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弃妻似锦 > 第六十一章 上学

弃妻似锦 第六十一章 上学

作者:寂寞的清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09-13 08:57:4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韩莞把给孙红妮的一块水红色印花细布给付氏,感谢他们当初的提醒。付氏看到这么好看的料子,眉开眼笑道了谢。

没人的时候,春嬷嬷把这些天卖脆皮肠的十几贯钱交给韩莞,遗憾道,“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韩莞笑道,“小本生意能赚这么多,已经非常不错了。嬷嬷再把如何做脆皮肠交给黄嬷嬷,以后让她去京城铺子里卖。”

黄嬷嬷过去一直管着厨房上的事。今天晚上由她主厨,韩莞专门去厨房看着她做。手脚麻利,同样的菜和调料,做出的口味比春嬷嬷做的好吃多了。

昏黄时刻,两只虎去请封家三口来吃饭,再把买的礼物带给他们。

一晃到了五月初,收完了一百亩地的租子,除了留种、自家还留了两百斤小麦磨面和五十斤油菜籽榨油,其余的都卖了。今年丰调雨顺,收成很好,交完各种税,留了几两银子修农具,春大叔把剩下的六十六两银子都交给了韩莞,一起交的还有帐本。

春大叔看着佃农侍弄田地,春山带着请的两个短工开始拾掇荒地。

韩苒的风寒已经好了。在这里心情舒畅,喝着补药汤,吃的也好,小姑娘居然长了点肉,脸色也红润些了。

黄嬷嬷带着黄强去了京城,在铺子里卖红肠的同时卖香包肉。红肠就是香肠,分了几种,有烤味红肠、蒜味红肠、本味红肠、甜味红肠。香包肉有些像前世的午餐肉,外皮是煎蛋皮。

之所以叫红肠,是肠衣用红甘草泡过。红甘草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草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肠衣泡过后又红又亮,更有卖相不说,也区别于其它香肠。

韩莞专门画了铺面的装修图,花了不少银子重新装修门面,门面别致又上档次。铺子取名为“聚满香”。

铺子小人少,不可能薄力多销,就做高大上,只针对去集市的大户人家和酒楼的采买。必须做到“三要”,东西要好,东西要少,东西要贵。

卖不完也不能低卖,自己吃或送黄舅舅家,再偶尔请黄舅舅的下人把韩芝和韩宗亮接出来吃。

争取把聚满香做成前世的“全聚得”或者“狗不理”。只要想吃香肠和香包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聚满香”。

充分给予黄嬷嬷权限的同时,也狠狠敲打了一番。

买的地还没完全清理出来,只有西北角的一块地清理好了。这里用来建房,过几天就可以建了。前后建两个小院,春家、黄家各一个。

第一茬杏子也熟了。摘了二十几斤,没卖,送了黄家、封家、孙金柱家等几家关系好的一些,剩下的自己吃。

这个月初六便没再卖石烤脆皮肠了。因为许多酒楼已经会做薄肠衣,石烤脆皮肠直接降到八文钱一根。家里员工紧缺,韩莞不愿意挣薄利多销的钱。

韩莞对空间功能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就是不管是谁,只要在空间里吃过的食物或是药物,十天后能循环再生。而拿去外面吃的就不能,包括她韩莞。油表的指数从来没有降下来过,汽车空间应该永远能开。

还有一件事让韩莞十分遗憾,这么长时间汽车空间没再动一下,让想尽快拿回摇控器的她心痒难耐。她还非常想念翠翠,家里几乎天天都有脆皮肠,不知怎么没把它把吸引来。

初八这天一大早,韩家院子喜气洋洋,欢声笑语。

今天两只虎要去宜安村方家私塾上学。

他们穿着棕色过膝小长袍,腰系姜黄色带子,脚蹬黑色布鞋,背着柳条编小书箱,左右冲天炮梳得油光水滑、直冲云霄。

真是两个健壮又漂亮的小子。

小书箱是韩莞设计、春大叔编的,很时尚漂亮,跟前世电影里宁采臣背的不一样。里面有几层隔断,作业、白纸、笔墨、洗砚分开装,还带盖子。作业和纸立着不好放,专门做了木板夹。

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韩苒和黄绫、韩小帆。

在韩家,韩苒只跟平西侯府的姑娘们上了半年学,小包氏就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许她去了。

之前的原主上了两年学,是在亲娘黄氏的一再坚持下上的。

昨天,韩莞领着两只虎去拜见方先生,也领着韩苒去拜见了方娘子。韩苒不需要天天上学,一旬上三天,其它时间在家自学。

韩莞带着一家人郑重地把他们送到院门口,马旦和小鼻涕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们也去上学。

小鼻涕能够上学还要感谢韩家。春大叔当上庄头后,把纪家佃的十亩地都收回来交给小鼻涕家种,他娘和伯娘、姐姐又经常给韩家打短工。小鼻涕是他家最聪明的孩子,家里决定举全家之力送他去上学。不求考功名,只求他识字变聪明,带着全家发家致富。

春大叔把他们送去宜安村私塾。宜安村在三羊村的东南面,韩家的一百亩地就挨着那边。把主子送去私塾,春大叔正好可以看着自家的地。

几人在朝霞中越走越远,在要看不到他们时,两个小子转过身向韩莞招了招手。哪怕韩莞看不清楚,也知道他们在冲她说,“等我们回家”。

后边那家人已经把那一片荒地清理出来,还没开始修房子,显得这一带更加辽阔广袤。

之前韩家院子被称为韩家大院,这家买下那块地后,村人已经开始叫韩家大院为韩家院子了。

回家,韩莞看着春山给后院的菜地烧了水。土豆苗已经长出来两寸许,其它几样种子的苗长得更高。

不要说韩莞母子,就是春家几人看到这些秧子也是喜笑颜开,盼望着它们能给自家带来丰厚的收益。

春嬷嬷自言自语笑道,“姑奶奶真是得了上天眷顾,这才一个多月,恶人走了,表姑娘接来了,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哥儿也上学了。”

韩莞恍然,自己来到这里才一个半月,怎么感觉来了好久一样。

她的目光转向骡子坡方向,那个孤独的小坟头不知怎么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