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 第164章 旧城改造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第164章 旧城改造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2-07-06 18:06:0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朝廷征地,只需一纸诏书即可,何须如此!”

傅友文开口道,“若是他们的私产,朝廷自然要补偿,但不是他们的私产,朝廷没有出钱的道理。陈大人想的好,可有时候德政在民间未必是德政,而成了迁就姑息!”

外城临河的土地问题很复杂,复杂就复杂在那些窝棚都是贫困百姓搭起来的,官府以前没计较,但现在不能算作他们的私产。

“而且,临河那边有些房子也是有地契的,是百姓的私产。若是朝廷征地,那些没地契的都补了,有地契的该如何补?”傅友文继续道。

陈德文马上开口道,“有地契的更好办,给房子给钱遣散就是了!”

“给多少?”傅友文也马上说道,“大库里好不容易攒下些银子,没有乱用道理。按陈府尹所说,沿河征地一事,又是盖房子又是补偿的,多少钱够用?”

朱允熥沉思片刻,“户部,那你的意思是?”

“有地契的赔!”傅友文正色道,“没地契,没户籍的,划出一个地方让他们落脚便是。”

“那你的意思,因为没有地契,官府就可以强行拆了人家一家人住的屋子,就可以把人赶走,对不对?”朱允熥脸色不悦的说道。

傅友文微微俯首,“殿下,世间事不可唯心!请听臣言,运河边早先乃是泄洪地,官府早就有令不许贫民搭建窝棚,后贫民聚集居住,官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哦,既然不让搭,为什么当初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朱允熥冷声打断对方,“孤就不信,若当初严苛一些,不许他们在沿河搭建窝棚,他们会把家安在那里?”

“哦,当初因为无伤大雅,所以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因为有了利益纠纷,官府就说是有违当初政令,这些房子又没地契,说拆就拆?”

“哦,还真是官字两张口,说什么都有理!”

“那孤问问你,你拆了人家房子,征了地,让那些住在那的贫民哪里去?啊,外城虽大,可哪有人家安身落脚的地方?”

“盖房子他们没地,也没钱。租房子,他们一个月挣的,还不够给租钱。这让人家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外城那个地方,孤也去过,一言难尽!和内城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污水横流恶臭四溢!”

说起这个,朱允熥脸色更加不好。

“有些事,朝廷也好,官府也罢,要有人情味!”朱允熥继续说道,“今日外城之所以如此脏乱差,百姓是一方面,但官府也有责任。现在,一股脑把这些事都推给百姓,不公平!”

说着,他看看众人,“陈爱卿的想法就很好,借征地之名,行改善之事。让运河边的百姓把地腾出来,给邮政司做仓库。再选择一块地方安置贫民百姓,如此一来外城脏乱差必能改善。要是有好房子,谁愿意住狗窝呀!”

“这种事说起来跟修桥铺路一样,都属于基础的民生建设。朝廷出点钱,外城大变样。百姓有新房住,商人的货物有地存放,建设开始百姓还都有活干,家中有进项。”

“窝棚变新城,外城日后和内城一样干净繁华,这不是德政吗?”

其实,这就是简单的理念冲突而已。

由政府主导城市基础建设,归根到底最终受益的是百姓。看似是政府拿钱出来,但这个钱是拿出来在民间流通的。最后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带来的收益也不是简单用钱能够衡量的。

一旦改造成功,对于外城由于是运河边的穷苦百姓而言,生活是质的飞跃。

“若是征运河边的地,加上安置百姓,要多少钱?”朱允熥又问道。

陈德文躬身,“臣,算了下,大概需要二十三万六千!”说着,又补充道,“共计五千多户!”

朱允熥想想,“这事,你们应天府去办。”随后,格外交代一句,“好好办,别出什么差错。那些没地契的百姓,就按你说的法子办。另选一块地方,给他们盖房。至于盖房的人手,可以从这些百姓中招募。”

“臣,遵旨!”

“涉及到土地的事,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小心无大错,办这等事,务必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陈德文跪地叩首,“臣,谨遵殿下谕旨!”

殿中群臣,看到这一幕,都心中暗道,大明官场又多了一枚新星。这陈德文已是入了皇太孙的眼,前程不可限量。

的确如此,朱允熥一开始只以为是简单的征地。听陈德文那么一说,心中不由得惊奇不已。对方所说的以换代征等等,俨然和旧城区改造异曲同工。

做好了,绝对是造福百姓!

朝会退去,朱允熥又去老爷子说了会话,顺路再看看信国公汤和。

似乎是即将到来的喜事,让汤和心情舒畅。现在整个人看起来,不像前几日那般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的老态。虽半边身子还不能动,但面上已有了生机。

勋贵和皇家再次联姻,而且是嫁给皇太孙为侧妃。京师中的勋贵们,重礼如流水一般送入大内。

大明上下,都在翘首盼着这场婚礼快点到来。

外廷如此,内廷更加热闹。尤其是那些尚未就藩的王爷们,其中最大的沈王等人,也到了结婚的岁数。可迟迟不见老爷子指婚,不免心急如焚。

而老爷子为了给汤和冲喜,唯恐宫里不热闹,声势更加浩大起来。

“皇爷爷,您这是真舍得!”

晚饭时分,朱允熥和老爷子一同用膳,看着宫内装点彩妆的宫人笑道,“弄这么热闹,要花不少钱吧!”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老爷子为人勤俭,这种花钱的面子事,一向是不大爱做的。

老爷子坐在饭桌边,笑道,“哼,现在咱家花多少,等新媳妇进门那天,双倍都还回来!”说着,对朱允熥笑道,“汤和,可是大财主。就这么一个孙女,嫁妆上肯定下血本了!”

见老爷子脸色不错,朱允熥开口道,“皇爷爷,几位小王叔也到了成亲的岁数了。听说孙儿又娶妃子,各个都急得上蹿下跳的,您看?”

老爷子端茶喝了一口,“儿大不由爷,还想着多留他们几年!罢了,改天抽工夫,把他们的事也办了!”

朱允熥想想,又笑道,“四叔家的三位皇孙,如今也都还没有指婚?”

“啧啧!”老爷子想想,“那三个可不好找,老大太胖,老二太莽,老三太阴。哎,老四生的三个儿子,怎么没一个像他的!”

朱允熥一笑,“怎么说都是您的亲孙子,不好找,您也得费心呀!”

“儿孙多,债也多!”老爷子笑道,“前世欠下的。”说着,饭也不吃,起身朝外走。

“皇爷爷,您还没用膳呢?”朱允熥纳闷道。

“不吃了,看看六斤去!”老爷子说道,“好半天没见着咱嫡重孙了,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