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顽贼 > 第四百二十章 乌斯藏

顽贼 第四百二十章 乌斯藏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8 07:21:0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入秋后河湟越来越冷,高原上的康宁府已经上冻了。

囊谦县的扎曲庄园三层,曹耀坐在日光厅的火炉旁面容阴沉,一点一点向玉雕烟斗内压着烟草,他手边放着两封展开的书信和一封来自乌斯藏的劝进表。

身着厚实乌斯藏锦缎的摆言台吉坐在对面,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身旁还立着两个被解下腰带佩刀的蒙古武士。

曹耀抬手指向那两名蒙古侍卫,手指向旁边一摆:“出去。”

两名侍卫为难地看向摆言台吉,后者面上笑容凝固,轻轻点了两下头。

待侍卫出去,曹耀将烟斗递给侍从点燃,继续以阴沉的目光看向摆言,直到盯得摆言发慌,才咬着牙轻声道:“大帅被蒙古诸部拥戴称汗,我让你表示表示,你们兄弟仨就表示个这个?”

他手边的两封信,一封是刘承宗被拥戴称汗广传四方的告示,另一封则是刘承宗亲笔写来的信,告诉他要成婚了,叫他和杨鼎瑞回西宁,顺便问了问康宁府继任者的意见。

而那封劝进表,则是摆言台吉、拉尊、古如台吉这青海土默特部火落赤三兄弟写给刘承宗的,劝进大汗继承大统,登基大元皇帝。

曹耀想要的表示,是让乌斯藏里的哥仨儿给点祝福、表示支持、上表臣服就完事了,但摆言台吉带过来这封劝进表,在他眼里属于整活儿瞎胡闹。

先不说劝进称帝这种害人的事情。

谁要继承那个倒霉国号啊,真正的大元早就被祖宗干废了,剩下那个叫北元都算蒙古人为面子强撑,一般来说它的正经称号应该是残元余孽。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要称帝,那也不能用大元,反正这会儿要是称帝,曹耀认为他们八成是打不回内地了,那国号就叫大青。

要是奔着打回内地考虑,曹耀觉得这个敦塔兀鲁斯的国号就很好,回头刘狮子称王,国号大中,年号一统。

把太祖皇帝当年想用没用的国号给他用了。

摆言台吉强扯着笑容道:“大帅称帝,不是好事嘛。”

“好事?”

曹耀俯身前倾,很认真地看着摆言台吉:“我看……你们兄弟仨是不是被大帅称汗这事,气坏了?”

摆言台吉被说中心思,眨眨眼转头看了一眼旁边,才辩白道:“我们怎么会生气?”

曹耀没说话,只是转头吐出口浊气,抬手把火落赤三兄弟的劝进表扯成两半丢进火炉里。

说起来,曹耀对刘承宗被蒙古贵族拥戴称汗的消息,一点儿都不意外,他的反应就像元帅府绝大多数汉番将官一样,挺好,但无所谓。

因为称王称帝称汗,本质上都一样,代表着地位高低和利益分配。

忽必烈靠汉军世侯争天下,登基称帝并无不妥;尽管曹耀还不明白刘承宗究竟和卫拉特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但单凭元帅府手上大几万蒙古军队,九成版图都是牧地,称汗也是应有之义。

但刘承宗不能称帝,因为时候没到,称帝,就说明要给手下人算账了,官职爵位都要给,就凭他们现在的地盘,给不起。

不过话说回来,更离谱的曹耀也见过。

就比如眼前这个摆言台吉,是如今的乌斯藏雪域之主。

康宁离乌斯藏不算远,尽管乌斯藏大得无边无沿,但主要人口都集中于拉萨河谷,何况康宁府跟入藏的火落赤武装集团还一直有贸易往来,所以消息的滞后性基本上就是一到六个月。

一个月是火落赤三兄弟主动告知,六个月是传闻传到昌都的时间。

这两年不光刘承宗在北边忙着征战,土默特部的火落赤三兄弟在乌斯藏也忙着征战,直到今年,三兄弟终于攻陷桑珠孜宗堡,入主拉萨河谷,成为名副其实的藏地之王。

但其实他们这个入主不入主,在曹耀眼里的区别……并没有很大。

去年这个时候,摆言台吉的使者经昌都至囊谦,找上曹耀借人,借会打算盘的人,说乌斯藏诸多贵族已经附从他们,只剩下藏巴汗占据的宗山堡还没有攻陷。

曹耀也不知道这兄弟仨是经历了青海的失败,学会了团结;还是说在乌斯藏有了新的敌人,让他们对窝里斗失去了兴趣。

总之,他们在乌斯藏过得挺开心,使用的战略也简单易懂,劫掠。

没办法,相对于乌斯藏本地军队,复杂的地形和坚固的山堡,能在最大程度上削弱蒙古马队的优势。

但是在野战中,乌斯藏军队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所以本地贵族拒绝跟火落赤兄弟进行会战决战,更希望他们一座山堡一座山堡去啃、去敲。

三兄弟当然也没那么傻,他们把战争的跨度放长,一支支蒙古马队游荡在高原雪域,劫掠每一片领地。

敌人跑了或者据守堡垒,没有关系,把堡垒外的人口、牲畜、钱财、粮食劫掠得一干二净,他们就回到自己的牧地。

然后商队向昌都启程,把壮劳力和财货统统卖进昌都,反正留在他们手里也养不活。

明年再发兵问问那些敌人,服不服从,不服从就再来一次。

大伙被他们这种打法折腾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纷纷上表附从,拉尊在宗山成为乌斯藏的宗教首领,古如台吉成为政治首领,摆言台吉作为军事首领……他们成了雪域之主。

政策依然每变,每年征收一成添巴,其他的不管不问,地方上该割据的继续割据,一切照旧。

摆言台吉向曹耀借用懂算盘会算数的人,不为别的,就为找些个聪明人进乌斯藏,把那些贵族封地年收入算个明明白白,好征收添巴。

倒不是火落赤三兄弟不懂康宁府的结构,摆言台吉还记得跟刘承宗的约定呢,他倒是想让刘狮子给他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倒是想砍掉地方贵族。

做不到啊。

一方面是摆言台吉尝试过按康宁府的法子来管理地方,设立县衙官职,但这玩意儿除非再掀起一场战争,把乌斯藏打烂,否则设立了和没设立一样。

另一方面则是杨鼎瑞拒绝向乌斯藏派遣官员,他们自己的官员还不够用呢。

康宁府七个县,两年倒是培养出不少认字的人,但都是过去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旧贵族,他们寄予厚望的小孩们还没长大。

况且,对于乌斯藏问题,杨鼎瑞和曹耀这两个康宁府军政主官的看法相同,他们都不希望元帅府把乌斯藏纳入直接统治。

占领康宁,还可以说是为了打造进军四川的前进基地,占领乌斯藏图了个啥,封禅喜马拉雅?

在曹耀看来,打穿拉萨河谷,对他手下的军队来说很容易,都不需要派遣什么大将,只要能平安渡过入藏险道,给李老豺三千人马,就能一路推平拉萨河谷。

人多也没用,那边的地形,三万军队还不如三千军队灵活。

但占领,就不是三千军队能干的事了。

现在不是干这事的时候。

实际上占领统治康宁府,就已经让杨鼎瑞和曹耀这俩帅府大将吃尽苦头。

如今曹耀、李老豺、罗汝才所率领的军队,已经从进驻康宁时的中装步骑,全部变成轻装火枪手了。

这是他们在现有条件下,保持战斗力的唯一的方法。

战马和驴骡在高原的平叛、剿匪战斗中倒死得太厉害,失去了高大强壮的河曲马,他们只能用本地马匹补充,本地马匹善于在高原行进,倒是不会在战斗中大量倒死,可是载重能力差了一些。

康宁马最好的载重是一百明斤,能够在高原日行六十里。

因地制宜,整个军队的装备、战术,就全部都变了,他们最开始是一人双马,后来发现太奢侈了,因为地方上七个县也都需要马作为交通工具。

后来变成单马,可单马的载重能力不足,便只能减轻负重。

帅府军队由于骡马化程度较高,负重一直很高,突然没了大量战马、康宁的山地作战也不允许大量车辆随行,就造成军队的战斗力锐减。

弓箭和火枪都不轻,弓带两张、箭带四壶,算上弓囊箭囊有二十斤;火枪一杆、一百颗弹药、五盘火绳,则有小三十斤。

再加上他们的棉衣、铠甲、头盔、兵器、兵粮,一名披甲士兵的正常负重,基本在八十斤左右,如今条件不行,只能轻装上阵。

先是不穿盔甲带盾牌,再后来康宁府的军器局军匠多了,干脆连盾牌都不带,人手一杆火枪带腰刀;最后腰刀也不带了,带个铳刀就剿匪去了。

如果不是迫于形势,曹耀是绝对不愿意让士兵这样就上战场。

从康宁府换装至今,大小规模的剿匪战斗发生过十七次,曹耀多次在战报中看见,李老柴和罗汝才描绘士兵挺着铳刀击溃敌阵的场面。

但这骗不过曹耀,他知道这种臆想中的场面并不存在,不过他也并不在意将领用这种说辞,来鼓舞士兵的勇气。

毕竟曹耀是元帅府最早玩铳刀的人,早在刘承宗还没当兵,曹耀就在京军火器营里用上铳刀了。

士兵用这个能击溃敌阵,完全是因为他们火枪多,敌人根本没办法和他们对射,但要说士兵装上铳刀不是追击已经被击垮的敌人,而是真用这个把敌人冲垮……曹耀觉得可以换个将军。

以元帅府第一马弓手刘承宗为例,刘狮子但凡手上随便拿个什么东西,哪怕是一柄二尺长的铳刀,曹耀都不愿意和他对打,没有取胜把握。

但如果刘狮子手上是一杆装了铳刀的鸟铳,就别说给他杆长矛了,就算给他杆差不多长的快枪,曹耀都觉得问题不大,可以打。

铳刀不到两斤,火枪八斤往上,装一块十斤重,而且它持握方式,基本上属于奇门兵器。

八尺长的短矛也就才五斤,鸟铳装上刀跟这玩意儿打起来太吃亏了。

但曹耀并不认为这东西没用,它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和冷兵器打起来吃亏,但是跟火枪手对打,肯定有铳刀的沾光。

他以前觉得这套宝贝挺生不逢时,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因为从前,周围使用火器最多的就是明军,明军自己装备铳刀,也捅不过别人的冷兵器,但如今使用火器装备率最高的依然是明军,事情就有意思了。

所以铳刀还挺有必要。

曹耀打算这次回西宁参加刘承宗的婚礼,带一队轻装火枪手回去,让刘狮子看看康宁府的军队,衡量一下他们的战斗力,别将来做出错误的战略判断。

以为这边是三千重兵入川,即使上是三千轻火枪手,到时候闹笑话。

曹耀已经从刘狮子调他们北上的消息里,看出元帅府将来的战略重心将会转向东边。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乌斯藏里的火落赤兄弟,尤其在这仨家伙搞出个劝进表之后……他们想称汗。

摆言台吉眼睁睁看着曹耀把劝进表烧了,瞪着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听曹耀道:“你现在写,算了,你跟着我一起回西宁,自己面见大帅跟他说吧。”

“我去西宁?”

摆言台吉不想去西宁,他记得刘承宗在康宁府是怎么对那些贵族的,现在他们兄弟成了乌斯藏最大的贵族。

这让他不敢去见刘承宗,只能顾左右而言他道:“要不曹大帅先去,我回去给大帅准备礼物?”

曹耀想都不想就摇头道:“摆言台吉,你以为,我们为何不进乌斯藏?”

摆言不知曹耀为何问起这句,稍加思虑便道:“大帅是要进中原做大皇帝的人,乌斯藏偏鄙角落,大帅看不上。”

曹耀再次摇头,看着摆言似笑非笑:“乌斯藏偏鄙,但若是想去,昌都都到了,难道宗山就那么远?不见得吧。”

“三年前我们不进乌斯藏,是乌斯藏太高,我们在昌都和囊谦驻扎了三年,乌斯藏已经不高了。”

这一番话,说得摆言台吉尾椎骨直冒凉气。

其实火落赤诸部的势力较之入藏前强大了许多倍。

但他清楚地记得,三年前刘承宗是如何攻陷囊锁谦莫宫,那些难攻坚固的山堡对元帅府火器部队来说形同虚设。

而在这两年当中,元帅府对他的震慑力却有增无减。

“现在我们不入乌斯藏,完全是因为,大元帅把你当作朋友。”

------题外话------

晚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