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顽贼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稳重

顽贼 第三百一十二章 稳重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3-01 04:11: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八角城内,曾属于拉尊的寺庙里。

僧人神色古怪地把来自书信翻译成蒙古文,他翻得抓耳挠腮,神色既像苦恼生气又像快乐轻松,以至于额头冒出密密的细汗。

盘腿坐在佛像前的绰克兔台吉神色如常,只是非常心疼自己的僧人,专门让侍者取来手巾,还出言安慰,说汉语晦涩难懂,他不着急看这封信。

僧人名叫卓尔济,精通番、汉、蒙三种言语,擅长医术与绘画,最早受命至归化城传教,曾在万历四十六年受绰克兔台吉的母亲之托,将《米拉日巴传》翻译为蒙文,传入喀尔喀。

对他来说,刘承宗的书信用词并不晦涩,每个字他都懂,联系到一起的词句也没有问题,只不过不能直接翻译拿给绰克兔看。

其实卓尔济和尚非常费解,在这场战争开始前,他曾奉命进入甘肃打听占据青海的元帅府,对刘氏家族多少有几分了解。

在和尚的认知里,刘承宗一家都来自汉家腹地,他的父亲刘向禹曾经以官员的身份管理过数万百姓,而刘承祖和刘承宗都是勇猛凶悍的战士。

他们率领军队在汉家腹地同数名总兵官、将军周旋,最终转战千里入据青海,南下的兵锋一度直逼乌斯藏。。

而且有人专门对和尚说过, 刘氏父子三人都拥有极高的学识与教养。

卓尔济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刘承宗在信中给绰克兔的称号是‘顺口接屁的兔兄’,要他‘以溺自照’看看自己配不配占领青海, 命令他赶紧点起兵马到河卡草原, ‘来伸头挨宰, 我就没见过天底下有能打的鞑子’,或者胆怯就在八角城等俩月, ‘一大把年纪可别先死了,等我把躲在乌兰山的兔崽子剁了就来找你。’

卓尔济和尚心说:这他妈信里的血都快溢出来了,咋翻译啊?

他是真怕直接翻译过来, 没等开打绰克兔台吉就被气死了;可很多话不翻译也不行,毕竟卓尔济和尚懂得很多,偏偏不懂打仗,唯恐漏掉什么关窍,使他们输掉战争。

筹备良久, 最后这封信在保留大概意思的前提下, 遣词造句温和了一万多倍。

绰克兔接过翻译好的信放在经案上, 满是老茧的手拢着胡须, 看了又看。

信中刘承宗先是对他及他的家人致以诚挚的祝福和问候,随后阐述对他入侵青海、占据八角城的问题意见, 谴责他对两路夹击的战法, 并亲切地邀请他会猎于河卡草原,若时间不太合适,就祝他身体健康,将定于两个月后访问八角城。

最终他面含笑意对和尚道:“这汉家小儿,很谦逊有礼啊!”

卓尔济和尚能说什么,在心头暗道愧疚, 面上耷拉着嘴角非常认真地应下, 就赶紧撇开话题:“是啊!小僧听说青海元帅是秀才出身……台吉要去河卡草原跟他决战么?”

绰克兔摇摇头,抬手在盘起的腿上轻点两下:“决什么战,如果刘承宗向西进军,我们就从黄河西走,绕着他离开这里。”

这封经过润色的书信并不没有让他感到愤怒,所以他非常理智的认识到,刘承宗去攻打乌兰山,就是他率军离开这里最好的机会。

尽管狼狈退出青海非他本意,但攻略古如台吉与小拉尊的领地,也让他取得巨额财富,现在离开结果还不算坏。

绰克兔台吉并未把信使被俘的消息大肆声张, 只是一方面命城中守军大肆打造守城器械, 一面派人向西边黄河移动,探查沿岸布防情况,以待刘承宗西征乌兰山,趁机离开黄南。

但刘承宗怎么会离开呢?

实际上就在绰克兔派人监视河西布防的同时,刘承宗也已派遣戴道子率领塘骑渡过黄河,将他的想法告知刘承祖,双方在黄南构建出一条交通线,以往返传递军情。

刘承宗担心的是攻城,他的攻城经验并不丰富,但也知道战争最基本的东西:攻城是下下策。

除非望风而降和内应开城,但凡守军死守,就是攻城方的噩梦。

刘承宗历来有丘八作风,谈不上很像正经读书人,但也很少不留情面甚至以恶心人为目的去骂人。

他给绰克兔写信恶心人,就是单纯希望绰克兔能因他的辱骂倾巢而出,到时决战在河卡草原开打,刘承祖负责率军截断其退回八角城的道路,这场战争很容易就能结束。

而把俘虏放回去,则是为了让守军知道没有援军,从而消弭其死守之心。

如果这样的计划都失败了,那他就只能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了。

七月的河卡大营,师成我率领匠人赶到,修起两座高炉,一面炼铁融铜,一面制作器械。

说起来阿海岱青还给刘承宗帮了个忙,如果不是手上有现成的回回炮,就算让元帅府的匠人制作攻城器械,都很难想到这种攻城器械。

现在他手上有两架被拆卸的回回炮,运到八角城就能参与攻城,不用白不用。

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难运输,所以刘承宗在这边打造的都是小型器械与大型器械的标准件,另外依靠西宁府进行弹药补给。

小型器械自然是云梯车和木幔这一套夺取镇原城的老宝贝,那是刘承宗三年戎马唯一一次正经攻城,可要说是他最熟悉的攻城器械。

除此之外,因为有李卑这样的高级军官作为幕僚,他们的攻城装备又增加了几样图纸。

重型器械只有填壕车和城壕车两样,除此之外是开花弹……不是炸得满天飞的开花弹,这个发火率低,攻城时很容易被蒙古人捡起来点着了再扔下来。

李卑说的开花弹是里面放入大量硝与混合装药的烟雾炮弹,用来遮蔽守城军队的视野。

而填壕车和城壕车则两种木车,前者是个会移动的木壳子,用来遮蔽箭矢保护士兵把土木石推到壕沟,把壕沟添出道路。

后者则类似云梯车,不过放出来的是木板,用来在较窄的城壕上搭桥,以供攻城军队通过。

除了这些,刘承宗的军队顿兵河卡,制造等待加工的铜料,师成我的铜料配比是以每九十二斤纯铜,配以八斤锡铅,制成五斤等待加工的薄片,方便运输使用。

这次刘承宗要让师成我制作的是千斤重炮,他们至少要筹备三万斤铜料。

等这些东西都准备完毕,已经进入八月,刘承宗不免在盛夏扼腕叹息,他对绰克兔台吉的激将法还是失败了。

谷辩 绰克兔确实坐得住,据归德千户所的兄长传回消息,这段时间里八角城的军队甚至都没有出击,只在八角城挖掘壕沟、制作守城器械,他们甚至还在城上憋出十二架投石车与四门火炮,吓人的很。

倒是乌兰山的阿尔斯兰那边的疑兵之计成功了。

尽管阿尔斯兰闲不住,一个多月来带兵跟守卫茶卡盐池的钟虎斗智斗勇,还曾带马队越过南山堡,去跟海西知县刘国能进行过一番亲切交谈,但说什么都不来河卡草原给刘承宗添堵。

总之,刘承宗很欣赏这个比他大了十岁的同龄人,全身上下散发着跟年龄不符的成熟稳重。

刘承宗觉得,这会就算绰克兔派个信使抵达乌兰山,向他求援,阿尔斯兰没准都不信,甚至还会还嘴:“你爹才叫你去河卡!”

八月初九,由西宁府驻军的参将杨耀率军出南山堡,进一步封锁阿尔斯兰向东进发的道路,刘承宗的大军正式自河卡草原拔营,携大量辎重渡过黄河,向东进发。

与此同时,刘承祖麾下西宁卫千户李万庆率军出发,进入八角城方圆百里,开始清理喀尔喀蒙古人占领的据点。

十日之内交锋八次,六次击溃一次被击溃,还有一次对峙到天黑各自退去,共俘虏敌军四十六名,陆续让他们知道各种假情报,并将俘虏们故意放跑。

这些日子对绰克兔台吉来说并不容易。

断断续续的情报不分先后地通过逃回俘虏传回城内。

当夜幕覆盖八角城,篝火把这座十字城的城墙点缀,穿羊皮袄的蒙古兵围坐篝火,总会把话题扯到令人压抑的战局上来。

部众绘声绘色地转述逃回俘虏的话,替刘承宗宣布在乌兰山活蹦乱跳的阿尔斯兰已经死了,死在攻城军队的炮火中。

人们爆发争论,有人说阿尔斯兰没死,据他知道的消息,元帅府在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就撤军了。

讲故事的部众脸上带着奚落:“你知道的那是仗还没打完,他们退军是因为刘承宗没带厚衣裳,你看看咱穿的啥?他就穿个单衣裳哪儿受得了,回去拿了厚衣裳又围城了!”

反正都是道听途说,相信阿尔斯兰没死的部众也没那么坚定,赶忙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调了大炮,只能看见火光,炮弹砸中守军,脑袋都砸碎了,跟我说这事的兄弟说是守将,可乌兰城哪儿啥守将?就是阿尔斯兰,准没错。”

当夜晚群星闪烁,当白昼羊肉在锅中翻滚,同样的场景在八角城一次次重现。

这些消息如野火般在城内城外扯地连天的毡帐中流传,肆无忌惮地传开,直到传进贵族耳中。

按照刘承宗的想法,这消息在第一时间就会被绰克兔知晓,随后很有可能会被下令封口,因此只是有枣没枣随手打一杆子的事。

但他的担心完全多余,因为这支蒙古军队没有那么高的正规化,他们的组织度就和青海大帅的老婆一样——很多人希望有,有时候好像有,实际上不存在。

在小庙里念经的绰克兔甚至根本不知道有俘虏逃回来,这座城关于外面的任何情报,绰克兔台吉都不是第一个知道的。

当然,就算在知道后下令封口,他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随着乌兰山蒙古城正被围攻、守军大将被炮击杀死、守军大肆溃逃、元帅府大获全胜等假消息人尽皆知,恐慌情绪正在八角城大营蔓延开来。

八月十九日傍晚,在西边游牧的部落朝八角城仓惶逃窜,他们看见衣甲鲜明的汉军渡过泽曲,马蹄踏过满山黄花朝八角城逶迤而来。

绰克兔还没能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走出,数以千计的蒙古人在这座十字城内高声念起佛号,上千个念珠被上千根手指同时磨砂,在城池上空汇成巨大响动,以至于让城外牧兵也一同加入祈祷。

人们祈祷不是为了祈祷,只是为了让自己融入这个集体之内。

这就像个悖论,在成吉思汗存在的年代,蒙古人并不需要任何身份认同的仪式,但在现在,这种为凝聚身份认同而产生的仪式恰恰宣告着凝聚力所剩无几,伟大汗国的存续岌岌可危。

绰克兔台吉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了,战争开始了。

他只剩下这座城墙,还有一万多个暂时为他而战的战士,当儿子生死不知、林丹大汗太过遥远,这些人是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力量。

从八月二十日早晨开始,他游牧在外的部众一层层溃逃回来,他们没有和人交战,只是远远看见逶迤行来的军队,就被吓破了胆,向八角城汇聚。

据这些与敌人有过一面之缘的战士们口述,绰克兔知道自己的敌人拥有整齐的军队和明亮的铠甲。

刘承宗并没有,他没有任何一支铠甲统一的军队,巴桑的战士也谈不上阵容整齐。

他只是让张天琳集结了三百个拥有明甲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军队最前面吓人罢了。

明甲的吓人效果很好,当上午的日光照在他们身上,迎面向敌军踱马而去,晃眼效果奇佳。

八月二十二日,刘承宗策马央曲河南的陡坡,他终于看见了八角城,这座他早就从小拉尊那听说,却从未见过的奇怪城池。

绰克兔台吉已经完成坚壁清野,草原上除了河流与河滩,还有拉尊种下长满了即将成熟庄稼的田地,就只有这座孤零零的十字形城池。

蒙古军队都已经撤进城内,只有少数马队在河流的保护下游曳于城西。

刘承宗并不急于进攻,只是在城南、城西的河对岸扎下营地,修起铸炮用的化铜炉,并在更远的地方采集木料,开始修造大型攻城器械。

同时派出高应登扼住城东山地,让黄胜宵用抬枪把河对岸的蒙古游骑撵进城内,开始采土填河、搭建木桥。

随着一台台攻城器械修造完成、一门门千斤狮子炮被铸造完成,最外层的河流也被修出一段段土坝,几座木桥同步搭建,一切万事俱备。

九月初三的早上,穿戴整齐戎装的刘承宗抱着头盔走出帅帐,让人在营门外升起刘字帅旗,鼓声阵阵,护兵们急急忙忙奔跑在整个营地,向全军宣告:“攻占八角城的战斗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