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农大的财神爷

你好,1983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农大的财神爷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侯喜禄家吃过午饭,把张龙和胡伟扔在这,由李铁开着吉普车,直奔农大校园。

刘青山毕竟还没有驾驶证,而李铁在部队就考了,所以还是叫他开车比较保险。

农大始建于四八年,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来到有些老旧的校门前,刘青山心里忽然一动:或许读大学的时候,可以考虑这里。

真要去读清北那样的大学,对他来说,实际意义,或许还不如农大。

可是这件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还是到时候再说吧。

跟门卫说明来意,一番登记之后,两个人才被准入,不过吉普车却还是停在外面,车辆竟然不许随便进入。

得,正好逛逛校园,刘青山就领着李铁,溜达进去。

道路两旁都是参天大树,刚刚发出嫩芽,树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小鸟,在欢快地鸣叫。

这时候的城市里,还没有达到鸟兽绝迹的程度。

老旧的红砖楼,还有整齐的自行车棚,一些地方还铺着煤渣路,跟以后的大学校园,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但是刘青山更喜欢现在的大学,虽然看上去落后破旧,但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大学,可不就是学习的地方嘛?

虽然在门口问过门卫,但刘青山还是辗转了好几个教学楼,最后才在农学院的一个实验室里,见到了王教授。

这会儿的王教授,穿着白大褂,戴着胶皮手套,正领着十几个学生,在实验室里忙活。

刘青山也不敢直接闯进去,许多实验室,都是经过无菌处理的。

里面的王教授听到敲门上,向门口张望一眼,透过门玻璃,就看到刘青山年轻英俊的面孔,笑容也不由得浮现在脸上。

交代身边的学生几句,王教授这才走出实验室。

“王爷爷!”

看到王教授,刘青山也倍觉亲切。

“好你个小山子,我老头子整天都替你忙活,腿儿都遛细喽。”

王教授显然也很高兴,嘴里虽然数落着,但是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挡不住。

他们这些人,被耽误的青春年华,恨不得能补回来呢。

要是叫他天天闲着,提笼架鸟的,还真过不惯。

“王爷爷,您可悠着点,要是累了,就回咱们夹皮沟,休息放松一段时间。”

刘青山还真担心把老爷子给累个好歹,那罪过就大了。

不过瞧瞧王教授,一脸容光焕发,颇有些老树发新枝的架势,刘青山觉得,王爷爷应该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忙碌,充实,快乐。

“哈哈,不用你假模假样的邀请,我马上也要回夹皮沟,还要带着学生去,小山子,把吃的喝的都准备好。”

王教授嘴里跟刘青山开着玩笑,然后解释了一番。

黑木耳的菌种培植成功,当然要应用,他这次带领学生,就是去夹皮沟进行实践的。

一项成果,躺在实验室里,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搞农学的,尤其注重实践。

“那太好啦,王爷爷您放心,一准儿好吃好喝供着,绝对不含糊。”

刘青山也高兴,要是跟农学院这边建立联系,把夹皮沟当成实践基地的话,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他知道,农学院有自己的试验基地和试验田,用来培育粮种等等。

只不过黑木耳这项产业,刘青山的计划是用人工手段,尽量达到天然木耳的品质。

所以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较大,才会去夹皮沟进行实践活动的,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爷俩聊了一会儿,王教授这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渐渐板起面孔,语气也不满起来:

“青山啊,按照我的想法,这项技术,肯定是给你们无偿使用的,可是系里的领导不同意,我还跟他们这些官僚吵了一架,具体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还得你去跟他们商量。”

看到老爷子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刘青山连忙笑着安慰:

“王爷爷,您可千万别生气,这个要求很正常,学校搞试验什么的,也都是有成本的,当然要适当收取费用。”

他知道王爷爷是纯粹的学者,所以才看不惯这些,于是又拍拍胸脯说:

“您放心,到时候我去和领导谈,肯定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教授哼哼两声:“我就是瞧不惯那些官僚的做派,一副死要钱的模样,有辱斯文。”

耻于谈钱,也是这个时代许多人身上的特色,是好是坏,刘青山也不好定论。

于是,王教授把刘青山领到教务处,把那位楚主任介绍给刘青山之后,他就又去实验室忙活了。

楚主任也就四十左右岁的样子,跟王教授相比,那简直太年轻了。

瞧得出来,对于王教授这样的老教授,他还是很尊敬的,刚才王爷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他始终都笑脸相陪。

“小刘同志,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楚主任给刘青山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打开话匣子。

刘青山接过水杯,道了声谢:“楚主任,我还在读高中呢,你还是叫我小刘同学吧。”

哦,楚主任不由得又仔细打量刘青山几眼,果然比他们大学的那些孩子还要年轻。

“那就更不得了喽,你的事儿,我都听王教授讲过,这个老王啊,差点都把你当成亲孙子喽。”

交谈一阵,楚主任这才进入正题:“小刘啊,你也知道,现在大学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这是要吐苦水的节奏,刘青山可不想听,于是开门见山说道:

“楚主任,我们完全理解,这个道理,就好像你们有种子,我们有土地,我们要种地,上您这买种子,那还不是天经地义。”

“理解万岁。”楚主任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他是真被老王给训怕了。

刘青山就继续问道:“楚主任,那您看这费用应该怎么收取,定下规矩,以后也好照章办事。”

楚主任点点头,试探着问道:“小刘同学啊,那你看一千块的费用合理不?”

刘青山眨眨眼:“是一年一千块,还是怎么说?”

楚主任连连摆手:“就是一次性收取点费用,毕竟参加实验的师生,多少还是要发一些补助的。”

刘青山则摇头不止:“我认为,这个费用,实在太不合理啦!”

“小刘同学,不合理我们还可以商量嘛,你看八百块怎么样?”

楚主任也觉得跟农民兄弟要钱,实在有点不像话,他们学校,也想办三产,可是一个农大,还真没有好的项目。

要不然,他一个教务处的主任,何必腆着脸跟人家要小钱儿。

“楚主任,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一千块钱实在太少啦!”

啊?

楚主任顿时一愣,仔细瞧瞧对面的青年,看他是不是在故意说反话。

可是以他的人生阅历来看,那青年的神态很认真,好像并不是耍他。

刘青山准备给这位楚主任上上课:“主任,咱们农大,不搞第三产业的吗?”

楚主任摇了摇头:“总不能去田间地头搞三产吧,咱们农大,除了有点试验田,也就没什么了。”

果然如此,刘青山心中大定:“主任,这土地就咱们的金饭碗。就像黑木耳这个项目,咱们可以大量培育菌种,然后出售给养殖户,财路不就有了吗?”

“卖菌种,这个不符合上边要求吧?”

楚主任的脑筋,显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范畴,丝毫没想过自己开发市场。

“农大牵头,搞一个菌业公司,除了黑木耳,什么香菇,平菇,猴头菇之类,都可以进行研发。”

刘青山顿了顿,给楚主任留下消化的时间,看到对方的眼睛越来越亮,便继续说道:

“在一些适宜的地区,可以建立分厂,就近生产,需要的种植户也能就近采购,从而形成一张大网,只要是能涵盖东北这三个省,那咱们农大还会缺钱吗?”

啪!

楚主任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小刘同学,小刘啊,你就是咱们农大的财神爷呀。”

至于这么激动吗?

刘青山给他吓了一跳,他本来还有好几个点子,现在看来,暂时好像不用说了。

就这一个菌业的构想,估计就够农大方面忙活的。

激动过后,楚主任不禁起了爱才之心:“小刘,听王教授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有没有兴趣来咱们农大?”

“主任,我刚读高一。”

刘青山嘴角微微翘起,心里也越发觉得,将来读农大,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起码自由度有保障。

“对对对,等你高考之后再说,要是你乐意,肯定把你特招进来。”

楚主任直接作出保证,然后又说道:“小刘,等一会咱们就去见校领导,把你的计划,好好跟领导汇报,也叫领导们高兴一下。”

看到刘青山没有反对,他立马抄起电话,兴冲冲地开始联络学校的领导层,毕竟,三产方面,不是他主抓。

楚主任打电话,刘青山就坐在那喝水,先润润嗓子,等一会,指不定还得长篇大论呢。

然后他就听到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是夹皮沟的人吗?”

“对,就是过年给咱们学校送鲜菜的那个夹皮沟。”

电话里传出哈哈的笑声:“那好,必须见见,这个塑料大棚,还真是好东西,农学院那边,也可以搞起来嘛。”

刘青山眨眨眼:看来鲜菜真没白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