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一千零六十五 中都早市

启明1158 一千零六十五 中都早市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中都城倒也不是只有几条商业大街上才有卖早点旳。

很多居民区街道上也都有沿街摊贩大早起床叫卖早点,只是但凡有些名气的店家都会在商业大街上打响自己的名声,一大早就在商业街上打响各自的早市大战。

所以中都居民们只要不是起晚了或者有急事赶着出去,一般都会选择到三条商业大街上满足自己那【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开始。

就眼下来说,中都的早市和南宋的临安早市几乎已经没有区别了,一样的繁华,一样的人山人海,一样的种类丰富,一样的香气扑鼻,满满的都是苏咏霖最喜欢的人间烟火气。

若是具体一些来看,中都早市也可以算是包罗万象,早餐种类从北方面食到江南饭食,应有尽有。

走在街边上朝两边看看,便能在街边行脚摊子上瞅见香喷喷的烧饼、豆腐花儿、糍糕、蟹肉馒头、水晶包、油煎菜饼、蒸饺、虾饺等等,看着就是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各色早点就堆放在小摊上,任由过往食客观看选择。

食客看上了就告诉摊主自己想吃什么,然后往摊子边上的矮脚凳上一坐,摊主自会把食物放在面前的矮桌上,等着吃就行。

若是食客时间和金钱都比较充裕,比较讲究吃早饭的愉悦度和舒适度,也想要种类丰富一点的,那就舍弃街边行脚摊子,直接进入街边早餐的店铺之中。

这些早餐店铺一般都是有些家底的人家开办的,或者是对自家早点很有信心, 才会放弃行脚摊子的方式,改为固定店面经营。

这一类早餐店铺内部一般都有些看得过去的装修, 内里的桌椅板凳也和外边行脚摊子的低矮小巧不同。

行脚摊子上的食客坐在矮登上尚且需要身体前倾才能吃到矮桌上的食物, 若是吃到兴头上, 旁人看过去边颇有些动物吃食的感觉,在体面人看来颇为不雅。

而早餐店铺内的桌椅板凳和自家的就没什么区别。

食客正儿八经的坐下来, 挺直腰杆子,面对桌上的早点施施然伸筷子,颇有大人物指点江山肆意行使权力的畅快感, 便自觉与外头那些趴在矮桌上稀里哗啦吃食的人有所不同了。

与此同时,早餐店铺内的可选种类也更多,行脚摊子上有的店铺里都有,行脚摊子上没有的, 店铺里也有。

比如羊血、羊肉粉羹、猪骨汤面、五味肉粥、海鲜粥、煎白肠、炸梅鱼等等。

形形色色的早点盛放在店内食台的碗碟之中,食客进去往往能看花了眼,再十分艰难的克服自己的选择恐惧症, 挑选自己想吃的, 坐下就可以吃了。

吃过之后,靠着碗碟数量和种类支付不同的价钱,一口价, 童叟无欺。

喜欢吃米饭的, 当然就到那些早餐饭店吃饭, 各种各样的米饭类食品足以让喜欢吃米饭的人欢乐无边,抱着碗大口大口吃米饭的感觉是很幸福的。

喜欢吃面食的,可以到【分茶店】、也就是专门售卖面食的店面来一碗热腾腾的三鲜面, 或者来一碗子料浇虾面,亦或是丝鸡面、猪羊生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等等。

而具体到吃早点的方式上,老中都人和来中都办事的外地人就有着明确的区别, 外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外地人面对中都这繁华的商业景象往往看花了眼,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他们吃了这个又怕那个更好吃,顾此失彼,最后稀里糊涂吃了满满一肚子,却自觉啥都没吃上, 徒留遗憾。

而常来吃早点的老中都人就不这样, 他们很早就有了自己心仪的店铺和早点。

熟悉某一店铺的熟客深知店铺内什么早点最合胃口, 目标明确, 老神在在的踱步进入店铺内,淡定坐下,喊一嗓子“伙计,老样子”。

不一会儿,就有店里工作的伙计端上熟客最喜欢的食物放在面前,带着一脸笑容。

“老样子,盐煎面,三大块带皮猪肉,两瓣蒜,再来一碗热汤,齐了,您老可有阵子没来了。”

“嗨,这不官府要在周围乡村里建学堂吗?咱家造纸造的好,官府就和咱们定规矩,把咱们中都八家造纸工坊喊在一块开会,这阵子忙里忙外昏了头,哪顾得上吃东西。”

“嘿,您老挣了大钱,可别忘了光顾咱这小店啊。”

“哈哈哈哈,忘了啥也不能忘了你们,就好这口盐煎面,这不,一得空就来了,得了,忙去吧,这口面可想死我了。”

说完,熟客不再搭理伙计,专心面对自己面前那份盐煎面。

这面条吃起来也是有讲究的,得咬一口肉,再咬下一小瓣蒜, 最后吸溜一口油光光的盐煎面, 接着便大口咀嚼,一门心思感受着肉香味、蒜香味和面条的爽滑劲道在口中奏响交响乐的感觉。

传统北方人家习惯吃的饼食在这里也有强大的传承。

一般的蒸饼炊饼就不说了,早上更受欢迎的还有汤饼, 尤其是某些店家改良之后的羊肉汤饼、猪骨汤饼等等。

旧有的汤饼里只有汤和饼,改良之后的则加入了细面或者豆腐皮之类的,增加了口感。

一口饼,一口汤,一口面或豆腐皮,混在一起,满口留香。

除此之外,还有苏咏霖公开的宫廷菜单里包含的“菜肉卷饼”。

这种菜肉卷饼也因为有菜有肉有饼食的原因而成为了广大喜好饼食的老中都人的最爱。

菜肉卷饼往往选用切好的新鲜的绿叶菜配上炖的十分软烂的猪肉,平铺在一张薄薄的面饼上,再涂抹一些大家习惯的酱料,然后用各自习惯的手法卷啊卷啊,卷成一手可拿的卷饼,用油纸包着就可以吃。

这往往是忙着早上工作、进学的人在赶路时的首选。

比如要在中都蒙学堂和中学堂上学的学子。

他们早上起晚了,却要赶早课,没时间悠闲的享受早餐了,菜肉卷饼就是上好的选择,拿了就能走,一边走一边吃,不耽误赶路的时间,该有的也都有,叫人十分满足。

若是再有点时间,便可以一边吃卷饼一边来一碗馄饨,馄饨熟得快,有些店里的馄饨更是过水一遍几秒钟便熟了,乘在汤碗里热气腾腾。

咬一口卷饼,和着汤水来一个馄饨,香浓美味不噎人,稀里哗啦就搞定一碗。

一个菜肉卷饼,小个的三文钱,大个的五文钱,一碗馄饨三、四文钱,加在一起不到十文钱,一顿早餐也就那么对付过去了。

若是省着点,想攒点钱换个大件,三五文钱一个菜肉卷饼也能对付一早上。

要想吃的好点,比如一碗带肉的盐煎面,加足了料也不过十文钱,一份大碗羊肉或者猪肉的汤面、汤饼,价格也是一样。

其他的像是蟹肉包子、饺子确实因为海鲜的运输的问题稍微贵一点,但也贵不到哪里去,也就比一般的肉包子、肉饺子贵上一二文钱。

且不说中都城的住宿的确不便宜,但是吃饭吃肉吃菜的问题上,中都城确实挺便宜。

中都人的早晨就在这热气腾腾热热闹闹的早市上度过了。

稍微走了一些路,苏咏霖的肚子咕咕叫,实在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便放弃了继续往前走的想法。

谷閪 作为一个不算老中都人的老中都人,苏咏霖对中都早餐店铺也不算有什么研究,主要是出来的机会也不多,所以看来看去,他拉着辛弃疾和胡玮一起选中了一家街边行脚摊子的摊位。

这摊子摆在路边上,周围摆着四张矮桌,每张桌子四个矮凳,矮桌上放着一个木筒一个木盒,木筒里有筷子,木盒里有勺子等可以取用的简单餐具。

此时四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三桌人,苏咏霖等人抢占了最后一张,点了豆腐花,油煎菜饼,鸡汤馄饨还有菜肉卷饼。

这个时期,中都城的早餐摊子和店面里油炸、油煎食品的数量较之过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主要归功于朝廷对农业的重视与调控。

粮食生产稳定之后,中都朝廷专门安排了一部分地区的农村专门种植油料作物,不种粮食,然后与他们签订合约。

合约规定他们生产的油料作物由国家专项收购,然后统一由农部下属的油料司官办作坊负责榨油,之后由油料司官办店面在市场上负责发售。

各项成本支出控制住之后,油料的价格也就控制住了,大量购买的话还有力度不等的优惠,所以其他地方暂且不论,仅仅只是在中都地区来看,油料的价格是不贵的。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油炸类油煎类菜品大量出现,早餐中更是丰富多彩。

三人坐下没多久,手脚麻利的摊主就把早餐上齐了。

饿了许久的苏咏霖控制不住自己,便满脸欣喜的开吃了。

“来来来,别客气,大口吃吧,哈哈,我从小就喜欢吃豆腐花儿,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有个大娘特别会做豆腐花儿,香香滑滑,一口下肚热乎乎,舒服极了。”

苏咏霖端着碗吃着豆腐花儿,一脸满足。

辛弃疾咬了一口菜肉卷饼,也是一脸满足。

唯有胡玮有点紧张,端着馄饨碗小口小口吃着,也不敢乱说话。

辛弃疾倒是没什么忌讳,开口就和苏咏霖闲聊。

“您幼时的早餐一定比现在丰盛吧?几次南下,我感觉南宋的官宦人家都是挺讲究的,吃穿住行什么的都有规矩,和一般人迥然不同。”

“那可不,讲究的不得了。”

苏咏霖稀里哗啦就把一碗豆腐花儿灌下肚子,算是给自己吹响了冲锋号,便夹起一只油煎菜饼,一口咬下去,里头韭菜的香混着油香就绽放在了嘴巴里。

“那时候家里一边做官一边“赶海”,有钱的紧,祖父就要搞钟鸣鼎食之家的气派,从早上开始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一大桌子三十六样早点不重复。

寻常人家的清粥小菜不准上桌,要上桌就是鱼粥,虾粥,蟹粥,还有很难搞到的羊肉粥,还有水晶虾饺,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薄皮春茧包,太多了,我都能看花了眼。”

别说胡玮这个苦出身听都没听过这些东西,就算是殷富之家出身的辛弃疾闻言也有些惊讶。

“那么多?臣……我幼时家中也算是殷富,早餐也没有如此夸张……”

“如我家那般的确算是太夸张了,你不说,我都觉得夸张,家里最多的时候也就五个人吃早饭,五个人,三十六样早点,没有哪一次是吃的完的。”

苏咏霖一口把剩下大半个油煎菜饼塞进嘴里,大口快速咀嚼一阵,又喝了几口鸡汤馄饨里的汤,咽下了肚,舒服的喘了口气。

“吃不完的东西怎么办呢?就丢掉,有些时候吃不完的还有大半,也全都丢掉,坚决不留到下一顿,祖父讲排场,我是不喜欢这样做的,但是没办法,也没人听我的。

我劝过祖父不要这样做,祖父只是哈哈大笑,说咱们家有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管怎么铺张浪费都可以,这是咱们应得的,反正皇帝也不管,皇帝都不管,还有谁敢说三道四?”

“这……的确不是应该倡导的事情。”

辛弃疾的声音有点小。

“什么不该倡导?那就是错事,祖父心情苦闷,政治上不得伸张,只能在其他地方发泄一二。”

苏咏霖摇了摇头,拿起一只菜肉卷饼,狠狠咬了一口:“后来每次见到家里那么铺张浪费,我就在想,每天被我们浪费掉的食物,到底能够多养活几个人呢?

我们家里但凡少吃一些,或者把没吃完的给外头那些乞丐吃,或许那些乞丐就能活下来,不至于饿死,可是没有啊,家里面就是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宁可倒掉,也不给需要的人吃,我一直都为此感到遗憾。”

苦出身的胡玮想起了年幼时自家的凄惨生活,默然无语。

辛弃疾也沉默了一会儿,旋即笑了出来。

“但是您现在所做的,比当时可伟大多了,过去您再怎么心地善良,再怎么把吃不掉的东西施舍给乞丐吃,也只能救下几个、十几个人,但是现在,您能救下千万人。”

苏咏霖挑了挑眉毛,看着辛弃疾笑道:“你辛幼安也学会拍马屁了?”

“实话实说罢了,这要是也算拍马屁,还有人敢说实话吗?”

辛弃疾咬了一口菜肉卷饼,笑着咀嚼。

苏咏霖呵呵一笑。

“刘备可是说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的善事,哪怕再小,只要能做,就该去做,救一万人有一万人的好,救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好,至少,那一个人在乎。”

说着,苏咏霖看着一直没说话的胡玮,和善的笑道:“你说呢?”

“我……我……当然是对的,当然是对的……啊!”

苏咏霖忽然问话,胡玮一时没反应过来,出了洋相,手一抖,一只馄饨掉在了地上。

“你也别太紧张啊,我又不是什么食人猛兽,也不会吃了你,那么紧张做什么?”

苏咏霖无奈的笑了笑,看着辛弃疾问道:“莪很可怕吗?”

“这种事情您不该问我。”

辛弃疾笑道:“问问他不就好了?”

辛弃疾指着满脸涨红的胡玮。

夹在两位大佬之间的胡玮顿感自己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

许是知道大清洗之后自己的形象的确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疾驰猛进了,苏咏霖哈哈笑了出声,也没再说什么,而是火力全开,把自己的那份早餐吃得一干二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