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一千六百七十一 珪子,我就霸道这一回

启明1158 一千六百七十一 珪子,我就霸道这一回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13 10:20:4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孔茂捷对此非常意外,并且第一个表示自己不赞同苏咏霖的决议。

“虽然说我曾有过这样的预感,但是对于您的提议,我还是感到难以接受,我知道我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是……比起您,我不认为有谁能够取代您担任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

孔茂捷的话语也是这些人所共同具备的想法。

任期制度固然有意义,所以历朝历代都会推行流官制度,避免地方对抗中央造成国家的分裂。

有宋一代做得最好,所以国家虽然积贫积弱,但是朝廷内部始终不能出现对抗中央的分裂力量。

但是中央如果也搞这一套,国家不就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吗?

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苏咏霖,谁还能够取代他掌握他所掌握的权力?

谁还能够代替他成为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

因为反对声音太大,而且可以看出来他们其实一个个的都是有话忍着没说的,所以苏咏霖在内部会议结束之后单独找他们每个人都聊天了。

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他们说的话就坦诚多了。

其中,田珪子说的话又更加坦诚一些,坚守了他对苏咏霖的承诺。

“您要推进朝廷的任期制度,我知道您的想法是什么,但是您必须要认真的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在眼下具备可行性,且不说执行委员会内部能不能达成一致,还有我们个人的想法。

我只说一个问题,您如果能解决,我就会和过去一样毫不犹豫的支持您,还会竭尽我所能帮您劝说其他不认同您的想法的人,力助您实现这个目标。”

苏咏霖点了点头。

“你说。”

田珪子深吸了一口气。

“您要如何保证您退下去之后接替您职位的那个人能够让我服气?您要如何保证那个人说的话做的事能够让我不反对还会帮助执行?还是说那个人就是我?”

苏咏霖盯着田珪子看了一会儿,见他面色不曾动摇,便知道这的确是他的心里话,他把心里话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了。

老实说,那个人并不是田珪子,田珪子自己也应该有所预料,那个人并不是他。

因为他没有军功。

哪怕是科技发展文明昌盛的现代社会中,想要让大多数人对最高统治者真正的服从,威望这个东西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威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门就是军功,这是无法改变且动摇的人类社会运行的逻辑之一。

一个没有军功的领导人并非不能登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但是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成为完全体的统治者,就是个跛脚权力者,不能真正压服反对者实现自己的主张。

围绕着他的政治斗争就会贯穿始终,各种恶劣手段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有可能服从他,但是每个人也都有可能背叛他,他将无法得到真正忠诚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苏咏霖的政策有很多人反对,有很多人豁出性命和他对抗,但是他就是能推动自己的政策贯彻到底,甚至能够把明国从帝国体制变更为共和国体制。

这是改天换地的大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大量的利益纠纷,寻常人等不能涉及,一旦涉及,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苏咏霖偏偏就成功了。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功劳属于苏咏霖强悍无匹的军功,恐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没有军功,没有庞大的令人无法直视的军功,苏咏霖的改革没有成功的可能,就很有可能要走到歪路邪路上。

就比如驴车战神赵光义,因为两次败仗之后在军队里社死,无法压服军队,于是就不能顺着赵匡胤的既定步伐进行改革,不能顺利革除五代十国的弊病。

最后,为了自己的皇位和权力,他只能扬文抑武,走歪路,把带宋带到了奇怪的路子上,引起了一系列诡异的连锁反应,遗毒深远。

所以接班人必须要有军功,还是那种在军队里颇具威望有声势的人,如此才能震慑住一群骄兵悍将。

与此同时,因为掌握着治理国家的重大权限和最终的否决权,此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不能在政治上丢分太多,以至于无法把控政局,以至于走向军事独裁者的道路。

文武双修,每一层面还必须要有大的建树,这种人物在大明屈指可数,苏咏霖是天字第一号、别无分店的存在,而在他之下,这样的人物真的不多。

田珪子显然不是其中一员,因为他不具备军事能力,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在反对苏咏霖做出如此决断。

可想而知的是,如果苏咏霖选择终生执政,那么至少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大明将会无比的安全、兴盛。

政治斗争不会少,但是绝对不会对国家产生什么大的负面影响。

二次大会召开的这一年是共和二零二零年,苏咏霖三十八岁了,不算年轻,但是也不算老迈,属于春秋正盛的年纪。

他的身体调养得不错,不怎么生病,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精力也不错,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活个七十岁应该也不难。

这样算来,苏咏霖至少还有三十年的时间可以领导大明,可以为大明构建更加强大的基础,所有人也会在他的带领下老老实实为大明国奋斗,而不会想其他有的没的。

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没人能预料到三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但是这也就代表着无限的希望,退一万步来说,苏咏霖也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接班人。

三十年之后再做出这样的决断,无疑是更加合适的。

但是如果此时此刻苏咏霖就做出了表态,那么必然就会启动一些大家不愿意见到的事端。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苏咏霖结束了皇权体制,把自己的权力分配给大家,但是在重大事务方面,苏咏霖凭借自己不可动摇的威望和强大的影响力,依然可以成为最终决策者。

大家虽然知道苏咏霖不再是皇帝,可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遵从他的意见,不会想要成为掌握全部权力并且排斥其他人的人,不会产生想要获取更多权力的奢望。

因为苏咏霖的存在和震慑,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默认自己应该老老实实做事而不是争权夺利,于是明国的政治运转十分高效。

可如果这种存在和震慑失去了,不管是苏咏霖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面对全新的局面时,大家该怎么对待新的接班人呢?

和对待苏咏霖一样对待他?

不可能,苏咏霖只有一个,他的儿子如果没有军功都不能成为第二个苏咏霖,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纯粹的“外人”?

既如此,就会产生不服气,不服气就会产生争端,会因为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而产生争斗,明国朝廷的内部斗争将逐渐加剧,并且逐渐进入到非常剧烈的状态。

执行委员会还能维持如今的这种埋头做事、高效运转的状态之中吗?

田珪子认为是不可能的。

比如他就很看不惯林景春磨叽、认死理的做事方法,对他很不满。

林景春也不喜欢田珪子整天一副别人欠了他一百两银子的表情和做事方法,两人之间因为一些事情有过矛盾和争端。

同时因为主要负责监察工作,经常上门请官员喝茶聊天,田珪子也和对行政工作看得很重的周翀有着不小的矛盾。

周翀对于田珪子过于霸道的办事方法一直有不小的看法。

另外,孔茂捷这个后起之秀一直在某种意义上给他很大的压力,作为监察部门和复兴会的一把手与二把手,田珪子心底里一直把孔茂捷当作竞争对手来看待。

这三个人和他之间的矛盾除了苏咏霖之外,没有人能够压制、调和。

如果失去了苏咏霖这个最终震慑,他们四人之间的矛盾恐怕就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至少在敏感的财政问题上,他们谁也不服谁。

林景春那个死抠门的家伙若不是苏咏霖给他撑腰站台,早就被人堵在家里连家门都出不去了。

其他的几个人,辛弃疾他不熟,也没什么好感。

陈育良和王琰都是他眼里的后辈,需要跟他学习的人物,他素来不认为这两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他。

最后一个陈到为了筹建公共安全部的事情,五年里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中都,在他面前等于是一个透明人。

全是因为苏咏霖的存在,他才能和其他七个人维持一个合作的关系,他们彼此在会议上产生矛盾的时候,苏咏霖一拍桌子一瞪眼睛,他们就缩了脑袋不敢再争吵。

可以说除了苏咏霖,他不服任何一个人。

而且他也认为其他七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看法,苏咏霖领头,大家一句话没有,乖乖听命令办事,苏咏霖不领头了,谁想要做那个头,都不会有好的局面。

首先所有人都在用钱的问题上和林景春有矛盾,一群要钱的面对一个喜欢存钱的,产生冲突是必然的。

孔茂捷和周翀虽然有一层过去的好友的关系,但是在监察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问题上,两人也有一定的矛盾。

陈育良虽然不说,但是田珪子曾听说在尚书台时代,理论上应当属于财政工作上级领导的陈育良就对行事风格也很霸道直接的林景春颇为不满,觉得财政大权被他完全掌控在手里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陈到过去是苏咏霖的身边人,和所有人都打过交道,面对一些和颜悦色的,关系还尚可,比如辛弃疾和王琰。

但是和其他颇具性格的同僚打交道的时候,那可没少看人家眼色,也没少当面争执。

而且现在不说,未来公共安全部门建立完成,作为执法部门和暴力机构的领导人物,他必然追求自己在执行委员会里的话语权,并且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是个在未来很有威慑力的选手。

除了苏咏霖之外的八个人里面,只有辛弃疾和王琰性格较为温和,不那么有个性,待人接物也比较平和,显得更加理智一点,其余六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性格上的问题。

所以如果苏咏霖不再继续成为这个总的调和者和大局把控者,未来在执行委员会内部发生争斗几乎是必然选项,除非苏咏霖把他们一起带走,给后来者腾出空间,那倒是没有任何影响了。

抛开任期制度对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影响到底会不会被他们所接受,田珪子觉得光是这个问题都值得苏咏霖好好的掂量一番。

苏咏霖当然认认真真的掂量过执行委员会内部矛盾的事情,也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对大局的影响。

他当然知道自己继续担当这个职位一直到死对大明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而作为代价,自己死了以后大明会发生什么,或许历史书上都已经写过了。

所以他不能接受这个结局,他不能接受自己一旦死去大明就要面临内乱和分裂的局面,所以他宁愿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主动刺破这个隐患,主动让矛盾爆发,然后解决矛盾。

这些事情因他而起,由他而生,也必然因为他的选择而得到最终的解决,且只能由他来解决。

田珪子对他十分坦诚,苏咏霖也决定对他坦诚,和他说说自己真实的想法。

“珪子,我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我不能接受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把国家变成私器,所以担任一个职务过长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很大风险的,我希望我们善始善终,而不要晚节不保。”

田珪子看着苏咏霖,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果我理解的没有错的话,您的意思,是想要让我们我们这八个人和您一起完成十年任期之后便退下来?”

“这是我的初步想法,能实现当然最好,不能实现那就再商量商量。”

苏咏霖笑道:“我知道的,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点难度,因为大家都还没有那么年迈,但这也是属于我们大明国的特殊情况,建国这一代人太年轻了,包括我在内,都太年轻了。”

“您也知道啊……”

田珪子抹了抹自己的鼻子,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道您是天生的无私还是后天养成的习惯,那么大的权力说不要就不要了,那么尊崇的地位说不要就不要了。

您的确很了不起,但是我也希望您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您一样无私的,否则民主共和国就不是由您首创了,谁还没有点私心,没有点私欲呢?您说呢?”

苏咏霖点头。

“我知道啊,所以我非常明白你们的想法,我知道我的设想可能有点一厢情愿了,比较理想,你们不太可能和我一样愿意放弃现在的权力和地位,而且十年之后,咱们当中有一半人都还不到五十岁。”

“六十岁退休这个事情大家都能接受,不管是谁,咱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田珪子叹息道:“但是五十岁都不到就要失去决策的权力,且不管有没有过错都要退位让贤,这个觉悟真的是有点高了,您觉得咱们这八个人里面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您不提这个事情还好,您一提,大家在想象这件事情的同时,也会开始考虑您会选择谁作为您的继承者,您不要皇位传承,不要自己的儿子上位,那么还有谁能够上位呢?

距离您最近的当然就是我们这八个人,每一个人都为大明立下了功劳,每一个人都为大明做出了很高的贡献,您直接跳过我们八个人选择其他人来继承,考虑过我们八人的感受吗?”

这话都能当着苏咏霖的面说出来,可见田珪子真的是非常坦诚了。

所以苏咏霖对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坦诚。

“珪子,我不瞒你,不管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我都是想要在你们中间推选一个合适的人选成为我的继承者,跳过你们直接选择其他的年轻人,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我们太年轻,所以导致我们这批人距离六十岁的退休年龄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干脆的要你们跟着我一起退下去,我估计你们反对的人不会少,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反对我。

但是如果说我们现在不是三十多四十,而是四十七八,或者干脆五十岁了,那么十年之后,不就正好是退休的年龄吗?

我理解执行委员会巨大的权力对人的诱惑,我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洒脱的放弃权力,而且走到这个位置上了,你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政治基本盘。

如果我强制做些什么,那么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算你们自己不想,你们各自的支持者可能都会对我的想法做出一定的反制。

他们都是优秀的行政者,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能力,我不想因为政治原因使得他们失去继续为大明奉献才能的机会,我更希望他们能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大明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不容易,耗费的资源太多了,所以我的想法就是通过两代领导人的努力,把执行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制度和退休制度联系到一起。

如此一来,就会少了许多争端,多了许多缓和的空间,不至于矛盾骤然爆发,直接冲突,那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不好的,我不想和任何人兵戎相见,你说呢,珪子?”

田珪子抿了抿嘴唇,点头承认苏咏霖的想法有实际意义。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您的想法再过十年会成为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现在,您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不一样了,您觉得此事能够善始善终吗?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就不可能轻轻松松的走向结束,必然会有争端,您不能低估大家的决心。”

“珪子,你觉得以我的威望,能办到吗?”

苏咏霖面无表情的看着田珪子。

田珪子咽了口唾沫,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得出了一个让他沮丧的结论。

“付出一定的代价,您就可以办到,我们没有谁能够阻挡您,但是除了您以外,从此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办到了。”

“所以啊,我也想迟一点再做,但是我更希望的是在我死之前,这个规矩能够成型。”

苏咏霖摇头道:“我是会死的,我的时间有限,我希望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就能亲眼看着这些规矩变成大家公认的不可违背的政治铁律,我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意义上尊重这些规定。

这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时间形成共识,形成大家所共同认知的东西,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漫长的岁月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也会给我机会去解决掉。

你也说了,这些事情唯有我才能解决掉,我之后,再也不会有人有机会能够解决掉,我的威望是无解的存在,只要我还活着,我就必然能办到我想要办到的事情,哪怕是我造我自己的反。”

田珪子对此无言以对,全部承认。

“您说的对,除了您以外,不会再有任何人能够办到这件事情,除了您以外,我们也不会遵从任何人的命令,如果是您的话,您可以。”

“所以,我会在你们当中选择一个继承者来继承我的位置,我会退下来,把权力交给他,但是同时也会监督他。”

苏咏霖笑着说道:“我会监督他把权力交给一个到时候已经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岁的优秀领导者,然后开启这个标准的换届行动,而在这个行动开启的同时,我也会对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年龄作出限制。

虽然我不会明明白白的设定任期以强行激化矛盾,但是到了文职官员六十岁的退休年龄,那就正大光明的退下来,这也没什么不可以,顺理成章,不是吗?”

田珪子思来想去,只能微微叹了口气。

“您想的有些太理想了,到时候恐怕会出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个草案,我们还需要商讨一些细节,比如生老病死带来的一些意外改变之类的,这些都可以讨论,没什么不能讨论的。”

苏咏霖摇了摇头道:“但是这个大体的规律我不希望有所改变,十年,只有十年。”

“十年的时间似乎不足以让一群人大展拳脚,我担心大明会为此变得死气沉沉。”

田珪子摇头道:“十年的时间,真的足够吗?真的不会造成国家政策和国家意志的断层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大明会在短时间内有巨大的变化。”

苏咏霖抬头望向远方:“届时,大明的速度不会像现在这样慢悠悠的,大明的速度会陡然加快,会不断的加快,未来的十年和现在的十年将会完全是两个概念。

同时,当我们的规则形成的时候,前任和继任之间不该是竞争关系,而是继往开来的关系,前任没有做完的事情继任接着做,这是我们这套规则的核心。”

“您想的太远了。”

田珪子叹息道:“您总是想得那么远,让我们跟不上您的脚步,跟不上您的思维,我们只会觉得您太超前,甚至有些疯狂,这会让我们感到不安,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危险。

而在这种威胁之下,我们并不能永远保持理智,并不能永远保持对您的信任,我希望您可以认真的考虑这一点,我们感激您,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珪子,我没疯。”

苏咏霖苦笑道:“我只是想要在我死之前让大明成为一个规规矩矩的国家,让大明的官员都规规矩矩的,不要做出一些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哪怕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你们反对我,我认了,你们想要为此攻击我,和我斗争,我也认了,但是我坚信,我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我活着,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哪怕是再造大明,我也办得到,你说呢?”

田珪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低下头。

“您说的是,这个国家实际上属于您,您想要怎么做,没有人能够真正的阻止您,如果我们强行阻止,一定会死在民众的怒火之下,毫无胜利的可能。”

“既然如此,那么,珪子,这一次,我要霸道一回。”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从来都不想做一个霸道的人,从一开始,我就给了你们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权,除非有人做的太过分,否则我不会翻脸掀桌子。

但是在涉及到我无法认同且必须要改变的问题之上,我决不妥协,这一次的这件事情,我就一定要办到,苏咏霖只有一个,以后不会再出现了,我不能让属于苏咏霖的规则流于后世,那不合适。”

“所以,您想要怎么做呢?”

田珪子认真地看着苏咏霖。

苏咏霖也认真地看着田珪子。

“珪子,我就霸道这一回,十年之后,我退,你们半退,开始培养下一代,二十年之后,你们和那个继承者一起,全退!什么都不要保留,什么都不要干预,和我一起,安度晚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