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299章 山海经记载的东西

我的1995小农庄 第299章 山海经记载的东西

作者:叶公好龙A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8 13:41:1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99章 山海经记载的东西

陈凌这个护林员的新身份挺好。

与生活不冲突,每月还可以领工资,家里知道后都挺高兴。

“大教授你们吃饭没,没吃晌午饭的话就一块吃吧。”

王存业看他们来的匆忙,而且现在也刚到中午饭点,就招呼他们坐下吃饭。

“不用,不用,你们吃你们的,我们人多,带了熟食的……”

韩宁贵摆了摆手,这次过来十来个人,又不是他和冯义两个人,要是只有他们两个他就不客气了。

王存业也看出来他们人多不好意思,就拉着韩宁贵坐下:“哎呀没事,坐下吧,走这么远的路带的饭早就凉了,快坐下,吃口热乎的。不够吃我们再去做。”

高秀兰也在旁给他们拿碗盛饭。

今天晌午也就是家常便饭,用小白菜做了点疙瘩汤。

一锅盛出来刚好八碗。

这还是陈凌饭量大,疙瘩汤不管饱,就着馒头、炸馍片,也要一顿喝三四碗才够。

“不够吃我再去做一锅,这快得很。”陈凌见此,就起身往厨房走。

韩宁贵急忙跟上,从包里取出来一袋子熟食,准备在厨房切好摆两个盘。

陈凌看了眼,是一块熟牛肉,还有肺和肝子。

现在的人,很少吃肠肚。

肥肠啥的要等再过个十年才会兴起。

现在的肠子肚子是很便宜的。

肺叶和肝子这类东西反倒极受欢迎。

尤其是常在外面各地跑的人,很喜欢这一口。

进了厨房,韩宁贵在切肉,陈凌就去择菜洗菜,盛出两碗白面倒入盆中,打鸡蛋,加红薯淀粉,搅拌成面糊糊。

“咦,富贵伱不是做疙瘩汤吗?咋都搅拌成糊糊了?”

韩宁贵看到他这举动,非常疑惑,疙瘩汤可不是这个做法,他活了半辈子能不知道?

“哦,省点事,不做疙瘩汤了,做一锅面鱼儿汤得了。”

“面鱼儿?面鱼儿是啥?”

“其实也是面疙瘩。哈哈……”

陈凌笑了两声,利索的把西红柿炒熟,加红薯叶,小白菜,再加水。

“这玩意儿在我们北方有好多做法,我这就是图省事。”

说着锅里的汤烧开了,他就拿出铝制的圆孔笊篱,一手拿着笊篱,一手拿勺子,用勺子舀一勺面糊糊倒在笊篱上。

面糊糊就会顺着笊篱的一个个小圆孔漏下去,落到煮开的汤中。

陈凌一边用勺子往笊篱上倒面糊,一边还得不断用勺子刮一下。

以防出现面糊堆积,导致漏到汤里的面鱼儿成为一大团。

等所有的面糊糊全部漏进汤里。

韩宁贵过来一瞧,锅里的面鱼儿一头大一头小,在滚沸的蔬菜汤中翻滚,倒还真像是一条条小鱼一样。

“哦,原来这就是面鱼儿啊,看上去跟蝌蚪似的,还带着小尾巴。”

“是啊,其实平常人家出好面糊糊后,都是用筷子拨进锅里,又叫拨鱼儿。”

陈凌说:“这东西做法多,有是面糊糊的,也有和成面才下锅的,清水煮熟,过凉水,做成炒面鱼儿,烩面鱼儿,还有绿豆面和淀粉做成凉粉鱼儿的,多得是。”

“做出来再倒点醋,来两勺辣椒油,酸辣口的非常好吃。我们这儿是片酸辣这么吃,再往北就是浇上两勺热臊子,香得很。”

陈凌说着给他舀了半碗,让他品尝。

韩宁贵吸溜了两口,砸着嘴赞不绝口:“原来这就是面鱼儿啊,感觉比疙瘩汤好喝,不得不说,北方的面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么多年,我还没认全呢。”

“嗨,那是韩叔你没研究这个嘛。”

两人说着话,把面鱼儿汤盛出锅。

这面鱼儿汤虽然韩宁贵不知道,但是有人认出来。

是去年在风雷镇鹿头山见过的年轻人,被满地狼尸搞到呕吐的那个。

“我见过这个,我们老家叫凉虾,是用大米磨成浆,漏勺漏出来,夏天放在薄荷水和酸梅汤里,很解暑的。”

陈凌点点头:“哦,你们那个叫凉虾啊,我们这儿有做法差不多的,叫凉粉鱼儿。是绿豆凉粉那种。”

他们两人起了这个头,大家品尝了下着面鱼儿汤,称赞的同时,也交流起他们各个地方的特殊饭食来。

这样倒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或者说是陈凌和他们熟了起来。

因为这些人早就从韩宁贵口中知道陈凌了,对他了解的也很清楚。

什么狗啊,鹞子啊都听闻过。

于是有人就问陈凌:“兄弟啊,我们刚才看到你这农庄门口挂着牌子,说是配狗一次两千,是管配上还是不管配上……”

“肯定不管配上啊,只要牵着母狗找上门来,我家这狗看母狗顺眼肯骑上去配,这样配一次,就是两千块,不保证配得上配不上。”

其实以黑娃的能力,只要肯配,就没配不上的。

黑娃的外形本来就威武雄壮,在公狗里卖相是很好的。

就算不了解黑娃的能力,光看外表,也有喜欢狗的人会买单。

所以韩宁贵听他这样说,就笑道:“你让山猫来说,这个一点都不贵。但是在你们这边儿,山沟沟里,这价格有点吓人。”

“嗯,确实,我就是被找的烦了,才挂出去的……”

陈凌把黑娃的事情一说,大家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很理解陈凌是什么心情了。

理解之余,也为黑娃的勇猛而震惊。

竟然和母狼配上种了。

而且不是一只,是一个狼群的母狼。

娘嘞,这狗也能厉害到这种程度吗?

“就是刚配上不久,那群狼就搬家了。”

陈凌说出当时老丈人的猜测,又问韩宁贵:“这应该是怀上了吧。”

“是怀上了,狼很谨慎的,怀胎两个月就要生下狼崽子,你觉得它们可能在离人类居住区这么近的地方生产吗?”

韩宁贵笑笑,反问一句。

“哦,我就说嘛。前些天还跟黑娃好得不行,结果到了中秋的那天晚上,突然就连夜搬走了。”

“这么说,农历十月十五以后,就能有好几窝小狼狗崽子了。”

随后又难免说起什么猫三狗四的事,狗怀胎四个月太慢,还是狼快,两个月就行什么的。

韩宁贵却说:“这一点你倒是弄错了,狼、狗、豺、狐狸,这些大多数都是怀胎两个月左右就会生崽子。”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猫三狗四,这个说的是白天黑夜加起来算在一起,说是狗是四个月,实际上也是两个月左右。”

他这话一说出来,陈凌一家子就有点懵了。

“富贵你养着狗的,还把狗养得这么好,你竟然不知道这个?”

“不知道啊,我养狗时间短。”

陈凌看看老丈人和丈母娘。

王存业摇摇头:“这谁知道,都说猫三狗四猪五羊六,说的久了,谁还去费心思去记这狗啥时候生崽儿。再说我们也没养过母狗,以前的大黄狗也是公的。”

高秀兰也说:“是啊,要是鸡鸭,这知道的清楚,肯定没差。每年得孵呢,都经过我的手,拉到风雷镇赶场卖小鸡仔儿。狗咱们家不咋养,那大黄狗老死之后,你大哥二哥也不养狗了。”

老太太之前也受民间谚语影响,一直以为狗是怀胎四个月呢。

陈凌哦了一声。

他之前也以为狼是受野外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怀胎时间短呢。

随后也不再纠结这个,而是问韩宁贵:“韩叔,这狼、狗、豺、狐狸,都是怀胎两个月左右,长得也都挺像的,你说这狗能和狼配了,能不能跟豺狗子、狐狸配上呢。”

“哈哈哈,你小子,你还真敢想啊。”

韩宁贵一帮人听到陈凌这话直接愣了一下,韩宁贵更是笑着指了指陈凌,然后对冯义和一众同伴说:“我说啥来着,这小子想法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吧,别看他在乡下,他这脑瓜子可是比谁都敢想啊。”

“嗨,大教授,听你这么说,我女婿说的这个还真能行?这狗除了跟狼,还能和豺狗子、狐狸配种?”

却是王存业也来了兴趣。

“咳咳,老哥你这……”

韩宁贵一看这老头也勾起了好奇心,差点喷饭,只好说:“狗和狐狸不行,狗和豺可以。”

狗、狼、豺,都是一个老祖宗繁衍出来的。

狐狸是有自己的老祖宗,跟它们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样的东西,配到一起也不会怀孕。

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

陈凌也熄了把农庄外那只母狐狸利用起来的心思,不然他还真想试试,狗和狐狸有啥神奇后代。

吃过饭,就这么坐在一起谈论着。

正好下午又有人牵着母狗过来,到了农庄后,先是看到韩宁贵等人的汽车被吓一跳,随后得知配狗要两千块,还不管配得上配不上。

就也不多待,牵着狗骂骂咧咧的离开了。

“你小子这样很得罪人啊。”

“得罪人也没办法,不这样,隔几天就有人过来找,烦得很。”

陈凌这时候又把两种植物摆出来,让他们研究。

冯义说:“这个长得芭蕉叶的东西,这次要是进山还找不到的话,我们就没办法了,只能先从你这边把这几株带走。

到时候可能暂时没啥好处给你,因为今年到这时候就没什么经费了,我自己的钱还得留着,等明年过来买你的鱼呢,哈哈。”

他拨弄了两下叶片越发肥厚的芭蕉叶植物,感觉好像要开花了一样。

仔细看了看,这小胡子才抬头继续对陈凌说道:“你放心,你现在怎么说也是我们编外人员,我们近两年得到了国家重视和大力扶持,不会亏待自己人的。”

陈凌点点头。

他倒是不在意这个。

而是突然想到,日月洞天里面四季不分明,那些外界没有的花草树木,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他现在想想还不清楚。

有什么作用也没彻底搞清楚。

因为现在也只是拿出来很少的两样,连在外界生长满一年都没有。

只得以后慢慢来研究了。

不过单纯是长在洞天里面的话,陈凌发现这长得像芭蕉叶的植物,不仅可以驱虫,作为调料,而且有些鸟雀也很喜欢啄食它的果实。

陈凌试着吃过这种树上结的果子,果子外形像刺梨一样,稍微大一点,口感和滋味则是和脆柿子很像。

吃完有种嚼槟榔后的强烈锁喉感,之后是强烈的饱腹感。

他曾写信问过笔友,说在一本不知道名的书上看到过一种植物怎样怎样,反正就是托辞嘛。

对方按照他的描述回信说,这种植物和果子,他只在山海经看到过和这个功能有几分相像的,现实中还没见到过。

想起这件事,陈凌和冯义说了一下,小胡子听后惊讶的看向他:“你这人脉很广嘛,有我和老韩做朋友还不行,还有教授当笔友呢。”

“不过人家说的有道理,你的描述太玄乎了,这玩意儿虽说是新发现的树种,但也可能是水土不服出现的变异种,毕竟南橘北枳,也不是不可能,鉴于现在没有相关记载,我们还是得看到成年的树木才行。”

小胡子这个说法,韩宁贵很赞成,说要不这次进山,陈凌跟着去得了。

陈凌倒是想跟着去耍耍。

不过想到豹子在附近的山上活动,他就这样进山的话,就不太放心家里。

想进山,还是得把这个隐患解决了,关到洞天一了百了。

所以还是婉拒了,说王立献和陈大志就挺好的。

上次就是王立献和陈大志两人带头领着他们进山走了一趟,双方都挺满意,这次找他们也顺理成章。

韩宁贵摇摇头:“我们主要是想用上你的狗,还有鹰,你跟着,一个顶十个。”

可惜,陈凌放心不下家里,不能跟他们去。

就带着他们去村里找王立献和陈大志。

这时候去找他们,也挺顺利,王立献今年虽然搞了两个土棚,想在冬天里蘑菇、蔬菜分成两个棚一起种,但现在秋收过去不久,他也还没忙起来呢,正好能跟韩宁贵这些人进山。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村里凑了四五个人,加上韩宁贵一行,十多人浩浩荡荡的进山了。

陈凌还是像往常一样,上午去山上逛逛,履行一下新上任的护林员职责。

下午陪媳妇睡会儿午觉,带带娃。

晚上躺在院里看星星,顺便驱赶几次来偷鱼的丹顶鹤。

看上去无所事事,悠闲得不行。

而实际上,这几天每天上山,在山中湖附近打转,他已经完全摸清楚了豹子的活动范围,做好了下手的准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甚至日月洞天都敞开了大门,就差豹子进来了。

想想洞天那如仙境般的生存环境,他都忍不住为那只豹子感到高兴。

“小豹子啊小豹子,你可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不仅不能杀你,还要把洞天福地给你住,真是没天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