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七百三十二 揭竿而起

启明1158 七百三十二 揭竿而起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罗霄山区内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山里并非不能生活人,并非不能耕种田地,只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比较少,土壤较薄,不够肥沃,且可以耕种的地方较少,难以成就大规模人类聚落。

这里只能一个聚落一个聚落的分散开来生活,所以从东汉时期到现在,一直没有上规模的人类聚居区,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林区。

不过宋以来,越来越多人因为苛政而进入山区做土匪,土匪们的存在倒是让这一山区多出了不少可以住人的人类聚落。

赵玉成和徐通、杜启等人在山里钻了两个多月,发现了山区内一些适合人类居住的山中盆地。

就他们所发现的山中盆地有五个,其中有两个处于无人状态,有三个则处于有人占领的状态,占领这些山中盆地的自然都是些土匪,他们依靠险峻的山势在这里求生存。

看起来,这些土匪也并非完全靠劫掠为生,他们也是耕地种田的,这些山中盆地也有适合种地的地方,这些土匪就聚集逃户加入他们,一些人负责种田,一些人就负责刀口舔血。

这感情好,只要山区内能找到山间盆地,能活人,那就没问题。

除了这些生存地区之外,他们还在山中选择隐秘的地方做储备基地,他们分批购买粮食,找渠道购买私盐和兵刃,一些存放在居住地,一些则储存在山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的渠道并不难找。

在一个遍地是土匪窝的地方,私盐和兵刃这两样东西都不难搞,而且只要肯出钱,他们甚至可以帮忙搞到盔甲和弓弩。

看起来这些地方的土匪那么多而且官府屡次进剿也剿灭不了,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很明显,官方需要土匪,土匪也需要官方,大家互相需要。

搞明白了这种事情之后,赵玉成就对当地官府更为不屑了,感觉到南宋官府在治理地方上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在逼良为娼这种事情上是整齐划一的高水平。

很快,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赵玉成等人开始准备使民众觉醒,点燃第一把火。

他们开始四散而出进入各地农村,借着做小本生意的行脚商人的身份与村民接触。

考察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体验他们劳动的艰辛,然后用很低廉的价钱售卖乃至于白送,赠予他们一些生活用品,米面油之类的。

另外,他们出发之前,在苏咏霖的建议下普遍学过一些简单医术,掌握一些治疗头疼脑热很有效果的民间偏方,就免费给一些生病但是没钱治疗的村民诊治。

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些散入民间的复兴会员们渐渐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感恩和信任,与他们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关系,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都能喊出名字,彼此都相当熟悉。

等熟悉了之后,他们就借着教育村中不能生产的幼童识字为切入点,得到了村民们更多的感谢,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加了。

而正在复兴会员们准备从这方面入手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去年,江南西路普遍遭遇旱灾,粮食减产,本来临安方面得知灾情是允许本地酌情减免农税的,以便于让农民度过灾年。

奈何本地官员在【酌情】这两个字上做了超纲的阅读理解,把临安方面的本意曲解了。

临安方面允许本地减免农税,减轻百姓的负担,这在地方官府看来就是填补亏空的好时机。

因为大小官员公费吃喝、大兴土木、因为各种原因挪用国帑等等行为,已经把庐陵的财政弄得非常难看,一群官员正在头疼万一上面派人来查该怎么办。

结果朝廷酌情减免农税!

这不就是填补亏空的大好时机吗?

朝廷说酌情减免,那我减免一百文钱也是减免,减免一文钱也是减免,怎么减免不还是我说了算?

于是庐陵县的官员们一通神操作,就等于没有减免赋税,以往一直都在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也都全部算上,一点也不能少,给我交!

交了以后才好填补亏空,你们不交,上面查下来,我们怎么交代?

除了这一层意思,他们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些刁民虽然是穷鬼,单个榨不出多少油水,但是穷鬼人数多啊,一个穷鬼榨不出油水,一百个就能榨出丰厚的油水了。

他们也是有土地的,但凡通过征税把他们弄得家破人亡,土地必然会被发卖。

到时候一些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大土豪就会派人来低价买地,把价格压得低低的,把这些土地全部吃进去。

地主士绅吃进了土地,当然要给官府好处,官府吃饱喝足了,还能填补亏空,又一口气甩掉了这些不安分的穷鬼,岂不美哉?

赢麻了简直。

县府派出了凶神恶煞的税吏前往乡村征税,又担心人手不够,威慑不够,有些刁民不会乖乖交税,于是就雇佣了一些城池中的闲散人员一起跟着下乡。

好家伙,那闹得叫一个鸡飞狗跳鸡犬不宁啊。

不愿意交税的就算了,有些愿意交税的也被折腾的家宅不宁,甚至于家破人亡。

税吏们和跟随而来的市井闲散人员凶狠的如同豺狼虎豹,穿了一身官服就好比镀了一层金身,金刚不坏,乡民们和他们有些磕磕碰碰都算是造反,要治罪。

明明是灾荒之年,收税却比以往更加凶猛,这让很多人家承受不了,破产的破产,逃亡的逃亡,死的死,伤的伤,哀鸿遍野。

赵玉成眼见于此,再也不能忍耐。

他利用自己在庐陵县南黄土村的声望,振臂一呼,发给他们兵器,带着全村九十多号男丁围杀了前来征税的十三个税吏和混混。

十三人被吊起来抽打,然后被挡着全村所有人的面一一斩首,赵玉成一边斩首他们,一边向村民们进行演说。

“他们为什么要在荒年加大税收力度?荒年不都是应该减税的吗?为什么他们反而要加税?大家是不是很疑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官府里的人反而要加税,这不是要把大家逼死吗?

没错!他们就是要逼死咱们!他们就是把大家身上最后一点钱粮都给榨干净,然后逼着咱们大家伙一起去死!这样咱们剩下来的土地就是他们的,他们就能卖给大地主大士绅,让他们低价买到这些土地!

然后呢?地主士绅有了土地,官负可以得到地主士绅们的回报,可以得到一大笔钱,可以让他们花天酒地大鱼大肉,而我们呢?就要饿死,冻死,累死!死在荒原上,被狗吃掉尸体,就剩下枯骨!”

赵玉成面色涨红的站在高台上,看着眼睛发红的村民们,怒吼道:“我问你们!你们愿意被饿死冻死累死吗?”

“不愿意!!”

村民们高呼。

呼声从低到高,从零零散散到整齐划一,声势不可谓不大,吓得税吏和混混们瑟瑟发抖,全然没有了之前凶狠的派头,不断地求饶。

“既然不愿意死,那就拿起手上的武器,拿起刀,把这些要咱们命的混蛋全部砍死!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钱财,都要用手里的刀来守护!”

赵玉成怒吼一声,举起刀,手起刀落,把一名税吏的脑袋砍掉了。

那税吏的脑袋滚下了高台,无头尸体软倒在了地上。

紧随其后的是农民们热烈的快要扯破嗓子的高呼声和税吏们混混们凄厉的惨叫之声。

十三名官府走狗被杀掉了,赵玉成带领全村四百多口人一起,揭竿而起,踏上了造反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