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劳民永寿(感谢大家月票支持,加更!)

你好,1983 第四百五十九章 劳民永寿(感谢大家月票支持,加更!)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青山,俺真没撞到人,那个人在前面走得好好的,忽然就拐到路中间,俺紧着打方向盘,然后就进沟啦。”

二彪子也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赶紧解释一下经过。

其实不用他说,刘青山也已经瞧出来,这根本就是一伙专门劫车的。

这几年,车匪路霸什么的,特别猖獗,当初他们和海大贵,不就是因为这个而不打不相识吗?

“妈个巴子的,把咱们的车都整沟里啦,揍这帮王八犊子。”

李铁牛则瞪起大眼珠子,粗声粗气地说道。

刘青山也活动活动手脚吩咐道:“二彪子,你守着车,别叫人砸喽,铁牛,咱们哥俩去给那伙人涨涨教训!”

“好嘞,送上门的靶子,俺一个人就成。”

李铁牛天天在山上操练,正缺实践的机会呢,一对大拳头早就饥渴难耐了。

刘青山刚说完,他嗷的一嗓子就迎着那群人冲上去,犹如虎入羊群一般。

那伙人也是一愣:对方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不应该是先辩解一番,最后无奈掏钱赔偿吗?

他们还没想明白呢,就被李铁牛给打飞两个,踹趴下三个。

“卧槽,来真的,灭了这家伙!”

有人大吼一声,然后就有两个人高举着镐把子,向李铁牛劈头盖脸抡过去。

“来!”

李铁牛嘴里大吼一声,抬起胳膊,当当两下,镐把子就被他给震飞。

其中一个家伙比较倒霉,镐把子弹回去,正好打在他的脑门上,直接就趴那了。

等刘青山赶到的时候,地上已经躺着十多个,剩下几个,都满脸惊恐地倒退着,他们是真被李铁牛这货的凶猛给吓到了。

这还是人吗,好像听三国演义,里面的许褚张飞这些猛将,跑出来了吧?

只有那个拿着洋炮的,哆哆嗦嗦的,正举着枪。

不过李铁牛一直追着打,周围都是那伙人的同伴,所以他也不敢随便放枪。

“放下枪,缴枪不杀!”

刘青山也吼了一声,直扑那人的侧面,一个飞踹,把拿枪的那家伙踹了一溜跟头,洋炮也掉在地上。

刘青山弯腰把枪捡起来:“你们这帮家伙,整天琢磨这些邪门歪道,今天就给你们涨涨记性!”

轰的一声闷响,天空上冒出一股白烟儿。

那几个正要逃跑的,顿时脚下一软,被李铁牛追上,三拳两脚,全部撂倒。

李铁牛拍了两下巴掌,嘴里不满的嘟囔着:“一群孬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二彪子也跟着跑过来:“把这帮家伙都绑树上,先冻几个小时再说,也叫来往的车辆瞧瞧,拦路抢劫就是这个下场。”

他是真气坏了,刚才要是翻车的话,他们哥仨肯定得受伤。

“先叫他们帮着,把咱们的车推出来。”

刘青山望望不远处的村镇,知道一会儿还得来人。

李铁牛吼了一嗓子,那伙人立刻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去沟里推车。

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扭头一瞧,把二彪子给气坏了。

只见最开始那个假装被车撞倒的家伙,正撒丫子往回跑呢。

那家伙,跑得比兔子还快呢,就这样的,能受伤才怪呢,刚才摆明了是装相。

“看俺的!”

李铁牛从阳沟里找出来一块大鹅卵石,胳膊一甩就扔出去。

很快就有一声惨叫声传来,鹅卵石正中那人的后脑勺,虽然戴着棉帽子,可是也被打得躺在地上。

这回,肯定真受伤了。

剩下那十几个人推车,二彪子和李铁牛在旁边当监工,手里都拿着树枝子,谁不使劲,就狠抽两下。

刘青山这辆车,底盘很重,这伙人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这才把车推到公路上。

估计他们心里都有阴影了,以后再也不敢干半路劫车的勾当。

“算你们运气好,车没坏,要不然,给你们套上绳子,一路拉到冰城去!”

二彪子上去试着发动一下,车子还能开,就是前脸儿磕破了,把他心疼够呛:因为三凤这车,想修都找不到配件儿。

那伙人听得一哆嗦:卧槽,这个更狠,这是拿俺们当牛马使唤。

李铁牛也大声喝骂:“赔钱,赔钱,还得赔外汇,这是进口小轿车,得弄到国外修去!”

啥,外汇?

那玩意上哪弄去!

这伙人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的,这笔生意,真是赔到姥姥家啦。

刘青山把那个刚才扛着猎枪的家伙拽出来:“就你啦,回去张罗钱,我们也不讹你们,拿二百块钱,就放你们回去,不然全都绑树上。”

这帮家伙,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不然的话,指不定多少过路的司机遭殃呢。

二百块,这还不是讹人?

那家伙显然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他们截一回车,能整个十块二十块就算不错了,一个月也弄不到二百块啊。

不过瞧瞧凶神恶煞一般的李铁牛,他嘴里哪敢说半个不字,一溜小跑,向着那边的村镇跑回去。

就在刘青山他们等人的这工夫,又有三辆大解放从这经过。

这显然是一个车队,离着好几十米就把车停下来,然后车里下来五六个人,手里都拎着大号的铁板手,还有一尺多长的螺丝刀子之类的,向这边聚拢过来。

他们以前在这里被讹过,所以都小心戒备。

到了近前,听二彪子说了一下事情经过,这伙人也来劲了:“妈的,上次一共讹了我们三十块钱,还钱!”

说罢,他们上去又是一阵拳打脚踢,这下可出气了。

李铁牛还在旁边添油加醋:“以后再遇到这路人,大卡车直接碾过去,压死一个少一个祸害。”

吓得那帮家伙一个个都哆嗦成一团,心里琢磨着,以后可不能再干这个营生,万一真被碾死,找谁说理去?

众人又等了一会,刚才那个拿着猎枪的家伙气喘吁吁跑回来,从兜里掏出一把钞票,递给刘青山,可怜兮兮得说道:

“大……大哥,就凑了一百五十块钱,实在是没有了。”

刘青山瞧了瞧那把钱,里面还有不少一块两块的,于是就接过来,数也没数,全都塞进二彪子兜里。

然后他对那伙人说道:“以后我们长跑这趟线儿,要是再看到你们搞事,见一次打一次。”

“不敢了,不敢了。”

那帮家伙一个劲点头哈腰的,这次的教训,估计够他们记一辈子的了。

刘青山他们这才上车,那几个卡车司机还有点不大放心:“兄弟,要不咱们往回开一段路,然后绕过去吧?”

刘青山摆摆手:“绕啥,咱们正经人难道还怕坏人啊?”

说完,他亲自开车,缓缓向前驶去,径直穿过前面的村镇,从镇子的西头,一直开到东头,没起一丝波澜。

看到刘青山他们的小轿车,在镇子东头停下来,那几位卡车司机,也都停车下来:

“几位兄弟,还是你们厉害,这个镇子,过路的司机都叫他小鬼儿岭,比小鬼还难缠呢。”

刘青山却蹲在地上瞅瞅:“水箱漏了,几位师傅,只能麻烦你们,帮着拖一段儿啦。”

问问去处,都是跑哈市的,正好还顺路,这几位师傅,当然满口答应。

就这样,小轿车被钢丝绳拽着,拖了一百多里,这才开进哈市。

那几位司机师傅挺热情,直接把刘青山的小汽车给拖到他们厂子的维修车间,免费给修了水箱。

刘青山也过意不去,等忙活完了,拽着这伙人,找了个馆子吃饭。

小酒一喝,话匣子打开,才知道这些人是哈市肉联厂的,刘青山猛的想起来一个茬:“对了,你们厂子里生产红肠吧?”

年纪最长的钱师傅哈哈大笑:“那是,我们哈肉联的红肠最地道!”

二彪子也大喜:“那正好给俺干爹买几斤。”

“行,别说几斤了,百八十斤都成。”钱师傅使劲拍着胸脯。

刘青山眨了眨眼:“钱师傅,百八十吨能不能弄出来?”

钱师傅一口酒顿时喝呛了,使劲咳嗽一阵,然后连连摆手:“那么多,我可没那个本事。”

刘青山心里稍稍有些遗憾:这哈市的红肠,本来就是属于俄式红肠,又经过我大吃货民族的改进,比老毛子那边出产的,更胜一筹。

现在毛子那边,不仅常用的生活物资短缺,食品也十分短缺。

要是能多运点红肠过去,和他的火腿肠搭配起来,那绝对受欢迎。

要知道红肠这东西,熟了之后不怕冻,吃的时候,自然解冻之后,跟新鲜的一样,再适合不过。

于是他又问道:“钱师傅,你们几位,能不能帮着我们联系一下肉联厂的领导呢?”

这么大宗的交易,显然就得找主管领导。

钱师傅想了想:“我认识的最高领导,就是车间主任了。”

“车间主任也成,麻烦钱师傅了。”

刘青山主要是想试试,万一成了呢。

当晚,三个人就在肉联厂的招待所住下,刘青山买了两条好烟,又拿上两瓶带来的药酒,跟着钱师傅去拜访那位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姓胡,热情地在家里招待刘青山,得知来意之后,表示他们年前的生产任务已经满了,要货的话,也得来年一月份之后。

这个也没问题,刘青山直接定了五十吨的红肠,至于定金和具体的合约,到时候,叫大姐刘金凤带人过来谈,就以他们火腿肠厂的名义。

办完这件事,刘青山也心情大好,采购了一些礼品,就跟着二彪子一起,顺便去拜访了一下徐教授。

二彪子熟门熟路,领着刘青山,来到一座老旧的红砖家属楼下面。

在二楼的一户简朴房间里,刘青山也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

也就是入冬到年前这两个月,老教授还能在家,要是平时,想见他就难喽,基本上都是下乡或者走在下乡的路上。

愿将老骨还稻田,这就是徐教授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教授六十多岁,或许是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的缘故,黑瘦黑瘦的,不过精神很好。

他神态谦和,衣着朴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老农呢。

刘青山心中满含着敬意,跟徐老握手:“徐伯伯,早就想来看您,您身体好哇?”

徐老脸上也满是笑纹儿,轻轻拍拍刘青山的手背儿:“我从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了,你是个好孩子。”

“干爹,三凤当然厉害,俺们村,今年已经迈进了十万元村!”

二彪子到这也不见外,把手里的一大堆礼物,都摆到一个老旧的木头茶几上。

徐老瞧了瞧,有些不满地摇摇头:“你呀,就拿这么没用的,怎么不把你们出产的松**稻带来?”

二彪子抓抓后脑勺:“干爹,您这还缺大米啊?”

“大米不缺,缺的是松**稻的稻种,我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一样的稻种,到了你们那,就变成青稻了呢?”

徐老的几根长寿眉挑了挑,刘青山记得,老人家最后活了九十多岁呢。

他心里莫名冒出来一个词:劳民永寿。

坐下喝茶闲聊,徐老嘴里分析着:“水稻水稻,水是生命,我估摸着,是你们那里的水质的缘故。”

“看看能不能把青稻引种回来,要是成功的话,也能出口创汇,听说你们夹皮沟的松**稻,都卖到两三块钱一斤啦?”

二彪子连忙在旁边溜须:“干爹,这都是您的功劳,还是您厉害!”

“少拍马屁,这是你们自己干出来的。”

老爷子并不贪功,用手指点两下二彪子。

二彪子连忙表示,等回去之后,就把稻种和种植记录带过来,给干爹研究。

晚饭就在徐老家吃的,都没用干娘出去买菜,二彪子都给带来了:切了一大盘红肠,剪了一大盘鸡蛋。

二彪子光是鸡蛋就带来一大纸箱子,入冬之后,能吃到鲜蛋可不容易。

而且低温保存的话,放到过年都没问题。

另外就是各种山货了,也都带来不少,黑木耳直接扛上来半面袋子,把徐教授的老伴儿都愁坏了:这得吃到啥时候?

二彪子连忙解释:“干娘,这都是预备着给干爹的老朋友啥的分点。”

“哈哈,老头子,这个干儿子可没白认啊。”

老太太也乐得合不拢嘴。

二彪子也讲起了路上的趣事,最后还说呢:“那帮家伙赔了一百五十块钱,都叫我买东西孝敬干爹干娘啦!”

徐老也是大乐:“我说吃着这红肠,怎么有一股贼腥味儿呢。”

看着其乐融融的景象,刘青山心里也默默祝愿:老爷子健康长寿,为咱们北大荒的水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