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一千六百七十九 大明的历史陡然加速了

启明1158 一千六百七十九 大明的历史陡然加速了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14 10:15:5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时间来到了共和二零二二年年中,中都城东北地区的火车实验已经开始了三年。

实验用的火车铁轨已经从最开始的一里地延长到了现在的十里地。

苏咏霖还记得第一次火车实验的时候,那看起来非常雄壮有力的蒸汽动力火车头非常拉跨。

它拉着三节车厢用较快的速度跑了大概十尺左右的距离之后,就停下来了,开始用蜗牛的速度缓缓前进,又挪了一尺左右的距离之后,彻底报废了,无法继续使用了。

技术人员们非常沮丧,觉得自己辜负了苏咏霖的期待。

但是苏咏霖却两眼放光,拥抱了每一个技术人员,给了他们丰厚的奖励和鼓励。

“它动起来了!它拉着车厢动起来了!过去它只在我的脑袋里跑动,而现在,它动起来了!”

苏咏霖激动万分的抚摸着已经失去功能的火车头,它的第一声鸣笛久久在他的脑海里回荡,久久无法散去。

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了。

自那以后的三年时间里,技术人员们不断改进,不断使之拥有更强的动力和拖拽功能,也让它不断的前行到更远的距离。

共和二零二二年,实验用的火车成功拖着九个车厢、一千多斤煤炭,在铁轨上用较快的速度前行了十里地,在终点顺利停下,火车运行第一阶段实验于此顺利成功。

那一日,苏咏霖兴奋的难以自抑,和整个火车项目组的技术人员们彻夜狂欢,载歌载舞,饮酒作乐,欢快无比。

为了表达自己的欢喜,苏咏霖亲自登上实验用火车,亲自做驾驶员,与火车一起奔驰了十里地,虽然被颠的头晕脑胀,下车就狂吐不止,但是他依然感到快乐无比。

也是在同一年,苏咏霖的长子苏泽英以十九岁的年龄参加了大明第七次科举考试,顺利考取工科进士资格,排名工科第一。

之后,他被工部研发司录用,并且在三个月的实习之后顺利进入了火车项目组,加入到了火车研发的工作当中,并且以优秀的科研能力很快成为其中重要一员。

共和二零二三年年初,苏泽英参与到了大明第一次火车实用性计划当中,在大同煤矿与大同炼焦场之间带队铺设长达十三里地的大明第一条实用铁轨。

共和二零二三年年中,铁轨铺设完成,第一列运载火车在铁轨上顺利运行,将第一批两千斤成品运送到了大同炼焦场。

这极具历史意义的第一次火车运输任务,总用时也就一刻钟多一点,速度之快超乎所有煤矿工人和炼焦场工人的设想。

当时,苏咏霖就在现场,现场观摩了这次历史性的运输,他高兴极了,又一次登上了返程的火车,回到了大同煤矿,然后又是一阵狂吐。

因为这糟糕的乘坐体验,火车项目组开始着手研发火车的减震功能,力求提高火车的舒适性体验,以求尽快达到苏咏霖对火车的第二个要求——运兵。

如果没有优秀的减震功能,火车就不可能运兵,把士兵运到目的地之后,士兵们全都要吐昏死过去,还谈何作战呢?

于是火车项目组没有时间停留在这短暂的欢愉之中,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开始了火车项目的下一个阶段的科研工作。

对于苏泽英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在火车项目组里站稳脚跟的事情,苏咏霖很是欣慰,他拍了拍苏泽英的肩膀,对他表示了嘉许。

“如果你跟着我的脚步亦步亦趋,千百年后,人们对你的评价是苏咏霖的儿子,你将没有自己的姓名和地位,这不是我和你母亲苦心孤诣的教导你所希望你达成的成就。

但是如果你没有跟着我的脚步亦步亦趋,而是自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么,千百年后,人们对你的评价将是你自己,你做出什么,人们就会如何铭记你。”

苏泽英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会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火车事业,我一定会和大家一起早出足够快足够舒适的火车,我们一定会实现您的愿望,让火车轨道铺满大明国土,每一寸土地都不会被放弃!”

“我为你自豪。”

苏咏霖留下这么一句话,离开了大同,继续他的全国巡视。

苏泽英能走上这条道路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或许是他对于科研工作过于重视的态度,使得苏泽英决定走上这样的道路,可不管怎么说,苏咏霖也感到很欣慰。

苏氏家族可以出现政治人物,但最好是在他死了之后,时间可以稍微久一点。

当大明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之后,苏氏家族的子孙们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商也好,从政也好,从事研究工作也好。

对于自己没有培养出一个政客而是培养出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事情,苏咏霖感到无比欣慰。

大明的历史从共和二零二三年开始,就产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火车鸣笛声的响起,随着大同煤矿到大同炼焦工场之间那列火车飞速的奔驰,大明的历史陡然加速了。

共和二零二四年年底,大同行省的十六个重要煤矿产区和七座炼焦工场之间已经全面完成了铁轨铺设与火车的运行。

交通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大幅度缩减使得煤炭、焦炭的产量急剧上涨,大同行省地区的煤炭价格和焦炭价格开始往下降。

与此同时,火车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改进,运输承载量和蒸汽动力机的效率大大提升,进一步缩减了运行成本。

于是,一条从中都抵达大同行省治所所在地大同城的铁轨铺设计划已经制定完成,上报中都之后得到了批准,已经准备开始建设了。

这条铁路一旦开始运行,整个燕云地区的煤炭价格和工场使用的焦炭的成本价格都会大大下降,这会给燕云地区的民众生活和工场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

大同行省内部的经验表明,火车轨道铺设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煤炭价格和焦炭价格就会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地方需求量的猛增。

需求量的猛增会使得工场加快生产效率和生产量,这又会进一步促使技术革新的出现。

从共和二零二四年年初到共和二零二五年年中,在煤炭、焦炭、炼钢铁、火器制造等各多个领域中,累计出现了三十八次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其中具备实用价值的高达二十一项。

毫无疑问,大明国内的工业革命已经初见曙光,大明国已经处在了工业革命的前夜,只待更多更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出现,这将进一步把大明拉入工业革命时代。

一旦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大明的变化将真正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实现,历史将真正进入高速通道,开始狂飙突进,沉寂了数千年的农业时代即将迎来真正的变革。

在这个档口,共和二零二五年的四月,第三次全国民众代表会议召开了。

在这场会议期间,苏咏霖正式向大会提出申请,将自己兼任的军事部主任一职辞去,并且推荐原军事部副主任辛弃疾就任军事部主任一职。

这等于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所有人,五年之后苏咏霖一旦辞职,继承他地位的,将是辛弃疾。

对于这个答案,有些人有所预料,并不觉得惊讶,有些人没有预料,因而有些惊讶,但是总体来看,大家对这个结果并不反感。

辛弃疾为官清廉,为官二十三年从未有过任何渎职、贪腐的情况出现,一直洁身自好,没有不良嗜好,工作上勤勤恳恳,思想上紧跟苏咏霖的脚步。

更为难得的是,他功劳大,地位高,资历深厚,性格上却较为温和,不管是上级还是部下,他都能与之和睦相处,并没有什么龃龉出现。

就算对辛弃疾成为苏咏霖继承人的事情心怀不满的少数人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其他人,辛弃疾更能成为他们所愿意接受的那个人。

执行委员会的人愿意接受辛弃疾成为领导者的局面。

骄兵悍将们也不反感他,因为辛弃疾有实打实的功绩,且长期担当军事领导者的职位,也有一定的威望。

至于那个真正被全国国民所接受的存在,他并不愿意继续自己的统治,这也是大家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把军事部主任的职位交给辛弃疾显然只是一个开始。

之后的岁月里,苏咏霖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明的最高领袖,但是他已经把复兴会主席的职位和主管工部的职责都交给了辛弃疾。

共和二零二七年年末,苏咏霖把自己最后的权力——执行委员会的一票否决权交给了辛弃疾,实质上退出了一线决策圈子。

那一天,辛弃疾很是激动,但也很是伤感,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一个旧的时代远去了。

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人主动的退出,新的时代根本不会来临。

“您就这样把如此重大的权力交给我了吗?”

大雪纷飞之际,辛弃疾为苏咏霖拂去了肩头的积雪,温和的询问。

“我已经没有不把这些权力全部交给你的理由了,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了,我对你最后的期待,就是永远不要忘记你为什么要跟随我,以及,你的理想。”

辛弃疾站在苏咏霖身边沉默了一会儿。

“济南城的那个晚上,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那就行了,你没有忘记你的来路,也就自然不会迷失道路。”

苏咏霖笑了笑,握住了辛弃疾的手,缓缓道:“今后两年,还有你的两个任期,大明国该如何前进,将主要取决于你的意志,在那之后,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会带着你们一起走,记住了吗?”

辛弃疾笑出了声。

“记住了,我绝不反抗。”

“反抗也没用。”

苏咏霖哈哈大笑道:“因为只要苏咏霖活着,他就战无不胜!”

————————

PS:明天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