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章 没资格?

你好,1983 第二百章 没资格?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既然这样,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于是王县长摆手道:“今天先不谈这个,咱们还是陪同外商要紧。”

楚专员却不这么看,他胖乎乎的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这个野菜厂,也是关系到外商嘛,还是早点落实的好,我也支持小何同志的公司。”

他当然要表态,虽然楚专员也有点瞧不上何家康,但他是楚家的人,而他的叔伯侄女楚云玲,已经跟他打过招呼,要照顾这个姓何的小子。

这是逼着在场的领导表态了,王县长和郑红旗,都皱起眉头。

他们心里,还是偏向夹皮沟和刘青山的,奈何,实力不对等啊。

还有公社的孙书记,也同样心思,只是在这种场合,更没他说话的份,在那干着急使不上劲。

而何家康的嘴角,则浮出一丝得色,他盯着刘青山,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而喻:小子,你拿什么和我斗?

刘青山却忽然笑了:“谁说我们夹皮沟没有资格,难道你们都不看报纸的吗?”

报纸?

今天陪着外商,出来的比较早,所以还真没看报纸。

可是,这跟报纸有关系吗?

孙书记却是眼睛一亮,连忙去叫通讯员回公社,把今天几份主要的报纸都取来。

通讯员一溜小跑,很快就回来,刘青山从他手中抽出一份人民日报,笑吟吟地用双手捧着,递到楚专员面前。

楚专员瞥了一眼,然后就仿佛被孙猴子施了定身法,一下子愣在那里。

这什么情况?

何家康也连忙探头过去,只见在这份无比庄重的报纸,赫然呈现出这样一个标题:山村巨变。

下面的副标题是:吉省松江地区碧水县青山公社夹皮沟村自主创业纪实。

夹皮沟!

这一刻,何家康就像被捏住脖子的公鸡,满脸涨红。

要知道刘青山等这一份报道,已经等了快三个月,就在昨天,他终于接到了老姐的小姨夫林子洲的电话。

早上来公社的时候,他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先跑了一趟邮电局,准备买上一沓子报纸,留在村里当纪念。

最好一家发一份,毕竟这是全村人的骄傲。

可惜的是,邮电局的报纸,都是提前订阅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像城市里的书报亭,可以随便买。

刘青山也只能先暂时放下这件事,跟着接待外商。

好巧不巧的是,碰到了何家康这个败类。

关键时刻,刘青山这才放出大招,他还就不信了:国家最权威的报纸上,都报道夹皮沟,你也敢说没资格?

但凡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不会犯这种最低级的错误。

“快,再找几份报纸!”

王县长也激动起来,这不是省市的报纸,这是国家大报啊。

全国上上下下都在看,他们碧水县,也能跟着扬名全国,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一份报纸确实不够看,公社孙书记兴奋得满脸涨红,大手一挥:“去各单位,把今天的报纸都拿来!”

没看报道上面写着呢吗,青山公社啊,那是多大的光荣?

再联想一下,过年的时候,那位林大记者还对他进行了采访,没准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报纸上,孙书记想想就激动啊。

同样处于激动之中的,还有王县长和郑红旗,因为他们同样接受过采访。

如果真能在报道中也提他们几句,那意味着什么,政治小白都能想出来。

公社的干部全都被撒了出去,很快一份份报纸送过来,领导们人手一份,都一脸激动地捧着报纸,开始阅读。

就连楚专员,也是同样的表情。

他或许有些官僚,或许有些私心,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立场鲜明,因为他也是松江地区的一员。

刘青山也瞪大眼睛,盯着报纸上那一行行的铅字,这一刻,他的眼睛在放光。

不得不说,林子洲林姨夫的报道很详尽,文笔并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而是朴实无华,很适合夹皮沟这样的小山村。

上面的事迹,也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那一桩桩一件件,却记录着这个小山村前进的脚印,一步一步,稳步向前,似乎永不停歇。

正是这种典型事例,才接地气,对农村发展,才具有借鉴和启迪。

文章中,有老支书的沉稳,有张队长的闯劲,有公社孙书记和县里领导的支持,甚至还有张杆子这样懒汉的转变。

当然出现最多的名字,还是刘青山。

报道中,林姨夫把刘青山塑造成夹皮沟的引路人。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刘青山看了之后,还是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林姨夫啊,咱们不带这么夸人的。

报道的最后,林子洲评论道:“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广大农民兄弟能开阔思路,解放思想,涌现出更多像刘青山同志这样,勤劳致富的引路者。”

一口气将报道读完,刘青山这才小心翼翼地收起报纸,装进自己兜里。

然后他就感觉到周围射来一片**辣的目光,他眨了几下眼睛,嘴里呵呵几声:

“大伙都看完了,那俺有个请求,能不能把手里的报纸都给俺,俺们村子里,每家都想留一份。”

周围的人全都一缩手,开始做同一个动作,都是把报纸小心地折好,然后塞进自己兜里。

刘青山朝着郑红旗他们摊摊手:“你们回县里还能搞到,不要这么小气嘛。”

这才有几个人,乐呵呵地把报纸递过来,嘴里还打趣着:“恭喜恭喜啊。”

刘青山一边收报纸,一边笑着回道:“应该是同喜同喜,这是咱们公社,以及咱们县里,甚至咱们地区的大喜事。”

对对对,周围的人们一起大笑,就连楚专员,都笑得那么开心。

可是何家康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那个被他曾经弃之如敝履的小山村,竟然也有飞黄腾达的一天,这跟谁讲理去?

不仅仅笑不出来,他的心中,反倒是无比的愤怒和嫉妒。

这种怒火,此刻就全都倾泻到刘青山身上,谁叫刘青山是夹皮沟的一员呢?

阴冷的目光,如豺狼一般地盯着刘青山,何家康心中暗暗冷笑:小子,你不要得意,我会把你的野菜厂和你一起,碾压粉碎!

刘青山软磨硬泡的,把大伙手里的报纸都给搜刮上来,乐呵呵地送回吉普车。

回来之后,他这才旧事重提:“各位领导,那俺们夹皮沟,现在有没有资格办野菜厂?”

这一次,连钱副县长都不好再反对、

不过呢,他也没提只办一家野菜厂的事儿,看来还是准备默许何家康这家伙也办厂。

刘青山并没有追着这个问题不放,那样的话,被打脸的群体有点大。

再说了,他还巴不得跟何家康竞争呢,他也同样有信心:将这个人渣彻底碾成渣渣!

另外一边,藤田正一的考察团,也参观完毕,对于山野菜的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

就是加工的方法是在太过原始和简陋,除了晾晒就是腌渍,这对许多野菜来说,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像刺老芽,干品怎么能和鲜品相比呢?

还有秋天之后出产的松茸,更是如此,松茸必须鲜食才行嘛。

所以对于成立山野菜加工厂,他们还是支持的,何家康正是通过关系,才搭上藤田正一这条线。

他也准备从岛国那边,进口先进的生产线,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相比之下,夹皮沟这边,却并不被人看好,眼下啥啥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把厂子支撑起来?

参观完收购点和仓库,藤田正一就提出来进山的要求。

而且还表示:他和他的考察团,都喜欢亲近自然,所以要在山中宿营,这样也能更好地体验山野菜生长的气候环境。

这下子,王县长等人可为难起来,只能通过翻译进行劝说:

“藤田先生,这样会不会有危险,山林里面有不少野生动物,野猪群狼群都很多,上个月,村民采野菜,还被东北虎袭击过。”

藤田那些人一听,反倒更是来了兴致:“有危险好哇,才能体验到探险的乐趣!”

这都啥人呢?

反正目前的国人,还无法理解,王县长和楚专员等人商量一番,决定抽调一些公安同志,带着枪械,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要是外商真的在他们的地盘出事,那就啥也不用想了,卷铺盖回家都是好的。

结果这项提议,又一次遭到外商的拒绝,理由很简单:他们就是要体验野外宿营和探险的乐趣,弄一大帮子人,体验感肯定很差。

把王县长他们给愁的啊,心里把这些喜欢作妖的外商骂个半死。

没法子,王县长咬咬牙,跟楚专员等人说道:“各位先回县里,我只能是舍命陪君子。”

谁叫他是县长呢,这种事情,必须冲在前面。

刘青山一听,接过话茬:“县长,您这话可不对,应该是舍命陪……才对嘛,嘿嘿。”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猜出来他想说什么。

郑红旗立刻瞪了他一眼:“少胡说,我看你是上了报纸,有点发飘,赶紧回你的夹皮沟,把好消息告诉一下乡亲们!”

训斥有时候也是一种保护,郑红旗正是如此。

刘青山却不领情:“豆包山是俺们夹皮沟的地盘,于情于理,俺都应该陪着外商的,尽一尽地主之谊嘛。”

这话在理,别人也不好反驳,倒是郑红旗以年龄的优势,替换下王县长。

公社孙书记也要陪同,结果被刘青山给劝了回去,他当然知道,人家外商需要的是空间。

确定好人选,便驱车出发,何家康本来也想跟着藤田正一同行,趁机拉拉关系。

不过看到对方似乎没有这个意思,而他又实在不想去夹皮沟那个该死的地方,于是也就返回县里,筹划野菜厂的事情。

两辆小轿车,加上刘青山的吉普车,还有一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向夹皮沟驶去。

郑红旗坐到刘青山的吉普车里,车里就两个人,所以说话也随便许多,他有些担忧地问道:

“青山,你们村真的要搞野菜厂?”

“本来是不想搞的,可是那个何家康要搞,俺们肯定也要搞。”

刘青山也就不再装模作样,语气里都带着愤恨。

郑红旗明白了:这是对着人去的,哪是搞野菜厂啊,分明是想搞垮那个何家康。

于是他摇头道:“青山啊,你还是太冲动啦,搞不好,会把整个村子都拖进泥潭的。”

“郑大哥,你放心吧,肯定不会亏的。”

刘青山反过来安慰郑红旗。

郑红旗也不好再说什么,一路沉默着来到夹皮沟。

其它车辆也没有进村,直接向山上进发,刘青山却必须回村一趟,郑红旗也只能转到别的车上。

把吉普车开到队部院里,刘青山就抱着一摞报纸下了车,扯开嗓子吆喝:

“看报喽看报喽,特大新闻,咱们夹皮沟上报纸啦!”

这一嗓子还真好使,把那些干活的男女老少都给招呼过来,眨眼间,刘青山手上的报纸就被抢光。

老支书哆哆嗦嗦地戴上老花镜,这份他已经看了几十年的报纸,再熟悉不过,可是却从来没有感觉如此亲切,一时间,竟然忍不住老泪纵横。

“哈哈,真是咱们夹皮沟!”

“喜事啊,大喜事,老婆子,今天晚上,必须把家里那瓶老酒开喽!”

“快点看看,报纸里有没有俺?”

一时间,队部院里,变成了真正的欢乐海洋。

张杆子得到消息比较晚,等他急火火地跑过来,报纸都被抢光了,他急得直蹦高:“给俺瞧瞧,给俺瞧瞧啊!”

“杆子,你认识字咋滴?”

大张罗揭他老底儿。

不过玩笑归玩笑,大张罗还是把报道中,涉及到张杆子那一段,大声念出来。

“俺上报纸啦,俺上报纸啦!”

把张杆子欢喜的,娶媳妇那天,都没见他这么高兴。

这货抽冷子,一把将大张罗手里的报纸抢过来,然后一路跑一路挥舞着手里的报纸:

“翠花,俺上报纸啦,今晚好好炒俩菜,烫壶酒,咱们好好庆祝下!”

身后传来老板叔的声音:“杆子,这个法子,俺刚才就说了,你能不能整点新鲜的!”

张杆子也不含糊:“媳妇,俺上报纸啦,今天晚上咱们在被窝里好好庆祝下!”

大伙先是听得一愣,然后齐声大笑:这个庆祝的方式,还真的很新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