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汉末之风起并州 > 第四十六章南方来使

汉末之风起并州 第四十六章南方来使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9-24 09:51:2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被雨淋了一天一夜,在紧张对峙时,内心焦灼还不觉如何。

等战事结束,湿漉漉的衣服粘连皮肤,冰冷的铁甲仿佛坚冰,阵风吹过,当真是寒冷彻骨。

张瑞是一路瑟瑟发抖的回到了平阳县府,进入县府的第一时间便对审配吩咐道:“姜汤准备齐全了没?立即给归营的将士送上!白波军的俘虏也一视同仁,派军医入驻俘虏营地。最后,给某也来一碗,快冻死了!”

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关于生姜的运用,在华夏可谓历史极为悠久。

《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自从暴雨以来,从冀州、并州采购的生姜就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以供大军驱寒、止痢。运用极广。

与富裕的太原大军不同,白波军、西凉军就只能硬抗风寒、瘟疫,还要顶风沥雨的作战。病倒的士卒数以万计。

谢玄亲自端过满盛姜汤的滚烫瓷碗,说道:“主公请慢用。”

张瑞披着一床被子坐在塌上,对谢玄说道:“不用在这侍卫了。脱了铁甲与亲卫共饮姜汤去!”

谢玄坚定的摇头,说道:“某待李猛更衣换甲过来替岗后再去!”

张瑞无奈,只得对侍卫吩咐道:“再取一碗姜汤与谢校尉!”

不要高估那些高位者的谈话内容,纵然屋内寥寥数人能执掌数十万人生死,但谈话内容也不背离人性,权欲。

这瑟瑟发抖的时候,张瑞就坦言说道:“值此苦难之际,合该有软玉温香在怀!念他人有美妇在旁,嘘寒问暖。某手中姜汤,瞬间香气不再!”

审配哑然一笑。

谢玄与张瑞亲近,饱饮姜汤后,笑着说道:“某意子龙之妹便与主公相合!”

二人对话像极了大学宿舍里男生对女神探讨跟觊觎。两兄弟,一个说:“这会好想要个小姐姐暖床!”

一个说:“我觉得赵虞女神不错,跟兄弟你极搭。”

张瑞满意的点头,一副兄弟你懂我的表情。

玩笑了片刻,李猛便进门替岗谢玄了。

当着手下人面,张瑞便收拢了笑意,谈回公事,对审配问道:“大阳疫情如何?”

审配从桌案上取回一份竹简,看了一眼,说道:“及至昨日,军中染病者升至两百三十六人,康复六十九人人,死亡四十七人。医官预言,疫情人数还会增加。及七月中旬会逐渐下降,八月末前稳控局势,九月左右疫情消失。”

“徭役呢?对徭役百姓亦需尽力救济!”

“徭役当中染病者一千七百余人。康复者两百三十余人。死亡者六百四十余人!不似大军调动频繁,该部已被隔离营中,并未蔓延到其余徭役当中。”

张瑞皱眉,说道:“某下次不想再听到一千七百余人这种话语!七百余人是多少人?精确到每一个人!医官不够便继续发河东医者。药材不够便去采购!白波谷内金钱数以亿计,不要吝惜!去冀州聘请医者!去各地采购药材!务必救治每一个百姓!”

审配恭敬应诺。

随后张瑞转向裴绍,问道:“风寒康复的如何了?”

裴绍拱手,回道:“劳主公挂念,自安邑捷报以来,某便康复大半。如今已几无影响。”

“尔等皆是太原栋梁,务必保重身体,以共襄大业,同享富贵!”

众人立即应诺。

其实施恩不必每次都以利诱。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有时候一句随口的关心效果堪比比黄金百镒。

关切了一下裴绍的病情后,张瑞才向他正式咨询政务,问道:“徭役动员的如何了?”

裴绍回道:“六月规划要动员三万徭役以抢收麦子,但河东各县纷纷响应,归顺主公麾下。只余闻喜一地尚有白波匪寇盘踞。田曹有司重新核算,只需一万人便足以受用。尊主公之令,留有富余,征募徭役一万两千人,皆已在绛邑县待命。”

张瑞满意的点头,说道:“如今已是七月,不宜再等。令郝昭、张济、樊稠立即领兵南下,护送徭役前往闻喜。抢收闻喜全境之粮。令段文为主将,节制诸军。”

郝昭、张济、樊稠三人各自领兵都有两千余人,再加上闻喜县境内的六千人,段文麾下大军就有一万两千余人了!指挥得当,下个月应该就能定胜负。

基本上河东如今需要重点关注的便只有这两处。

只要疫情不蔓延,白波军主力被击溃。平稳的拿下河东便不在话下了。

其他大阳、蒲子县的两处敌军已被团团围住,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关此两处,审配说道:“禀主公,您亲征白波谷这几日,大阳方向有徐荣与董卓的使者先后抵达,主公是否接见?”

“可曾让彼二人互相见面?”

审配笑着说道:“某曾安排两人远远见过一面。随后下死令,卫士坚决不允二人走出房门,杜绝二人有任何交流。想必董卓使者定会有所猜疑。”

那是必然的。

任谁看见部将派使者与敌众私下交流,都会忍不住猜疑。不管他是去求和也好,谈判也好,哪怕是宣战,叫骂。都会令主君产生嫌隙。

因为绕过主君私下与敌众交流,怎么看都是逾矩。

刘备,黄权那种君臣相知的典范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这种互相信任的人太少。

至少,太原文武对董卓的印象尽皆不佳,不信他是个宽宏大度的人。

于是张瑞说道:“那先请徐荣的使者过来吧。”

片刻后一名精悍的男子走进屋内,看见头发湿漉,披着被子的张瑞略微一愣,但还是很恭谨的拱手行礼,说道:“公孙巨拜见建义中郎将。”

复姓公孙,这不是个常见的姓氏。

张瑞便问道:“汝是幽州人?”

“张将军慧眼如炬,巨乃幽州玄菟郡人。”

“可识公孙度?”

公孙巨颇感惊讶,建义中郎将怎会知晓万里之外的人物?

只得坦诚回道:“度乃某之族人,性格刚烈,眦睚必报。”

张瑞莞尔一笑,汉末群雄的圈子可是真小,自己随口一问而已,对方居然真的跟徐荣、公孙度有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