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想哭就哭吧

你好,1983 第三百五十六章 想哭就哭吧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早上喝完腊八粥,送走吕教授,刘青山又向公社缴纳了叁拾万块的支票之后,家家康野菜厂,就正式归夹皮沟野菜厂所有。

车间里的设备,夹皮沟野菜厂可以继续使用;至于厂房,正好就留着当制药厂了。

这里守着大山边上,收购野生药材啥的,也都比较方便。

交完钱,刘青山就和老支书张队长以及杨红缨等人一起,去野菜厂那边转转。

进入到冬季之后,野菜厂已经停产,春夏秋三季,才是生产旺季。

大伙一起来到家家康野菜厂前面,看看上面挂着的厂牌,老支书用手一指:“哈哈,摘了烧火吧!”

刘青山当然没意见,何家康这货,估计这辈子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了。

而楚云玲也被家里召回去,估计也不会再来这个伤心之地。

想想去年秋天,家家康野菜厂风风光光开业,还没坚持半年,就被摘牌儿,世事变幻,还真是难以预料。

“做人不行,做事不成。”

古俊山嘴里也感叹一句,他正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这边整理恐龙化石呢,对于何家康的事情,也早有耳闻。

这话在理,大伙都跟着一起点头。

刘青山指指路南的夹皮沟野菜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以咱们要时刻警惕,坚决不能走家家康的老路!”

大伙心中也都警醒,跟在杨红樱身旁的刘文静和刘文娟姐妹,也都使劲点着小脑瓜。

就算是刘文娟,以前对刘青山有点生气,不过现在也早就消散,剩下的只有尊敬了。

刘青山也望望她们,然后说道:“制药厂这边,以后我师弟高峰主要负责,吕小龙给他打下手,帮忙跑腿儿。”

听得刘家姊妹心里都好生羡慕,然后就听到刘青山继续说道:“咱们的夹皮沟野菜厂,以后就由你们姐妹主要负责。”

啊?这个消息有点突然,刘文娟忽闪两下大眼睛:“那红缨姐呢?”

“县里的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现在都需要老姐去筹建。”

刘青山望向杨红缨,目光中带着几分歉意。

杨红缨也竖起眉毛,手指头蠢蠢欲动:“三凤,你就专门逮住我了是吧,当苦力用!”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以后咱们公司下属的企业多了,要成立大集团,老姐你就是CEO呢。”

刘青山也没法子,人才短缺,也是夹皮沟面临的大问题。

“CEO是啥,跟UFO有啥关系没?”吕小龙也来送他爷爷,笑呵呵地问道。

刚才他都听见了,制药厂的副经理,哈哈,看来到夹皮沟是个明智的选择。

可能是他的理解有问题,跑腿的怎么就成了副经理呢?

别说是他了,就连杨红缨,也不知道这个CEO是干啥吃的。

刘青山就又解释道:“就是首席执行官,相当于集团的总经理,老姐,到时候把李文斌和胡伟,派给你当助手。”

杨红缨也听得心头一热:建设中的厂子就有三个,再加上野菜厂,以后指不定还有更多的企业,感觉压力好大。

“红缨姐,你肯定行的!”刘文娟兴高采烈地抱着杨红缨的胳膊。

老支书也乐呵呵地笑着:“咱们夹皮沟,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喽!”

回到家之后,刘青山就开始筹备进京过年的事宜。

二姐的学校已经放寒假,知道他们要去首都过年,就没往回折腾,直接在那边等着。

家里这边,爷爷奶奶,母亲林芝,大姐一家三口,再加上老姐和老四老五,以及哑巴爷爷和刘青山,连老带小,一共十一口人。

刘青山计划着还要把张撇子的三弟张春雨也带去,这样就变成十二口人,两辆车都装不下。

而且跑长途的话,坐轿车还不如坐火车舒服呢,起码火车能找人帮忙,买到卧铺票。

在得知刘青山一家要进京之后,高峰也要同行,他也准备回家过年。

大伙商议一番,决定大部分人都做火车去,剩下刘青山和高峰张春雨这几个年轻人,开车前往。

家里的事情,也都要妥善安排。

哑巴爷爷那边倒是不用担心,合作社那边,已经安排了守山小队,轮流执勤。

就是家里的养鸡场,刘金凤要离开一个月的时间,上千张尖嘴,可得找几个稳妥的人照料才成。

好在平时的时候,就雇张春雨家的老四老五帮忙,再叫张杆子的媳妇王翠花主持大局,负责日常经营,刘金凤勉强也可以脱身。

经过两个繁殖季,野鸡和沙半斤,数量都已经破百,估计等到今年开春再孵化之后,数量直接能超千。

到时候,刘金凤就准备专门成立一个特种珍禽养殖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安置的事情,刘青山就不说了,家里外头,方方面面,全要照顾到。

就连老四老五,都有她们惦记的事呢。

像照顾大鹿鹿啦,还有看到火狐狸,要给它弄点酒喝啦等等。

最后还有一个难题:小白猿。

这家伙跟山杏特别亲,一天都离不开,要是把它扔到家里叫别人照顾的话,那肯定是不行。

没法子,只好把这个小累赘也带上。

好在这年头,坐火车检查不严,刘青山还见过把大狗带上火车的呢。

看到大姐用小被子把小火给包个小卷,最上面的被角往下一耷拉,正好盖住小火的脸。

老四老五就有招了,也找个小薄毯子,把小白猿给包起来,然后交给大姐夫高文学抱着,跟抱小孩一样。

妥妥的。

一切准备就绪,在腊月初十这天,一家人终于动身。

携带的东西什么的,都塞到刘青山车里,剩下的人,倒是轻手利脚。

出了屋门,林芝看看自家的院子,一时间,心里竟然有些不舍。

大狗摇晃着尾巴,跟老四老五亲近着,柴火栏子里,探出好几个黄颜色的小脑瓜,也在向人们张望。

“咱们就是出一趟远门,又不是不回来啦。”

刘青山吆喝一声,他知道家人的心情,既兴奋,又不舍。

大伙笑笑,这才出了家门,一路上,不少村民都闻讯跑出来送行。

能去首都过年,他们也都羡慕得紧。

“青山,到时候别忘了带几只烤鸭回来!”

张杆子嘴里一个劲儿地吆喝着。

老支书也挥着手:“青山,该买啥就买回来,到时候咱们合作社报销!”

这下子可坏了,小娃子们蜂拥而上,嘴里吆喝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搞得刘青山脑袋都大了:二牤子,你要把**买回来是咋个意思?

一路送到队部,刘青山挥手告别:“行了,大伙都回去吧,今年暖和之后,咱们合作社,就分批次安排首都七日游。”

“噢!”

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两辆车都挤得满满的,缓缓离开夹皮沟。

刘青山先把家人都送到县里火车站,这次先坐到松江,然后再换乘火车,那边已经购买好卧铺票。

从碧水县到松江市,距离比跑春城近一半呢,家人也能少坐好几个小时的硬座。

候车室里人挺多,有点热,小白猿估计是捂得难受,就一个劲在里面折腾。

没法子,只能跟小火一样,把被角掀开,露出脑瓜,这小家伙还东张西望地瞧热闹呢。

“哎呦,这孩子咋长的猴头巴相的,瞧瞧这胎毛,也太密啦。”

结果进来旁边一位老太太的大声惊呼,老太太眼神不大好,真把小白猿当成婴儿了。

旁边立刻有人跟风:“可不是咋的,长这么磕碜,也不知道随谁呢?”

吓得小老四连忙把被角重新遮住,然后朝山杏嘻嘻笑:“肯定是随你。”

“随你随你,你天天晚上都抢着搂小白睡觉。”

山杏也立刻还击,两个小丫头愉快地打闹起来。

等到把家人送上火车,刘青山他们才开车前往松江。

他和高峰都会开车,张春雨平时没事,也喜欢鼓捣车,三个人换着开,一点也不累,等他们到了松江的时候,火车还没到站呢。

刘青山打电话找到冯守信的秘书,拿到卧铺票,是晚上的火车,再次将家人送上车之后,这才兵分两路,向首都进发。

直到第二天傍晚,这才抵京,还是刘青山他们先到的,直接往这边的家里打个电话,叫,叫胡同口看管公用电话的大娘,转告帽儿爷一声。

没法子,这年头普通人家,就算你想自个花钱按电话,也没人搭理你。

等到家里人乘坐的火车进站,把人都接出来,小老四嘴里叽叽喳喳的,讲着一路上的趣事。

不过说着说着,小家伙就闭上小嘴巴,愣愣地望着奶奶。

只见刘士奎一手扶着老伴儿,一手轻轻抚摸着奶奶的后背,嘴里喃喃着:

“淑贞,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么多年,委屈你了,想哭就哭吧。”

奶奶用手绢轻轻擦拭着眼角,嘴里嗔怪:“不理你个老东西,还是我孙子有本事,叫我有生之年,还能回来看看。”

刘青山连忙笑着搀起奶奶的另一只胳膊:“奶,咱们回家啦。”

“对,回家啦!”奶奶四下环顾,这景象,陌生中又带着几分熟悉,仿佛一下子把她带回几十年前。

物是人非,怎不叫人伤情?

就在这时候,猛然听到一声大吼传来:“师兄,师兄啊,你可来啦!”

刘青山转头一看,就看到老帽儿师叔把三轮等得飞起,还举起一只手,向这边使劲挥舞。

三轮车冲到近前,老帽儿飞身跃下,几步冲到哑巴爷爷面前,紧紧抱住,口中竟然嚎啕大哭:

“师兄啊师兄,要是咱们师父也活到今天,看到咱们师兄弟团聚,那该多好啊,呜呜呜……”

三轮车后面还坐着刘银凤和鲁大师呢,老帽儿根本就没管他们,他跳车之后,三轮车一歪,直接翻车,差点把车上的两个人给扣里面。

刘青山忍不住一拍脑门:师叔呦,你咋还是这个德性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