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六百三十九章 方庄(求月票)

你好,1983 第六百三十九章 方庄(求月票)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回家喽,回家喽!”

首都机场,刘青山一行人下了飞机,老四她们就又蹦又叫的,引得周围的乘客纷纷莞尔:小孩子就是恋家。

其实何止是小孩子,从国外回来的人,踏上自己国家的土地,心里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喜悦和激动呢?

刘青山呼吸了一口有些凛冽的寒风,然后回身望望,还好,大伙身上的羽绒服都捂得严严实实。

即便如此,姨奶奶黄淑英和老伴儿杜云峰,也不由得打了几个寒颤。

倒是杜家兴这个小家伙,噌噌跑到一个雪堆前面:“哈哈,雪,雪!”

洛城的冬天,也是极少能看到雪的。

“大家都快点上车,家兴,你再乱跑,就把你扔在机场了。”刘青山嘴里招呼着,领着大家上了几辆出租车。

至于一同回来的老崔和张大姐他们,则直接各回各家。

史家胡同的老宅,老帽儿师叔和鲁大叔老两口,以及王小兵、曹小飞,还有卢方他们,早就在大门外等候。

本来他们要去接机的,不过被刘青山拒绝,所以只能在家等着。

“来啦来啦!”曹小飞吆喝一声,便飞一般迎上去。

却见前面的刘青山朝他摆摆手,曹小飞便连忙闪到一边,然后就看到刘金凤和黄月明搀扶着一位老太太,率先走向大门。

“回家啦。”黄淑英老泪纵横,身子就要向地上跪拜下去。

刘青山赶紧一把搀住:“姨奶奶,外面冷,先进屋,先进屋。”

这时候,奶奶黄淑贞他们也都上前,一起簇拥着黄淑英进门。

这外面零下十多度,老人要是哭得伤心,只怕会大病一场。

等他们都进院之后,刘青山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跟师叔他们打着招呼。

“青山啊,这是放假了?”鲁大叔乐呵呵地问。

刘青山点点头:“嗯,毕业啦。”

“好,毕业好,毕业?青山啊,没这么快吧?”鲁大叔开始还跟着点头呢,然后才反应过来有点不对劲。

曹小飞也笑嘻嘻凑上来:“老大,不会是你考试都不及格,被开除了吧?”

刘青山伸手捶了一下他的肩膀:“我是表现太优秀,提前毕业。”

说完他领着几个人,把行李箱什么的,都搬进院里。

过道上的积雪,早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伙进了屋子,立刻感觉温暖如春。

屋子在修建的时候,就考虑了取暖和下水等问题,烧了一个小锅炉,把住人的房间都连带起来。

不然的话,这大冬天的,可有的罪遭了。

刘青山领着几位老人,在各处房间转转,外面的院子里,传来杜家兴和小老四他们打雪仗的嬉闹声。

还有两条大狗,跟着他们乱转。

这满满的家庭气息,叫黄淑英脸上也满是笑意:“还是家里最好。”

刘青山也在旁边凑趣:“姨奶奶,今天晚上,你就在自己原来的绣楼里住,没准住一宿,明天早上起来,您又变回原来的大小姐呢。”

老太太也被他逗得哈哈笑:“回不去喽,能回到老宅子看一眼,我就已经知足喽。”

晚饭也没出去吃,就是家宴,才最是温暖。

期间,居委会过来两位大妈,对回乡的侨胞进行了一下登记,回头还得给他们办暂住证呢。

另外在得知刘青山留学归来之后,一位热心的大妈还告诉他,要赶紧把落户手续办了。

不得不说,首都这地方的居委会大妈就是厉害。

刘青山陪着老人们吃了会儿,就被撵到年轻人那边,和曹小飞以及卢方他们凑在一起。

“老板,你给的买酒钱,这几个月全都花光啦。”卢方向刘青山开始汇报。

刘青山摆摆手:“回头再给你们几万,春节前,争取多淘弄点。”

他想了想又说道:“听小道消息说,今年国家要实行价格闯关,那物价肯定要涨。”

这个当然不是他听来的小道消息,一九八八年的价格闯关,可是给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留下深刻的烙印。

后世统计,八八年和次年的通货膨胀率,都超过百分之十八,你说吓人不吓人吧。

价格双轨制的实行,导致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差极为悬殊。

就拿普通钢材来说,计划内部分,定价是每吨七百上下;而计划外,则是一千四百元。

这中间的差价,会令那些大小倒爷都为之疯狂的。

而价格闯关开始之后,不少商品就开始疯长:猪肉的价格,直接涨了一倍——现在是两块多,到下半年,直接就涨到五块。

茅台从一瓶四十元,直接飙升到三百块。

所以现在储存大量白酒,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了,刘青山并非为了赚钱,主要还是想多存点好东西。

刘青山并不想在这里面搅风搅雨,有本事,出去赚老外的钱。

不过他也得为自己的腰包,以及属下和夹皮沟乡亲们的腰包考虑,尽量让大伙手中的钱,都能够保值才行。

作为多家公司的掌舵人,刘青山身上背负的东西,当然也越来越多。

如果都叫大家一起囤货的话,那不就又走上老路了吗?

刘青山正在思索之际,师叔和鲁大叔也兴冲冲地开始汇报工作。

只见老帽儿美滋滋地抿了一口小酒儿:“小山子啊,你啥时候回去,赶紧把收上来的东西都运回去,那屋子又堆满啦。”

刘青山也停下筷子:“不会这么快吧,这才几个月?”

鲁大叔补充道:“方庄那边你知道吧,就在丰台那边的,说是要建一个住房试点区,正拆迁呢,咱们收上来不少老物件儿。”

方庄?

那不是首都第一个整体规划的住宅区吗,刘青山脑子里面猛地灵光一闪:对呀,大家手里的闲钱,可以在那边买房啊。

要说首都最早的富人区,那除了亚运村之外,就是方庄了。

方庄虽然名字里有个比较老土的庄字,实际位置,却还没出二环呢,距离市区,真的一点不远。

用钱在那边买房子,终归是不会亏的。

刘青山当即和师叔他们约定,明天一起去方庄那边转转。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青山叫王小兵和曹小飞开着两辆车,拉着姨奶奶他们去逛首都,他则和师叔等人,前往方庄。

“师叔,您咋没骑三轮?”看到师叔和鲁大叔溜达着来的,刘青山有些诧异。

老帽儿师叔横了他一眼:“怎么也十多里呢,这些日子,都是卢方他们开车,三轮换成四轮,我们这也算是鸟枪换炮了。”

很快卢方就开过来一辆客货车,刘青山一瞧,原来是一辆北汽130。

这车是双排座的,所以前面的车头显得特别大,后面的车厢还比车头短一截呢,显得有点大头小尾,跟个蛤蟆骨朵似的。

这车的发动机,其实就是用212吉普的,货物装多了,还真拉不动。

一共五个人,都坐到驾驶楼里,双排座就是好。

卢方开车,熟门熟路,不到半个小时就出了城,终于可以敞开了跑。

这还没到二环呢,道路旁边,就出现了不少的农田。

而再过上十年八载的,一栋栋大楼就全都会拔地而起。

车子又跑了十多分钟,前面就望见了大工地,方庄这边的整体工程,从规划到竣工,前前后后十多年呢,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彻底完工。

不过道路倒是先修上了,工地那边这俩月也没动工,所以显得比较安静。

周围散布着十几个村落,有方家庄、浦庄、黄土坑、小辛庄、龙禧寺等等,大部分,现在还都没有拆迁呢。

130车还没开进方家庄呢,迎面就看到几辆大卡车开过来,满车满载的。

卢方赶紧轻车给重车让道,还摁了两下喇叭,这是打招呼呢。

大卡车也回应了几声喇叭,刘青山瞧瞧车斗里装的,都是比较老旧的砖瓦,以及一些木料之类,不觉笑问道:

“是往咱们影视基地运的吧?”

坐在他身旁的卢亮“嗯呐”一声:“这些天,可没少运,估计咱们那些顾问老师,也都在这边忙活呢。”

开车的卢方也笑嘻嘻地说着:“哪里有拆迁,哪里就有咱们的车队,都成专业收旧货的啦。”

刘青山也笑着点头,这样其实很不错,也算是废物利用。

最关键的是,能给影视城那边节省大量的材料费,这种建筑垃圾,给俩钱就拉走,甚至人家干脆就白送,还省得自己花钱雇车拉走了呢。

现在这些古旧的青砖黑瓦之类,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绝对就是破烂。

车子又往前没走出二里地,前面又开过来几辆大车,好家伙,车斗里装的都是大树。

树根部分还好说,树冠虽然经过修理,却还是延伸到车斗外面,把整个道路都占满了。

卢方赶紧把客货车开下一段土路,叫大卡车先过去。

人家方庄这边会重新绿化,所以这些树木之类,也全都要刨掉。

一般都是村民直接锯了烧火,给个三五块钱,就能买一棵。

这些大树,有的都上百年,要不是龙腾公司那边有不少大型机械,还真没法移栽。

这些大树运回影视城之后,灌足水,等到开春之后,勤加浇灌,大半也是能活的。

这样一来,整个影视城的绿化就不用发愁了,而且都是古树,自然体现出那种古色古香的风貌。

一路上,刘青山他们遇到好几波车队,好不容易才开进方家庄。

村子里已经拆得乱七八糟,满眼都是残垣断壁。

离得老远,刘青山就看到几棵大银杏树下,围着一群人,还有吊车等等机械,于是就凑了过去。

他到了跟前一瞅,不少熟人,舒作家领着几位专家,都在这呢。

“刘总这是放假了,留学生活怎么样,还习惯吧?”舒作家摘下棉手套,和刘青山使劲握握手。

自从被聘请为影视城的顾问之后,他们这些人,那日子过得才叫充实呢。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而且还有不菲的补助,换成是谁,也都乐意。

舒作家身上的文人气质还是比较重的,对出国留学的刘青山,也格外器重。

刘青山也道了一声辛苦,然后笑着说:“这回算是彻底放假了。”

舒作家一愣,有点没搞明白。

虽然刘青山在大洋彼岸,没少搞事情,不过当下国内的消息还比较闭塞,刘青山的那些消息,并未流入国内。

“青山,肯定是你小子不着调,被学校给开除啦。”那二爷也凑上来,开起刘青山的玩笑。

梁老也上来凑趣:“老那,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老小子打得什么主意,你是巴不得青山回来呢,好继续推销你孙女是不是?”

众人不由大笑,刘青山嘴里也嘿嘿两声:“二爷,您看我这够诚心吧,连学业都放弃啦,要不您就招我当孙女婿得了。”

“你小子啊,也就是动动嘴的本事。”那二爷可巴不得这事能成呢,不过他也明白,只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他们这边聊得火热,那边已经放倒了一棵大银杏树。

一位园林方面的专家,就指导工人把枝杈锯掉大半,断口处,全都抹上一层红油漆。

这是为了避免树内的水分蒸发,锯掉那些枝杈,也是因为移栽的树木,伤了树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有限,根本供应不了那么多枝叶。

众人正忙活着呢,又有一队人马,大车小辆地开进方家庄。

车上下来十多个人,大多穿着呢子大衣,一瞧就是领导。

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伸手向这边一指:“这些大树也都是国家财产,怎么能随便叫人挖走呢?”

“李区长,这些树都属于村里的,他们也是给村民一些钱的。”陪同的一名张干部,连忙帮着解释。

他是在这负责拆迁的,跟龙腾公司的人比较熟。

“明明是国家的,你们这样做不是损公肥私嘛。”那位姓李的副区长,嘴里依旧喋喋不休。

旁边一人嘴里劝道:“老李,算了,咱们先瞧瞧这边的拆迁情况,回去还得商量筹集资金的事呢,不知道那个住房储蓄的法子,能不能成。”

说话的是丰台的严区长,刚上任不久,而老李则是坐地虎,所以也不怎么惯着严区长,指着一辆拉砖瓦的车说道:

“这不是挖国家墙角嘛,立刻叫停,不许再拉!”

刘青山忍不住走了过去:“各位领导,你们刚才说的住房储蓄,是什么政策?”

那位李副区长打量一下刘青山,见他年纪轻轻的,就冷哼一声:“跟你没关系,几千万的资金,你能解决啊?”

刘青山乐呵呵地点点头:“能解决,正好我们手里有俩闲钱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