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启明1158 > 七百七十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启明1158 七百七十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16 10:19:5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群臣被苏咏霖这突如其来的设想弄得一脸懵。

不过他们都不是笨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背后庞大的利益。

苏咏霖描述的景象一旦成真,中原对于草原的需求又会激增到何种程度呢?

或许不是他们所能想象出来的。

孔茂捷就十分激动。

“若然如此,草原恐怕就不再是负担了,而是一座金山啊。”

“是啊,若是当真如此,何止一座金山,有羊的地方遍地黄金,都不需要我们去找,黄金就会自动蹦到咱们面前……”

一向自诩视金钱如粪土的孔拯也忍不住开始做梦。

无他,是在是苏咏霖描述的内容太过于诱人了。

几千万人级别的大生意,怎么看都能够让人浮想联翩。

而就在他们快要飞起来的时候,工部尚书时征无奈的叹了口气,适时的给了他们一记重拳,将他们从幻想的高峰打落到深沉的谷底。

“诸位做梦之前,要先注意到陛下之前所说的话,这件羊毛衣,花了十二位织造女工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价值不菲,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购置回去的。”

时征一句话把人们从云端拉入凡尘,顿时收获了一堆白眼。

苏咏霖则哈哈大笑。

“没错没错,还是时部堂说的对,我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在此之前,咱们要想个法子让羊毛制品变得让百姓都能买得起,咱们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百姓买得起,我的想法才能真正的落实。”

法部尚书沈格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如此说来,陛下,这羊毛纺织目前难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对,很难。”

苏咏霖看了看时征,时征扭头看了看工部左侍郎乔云良。

乔云良站了起来。

“是的,时部堂所说的是真是的情况,羊毛纺织需要从羊身上取毛开始,挑拣,清洗,晒干,再挑拣,最后人工织就,难度很大,只有掌握相关技艺的人才能织就,耗费时间很长,一般织女根本做不到。”

“现有的纺织机械办不到?”

“办不到,织布和毛纺织不是一回事。”

乔云良继续摇头。

林景春有点急了。

“所以,可以纺织羊毛的器械要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出来?你们工部每个季度都能分走那么多预算,钱花了,不能一点成果没有吧?”

财神爷发话了,时征不能当什么都没有看到。

“事实上纺织羊毛的器械是有的,古人传下来的,只是操作起来很难,效率也很低,目前的难题在于如何简化每一道工序,工部已经准备着手安排专人研究改进,相信很快会有成果。”

“很快是多快?除了军队和民政,你们工部要走的预算是最多的,钱我给了,你们不能拿不出成果来?给我一个时限,时限之内我要看到成果,否则我就要考虑你们是否值得那么多的财政预算。”

林景春没有因为时征是他的同志而对他有稍许好颜色。

时征一愣,立刻皱紧了眉头。

“林部堂!任何器械的研究和改进都是需要时间的,它们充满了匠人的心血,不是你说一句话动动手指头就能解决的,要是那么容易,先人早就把草原解决掉了,何需等到如今?”

“那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我只看结果。”

此时此刻的林景春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时征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感觉和这个完全不懂技术难题的外行人无话可说,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苏咏霖。

“陛下,工部在陛下的命令下同时进行多种器械的研究和改进,火药,冶铁,水利,农具,现在还有织机,每一项,工部官吏都在竭尽全力,绝无偷懒、敷衍之事,望陛下明鉴。”

苏咏霖眼见时征向他求助了,也的确打算为他说几句好话。

时征的困难他是看在眼里的,他这个皇帝的眼界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比拟的,他甚至看过升入太空的火箭,要是有个系统,他甚至想要手搓火箭,带领大明朝跑步进入新时代。

可惜他没有。

于是空有眼界,没有相关的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他给工部官员们留下了众多难题交给他们去攻关,去实践,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他是不了解的。

尽管如此,将一项重要的发明制作出来并且投入量产需要多大的精力和物资投入他还是知道的,所以对于研发人员,他有着足够的耐心。

不过主要负责花钱的林景春似乎没有这样的耐心。

“景春啊,我知道你有苦衷,但是我跟你讲,我让你花的每一枚铜钱都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工部,你想想,若是没有钱没有人没有物,新的织机怎么能造出来?

没有新的织机,咱们怎么纺织羊毛制品?没有羊毛制品,咱们怎么把控草原命脉?小小一台织机,那就是大明朝制霸草原之根本,意义深远,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皇帝亲自出马,林景春也没什么话可说,不满的看了时征一眼,只能认怂。

“陛下所言极是,臣错了。”

“你也没错,任何时候都该省着花钱,对一些不该花的钱,就要予以驳斥,能省一点是一点,诸君也要学习林部堂节俭度日的作风,朝廷艰难之际,正是需要诸位勠力同心之时。”

“臣遵旨。”

群臣异口同声。

会议到此为止,大体上就结束了,群臣一起向苏咏霖告辞,苏咏霖点了点头,任由他们离开议事大殿。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苏咏霖陷入了沉思。

想要解决草原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

除了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

交通运输。

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好解决,但是交通运输牵扯的地方就太多了,不好解决。

在各个环节针对性的解决羊毛产物生产的问题,包括织机的问题,都是可以提上日程的,前人给出了传统的办法,他们要做的是改良。

但是交通问题,比如火车,那可以算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了。

等之后技术问题解决了,苏咏霖大可以在草原就近发展羊毛纺织工业,就地招募牧民来生产羊毛制品,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以此将他们从流寇状态引入定居状态。

但是如何把数量极为庞大的羊毛制品从生产地运输到发售地,以及这期间产生的运输成本,这也是不小的问题。

诚然羊毛制品不怕过期,打包好了就没有太大的储存成本支出,但是从草原转移到中原,基本上也只有陆路运输这一种手段,靠人力和畜力运输,至少也要从草原转移到中都地区,然后才能有使用水运和海运的可能。

苏咏霖坐在椅子上,想起火车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运输煤炭给工厂使用,一般是在煤矿和工场之间搭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内需推动。

而如果大明朝也因为羊毛的需求而出现了交通革命的巨大需求,是否也能因此而推动交通革命的出现呢?

称帝之后,苏咏霖一股脑的提交了一大批研究要求给了工部尚书时征,让他领导征集到工部的全国最优秀的匠人们开始技术攻关。

其中就包括蒸汽机的研究。

苏咏霖在其中提了一个大概,讲了一下蒸汽机的基本运作原理,让他们朝着大方向去努力实现,啥时候捣鼓出来能用的蒸汽机,大大有赏。

其他的,他也帮不上忙,只能用物质奖励来激励人心。

但愿匠人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努力推动历史进程的向前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