给地方官府负责拨付、运输到军营。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后勤运输和军需用品的保障等等有一部分本来就要地方官府支出,其他的大部分还要地方官府负责储存, 这又是一笔支出。

又是耗费时间又是耗费精力,但是又没有什么额外收入,加上长久以来的文武矛盾, 京湖战区的文官们为自己谋一点福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京湖战区的文官们做事情还是有点分寸的。

他们克扣鄂州大军和襄阳大军这两支部队的军需供给, 唯独对九江大军较为宽松,没有太过于针对,基本上保持了正规水平。

原因当然是九江大军就是侍卫步军司, 是皇帝亲军, 军事主官多有京城里的高管人脉, 地方官员们开罪不起这支皇帝亲军。

万一把他们给得罪了,他们发动京城的关系,地方官员们就得好好的喝一壶。

用魔法对付魔法这种事情大家都玩的很熟练, 碰上关系比较硬的硬茬子,他们还真不敢怎么做。

但是襄阳大军和九江大军就是地方军队的编制,主官也没什么中央层面的关系, 好欺负的很。

主持鄂州大军事务的王顺资历不够,遇到这种事情虽然颇为恼火, 但是也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于是选择了隐忍的策略,派人拿钱贿赂军需官员,试图得到优待。

不给钱就不给良品, 那我给钱, 你们给我一些好东西, 划得来吧?

鄂州地区文官对王顺的上道还是挺满意的, 于是对王顺的鄂州大军就相对好一点,良品和次品给的数量就比较均衡。

但是姚仲忍不了。

他本身就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当年跟着吴氏兄弟在仙人关血战金军的时候,这些文官还躲在江南瑟瑟发抖呢。

他根本看不起这些躲在军队后面还自命清高的文官,对他们素来不满意,在四川的时候他就以飞扬跋扈闻名官场,因为深厚的资历和军功,靠着吴氏兄弟的支持,没人敢动他。

四川方面本身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军队物资方面还是相对干净的,军事主官对物资分配还是有一定的权力,自家东西自家分配,不容外人插手。

但是到了京湖地区就不是这样了,京湖地区,他姚仲才是外人,京湖地区的文官可不管你是不是牛逼人物,只要不是天子亲军,该怎么搞就怎么搞。

姚仲率领的襄阳大军顶在明宋战场的最前线,天天面对着精锐的明军河南兵团,面对着他们凶神恶煞的杀气,实在是压力山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送来的军需物品还多是次品,少有良品,这让听了吴拱诉苦之后的姚仲十分不高兴。

终于,在一次检查军械物品的时候,姚仲发现送来的一千多张神臂弓里有七成多次品,良品不过三成,连军队日常训练损耗都不能弥补,这让他就绷不住了。

他立刻上表给朝廷,说明襄阳大军的处境和目前的危机局面,控诉京湖战区军需官员们的不作为和贪腐,一边又亲自带兵杀去鄂州等地要个说法。

他拿着锈蚀的钢刀,劣质的长枪,还有木片充当铁片制作的盔甲,直接来到了鄂州刺史府与鄂州刺史宋晨当面对质。

“这种钢刀能用吗?”

姚仲当着一群文官的面把这把钢刀往旁边的树上一挥,钢刀碰到树干,直接断掉。

“这种长枪能用吗?”

姚仲又端起来那杆长达一丈的长枪,双手一用力,直接将其折断。

“这种盔甲能用吗?!”

姚仲一手从盔甲上拽下来一连串的“铁片”扔在了宋晨的脚下,满脸都是怒火。

“穿着这种盔甲上战场,你们是想让我麾下的士兵直接去送死吗?对面明军用的是什么军械?我们用的是什么军械?这种军械能用来打仗吗?大宋军队从来不是战斗力不够强,而是手上的东西太差!差到令人发指!”

面对直接来闹事的老将姚仲,宋晨的面色非常不好。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情,因为他本人就是整件事情的幕后黑手之一,他是组织鄂州地区官方仓储与农民军进行贸易的头目。

正是在他的许可和庇护之下,那些“普通”商人才能搞到神臂弓这种管制军械和农民军贸易,然后赚大钱。

他靠着这笔贸易已经赚了二十多万贯钱了,这些钱被他用黄金、白银、丝绸、土地的模式安顿在家乡,成为自家的财产。

可以说是赚麻了。

但是现在苦主上门,他也不能不给他一个说法,不然这帮臭丘八闹腾起来,上面追查下来,他也不好交代。

“姚统制,此事的确是后方的疏忽,这样吧,我立刻安排人去查,查过之后我立刻给你一个交代。”

姚仲老于官方交际,深谙打官腔的要义,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是在敷衍,是在搞缓兵之计。

“什么叫交代?宋使君,我不懂。”

宋晨耐着性子和他周旋。

“姚统制,此事牵扯很大,需要慢慢调查,不可能你站在这里要我给个结果我就能给出一个结果,你现在带兵把刺史府给堵着,影响不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