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你好,1983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7-31 09:41:4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刘青山在卢文和郭厂长以及鲁工等人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合作分厂:一汽重工。

汽车厂实在太大了,附属分厂上百个,但是目前最耀眼的,就是一汽重工。

别看成立的时间才两年多,但是整个效益,仅次于主厂这边。

而且瞧着这发展速度,没准还有赶超主厂的趋势。

这种情况,实在大大出乎厂领导的意料。

当初在合作的时候,他们可没敢有这么高的奢望。

现在看来,还是青山同志的眼光最厉害,不服不行。

而且刘青山还给汽车厂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公路运输必然会蓬勃发展,所以生产卡车,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不过那种载货量有限的解放车和东风车,很快就会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马力更足、载货量更大的重型卡车。

对别人的话,厂领导或许还会考虑考虑,但是对刘青山的建议,他们就相当重视。

从去年开始,已经成立专业的研发团队,着手进行重型卡车的研究。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刘青山已经帮着他们解决了,那就是大马力发动机。

剩下配套的零件,以一汽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解决。

鲁工就是研发团队的一员,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跟刘青山介绍着。

他说的东西,刘青山基本上不懂,只能哼哼哈哈地答应着。

论起技术,刘青山根本就是门外汉。

“样车现在已经生产出来,正在进行各方面测试,青山啊,你猜猜,载重量是多少吨?”鲁工这样的技术宅,当然瞧不出刘青山这边的情况。

“十吨?”刘青山说了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现在道路上跑的解放车和东风车,载重量也就四五吨的样子。

“哈哈,十五吨,厉害吧!”鲁工异常兴奋。

不过在兴奋过后,他也知道,最大的功臣,不是他们这些研究人员,而是眼前这位小刘同志。

“青山同志,谢谢你提供的发动机图纸和样本。”鲁工真心实意地向刘青山致谢。

刘青山笑而不语,别说这个了,就算是战斗机和主战坦克的相关材料,他都弄过。

鲁工推推眼镜,继续说道:“青山,你经常去国外,那些国外生产的车辆,都有属于自己的车标,你说等新车下线之后,咱们能不能也弄一个,最好是威武霸气一些的?”

这个好办啊,刘青山信手拈来,借鲁工的圆珠笔用了一下,没找到值,就把烟盒拆开,在北面描画起来。

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刘青山就写好了,递给鲁工:“您看看这个咋样?”

连卢文都把脑袋伸过来瞧,瞄了一眼,他不由吸了一口冷气:“这个,这个……”

鲁工也同样震惊,一时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只见烟盒纸上面的图桉非常简单:中间是个数字1,两边是汽车的“汽”字分开,稍稍有些变形,就像是插上一双翅膀。

这个车标太恰当了,突出了一汽的特点,又拥有非常巧妙的象征含义。

“妙啊,青山,想不到,在这方面你也是天才!”卢文赞不绝口。

刘青山嘴里谦虚着:“就是看的多了,没啥没啥。”

可不是看的多了吗,不过是以后罢了。

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汽重工,这里说是一个工厂,其实也有完善的配套分厂,总职工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

这么多熟练工种,要是换成别处,还真找不到,也就是汽车厂有这种底蕴,短时间内,能快速上马这个项目。

进了厂子里,看到的是一副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场面。

不少夹着皮包的外地采购员,都等着拿货呢。

看到郭厂长和鲁工等人,立刻凑上来套近乎。

郭厂长牛哄哄地一挥手:“大家都不要急,我们今年就会扩大生产,增加生产线,大家的问题,下半年肯定都能解决!”

“别等下半年啊,我们五一之后就开始动工啦!”一名采购员点头哈腰地敬烟。

“我们那边现在就动工的啦,帮帮忙好啦!”说话的是南方口音。

而且这些采购员里面,还以南方人居多,毕竟那边比北方更早进行建设,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郭厂长也没招,只能摊摊手:“没法子,慢慢排号吧。”

说完赶紧走人,要是被这些采购员给围上,那一时半会儿就别想脱身。

刘青山也刚要迈步,就听有人招呼:“刘总,是您吗?”

随后胳膊就被拉住,刘青山瞧瞧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好像有点眼熟。

“刘总,我是碧水县建设局的小赵啊。”那人嘴里介绍着,原来是老家人。

刘青山认亲,连忙和对方握握手,问明来意,原来是县里的一建公司,要进几辆挖掘机和推土机。

不过这里货源紧张,都排到明年了。

当着其他采购员,刘青山也不好说别的,就拉着小赵一起走。

等摆脱了采购员大部队,刘青山这才笑着对郭厂长道:“家乡人,能不能先给安排,好在需求量不是太大。”

老郭一点也没犹豫,直接开条子,五台推土机,五台挖掘机,现在就可以领货。

小赵同志喜出望外,连连道谢,他知道,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刘总,有家乡人好办事啊。

最关键的是,刘总到哪都好使,一句话就把他的难题给解决了。

他哪知道,这个厂子,刘青山占一半多的股份呢,说话能不管用吗?

小赵同志乐呵呵地去领货,刘青山则提议去看看那些毛子专家。

毕竟都是他给忽悠过来的,总要负责不是。

在车间里面,刘青山看到了格罗莫夫,这家伙穿着一身工作服,头上戴着安全帽,正和一群技术员,在那交流着什么。

郭厂长介绍说:他们这里,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名来自毛子那边的高级工和技术人员。

“噢,刘,我的朋友,见到你实在太高兴啦!”格罗莫夫终于瞧见刘青山,立刻张开双臂扑上来。

这家伙依旧嘴碎,突突突说个不停,嘴里半是俄语,半是带着大碴子味儿的普通话。

一瞧这家伙的状态,刘青山就知道,他对现在的情况肯定非常满意。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正好一起去食堂,边吃边聊。

午餐是四菜一汤:牛肉炖萝卜,红烧排骨,再配两个素菜。

汤是俄式红汤,主食是米饭馒头加大列巴,算是中西合璧吧。

格罗莫夫这些毛子,显然对伙食相当满意,要知道,在他们国内,都快吃不上饭了。

在这顿顿能吃四个菜,晚上还可以放开量喝酒,这小日子,给他们个总统都不换。

据郭厂长介绍,这些外国专家,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毕竟人家起点比较高,对重型机械也更加熟悉。

刘青山就以饮料代酒,敬了格罗莫夫等人一杯。

这些毛子虽然贪酒,但还是很有职业精神的,工作期间,坚决不饮酒。

格罗莫夫等人喝的是格瓦斯,毛子那边特有的饮料,他也端起杯子,回敬刘青山:“老板,谢谢你!”

这句话,也代表了那些专家的心声,虽然背井离乡来到这边,但是好吃好喝,而且一个人赚钱,就能养活国内的家人。

他们这些人,都是刘青山在共青城的那边的重型机械厂,负责开支的。

每个月,都会准时把薪水发到他们家人手中。

而且依托着喀秋莎商行,还能供应国内最紧俏的物资,格罗莫夫等人,当然心存感激。

国内乱哄哄的,像他们这样,能有稳定的收入和物资保障,那简直不要太幸福。

而且每年还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他们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一次。

“大家都在这里安心工作,生活会越来越好,来,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

刘青山也挺满意,双方算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这种合作,才是最愉快的。

不像那些早期的苏联专家,一个个都高高在上,用鼻孔看人。

吃完午饭,郭厂长还要邀请刘青山去车间里参观,刘青山笑着摆摆手,他这个外行,看了也是白看。

不过倒是去成品库里瞧了一圈,看看那些工程车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这车开着霸气!”李铁牛看上了一辆推土机,还开出来试了一圈,然后哈哈大笑:“就跟开坦克似的,过瘾!”

他身高马大的,开普通的小轿车都憋屈死了。

可惜这车速度太慢,李铁牛只能遗憾地从驾驶室里跳下来。

转了一圈,刘青山就告辞,格罗莫夫还拉着他,晚上要喝点。

刘青山说明一下行程,在得知刘青山要去他们老家,格罗莫夫等人便连忙都回屋写信。

现在打电话实在不方便,所以他们和家里主要靠信件联系。

最后刘青山离开的时候,收了一兜子信。

另外李铁牛还扛了一个大包,里面都是格罗莫夫这些人,给家人购买的物品。

有衣服首饰等等,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件的商品,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里面竟然还有几瓶白酒,气得李铁牛要直接给喝喽:喀秋莎商行就有,大老远的,你们要俺背过去,累傻小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