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六十六章 有啥事,我担着!

你好,1983 第六十六章 有啥事,我担着!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此刻,刘青山手里拿着一支铁笔,在蜡纸上书写着一个个英文单词。

蜡纸下面,还垫着一条钢板,每一笔下去,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等蜡纸刻好了,就可以印刷了,粘到那种老旧的油印机上,推着滚子,一张一张的,把试卷印刷出来。

至于复印机啥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端物品,能不能买到不说,一台就一万多块,谁买得起啊。

就这,还不是彩色复印机呢。

一张蜡纸反复被滚子推来推去的,所以使用寿命有限,推个几百张,就推烂了。

好在刘青山这一届也就不到四百名学生,一张蜡纸算是对付下来了。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刘青山可没少帮着老师推卷子。

徐大胡子过来检查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小山子,你这技术不错,要不就在咱们一中印刷室当临时工吧,每个月给你开三十块工资怎么样?”

刘青山当然知道徐校长是开玩笑,于是也就顺杆子往上爬:“校长您也太抠门了吧,像俺这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咋能这么廉价呢?”

四有青年的提法,刚出炉三年左右,正是大力提倡的时候。

徐大胡子立刻瞪起眼珠子:“你个臭小子,天天不来学校上课,居然还有脸说自己是四有青年?”

咆哮声从印刷室传出去,听得门外几名学生心惊胆战,赶紧开溜。

走出去好几个教室,这几名学生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大胡子校长果然好恐怖。

郑小小则一脸的怒其不争:“这个刘青山,实在太不像话了,被校长抓去劳动改造,还不好好反省自己,惹校长生气!”

说完,她又转向旁边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问道:“石诚,你和刘青山是初中同学,他在初中也这样吗?”

石诚摇了摇头,他也挺纳闷的:青山上了高中,怎么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呢?

“你们是初中同学,你怎么不想办法帮助他,哼!”

郑小小一甩辫子,蝴蝶结起飞,转身回了教室。

怎么怨我了,我招谁惹谁了?石诚莫名有点憋屈。

在印刷室里,刘青山也正点头哈腰的:“是是是,校长,这些都是俺应尽的义务,俺应该主动替学校分忧,为同学服务。”

大胡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你上回送的鹿茸猴头啥的,还有没有?”

“校长,你这是公然索贿啊?”

刘青山还试图稍微抗争下,结果,脑袋就被大胡子给拍了一巴掌,还被训斥道:

“你还好意思说,上回送那么点东西,我拿着去地区跑跑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咱们学校多分配几个老师,结果狼多肉少,根本都不够分的!”

看着吹胡子瞪眼睛的徐校长,刘青山忽然感觉心里一热:或许徐校长身上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那颗教书育人的赤心,就足以叫人肃然起敬。

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这就是时代的特色,这还是个讲奉献的时代!

当然,在刘青山看来,讲奉献的同时,如果还能有收获,那就更美妙了。

这种收获,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就像大胡子校长,桃李芬芳就是他最大的精神享受。

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家人的生活,同样能够带来愉悦。

毕竟在三年前,那位老人就已经提出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渐渐的,笑容在刘青山脸上绽放,这一刻,他想通了很多东西。

“小山子,你傻笑个啥,行了行了,回家好好歇几天,下回带点山货来,需要多少钱,连上一次的,我一起算给你。”

大胡子摆摆手,总算将刘青山给释放了。

“校长,啥钱不钱的,都是俺们进山采的,没啥成本,就当是玩了。”

说完,刘青山顿时觉得浑身轻松,转身跑到门口,刚要拉门,结果屋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个校工慌慌张张跑进来:

“校……校长,公安来啦,说是要找这位刘青山同学,跟他们走一趟。”

印刷室里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这段时期,大伙都紧绷着一根弦儿。

大胡子眼睛里凶光迸现:“公安咋了,也不能到学校随便抓人,走,我先去跟他们讲讲道理!”

说完就推门出去,看到刘青山还在后面跟着,就使劲瞪了他一眼:“你老实在这待着,放心,有啥事,我担着!”

刘青山一开始也有点发懵:好像俺也没干啥呀?

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他也不害怕:“校长,估计是有什么误会,俺去说说,说开了最好,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到了学校大门口,果然看到了那种颇具时代特色的挎斗三轮摩托,开摩托车的,也是一名公安同志。

不过当刘青山看到挎斗里面坐着的郑红旗,心里便有底了。

看到徐大胡子这暴脾气的,要跟郑副县长开吼,刘青山连忙将他拦住,低声说了几句。

郑红旗下了摩托车,用手点指刘青山:“小刘同学,你还真够难找的!”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都找了一大圈了,先是青山公社的孙书记回去之后,第二天派通信员去夹皮沟,结果扑了个空。

情况汇报到县里,公安同志都出动了,又把各个招待所翻个遍,连大车店都找了,也没人影儿。

最后还是郑红旗说,刘青山还是个高中生,于是到一中找找,还真找到了。

刘青山则表示很无辜:“郑县长,俺是学生,当然在学校了。”

一旁的徐大胡子则翻了个白眼:你小子一共才上几天学,心里没点数吗?

简单寒暄完毕,郑红旗就大略跟刘青山说明了一下情况。

啥,叫小山子去参加广交会,那可是羊城啊!

徐校长都听得愣住了,在当下人们的心目中,羊城那地方,和特区一样,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对他们这边来说,简直可以用遥不可及来形容,仿佛就像是两个世界。

“徐校长,那我们就先告辞了,谢谢你们一中培养出这样的优秀人才啊。”

郑红旗再次跟徐大胡子握握手,然后便招呼刘青山一起上摩托车。

徐校长还有点发蒙:优秀人才?这样的优秀人才,刚刚好像还推了好几百张卷子呢!

摩托车带着一股黑烟走了,一条小道消息,也在学生们中间流传开去:高一某班的一名同学,因为长期逃学,被公安给抓走了……

被“抓走”的刘青山同学,此刻正坐在县委的招待所,试着一身刚刚送过来的西装。

这次县里派出参加广交会的一共就四位:王县长领队,还有副县长郑红旗,商业局的吕局长,最后一个宝贵的名额,就是刘青山了。

刘青山一边穿衣服,一边还跟旁边的郑红旗唠着:“郑县长,这待遇不错啊,俺又混了一身衣服。”

不过当他穿上西装之后,脸就垮了:这衣服是买现成的,又不是量身定做,好家伙,俩裤腿就跟套了俩面口袋似的。

上衣也是又肥又大,就算把家里的老四老五塞进去,估计都能藏住。

一来是西服确实肥大,二来也是因为刘青山身子骨还没长成,只是个子高点而已。

“郑县长,俺穿这衣服,唱戏正好啊。”

刘青山甩着俩大袖子,就跟京剧演员甩水袖似的。

郑红旗也哈哈大笑,不过他也爱莫能助:“广交会有要求,必须穿西装扎领带,这两年还好了一些,原来的时候,与会人员,还必须培训半个月,加强政治学习呢。”

这年月的外事活动,绝对是大事,甚至许多外宾的参观游览线路,都是事先规定好的。

“那俺能不能找个裁缝改一改?”

刘青山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碧水县这样落后的北方小县城,找个会做西装的,肯定都找不出来,还是改改吧。

“嗯,那我的西装也改改吧。”

郑红旗也受到启发,他的那一套虽然没有刘青山的夸张,却还是太过宽敞了。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年月的西装,都是这种类型。

刘青山正不知道去哪找裁缝铺子呢,正好有郑红旗出头,他跟着就行了。

忙活到中午,自然是在招待所吃饭了,刘青山还憋着吃顿好的,结果发现想多了,平常时候当然也是平常饭菜。

吃着白面大馒头,喝着鸡蛋汤,也算不错啦。

刘青山一边喝鸡蛋汤一边研究:这招待所的大厨到底是怎么做的,蛋花比头发丝还细?

然后就听到身旁有人打招呼:“你是小刘同志吧,果然是年轻有为啊。”

看到来人也端着一碗汤,还用筷子插着俩大馒头,刘青山微笑着点点头:“是我,请问您是?”

那位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有点秃顶,所以侧面的头发梳拢到中间,这叫地方支援中央。

坐下之后,他笑吟吟地开口道:“你好你好,我是咱们县亚麻厂郭厂长,你叫我老郭就成。”

刘青山有点明白了,他刚才已经研究了产品名录,其中就有亚麻厂的亚麻布。

而参加交易会的就四个人,所以大伙都想打打进步,到时候帮忙多推销一下他们的产品。

要是一点也没销售出去的话,最后挨批的还是他们这些工厂企业负责人。

“原来是郭叔,您好您好。”

刘青山热情地打着招呼,跟着又问了一句:“咱们亚麻厂的产品,你这边准备怎么宣传,怎么包装,怎么运营呢?”

啥宣传,啥包装,啥运营?

郭厂长听得脑子有点蒙,习惯性地用手理了一下头发,把侧面的头发弄到头顶。

他脑子里正琢磨着呢,旁边响起一个高门大嗓:“我说老郭,你这下手可够快的!”

伴着一个高大的人影出现在面前,刘青山下意识地吸溜两下鼻子,他嗅到了一股浓浓的酒糟味儿。

“小刘啊,俺是咱们县酒厂的大老李,你说说招待所这帮人怎么搞的,吃饭也不准备白酒,来,咱们整两瓶。”

随后就是砰砰两声,两瓶白酒被墩在饭桌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