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60章 两不相负

汉道天下 第260章 两不相负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20 11:07:0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蔡琰想了想,自责道:“是臣臆测了。陛下有化夷为夏之心,又怎么会滥杀无辜呢。死罪,死罪。”

刘协瞅瞅她,欲言又止。

明知她在说谎,却还是有点感激。

装圣人太累,纵使两世为人,他也难免会情绪失控。

可是身边不是固执的老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迂腐之辈,心中只有圣人教训,一心想将他塑造成他们想象中的圣王,根本没人在乎他的情绪。

刘协看看四周,一声叹息。

“令史,你对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有何看法?”

蔡琰转头看着刘协,不明所以。

刘协说道:“简而言之吧,你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蔡琰抬起头,看向远处,沉默了良久。“人性太复杂,恐非善恶二字所能解说。臣读书有限,阅历也不够多,尚无言说人性之能。”

她微微欠身,又道:“百炼成钢,琢磨成玉。古往今来,能成大功业者,皆经大磨难。故孟子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之说。臣愿陛下,九折而不悔,常葆赤子之心。”

刘协扭了扭脖子。“令史能做到吗?”

蔡琰一声叹息。“臣不能,但陛下必须能。”

“为何?”

“臣不能,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啮爪自恨。陛下不能,必血流千里,伏尸百万。天下易乱难安,杀戮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或能逞一时之快,却后患无穷。”

刘协耸耸肩,有点无奈。“你说得没错,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太大就糊了。道理人人都懂,但又有谁能一直理性呢?莫斯说过,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

蔡琰皱眉。“莫斯……是谁?”

“呃……”刘协曲指轻叩额头。一时出神,说漏嘴了。“忘了。”

蔡琰眼神疑惑,却没有再说。

——

行军两天后,刘协到达平阳。

平阳历史悠久,号为尧都,是最早的中国所在。

三家分晋时,韩以平阳为都。

秦并天下,平阳属河东。

汉灭秦,开国功臣曹参封平阳侯,传六世而除。

对刘协来说,他最熟悉的平阳人不是什么平阳侯,甚至不是号称为刘汉先祖的尧,而是卫青。

卫青的故里成了匈奴人的牧场,让他怨念极重。

这不仅是卫青的悲哀,更是整个东汉的悲哀。

推崇德政的儒家成了主导思想,读书人一心追求王道,却对近在肘腋的威胁视而不见,真不知道他们是选择性失明还是先天性无能。

刘协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在匈奴人的驻地外列下阵势,然后命呼厨泉招部下来见。

即使呼厨泉不如蔡琰敏感,也感觉到了天子的情绪不好,随时有发作的可能。

他不敢离开一步,生怕刘协背着他玩阴的,让人带着能代表他的金牌赶回大营,召左右贤王等部下来见。他本人陪在刘协左右,寸步不离。

大鸿胪杨彪匆匆赶来求见。

“陛下,为何列阵而战?”

刘协摇着马鞭,不紧不慢地说道:“大鸿胪不必多虑,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杨彪松了一口气,随即又道:“单于在此,忠诚可鉴,其部焉能有异心?陛下谨慎些自是好的,只是动静太大,只怕会引起误会。”

“不然。”刘协说道:“匈奴人不守礼义,以强者为尊。单于年少,难免会有大臣心生异志。”

杨彪直皱眉,天子这话怎么像是有所指呢?

他仔细打量了刘协一眼,却看不出刘协是否有其他的意思。

刘协看着远处的山峦,神情坚毅。

“再者,朝廷威严扫地久矣,匈奴人对朝廷多有轻视。若不能震慑其心,如何能驱其为鹰犬?鲜卑之教训不可忘,大鸿胪当留意。”

杨彪微怔,随即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心中感慨。

天子所说的鲜卑教训,当是指当年孝桓帝想息事宁人,欲和亲于鲜卑大王檀石槐,却被檀石槐拒绝,其后鲜卑人轻视大汉,屡交入侵的故事。

说起来,那真是对几百年的和亲之议一次重大打击。

若无武力撑腰,就算想和亲也不可得。

这次天子亲征,就是想示之以威,震慑北疆的胡族,为朝廷中兴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风险很大,勇气却可嘉,亦有其不得不行的无奈,是以获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虽然在具体执行上存在不小的分歧。

“陛下思虑深远,臣自愧不如。”

刘协眼皮轻挑,示意虎贲为杨彪搬个小马扎来。

杨彪身材高大,胡须一大把,站在面前的压迫感太强,蹲在小马扎上好多了。

看着小马扎,杨彪直皱眉。

他很不习惯这种坐姿,但天子赐座,他又不能不坐。

谢了恩,双手拢好衣摆,规规矩矩地坐下。双手抱膝不是,摆在膝盖上也不是,威严不见,反倒有些滑稽。

“不习惯吧?”刘协关切地问道。

杨彪叹息道:“陛下,臣的确不太合适。”

“朕也这么觉得。”刘协顺势说道:“要不,这次你就别跟着去了,有德祖同行即可。”

杨彪沉默不语。

天子要独行,不让公卿们跟着,他们当然不放心。可是这些天从安邑走来,他们也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天子年轻,可以天天骑马,他们这些老臣却适应不了马背上的长途跋涉。

与匈奴人作战,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骑对骑,坐车肯定不适合。

他可以短途以马代步,连续奔驰却不行。

“陛下,臣惭愧,身为大鸿胪,却不能随陛下远征蛮胡。”

“老臣运筹朝堂,少壮征战沙场。各展其长,何必惭愧?”刘协伸手拍拍杨彪的膝盖,以示安慰。“大鸿胪在太原住几天,正好与诸公商量一下大汉的未来。欲行王道,仅有荀彧、裴茂是不够的,当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杨彪微微颌首。“既然陛下决心已定,臣也毋须赘言,当以犬子代臣服侍陛下。只望陛下谨守誓言,以长城为限。放长眼量,不求成功于一时。”

刘协有些感动。

杨彪年过半百,只有杨修一个儿子。他让杨修随驾,就等于压上了最珍贵的筹码。

“杨公不负大汉,大汉必不负杨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