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五百章 夹皮沟文学奖(求保底月票)

你好,1983 第五百章 夹皮沟文学奖(求保底月票)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刘青山终于回到了夹皮沟,至于接收的事,还是先凉一凉小鬼子比较好,反正着急的是他们。

现在这个时代,三百多万的投资,可不是谁都能拿出来的,想随随便便找个接盘侠,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十多里地,他一个多小时,也就走到家,以前上中学的时候,还不是天天走一个来回。

到夹皮沟已经是傍晚,沐浴在霞光中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宁静。

到家的时候,正吃晚饭呢,看到刘青山,大伙脸上都带着笑。

他们都听郑小小说了:三凤报的是北大,跟二凤是一个大学。

只有王教授不大满意,估计他是收不到小山子这个学生啦。

“哥,吃饭。”

山杏又拿来一副碗筷。

“哥,我和山杏以后也考北大。”

小老四笑嘻嘻地将一枚咸鸭蛋,磕到大哥前面的桌子上。

刘青山扒拉一下她的天线辫子,又摸摸山杏的西瓜头:“好,你们俩一定要努力学习!”

吃过晚饭之后,大姐夫高文学,将一本厚厚的书摆在刘青山面前。

看着封皮上“渴望”两个黑色的大字,刘青山也不由得拿起书,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鼻子里都能嗅到油墨的清香。

“大姐夫,恭喜,你也终于有了大部头!”

高文学用手推推眼镜,清瘦的脸上也满是喜悦:“不过,销量可比不过你那本大船。”

刘青山摆摆手:“没法比啊,我那个就像是天上的一颗流星,一闪而逝。”

“大姐夫你这样的作品,那就不一样了,会在文学的天空,长久地闪烁光芒。”

其实,这部《渴望》的销量还是可以的,现在已经突破十万册。

这样的作品,良好的口碑形成,需要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能一直卖几十年。

相比之下,像刘青山他们鼓捣出来的那些东西,生命力就比较短暂。

高文学的眼睛也变得格外闪亮,仿佛就是夜空中的星星。

瞧得旁边的郑小小,大眼睛里满满都是崇拜,她的手里,也有一本渴望,而且还是高文学给亲笔签名的。

另外还给她题写了两行字:渴望飞在天边,道路就在脚下。

高文学今晚谈兴颇浓,跟刘青山和郑小小聊了许多。

说起他去首都参加一个文学研讨会,还见到了《人生》的路遥,两个人,一个生长在黄土地,一个扎根在黑土地,性情很是相投。

路遥年长一些,比高文学大了正好一轮,高文学叫他王大哥。

两个人都属牛,就像两只默默在文坛耕耘的老黄牛。

因为彼此性情相投,所以每天晚上都下馆子聊天。

当然都是高文学请客,没让王大哥掏钱。

他们聊天的时候,都了解彼此的情况,路遥那边,真的很艰苦。

午饭就是馒头米汤加咸菜,晚上就是煮点面条;别说像高文学这边天天牛奶鸡蛋了,就连青菜都没有。

高文学还说到了,路遥也有一部大部头即将出版,当然就是那部现当代文坛,无人能够超越的,平凡的世界。

虽然现在还没出版呢,但是第一部已经在广播电台开播了。

刘青山则一直默默地听着,他对大姐夫的引导,其实走得就是模仿路大师的道路。

只不过,大姐夫可能更幸运一些,起码衣食无忧,可以潜心创作。

反观路大师,命运就实在有点坎坷,令后来的无数人都忍不住扼腕叹息。

为了埋头创作,竟然欠债一万多块,妻子也离他而去,在贫困交加之中,却创作出了不朽的著作。

可是在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却连领奖的路费都没有,也难怪他会愤然骂出那句“日TM的文学”!

不仅仅是这部书透支了他的生命,还有艰难困苦的生活,才让他英年早逝,仅仅才四十二岁啊。

刘青山想了很多,难道只有这种最艰难的磨砺,才能铸就最辉煌的作品?

就像杜甫的茅屋,曹雪芹的红楼,还有路遥的世界?

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直接给钱的话,只怕不成,讲究的文人都是要气节的。

刘青山思来想去,忽然心中一动,喜上眉梢:“大姐夫,你说咱们也办一个文学奖咋样?”

“文学奖,就像茅盾文学奖那样的?”高文学有点发蒙,

刘青山用力点点头:“对,或许也可以像诺奖那样,以后多设立几个奖项,不过咱们先把文学奖搞起来!”

高文学用手推推眼镜,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大对劲。

旁听生郑小小终于忍不住发问:“三凤同学,好像那些奖项,首先得是有名望的人倡导,你们……”

她也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就算高文学和刘青山现在小有名气,但是显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刘青山当然听懂了,他眨巴两下眼睛:“不是用个人的名义,就用咱们夹皮沟合作社的,对,就叫夹皮沟文学奖怎么样?”

郑小小也被惊到了,忽闪了好半天大眼睛,这才给出一句评价:

“夹皮沟文学奖,好像乡土气息挺浓的。”

刘青山也不在乎:“土是土了点,不过,咱们的奖金高啊,大姐夫,现在茅盾文学奖的奖金有多少钱?”

这个高文学还是知道的:“也就几千块吧。”

刘青山想起来了,好像路遥得奖的第三届,奖金是五千块,这还是因为最近几年,物价连续上涨,所以奖金有所提高。

以后陆陆续续涨到五万,后来才到五十万的。

就算是后来的五十万,听着好像挺多,其实还不够买套房子呢。

刘青山一挥手,豪气十足地说道:“那咱们的夹皮沟文学奖,起步奖金就是五万块,以后随着物价的增长,奖金也会继续提升,怎么也得达到诺奖一个档次啊。”

说完之后,他感觉气氛好像有点不大对劲,左右瞧瞧,只见高文学和郑小小,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向他。

在当下万元户都比较稀少的情况下,五万块的奖金,那绝对堪称一笔巨款。

刘青山咧嘴笑笑:“嘿嘿,怎么也得叫获奖的作家,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能衣食无忧,安心创作不是。”

说完之后,他的双手就被激动不已的高文学给死死攥住:

“三凤,你真要能这么做,那我就代表所有的作者,谢谢你啦!”

他是深知作家这一行的艰辛,在和路遥一起聊天的时候,他都觉得心疼。

反观自己,则幸运了许多,也就前几年,吃了一些苦。

“那咱们就抓紧把这个奖项搞起来,争取一两个月内,就把今年的奖项评选出来,然后把钱发下去。”

刘青山也是急茬,不急不行啊,路遥的身体,就是在这两年熬坏的。

“三凤,是不是急了点,还得征集作品,然后组织评委,进行评审,怎么也得半年以上的时间。”

高文学毕竟是行内人,清楚这些流程。

郑小小也在旁边补充:“青山,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恨不得现在就把钱发出去似的?”

刘青山就笑着瞟了他一眼:“那当然啦,第一届夹皮沟文学奖,准备授予高文学同志和刘青山同志,怎么不急呢?”

虽然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不过郑小小还是给了他一个白眼:“就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自己给自己颁奖。”

刘青山也不在意,拉着高文学就走:“咱们先找老支书和队长去,今晚就把这事定下来。”

毕竟要用夹皮沟合作社的名头,虽然这笔钱,是刘青山准备出,但是也得和两位当家人知会一声。

不大一会,几个人就在村部凑齐,张队长兴冲冲地问:

“青山,是不是又想出来啥发家致富的好点子,你就说吧,大伙肯定听你的!”

夹皮沟能有今天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刘青山的一个个金点子,大伙都对他拥有无比的信心。

刘青山笑了笑:“队长叔,这次是花钱。”

张队长豪气地一挥手:“该花花,赚钱就是用来花的嘛,花出去的越多,赚得才能越多,这个叫啥了?”

“叫投资。”老支书慢悠悠地吧嗒一口小烟袋,幽幽地说道。

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也有几十万了,所以两位当家人现在有点财大气粗的架势。

“支书爷爷,队长叔,这次的投资,只怕是不能回本喽。”

刘青山就把准备成立夹皮沟文学奖的事,大略讲述一遍。

老支书听完,倒是眼睛一亮:“青山,你的意思俺明白了,这是扩大咱们夹皮沟名望的大好事啊,爷爷支持你!”

“这就跟评选劳模似的呗,俺也支持!”

张队长也举了下手,然后又补充一句:“就是奖金稍微高了点,可别整太多人,要是一年评十个八个的,那咱们合作社可承受不起。”

刘青山也被逗笑了,高文学则补充说:“一年也就是一两个,而且是青山出钱。”

老支书一听不乐意了:“那可不行,咱们夹皮沟扬名的事,咋能叫青山出钱,放心吧,十万八万的,咱们合作社还拿得起。”

以前穷的时候,盼着赚钱;现在有钱了,就得琢磨怎么花钱,老支书别看年龄大,心里还是有数的。

像这种花钱的法子,对夹皮沟绝对有好处,必须大力支持。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而且老支书好像比刘青山还上心呢,很快就把评委会的架子给搭起来,几位村委会的成员,都是评委。

当然,还有高文学和刘青山这两位内行。

张队长张评委第一个发言说:“俺先提一本书,大伙参谋参谋,这些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不错的小说……”

老板叔也连连点头:“不错,岳飞传确实不错,俺同意给刘兰芳发奖。”

老支书则敲敲桌子:“还是老袁的三国演义,听着带劲。”

刘青山和高文学对视一眼:好像不大对劲吧?

张队长使劲摇手:“不是咱们东北这片儿的,好像是黄土高原那嘎达的,就是里面有孙少平和孙少安哥俩的那个,叫啥书名啦?”

“平凡的世界。”高文学推推眼镜赶紧说道。

张队长使劲一拍大腿:“对,就是这本,这个才中听呢,跟咱们夹皮沟从前似的,穷得叮当响,但是那里面的人,都有干劲。”

看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是优秀的作品?

人民群众喜欢的,那才叫好作品。

刘青山也很是欣慰:“那就这么定了,咱们第一届夹皮沟文学奖,就颁发给平凡的世界这本书。”

“中,青山你说的,肯定不差。”

大伙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这么一个涉及到五万块的奖项,竟然就这么三言两语就确定下来。

搞得刘青山都有点意外,还有高文学,也一个劲地眨巴着眼睛:他倒不是想争取这个奖项,主要是觉得好像有点太草率,太过儿戏。

可是想想获奖者,以及获奖的作品,都是他最尊敬也最钦佩的,于是也就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大伙拍板儿之后,老支书这才想起来一件事:“那得通知作者来咱们夹皮沟领奖啊,咋能联系上人家?”

车老板子脑瓜活泛:“是不是还得请点记者啥的,好好宣传一下,五万块呢?”

“对了,还得弄个大奖状,在盖上咱们合作社的戳子。”

张队长想起来参加劳模大会的程序,觉得那样就挺好。

没准他还能坐主席台上颁一次奖呢,也过过瘾。

一瞧大伙热情都这么高涨,刘青山当然也乐不得的呢,早点把钱送到手上,也能早点改变现状。

联系作家的事,就落到高文学头上,他有路遥的联系方式。

还得联系记者,依着老支书的意思,要把林子洲给请来才好呢,结果被刘青山给拦住,这种事,还是稍稍低调点的好。

你这奖金整这么高,把其他文学奖都给比下去了。

而且文人相轻,到时候有人眼热,嘴巴子一歪歪,说三道四的,反倒不美。

想了想,只要给松江市的吕小凤打个电话就成,这年轻的女记者,就是吕小龙的姐姐,也算自己人。

现在都下班了,明天再联系吕小凤就成。

而高文学,则心急火燎地开始联系路遥。

据他说,这会儿路作家正在一个煤矿蹲点呢,一边创作一边体验生活。

这电话打得挺费劲,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半天,这才找到正主儿。

高文学兴奋地通报了这个好消息:“王大哥,恭喜你呀,你获奖啦!”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朴实的声音:“啥奖?不去,没钱凑路费。”

坐在旁边聆听的刘青山,莫名觉得心中一酸。

老支书张队长他们也都面面相觑,张队长抓抓后脑勺:“俺还以为,作家都挺有钱呢?”

高文学则继续乐呵呵地说道:“王大哥,五万块钱的奖金呢,你都不来领啊。”

“啥,多少?”

“五万块!”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

“好,文学老弟,额信你,我这就张罗路费去,你们那边啥时候颁奖?”

这个刚才还没研究,于是高文学就扭头问老支书:“咱们啥时候颁奖?”

老支书他们又望向刘青山,刘青山想想:“人家啥时候来,咱们就啥时候颁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