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 第42章 天打雷劈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第42章 天打雷劈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6 12:19:5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先生你这样说,是为何?”李世民问道。

“明年春,河北大旱,夏季山东旱,到时候朝廷需要不少粮食赈灾,现在多准备点粮食,还能多救活一些可能饿死的百姓。”李忆安解释道。

“明年会有旱情?”

李世民惊讶道:“先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忆安一边喝茶,一边微微点头。

先生的话,从来没有失算过,说什么就对什么。

李世民沉吟片刻,突然紧张起来,明年他准备改年号为贞观,如果发生天灾**,不是个好兆头,甚至会有人说他,当不得这个皇帝。

如果没有先生提醒,他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李世民说道:“幸好我今天来见一见先生,要不然大唐子民就得受苦了,不过以先生你的能力,能不能逆转旱灾?”

李忆安忍不住笑道:“郎君你真的以为,我是神仙吗?说让上天下雨,就真的能下雨。只不过,逆转旱情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有一物,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以后就算遇到旱灾,也不至于让百姓连粥也喝不上,可以让百姓们家有存粮。”

“真的?”

李世民马上站起来:“请先生赐教!”

天下以农业为本,百姓能够吃上饱饭,军队的粮饷能够充足,全部依赖于农业。

如果发生旱情,或者发生蝗灾,农业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百姓挨饿会死人,军队缺少粮饷,甚至会连国防都成问题。

天下耕田,大部分为世家垄断,发生灾情,受苦的也只是普通农民,世家大族富得流油,完全不缺吃的,但他们又绝对不会拿出粮食来赈灾。

“南蛮之地,交州以南,有一个国家叫做林邑,大业年间为隋将刘方征服,后来隋末动乱,他们又自立为王。国中有一个叫做占城的地方,盛产一种稻谷,叫做占城稻,高产、早熟、耐寒!”

李忆安根据后世的记忆,继续说道:“这种占城稻,不择地而生,不挑剔土壤,生长周期短,自种至收,也就五十来天,产量相对较高,亩产两石。”

别人家穿越,系统不是给土豆红薯,就是玉米。

李忆安那个破系统,只给各种种植技术,不给实物和种子,没办法了,他只能够找出亚洲地区,所存在的高产量作物来解决吃饭问题。

唐代的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亩产两石,也就两百四十斤,和土豆等比起来,完全算不上是什么高产作物,可是对比起本土的农作物,绝对是高产了,最重要的是成熟得快。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唐代的农作物,亩产大概是一石,京畿良田才能将近两石,占城稻直接翻倍了。

占城稻是北宋时期才引入华夏,在江南地区推广,成就了两宋“江南熟,天下足”这一美名。

“如果让人去一趟林邑国的占城,把占城稻的种子带回来培育,再过几年,所看到的大部分是丰收景象,能极大地缓解粮食问题。”李忆安继续说道。

“真,真的?”

先生厉害啊!

交州以南,林邑那么远的地方,他也知道得如此清楚。

李世民仿佛能看到,大唐子民丰衣足食的景象,激动地说道:“回去之后,我马上命人南下,去林邑去占城。”

李忆安说道:“先不用急,我还有两个好东西,还可以帮得上忙。”

说罢,他回去屋子里,取出纸笔,根据系统所传承的知识,画出一个个简图来。

“先生,你这是犁?”

李世民看着其中一个简图觉得很眼熟。

“没错,这个是我最近改良的犁,我把他叫做曲辕犁,相比于普通的犁,我做了这些改动……”

李忆安简单地介绍了一会:“普通的犁,十分笨重,运用艰难。我这种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一个人就能用,还可以适应各种土壤,使用起来十分便利,开垦的速度比普通的犁,翻一倍以上。”

听了这些解释,李世民眼眸里闪烁着亮光。

农民耕种,劳动力绝对是一大问题,很多村里面的农民是没有耕牛,或者是耕牛不足,村里的牛不能保证每家人都可以使用,里正也协调不过了。

耕种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耕牛,没办法用犁,只能够是手动开垦,效率极低,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个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就能拉动,以后农民的耕牛,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耕种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神器,又是一个强国神器。

你永远不知道,先生还会拿出什么样的神器来。

李世民心里在想,认识了先生,是自己当皇帝以来,最正确的选择。

“先生,这又是什么东西?”

李世民压制着内心的激动,指着另外一份简图。

“这是漏锄,比普通锄头略小,更为轻便,适用于北方地区,旱地松土除草,在这时候正好适用。”

李忆安的这个东西,出自于《天工开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农具,但没有一次性地给出来。

他需要刷大国工匠模板的经验,和李郎君合作,推广一些工农业工具,影响更多的农民百姓,经验提升得会刚快。

但是,这件事还不急,以后得慢慢来。

李世民一听,郑重地收起这两份图纸,继续压下内心中的激动,拱手道:“多谢先生赐教,如果先生没有其他吩咐,我这就回去让人收购粮食,然后去找占城稻,以及推广这些农具。”

他这是迫不及待,要回去试验一下,先生所给的东西,到底是否管用。

得到李忆安的点头,他匆忙地离开万年县。

只不过,回到太极宫后,李世民觉得,目前最迫在眉睫的还是来年旱情问题。

“先生说明年会大旱,不知道袁天师所算的结果,是否一样呢?”

李世民觉得还是稳一点比较好,因为朝廷出面大量收购粮食,会在某些程度上导致粮价上涨。

到时候旱情还没来,粮价便上涨了,影响不太好。

——

钦天监。

上一次去问过关于天道的事情回来,袁天罡没有再去叨扰李忆安,但对于天道一事,他还念念不忘。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袁天罡在钦天监内,烧旺了一个小火炉,火炉上温着一些酒。

这是新近酿好的酒,没有经过过滤,表面泛起绿色的酒渣,细小如蚁。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现在还不到季冬,不是下雪的时候,要不然下一场雪,更有意境。

尽管如此,袁天罡品尝着美酒,小日子还是过得很滋润,毕竟钦天监要做的事情不多,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等事情,有下面的人去做。

他那部分的,全部完成了。

“袁天师好雅兴!”

李世民缓步走进来,赞叹地说道。

“陛下,你怎么来了?”

袁天罡虽然有点微醉,但还有几分清醒,连忙跳起来。

对于他在钦天监喝酒一事,李世民也不和他计较什么,道:“朕来找袁天师,是想让天师演算一下,明年春夏,天象如何,是旱是涝,又或者是风调雨顺?”

原来是这件事。

袁天罡早已经完成了,笑道:“天象一事,今天下午,臣写成奏章,送去门下省了。臣可以肯定,明年春夏,大唐风调雨顺,天朗气清。”

这竟然和先生所说的,不太一样啊!

“袁天师,你所演算的,可都是真的?”

李世民还是比较相信先生,觉得袁天师有点不怎么靠谱。

“臣可以对天发誓!”

微醉的袁天罡,还不知道自己说话有点不太对,只觉得陛下不信任自己,续道:“如果臣有半句虚言,天打……”

轰隆隆!

袁天罡的话还没说完,天空中传来一道轰雷,闪电狰狞地劈下来,仿佛老天愤怒了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