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价羊肚菌

你好,1983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价羊肚菌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看到这幕,旁边的何家康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搞不明白,这个臭小子,怎么又和棒子勾搭上了?

不过他是不甘心认输的,目光死死盯着刘青山:

“呵呵,小刘啊,年轻人还是太冲动,就棒子那边的破烂货,加工出来的山野菜,品质肯定不过关。”

“放肆,你竟敢污蔑我们民族!”

崔敏浩一声厉喝,冲上来直接揪住何家康的衣领。

他们这个民族,最在意这个了,所以何家康的话,在他听来格外刺耳。

“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何家康有点色厉内荏,理亏的毕竟是他。

“我们去组委会评理,你必须给我们道歉!”崔敏浩揪住不放。

刘青山却不想他们再闹下去,他也不需要崔敏浩替他出头,那样的话,他和刚才的何家康之流,又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摆摆手,跟崔敏浩嘀咕两句,崔敏浩这才愤愤地放开何家康。

刘青山扬手指着何家康训斥道:“阴谋诡计统统都是纸老虎,何家康,以后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哼,走着瞧!”

何家康扔下一句场面话,然后就跟丧家犬似的,灰溜溜离开会展中心。

他的心里,也暗暗发狠:小子,你先别得意,看谁能笑到最后。

……

当年刘青山一行人返回碧水县,已经是两天后,订购的设备,最快也得一个月能运到,到时候,正好厂房也基本盖好。

同行的伙伴之中,只有大老李收获全无,这家伙反正就盯上了刘青山,上厕所都守在门口。

他算铁了心要向刘青山借钱打广告,谁叫你小子不光订购了设备,还领回来三个南韩的外商。

这买卖要是做成,那不就有钱啦,不朝你借钱,还朝谁借去?

而崔敏浩三人,算是刘青山邀请来的,他准备全程接待。

可是这年头,外商都是香饽饽,碧水县的领导闻讯之后,立刻就接手了接待工作。

万一外商要是瞧上别的行业呢,那不就赚了。

至于那点招待费,谁心疼这个,这年头,公款吃喝都没人管。

“郑大哥,你们这是抢人啊。”刘青山有点不满,跟郑红旗抱怨。

郑红旗现在主要负责县里的招商工作,马上就要换届,他当选县长,几乎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儿。

因为唯一的竞争对手,原来的钱副县长,受到田中太郎事件的牵连,政治生命已经彻底结束。

郑红旗瞥了刘青山一眼:“这算不算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不还省一笔招待费呢。”

说了句玩笑,郑红旗又正色道:“青山啊,咱们碧水县经济想要发展,光凭自己,发展速度太慢,招商引资是最快的途径,你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刘青山也不介意为家乡出谋划策,他记得,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南韩那边,跟本地一家罐头厂合营。

生产一种软包装的胡萝卜汁,据说在那边很畅销。

反正他也不想搞这个,不如就帮着县里牵线搭桥。

他们这边的土地,很适合胡萝卜生长,一般都是入伏之后,就开始种白菜萝卜啥的,头伏萝卜二伏菜嘛。

很多人家,也都会在这时候种点胡萝卜,留着自家吃,但都种的不多,没形成规模化。

这种自产自销的小农式经济,在大包干之后,也愈发明显。

种下去的胡萝卜,一直能长到老秋,下霜之后才挖出来,吃起来嘎嘣脆,还甜丝丝的,品质绝对上乘。

刘青山和县领导一起,陪同崔敏浩等人到夹皮沟考察的时候,就尝到了这种美味的胡萝卜。

按照季节,这月份胡萝卜还没开始种呢。

不过在刘青山家的大棚里,开春之后,种了半条垄的胡萝卜,本来是当配菜,给家人补充维生素的。

既然要搞胡萝卜汁这个项目,那刘青山就只能挖出来十几根。

这胡萝卜半尺多长,粗细匀称,颜色鲜亮,尤其是里面的芯子,亮晶晶的跟透明的一般。

南韩那边,常年吃泡菜,里面当然少不了胡萝卜,所以都是这方面的行家。

崔敏浩一瞧这胡萝卜,就赞不绝口,咔嚓咔嚓,空嘴儿就嚼了两根,刘青山真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属兔子的。

郑红旗也在旁边见缝插针:“我们这里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种植出来的胡萝卜,个头大,营养成分高。”

崔敏浩的一位同行也连连点头,嘴里说着什么。

旁边充当翻译的,是个中年大叔,家就在青山公社住,也是鲜族人。

这位姓夏的大叔,不怎么会过日子,有点闲钱,就喜欢喝酒,喝美了就唱着民族歌曲跳起民族舞蹈,不管下顿会不会饿肚子。

这种做派,自然是被别人瞧不起,于是人送绰号夏欢乐,其实就是瞎欢乐的意思。

夏欢乐半辈子被人瞧不起,这会儿感觉人生达到巅峰,所以很是兴奋,翻译的时候,都是连说带比划,吐沫星子乱飞,实在不称职。

不过意思还是表达明白了:对方是询问能不能进口当地的胡萝卜。

最后,夏欢乐还加上自己的理解说:“咱们这的胡萝卜好啊,俺是深有体会,那家伙,胡萝卜就酒,嘎嘣脆。”

一旁陪同的公社孙书记翻翻白眼:你小子平时也就是啃着胡萝卜下酒啦。

瞅着夏欢乐还要发什么感慨,刘青山连忙乐呵呵地说:“夏大叔,你跟他们说,咱们不准备出口胡萝卜。”

夏欢乐愣了下:“小刘同志,这样不好吧,俺们这些老乡大老远来了,好不容易看上咱们当地的胡萝卜,这种能给种地的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事,哪能说不干就不干呢?”

老乡?

你们这算哪门子的老乡呢?

刘青山搞不懂这位夏大叔的脑回路。

同行的那些领导们,也都用异样的眼光,望着刘青山,他们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

平时盼星星盼月亮盼外商,等到真盼来了,却往外推,哪有这个道理?

就连公社的孙洪涛书记,都板起面孔,望着刘青山,心里琢磨:青山这算不算飘了啊?

刘青山当然没发飘,他将目光投向郑红旗,这种事还是由郑红旗来解释比较好。

一来能服众,二来也能帮着郑大哥树立威信不是。

郑红旗当然心领神会,嘴里轻轻咳嗽一声,吸引众人的注意力,然后张口说道:

“出口原材料,是最低端的,也是附加值最低的一种做法。”

此言一出,全体懵逼。

这些东西,昨天晚上,他和刘青山讨论了半宿。

一开始,郑红旗也是一知半解,后来刘青山掰碎了跟他讲,这才渐渐梳理清楚。

所以其他人现在这种表现,完全可以理解。

郑红旗就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就地把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同样的产品,就可以创造几倍的利润,同时还能解决劳动力就业等相关问题,比如,这胡萝卜,我们可以加工胡萝卜汁……”

长篇大论一阵,大伙这才渐渐有些开窍。

等郑红旗说完了,孙书记立刻笑逐颜开地送上一记马屁:“还是郑县长水平高,飞机上挂暖水壶,俺坚决支持!”

郑红旗谦虚了两句,然后很隐蔽地朝刘青山点点头:水平真正高的,在这呢。

而刘青山则悄悄朝他竖竖大拇指,然后还笑嘻嘻地拍了下屁股,意思是:飞机挂暖壶,水瓶太高,还是屁股后挂暖壶吧,有一定的水平。

他们哥俩在这互动一阵,而那边的夏欢乐,已经跟“老乡”说上了,主要就是合作生产胡萝卜汁的事。

这种塑料袋软包装的胡萝卜汁,南韩那边也没有先例呢,崔敏浩也听得眼前一亮:好像有搞头!

他们公司,一直半死不活的,没准能凭借这个项目,来个大翻身。

至于生产工艺,好像也不复杂,现有的生产线,稍微改进一下,就可以实现袋装生产。

饮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好创意,果然是好创意,看来此行不虚。

虽然心下激动,但他也是老油条了,知道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在谈判中就会落入下风。

所以只是轻轻点点头:“我们还是先去参观一下其它项目吧,这件事以后再说。”

陪同的领导都好生失望,因为在他们的理解和实践中:以后再说,那就是以后不用再说的意思。

只有刘青山和郑红旗,捕捉到崔敏浩刚才那一闪而过的惊喜。

于是一行人又一起去黑木耳培植基地,很快看着一排排数不清的塑料大棚。

进到里面,崔敏浩瞧着一架架的木耳段,也赞不绝口:“刘先生,这样培育出来的黑木耳,应该很接近天然木耳吧?”

“崔先生,您也很有眼光。”花花轿子人抬人,刘青山也回赠一句。

此刻,木耳段里面埋设的菌种,刚刚发出菌丝,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

只要温度和湿度控制好,再过些日子,就能采摘第一茬木耳了,可谓是收获在即。

看到大棚里面欣欣向荣,张队长也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因为大棚这方面,是他家大头一直在主导。

而老支书,则瞧出来这几名高丽棒子的意思,好像很注重品质,想到刘青山以前给大伙渗透的理念,什么纯天然无污染之类,于是就插话道:

“其实俺们这里,还有品质更佳的木耳段,放在林子里,在完全天然的状态下生长。”

哦,崔敏浩也大略听懂了,立刻来了兴致:“等到上山考察的时候,一定要看看。”

刘青山也就顺势把王教授介绍给他:“这是我们省农大的老教授,大棚木耳,就是王教授领导的,已经获得成功,下一步,我们正在研究在天然状态下培育猴头菇。”

对有学问的人,崔敏浩也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很是称赞一番。

他心里也挺纳闷的:这个小山村的发展理念,倒是很先进,简直领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啊。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古老的国度,刚刚打开国门,目前还是很落后的。

可是来到夹皮沟之后,却颠覆了他原有的印象。

最后,一行人来到了生产队的大仓库,这里下面垫着防潮的塑料布,然后是一个个的木头架子,上面齐刷刷的,码放着数不清的大麻袋。

刘青山亲自动手,小心翼翼地抱下来一个麻袋,别看鼓鼓囊囊的,其实没多重。

打开之后,崔敏浩不由眼睛一亮:里面都是黄褐色的干品羊肚菌,一枚枚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人们品尝。

好东西啊,崔敏浩忍不住拿起来一枚,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那股浓郁的香气,真的令人很是迷醉。

即便是崔敏浩这样沉稳的商人,也急不可耐的问道:

“刘先生,你这里的羊肚菌,我们全收了,价格定在干品每千克一百块人民币,你看怎么样?”

他是知道这位小刘先生的本事的,人家还搭上了法兰西商人那条线。

而那些高卢雄鸡,对羊肚菌更是情有独钟,要是知道有品质这么优秀的羊肚菌,指不定给出什么离谱的价格。

原因很简单,那些法兰西高级餐厅,价格也相当离谱。

其他人则被一百块这个数字给惊呆了,张队长嘎巴半天嘴,这才发出声音:“一千克是多少啊?”

这时候使用的计量单位,最常用的是市斤,连公斤都很少用,更别提什么千克了。

“张队长,一千克就是一公斤,二斤。”陪同的商业局的周局长,帮忙解释了下。

张队长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啥,二斤一百块,一斤五十块,这些羊肚菌,是……呜呜呜……”

车老板子及时出手,捂住张队长的嘴。

知道内情的人,也都愣愣地望着刘青山。

基本上是十块一斤收上来的,这一转眼,就卖到五十块钱一斤啦,这不是做梦吧?

当初刘青山收购羊肚菌,夹皮沟的村民,心里可都没底。

眼瞅着那钱就跟流水似的,哗哗往出淌,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数目,但是几万块是肯定有的。

万一要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那赔本就赔到姥姥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