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是如此的可敬可爱(求月票)

你好,1983 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是如此的可敬可爱(求月票)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啪,啪,啪……

会议室的门口,响起了掌声。

刘青山正对着门口,抬眼望去,便正好和丁校长赞许的目光相对。

刘青山连忙迎了上去:“丁校长,欢迎您进行指导。”

青鸟算是和京大的合作项目,京大也占有少量的股份呢。

丁校长摆摆手:“指导不敢当,不过青山啊,你这里的待遇还真好,连我都动心喽。”

这话当然有着开玩笑的意味,刘青山嘿嘿两声:“丁校长,您也是青鸟的一份子。”

丁校长笑着点点头,从众人的目光中,他看到了一团火,这样的团队,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今天他和学校几位领导,在校园里转一圈,上面给了个修建两栋教学楼的项目。

走着走着,正好走到老化学楼这边,听到里面掌声热烈,忍不住进来瞧瞧。

已经晌午了,正好一起去食堂吃饭,刘青山正好有些事情,想要和丁校长等校领导商议,就相邀一起吃午饭。

“那今天就吃一次大户好了。”丁校长也没有推辞,他也正想了解一下青鸟的研究进度。

一起来到教工食堂,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标准的四菜一汤。

刘青山又加了几个菜,大家这才坐了几张桌,闲聊起来。

过春节的时候,学校的这些领导,自然也享受到青鸟员工的同样待遇,在夹皮沟山货店那边,领了一份年货。

丁校长说起上面盖教学楼的事情,刘青山正好也提了一下:青鸟出资,在老化学楼旁边,修建一座实验楼。

至于用途,青鸟用一小部分,剩下的归校方使用。

这种好事,丁校长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他有点担心:刘青山的资金,能承受吗?

现在人有点多,丁校长自然不好当面询问,他准备吃完饭后,跟刘青山单独谈谈。

正好刘青山也正有此意,于是午饭过后,他就跟着丁校长去了。

结果这一聊,就足足聊了一下午,等到刘青山骑着自行车离去的时候,丁校长还一脸凝重地坐在办公桌前。

刘青山跟老大张鹏飞和老二都约好了,叫上许长生,一起吃顿饭,毕竟老三马上就要前往大洋彼岸留学。

到了大树下公司,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不过刘青山听到训练室里,还隐隐传来音乐声,而且还有点耳熟。

凑过去一瞧,只见小凳子和几个歌手,正在那跳舞呢,伴奏的正是那首“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大树下有专业的舞蹈老师,刘青山也就兴致勃勃地在旁边瞧着。

一曲跳完,小凳子这才发现他,蹦蹦跳跳跑过来:“老大,我们跳得怎么样?”

刘青山竖起大拇指。

“提点意见嘛。”小凳子抱着刘青山的胳膊摇晃。

“那我就说了,可不许哭鼻子。”刘青山挣脱出来,戳戳她的脑门:“要我看,还是有点太复杂,应该再降低点难度。”

一旁的舞蹈老师有点晕:这都够简单的了好不好,什么下腰劈叉啥的都没有。

刘青山当然也从大家的表情中瞧出来这一点,于是笑道:

“我们这个舞蹈,是准备在中老年人群普及的,动作当然不能太难,达到锻炼的作用就行。”

大伙这回总算是有点听明白了,一名舞蹈老师笑道:“就是按照广播体操的路子来呗。”

众人大笑,广播体操如今就是全民健身操,学生要做,工人也可以做。

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能听到广播体操那熟悉的口令,看到做广播体操的身影。

就连央视的二套节目,每天都要播放广播体操

从五一年的第一套广播体操,到现在已经是第六套广播体操:

“扩胸运动,一二三四……”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忍不住想架起胳膊扩一扩。

刘青山也被逗笑了:“功用是一样的,都是全民健身,不过舞蹈可以自由一些,难度肯定不用太大。”

舞蹈老师表示懂了:“刘总,你创作的这几段音乐,简直太有魔力了,听了就叫人有一种想要跳舞的冲动。”

这是自然,这些曲子,都是经历过后世那些大妈验证过的。

大伙今天也不准备再练了,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走到门口,只见门外有几个人探头探脑的,等在那里。

看门的都是退役的士兵,自然不是谁都能随便进去的。

“闺女,能不能把你们的磁带,给我翻录一遍?”

一位中年大妈凑到小凳子跟前,这些人里面,就瞧着小凳子好说话。

小凳子还真是热心:“大妈,您也喜欢跳舞啊,当然没问题,锻炼身体,人人有责。”

大妈连连摆手:“不是我,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还跳舞跳六的,那不得叫人笑话死。”

“是我家小子,听你们这里边唱的歌好听,又买不到磁带,这才叫我来求人。”

守在大树下门口的,都是附近的街坊,按理说是不应该拒绝的。

可是小凳子却摆了摆小手:“大妈,那可不行,要是您听您跳,我就给你翻录,要是年轻人不行。”

“叫我跳舞?”大妈直拍大腿:“我这都当姥姥的人啦。”

刘青山一瞧,知道这思想转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就笑着说道:

“小凳子,你就别逗大妈了,赶紧给翻录一本去。”

这下可坏了,其他几个守在门口的人,手里也都挥舞着空白的磁带:“我我我,我这也想录!”

“刘总,咱们好像又该出磁带了。”小凳子嘻嘻一笑,就把几本空白带都收了。

他们公司,有一套一拖四的翻录机,正好派上用场。

瞧得刘青山直摇头:“小凳子,你个小叛徒,公开盗版公司的歌儿!”

刘青山也就是开玩笑,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版权意识,港台和外国的歌曲,还不是拿过来就唱

至于歌迷私下翻录,那更是最常见不过,虽然效果差了点,但是省钱啊。

“这不是市面上买不着嘛,放心,等你们出磁带了,我们肯定都买一本。”

那几位歌迷七嘴八舌地说着好话,都是街坊邻居,他们觉得大树下这家公司还是不错的。

刘青山也就是说说,索性就一边等,一边跟着这些歌迷聊起来。

年轻人嘛,还是喜欢流行歌曲,这时候娱乐还不够丰富,所以听歌什么的,最为普遍。

谷 不大一会,小凳子就把磁带录完,就一首歌,几分钟的事儿。

这些歌迷都满意地离开,刘青山这才领着大伙,在附近找了个饭店,十几个人,坐了一张大桌子。

点完菜就开始闲聊,大伙最关心的,还是去港岛演出的事情。

小凳子最先忍不住:“老大,去港岛演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刘青山笑而不语,朝着宋雪望望,宋雪毕业之后,就直接加入大树下,现在已经是副总。

她从包里掏出来一份传真,正是亚视那边发来的邀请函。

随着港岛回归进入倒计时,两边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紧密,经常会邀请大陆的演员和团体去那边进行交流。

比如红楼梦剧组的主要演员,就被邀请去过港岛,进行宣传。

只是因为两边文化的不同,闹出不愉快:港岛那边邀请红楼剧组的演员都穿上古装,花车游街。

这在港岛,是一种荣耀;但是在内地人眼里,游街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青山这次,是通过龙腾国际贸易公司,联系了港岛那边的亚视,自然是一拍即合。

大伙传看了一遍传真,立刻就兴奋起来,在这个年代,能去港岛,那绝对是不得了的事情。

等到饭菜上来,吃吃喝喝,歌手们基本都不喝酒,吃完就各自散去。

到了最后,酒桌上就剩下刘青山同寝的四兄弟。

刘青山给每人倒了一杯酒:“三哥,祝你学业顺利。”

张老大则嬉皮笑脸的:“老三,最好领个洋妞回来。”

老二魏兵则表示反对:“不成不成,万一再被当成上门女婿,老三就回不来啦。”

被他们插科打诨的,许长生心中的离愁别绪,也被冲淡了不少。

他端起酒杯:“哥几个,家里的爷爷奶奶,就拜托了。”

他本来早就计划着出国留学的,只是秉承着一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

这两年,看到爷爷奶奶生活稳定,身体硬朗,这才申请留学的。

最主要的,许长生知道剩下的哥仨,事业都蒸蒸日上,有能力帮着他照顾老人。

至于怎么报答,许长生早就想好了:留学回来,就加入青鸟。

“放心吧,爷爷奶奶那边,肯定帮你照顾好。”刘青山拍拍许长生的肩膀,又叮嘱道:

“到了那边,不用去打零工,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嗯,许长生点头。

刘青山继续说道:“不必省吃俭用,我都给你安排好了,那边有助学金。”

他已经联系了肖子厚,不认不识的人都能资助,更别说自己的弟兄。

直接按照最高额度:一万美金。

再加上许长生在大树下公司的分红,支撑起几年的留学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

许长生再次重重地点头,他知道,这份情义,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

刘青山又把二姐以及钱玉珍的地址和联系电话都给了许长生,兄弟四人喝到很晚,这才散去。

至于老大和老二,他们在大树下公司干得挺舒服,根本就不想留学什么的。

第二天,刘青山叫曹小飞开车拉着他,前往影视城。

这个距离有点远,就没必要骑自行车了。

顺路先到瓦盆窑村,看看李一帆这边的研究情况。

这边已经开始动工,正挖地基呢,能得到这块地皮,还得感谢李大少。

想起李大少,刘青山不由咂咂嘴: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

李大少是一名合格的送钱小王子,在刘青山这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刘青山估摸着,以李家的尿性,肯定不会死心,还会来首都这边囤地的。

瓦盆窑村的民房,都还保留着,暂时做实验室。

村口有两个退伍兵在这巡逻,看到刘青山,连忙敬礼。

等进了村,刘青山就瞧见,有几座房子都东倒西歪的,房盖和窗户都没了。

刘青山也不由心里一惊:不会是爆炸造成的吧?

正琢磨着呢,就听到砰的一声闷响传来,道旁的一个房子里烟尘滚滚,五六个人,连滚带爬的,从屋门冲出来。

其他屋子里,也有人慌慌张张跑出来,嘴里嚷嚷着:“又炸啦?”

刘青山和曹小飞也连忙奔过去,还好,从爆炸现场跑出来的几个人,胳膊腿儿啥的,都挺全乎。

而且这几个人的装扮也是全副武装:头上戴着钢盔,脸上都戴着钢化玻璃的面罩,身上也罩着防弹衣。

估计就算上战场冲锋,都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这些保护措施也是刘青山要求的,并且委托小五他们,从部队里弄出来的。

这几个人摘下头盔和面罩,大口大口地喘气。

刘青山才看清楚,其中一个人就是李一帆,还呲牙朝着刘青山笑呢。

另外一个则是五十多岁,刘青山也不认识,剩下两名,都是年轻人,看样子估计是学生。

“刘总来了,没事没事,我们都是经受过考验的老兵了。”李一帆嘴里还开着玩笑。

锂这种金属,因为状态非常不稳定,所以研究锂电池,还是相当危险的一项实验。

随即,李一帆又给刘青山介绍:“刘总,这位是华清的高教授,是研究蓄电池方面的专家。”

这下刘青山倒是有点出乎意料,这两个学校存在竞争的关系,想不到那边还有教授肯来帮忙。

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两所学校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竞争,并不是那种背后使绊子之类的,当然也存在一些合作。

“高教授,欢迎您的加入,辛苦啦。”刘青山连忙上去打招呼,这么危险的工作,真不容易啊。

高教授面容清瘦,眼睛却极有神采,他摆摆手:“不算什么,当年诺贝尔研究炸药,比这个可危险多喽。”

说完之后,又笑着补充一句:“而且你们青鸟的待遇这么高,我们总要对得起那些奖金才行。”

刘青山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这时候的科技工作者,是如此的可敬可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