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七百九十四章 什么有了?

你好,1983 第七百九十四章 什么有了?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是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举办,联合了**纸、央视等十几家主要新闻媒体共同评选。

这代表着当代青年最崇高的荣誉,都是各个行业里的佼佼者,堪称时代楷模。

虽然叫杰出“青年”,但是实际上,获奖者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了。

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是在今年着手评选,然后九零年正式颁奖。

在刘青山的记忆中,这第一届的杰出青年之中,就有下围棋的聂旋风,童话大王郑渊洁,还有知名的教师魏书生等等。

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也能有幸跻身其中,成为十杰青年之一。

这项荣誉,实在有点出乎意料,不过以刘青山这些年做出的成就,却又在情理之中。

不用说别的,光是带领夹皮沟的乡亲们,将夹皮沟合作社带成全国第一个万元村、第一个十万元村这一项成就,就足以当选。

这个年代,对农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那是相当重视的。

最巧的是,这个时机太好了,刘青山和龙腾公司,正处于危难之中,虽然刘青山还有后手,可是他真不想一下子就掀开自己的底牌。

而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加身,那么别人再想动他,只怕就不大容易。

整个社会层面都积极宣传的时代楷模,可不是谁都能随意抹黑的。

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于光明和小五他们,在震惊过后,都是一脸狂喜。

而检查组的冯组长,则若有所思。

至于刚才一直步步紧逼的荆同志,面色就有些不大好看,这就跟打他的脸没什么区别。

一种强烈的羞辱感,涌上荆同志心头:

“老肖,你们怎么搞的,我们正在查刘青山同志的问题,这样有争议的人,怎么能随便入选杰出青年呢?”

那位肖领导却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模样:“老荆啊,这次评选,每一位获奖者,都是经过严密的程序选出来的。”

“你要是有不同意见,可以向上级进行反馈,但是任何人,现在都无权更改结果。”

说完,他再次和刘青山握手:“青山同志,再次向你表示祝贺,希望你要再接再厉,率先垂范,做出更大的成绩。”

“请组织和领导放心,我一定戒骄戒躁,努力工作。”

刘青山当然也要表表态度,他虽然不喜欢搞这种形式,但是身处其中,谁也不能免俗。

“青山同志,继续努力!”林子洲也伸手拍拍刘青山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肖领导笑笑:“那我们就不影响大家工作了,再见。”

和大伙点点头,就又匆匆而去,整个过程,连五分钟都没到,但是却改变了整个事情的走向。

荆同志几次动动嘴唇,却又欲言又止,他知道,今日不宜再战,只能先这样了。

冯组长也终于开口:“那今天就这样吧,我们把相关材料递交上去,对了,刘青山同志啊,我们也要在你的履历上,再增加一项荣誉喽。”

“谢谢领导的关心。”刘青山也起身相送:

“领导,另外还有一些材料,是我们近期收购的一些外资公司,累积已经用掉了数亿美金的外汇。”

一边说,他一边瞥了一下荆同志:“所以说,我们从国外赚的钱,真的是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并不完全是为个人牟利。”

冯组长也颇觉意外:“青山同志,这我就得批评你几句了,这种事情怎么不早说呢,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不要藏着掖着嘛。”

嘴上虽然说是批评,但却是一副长辈关怀晚辈的态度。

冯组长心里基本已经确定:有了十大杰出青年这顶保护伞,刘青山肯定顺利过关,所以也就卖个顺水人情。

哼,荆同志实在看不下去这一幕,一甩袖子,先行离开。

送走了检查组,大家心里终于长出一口气。

于光明他们将刘青山簇拥在中间:“青山啊,多亏你未雨绸缪,不然的话,这次咱们的麻烦就大喽,搞不好,龙腾公司都得被查封。”

而小五则笑嘻嘻地拍拍刘青山的肩膀:

“刘青山同志,不要骄傲嘛,这次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还要继续努力,下一次,争取当选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我还当太阳系十大杰出青年呢。”

刘青山给了小五一拳,“你赶紧把你女儿送我家去,是史家胡同的老宅子那边。”

“得令啊!”

小五嘴里锵锵锵的就出去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家伙也重新活跃起来。

其他人也都是心情舒畅,这次的整顿,力度非常大,他们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刘青山并没有得意忘形:“这事估计不能这么算完,这段时间都别惹事。”

大家一起点头,然后马老三说道:“我媳妇说,方庄那边的楼盘都交钥匙了,叫青山你拿个主意,怎么分配?”

刘青山想了想:“咱们明天上午再凑到一起合计吧,正好去方庄瞧瞧,把小莉嫂子的团队都叫着,我家人都来了,中午就不跟你们一起聚了。”

安排完毕,刘青山就直接开车走人。

等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晌午,家人也都溜达回来,都围着一个小黑孩在瞧稀奇。

“这是我闺女,老四老五,你们领着妹妹好好玩儿。”小五把小迪丽介绍一下。

小家伙则眨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四下张望,这环境有点叫她感觉陌生。

不过小迪丽性子野,并不害怕,只是有点好奇。

小迪丽今年六岁,不过长得比国内同龄的孩子要大,个头就跟小六子基本差不多。

小火傻呵呵地先凑上去,捏捏人家的小脸蛋,又拉拉小迪丽的小黑手:

“走,先跟我去好好洗洗,这手也太脏啦!”

大伙都忍不住笑:这是人家的本色,你用多少肥皂和洗衣粉也不管用。

“小迪丽,我叫孙小丫,今年七岁,你几岁了?”小六子凑上去,拉住小迪丽的手,俩人基本边边高。

小迪丽会说一点儿汉语:“我六岁。”

“那我是你姐姐,以后我领着你,来,这是给你的礼物。”

小六子从自己脖子上解下来一个荷包,然后给小迪丽挂到脖子上,还嘿嘿一笑:

“这要是在敬老院的时候,院长爷爷肯定说你这脖子是黑车轴,要拿砖头子蹭的,嘻嘻。”

这话有点复杂,小迪丽听不明白,也跟着嘻嘻乐,还拿起香包,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小六子的香包,里面的香料当然不一般,气味辛香悠长,乐得小迪丽合不拢嘴,对这个礼物很是喜欢。

“小迪丽,我是你四姐,这是你五姐。”小老四和山杏一起上前,蹲在小黑孩身前。

其实从辈分上来说,她们都叫小五哥哥的。

不过小孩子之间,不讲究这些。

小老四一边说着,一边也取出来礼物:“你今年六岁,那应该是属猪的,这是四姐和五姐一起送给你的礼物。”

小五在旁边一瞧,好家伙,还真舍得啊!

他看到小老四手里,捏着的是一枚玉猪龙。

小五当然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一枚最少几万块,刚要阻止,却被刘青山轻轻拉了下胳膊:“这是我师父给的。”

长者赐,小五也不敢推辞,望望哑巴爷爷,只见老人家正笑眯眯地看着这群孩子,目光中满是慈爱。

小五心中若有所悟:看来是自己收养一个黑人的孤儿,得到了哑巴爷爷的赞许。

很快,小娃子们就玩到一起,直接去了花园那边。

只有小月月走路不稳当,林芝没敢叫她跟着,把小娃娃给急得哇哇哭。

“月月别哭,妈妈回来啦!”

只见杨红缨一路飞跑过来,还真有效果,小月月果然不哭了,脸蛋上还挂着泪珠,然后躲到林芝身后,从大腿边上探头探脑地张望。

搞得杨红缨好不郁闷,眼泪也差点下来:不认识妈妈了吗?

刘青山则幸灾乐祸地呵呵两声:“老姐,你这个母亲好像不称职啊。”

杨红缨正没地儿撒气呢,气势汹汹冲过来,一把捏住刘青山的耳朵:“还不是因为你,看我今天不把你耳朵拧下来!”

她嘴里叫的虽然凶,可是手上却根本就没拧,最后自己也扑哧一下笑出声。

而小月月则在林芝的哄劝下,也认出了妈妈,噔噔噔地扑过来,没跑几步,就摔了个前趴子,这下是摔得真哭了。

小孩子嘛,越摔打越皮实。

等到晚上,高文学也参加研讨会回来,把路作家也领到这边,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许的青年。

刘青山瞧着这人有点眼熟,不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大姐夫介绍说:

“青山,这是陕省的贾作家,去年的小说浮躁,刚刚获奖。”

想起来了,这不是贾平娃嘛,没错,这个就是贾作家的本命,是不是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在黄土高原那边的文坛,有著名的三驾马车:贾作家年纪最小,成名较早。

路作家居中,平凡的世界,写就不平凡。

刘青山有点纳闷:年龄最长的老大哥,怎么没请来?

招呼大家落座之后,就闲聊起来,刘青山也就把心中的好奇问了出来。

路作家笑着解释:“陈大哥正在农村老家发奋著书,发誓要写出来一本,死了之后能带进棺材里面当枕头的著作。”

噢,原来如此,刘青山脑子里面灵光一闪,想起来这段往事。

在三驾马车之中,陈作家年龄最大,开始两位小兄弟,现在都有代表作,唯独他,却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于是陕北汉子性格中执拗的一面就体现出来,八七年,陈作家直接扛着两口袋馒头,回了农村老家,开始面壁。

直到六年之后的九三年,这才带着大作破壁而出,这本书,名字叫做白鹿原。

“哈哈,有了!”刘青山也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击掌大叫。

那三位都有点面面相觑:什么有了?

刘青山的想法是,今年夹皮沟文学奖的获奖者有了。

在这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陈作家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完成这部著作,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啃馒头吃咸菜是日常,他在书中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甚至生死契阔。

当写到“白鹿原上最艳的一抹红”,也就是田小娥,被杀死的时候,陈作家也心如刀绞,趴在桌上晕死过去。

幸亏第二天被邻居发现,送进医院,陈作家这才得救。

不疯魔不成佛,正是凭借这股拼命的劲头,先后历时六年,这才创作出白鹿原。

这样的作家,值得钦佩,更值得奖励。

不过因为贾作家也在座,所以刘青山暂时没提这事,等没人的时候,再跟路作家好好聊聊。

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聊了一阵,贾作家这才渐渐表明来意。

原来他是羡慕路作家的作品在海外出版,名利双收,所以也想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只是苦于没有渠道,更不用说找翻译什么的,根本就请不起。

刘青山倒是不介意帮一把,毕竟都是华夏人,把更多的作品介绍到世界,当然更好。

不过维克多这货现在估计也闭关创作呢,估计是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帮忙。

只能答应贾作家,等明天往国外打电话给问问,就算今年办不成这件事,估计等到维克多那边把暮光之城的第一部写完,也就能有时间了。

贾作家自然也喜出望外,他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这种事情,先期也需要不小的投入。

他都听路作家说了,开始就要砸进去好几十万美金呢,对他来说,这笔钱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好一阵道谢之后,贾作家这才告辞,路作家也要一起回招待所,却被刘青山给留住。

等到没有了外人,刘青山这才说起夹皮沟文学奖的事,不知不觉,已经办到了第四届。

刘青山把自己的意思跟路作家一说,路作家也非常高兴:

“陈大哥当然比我更有资格获奖,就是他性子非常轴,说是闭门创作,就肯定不会出门,只怕不能去夹皮沟领奖啊。”

刘青山微微一笑:“不到场也没关系,到时候王大哥你把奖金给送过去好了。”

路作家愣了一下,随即也点头微笑,对夹皮沟文学奖的宗旨,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这个奖项,真的无关名利,一心一意,只为改善作家的生活,他们几个获奖者,现在不都是受益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