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十七章 潼关

晚唐浮生 第十七章 潼关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02 16:39:3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晋师的大举南下,大大出乎朱全忠的意料。

彼时他刚刚收降宿州,徐州与濠、泗二州之间的联系被隔断,这两州之地都不需要主动去攻,花费点水磨工夫,多半自个就来降了。

濠、泗二州总不能投了杨行密吧?他才几个兵?

蔡兵镇守的寿州也降了,刘弘鄂彷徨无依,被朱全忠着意拉拢,很干脆地降了。

曹州都将郭铢袭杀刺史郭词,亦举城而降。

天平军差不多完蛋了,被打了这么些年,大大小小数十仗,已经被耗干了血。

曹州一降,朱瑄甚至只能靠从兄弟朱瑾出兵帮忙找场子,结果朱瑾惨败而归,“单骑走免”,损兵万余。

朱全忠对这些战果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已到了收割果实的时候。

但凡攻一地,一开始总是最难的。盖因敌方有精兵,有良将,物资充足,上下一心,需得厮杀个几年,将其血放干了,后面才好收拾。

天平、泰宁、武宁三镇,已是强弩之末。

朱瑾这次拉过来的两万兵,和几年前的两万兵的素质,大有不如,故很快就败了。

往后再打,朱家兄弟狗急跳墙,往往全力征丁入伍,军队人数看似很多,五万大军都能拉得出来。但这五万人,还不如几年前的两万人,一击就溃。

精兵,死了就死了,短时间内哪有那么容易补充。

但李克用大举南下了!

就在汴州上下认为他要攻成德的时候,他却不知道怎么想的,挥师南下,攻入河阳。

朱全忠愕然之余,不得不暂停对天平、泰宁二镇的攻势,抽兵回转,对付河东大军。

与此同时,朔方军大举屯兵潼关,似要东进的消息传来,更是让汴州上下为之失声。

……

“河东动作也太快了!”本来还带着人马慢悠悠地走在银州地界上,听闻河东军已经动手的消息后,邵树德很是恼火,当天就扔下大部队,连铁林军都没管,带着铁骑、飞熊二军兼程南下,于重阳节这天抵达了同州兴德宫。

此时的同华二州,先期集结了义从、顺义两军一万二千步骑,凤翔折家的七千步骑已过渭南,离华州很近。

横山之中,万余党项兵马才刚刚集结完毕,出发不过两三日。

侍卫亲军两千步骑还在洛水河谷之中。

在银、绥二州境内,铁林、天雄、天柱三军还在赶路。

武威军接到消息后,离开了镇守的夏州,这会还在延州境内。

兵力尚未集结完毕,李克用你慌什么慌!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呢,如此随心所欲,要是我这次干脆不出兵了,作壁上观,看你不被朱全忠吊起来打!

“大帅,其实李克用未必觉得自己打不过朱全忠。”陈诚在一旁察言观色,提醒道。

邵树德一顿。

河东与汴州之间的直接战争,共爆发了两次。

第一次是李克用攻邢州孟方立的时候,因为张全义、李罕之的矛盾爆发,将河东、宣武两大势力卷入了进来。

张全义依附全忠,但全忠根本没想救他,而是挥师攻泽潞,打算断李克用主力大军的退路,后无功而返,被迫撤退。

第二次就是去年了,因为潞州军乱,献城降全忠。朱全忠联合幽州李匡威、大同赫连铎、成德王镕围攻李克用。王镕临时变卦,没出兵,李、赫连二人没防备李克用主力北上,三万人马惨败。

朱全忠的前线大将邓季筠被人生擒,又被迫撤军。

这两次直接交锋,朱全忠也没占到便宜啊!李克用没被痛打,他真的怕朱全忠吗?

“克用怎会集结人马如此之快?”

“大帅,克用应是欲攻镇州,早就准备妥当,只待出师了。而今不过转个方向,从泽潞南下,而非东进,故极为神速。”

“义兄真神人也!”邵树德突然笑了。

他不得不承认陷入了思维误区。

一直觉得李克用被朱全忠打得那么惨,应是不敢主动挑事的。但仔细想想,人家刚刚击破三镇联军的围攻,义子李存孝更是擒下了汴军主将邓季筠。站在李克用的立场上看,他有必要怕朱全忠吗?

或许觉得朱全忠实力强,未必能打赢,但要说有多惧怕,根本谈不上。

再者,诸路兵马围攻,看起来美好,但至今真没看到过能完美执行计划的。

乾符年间围剿李国昌父子,各军步调就没统一过。

中和年间围剿黄巢,你进军了,我没进军,你退了,我特么地还没来得及跑,很难协调一致。

去年三镇围攻李克用,更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时间差,让李克用辗转腾挪,击退三镇大军。

历史上朝廷组织各镇围攻河东,张濬都全军覆没了,其余各路人马还在行军。

事先约定的所谓时间,就是狗屁,忘了吧。

“盘点下手头兵力吧。”邵树德干脆不多想了,直接坐了下来,让人摊开地图。

即时可用的兵力有三万五千步骑,其中大部分是骑兵。

折嗣伦带的七千步骑快要到了,也可以算进来,这就是四万多人。

华州王卞的兵力已恢复到万人,但其中新兵较多,整体不过训练了一年,不可担纲大任。

在接下来一个月内,铁林、武威、天柱、天雄四军及侍卫亲军三万余人将陆续抵达。

横山党项蕃兵万余人也会赶到。

这就有八万多人可用了,除留一部分守御同州,防备王重盈突然发难外,大概有七万人可以东进。

不,华州及潼关也得留部分人。

万一王卞截断大军归路呢?就像当初朱全忠想攻取泽潞,将李克用的主力隔断在邢州一样,不能不留一手,那么还有六万人可以东进。

够了!

兵力过多,以如今的条件也供给不上。

这六万人的消耗,可比一般的六万人大多了,光靠渭北、华州两地是支持不了多久的。京兆府那边,可以派人征粮了。

“大帅,今只有一策可取。”陈诚看着地图,说道。

他路上就已经绞尽脑汁,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一番剖析。

“讲。”

“集结人马,屯于陕虢,按兵不动。”

“继续说。”邵树德不动声色,道。

“晋、汴交兵,若克用胜,对我有何好处?渭北新得不久,人心未复,华州更是外镇,陕虢、河中还有王重盈父子,万一全忠薨了,河南无主,其地尽为克用所得矣。”

邵树德听了心中一动。他的目光,落在了华州、河南府之间那条途径陕虢的狭长脆弱的驿道上。

“且住。”邵树德伸手止住了陈诚后面的话,道:“先去潼关。”

“遵命。”陈诚仔细看了一眼邵树德,没从他脸上看出什么表情。

大帅比十年前城府深了。

那会还能从脸上的表情、细微的动作猜出些什么,现在愈发难了。

大顺二年九月十二日,邵树德带着铁骑军抵达了潼关。

华州、潼关都团练守捉使王卞大开关门,出城迎接。

局势紧张,他已经离开了华州,亲自坐镇潼关,日夜打探关东消息。

邵树德不急着进城,而是先大概看了一眼潼关附近的地形。

此关第一次见诸史书,应该是曹操征韩遂。

从后汉末到国朝,潼关的位置屡经变更。国朝潼关的位置,是武后年间更易的,北去黄河三四里,东临远望沟、西临潼河东源之禁沟。

其实这里路挺多的,潼关只不过挡住了最好走的一条罢了。

其他小路,朝廷栽了很多树,密密麻麻,不许人砍,还把小路给挖断了。

但架不住逃税的商人多,他们偷偷把挡着路的树给砍掉,把路上的壕沟填平,拼了命地逃税。久而久之,趟出了许多路,现在还在用。

这些路其实很好守,设寨就行了,地利加成之下,敌人很难攻破。

但问题在于,历史上但凡攻到这里的,防守一方都士气低落,兵无战心,往往守不住。

非关不行,人不行!

“王使君,明日我要在南原检阅华州将士。”看完了地形后,邵树德在铁骑军、飞熊军的护卫下,进了关城,住在潼关驿内,临走前,突然说道。

“灵武郡王既有吩咐,自无不从。”王卞躬身应道。

“还有何事?”见王卞欲言又止,邵树德奇道。

“大帅可是要东进河南府?这几日有消息传来,张全义召集二十余县屯将、诸衙将、外镇将,州兵、县镇兵、土团兵亦纷纷操练,修缮城寨。此人,可从没在农忙时召集这么多人手的,亦不愿在大头兵身上花这么多钱。”

“大军集结,怎么可能做到悄无声息,还是华州这么个四处漏风的地方。”邵树德笑道:“我在渭北一动,王重盈和你都知道了。你在华州一动,王珙知道了,张全义知道很奇怪吗?”

王卞讷讷不言。

有些话,他确实不该问。非朔方军嫡系,甚至连外系都很勉强。

只是实在好奇啊!

“大帅,长安有消息传来。”王卞离去之后,亲兵十将郑勇突来禀报。

邵树德接过信件,却没有展开看,他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

赵光逢在催促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