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活埋大清朝 > 第345章 不装了,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求月票、求订阅)

活埋大清朝 第345章 不装了,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求月票、求订阅)

作者:大罗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12-20 12:17:0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世子爷,这本《明夷待访录》其实是梨洲先生写给将来推翻满清而复中华的明君雄主的——这人肯定就是您了!可是没成想,他在接到您的英雄帖后,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清妖的浙江总督范承谟给堵了。所以梨洲先生才派充宗先生、石园先生各带八位高足,带着《明夷待访录》的抄本离开宁波,日夜兼程往江西和湖北而来。

而他自己则带着另一本《明夷待访录》的抄本跟着范承谟去了江宁。本想用这本《明夷待访录》和批判老清妖头福临的言语激怒康麻子,再搞一场腥风血雨的文字狱出来。可没成想那个康麻子居然还挺能忍辱负重,不仅没有杀害梨洲先生,还将计就计地宣布要把他的江宁英雄会开成江宁咨议会。还要在江南搞新政、办新军、兴团练......当然了,这都是瞎折腾,无用功,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面的。”

晕船晕了一路的诸葛三和,这个时候正和一个长着个阿婆脸,年约四旬,还有点肥胖的瘸子一起,在宁王府的存心殿内和朱和墭说着黄宗羲“被抓”和康熙新政的前因后果。

不过诸葛三和并没有朱天王那么急,他还是那副闻稳操胜券的模样。

而朱和墭则是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作为后世的一名学霸,他当然知道《明夷待访录》是什么?这就是一本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当然了,朱和墭自己的《原儒》、《天下为公》和《大同》等著作,其实也可以归入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范畴。

其中《明夷待访录》的重点是建立一个可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朝廷。也就是用来指导资产阶级政府的建立。

而《原儒》则是革儒家的命,使之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各方面的人才。

《天下为公》和《大同》主要是革产权的命!通过重分土地和宗族集体所有制等方法,达到厘清产权和平均地权的目的。

这“平均”,乍一看好像是反资产阶级的,但实际上并不一定......生产资料过度集中,特别是集中于特权阶层是极度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在任何形式的封建制度下,生产资料总是会大量集中于特权阶级手中——这些特权阶级要么是军事贵族,要么就是宫廷贵族,要么是宗教贵族,要么是特权官僚,要么是官商。

当这些特权阶级拥有的生产资料占比达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社会必然会失去进步和创新的动力。

所以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剥夺这些特权阶级占有的财产,并且进行重新分配。

什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贵族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还革什么命?

就连美国这样的国家在它的独立革命中,一样剥夺了大量英国人或忠于英国的农场主的财产,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

而具体到清初的广东、福建,不仅存在大量依附于满清统治的封建特权阶级的财产需要剥夺,而且还存在大量产权不清的生产资料。

以至于在人地矛盾极度缓和的情况下,还有许多人要租地耕种,同时又有许多抛荒土地。

而平均化的重分,在最大限度拉平差距,让所有人都尽可能处于同一起跑线,然后同时再厘清产权,使得国家可以立法保护没有特权加持的私人财产。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有几个可以助力经济腾飞的优势产业——比如瓷器、白糖、茶叶、丝绸、棉布、铁器等等。

那就是相当理想的资本主义开局阶段了!

这种理想的开局,在清末民国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当时人地矛盾太尖锐了,同时一两千年积累起来的优势产业已经全部丧失,只能通过出口初级农产品获取一点点外汇用于工业化......

而在清初......可以这么说,你只要随便一搞,资本主义就来了。

当然了,像大清这样,怎么破坏生产力他就怎么搞,那是无论如何都搞不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谁(必须是汉人)在清朝初年造反成功,都能搞出一些资本主义——一般情况下,造反家们胜利以后总是要搞一些和被他们推翻的倒霉蛋的政策相反的路线,要不然他造哪门子反?

而只要把大清搞得那些政策拿过来,颠倒一下,闭着眼睛也搞出个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了。

所以......吴三桂那个老家伙一样可以拿着《明夷待访录》当革命纲领,然后再把满清的政策颠倒着搞一搞,最后搞出个资本主义!

实际上,吴三桂目前在湖广推行的政策,都能在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不过吴三桂拿了块烂地,他年纪又老,应该搞不出什么名堂。

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康熙!

虽然他的咨议会、新政、新军、团练听着有点大清要完的意思。但现在不是清末,现在是人少地多,而且还占着几个赚大钱的高端产业,帝国主义还都是“苗苗状态”的清初。

“充宗先生,”朱和墭耐着性子听诸葛三和说完,这才看着和诸葛三和一块儿来的万斯大,冷冷道,“梨洲先生到底是什么想法?请您明言!”

“世子爷,”万斯大笑着道,“家师的那点心思应该瞒不过您吧?家师也拜读过您的原儒之说,十分地佩服。他一直对我们这些弟子说,他的《明夷待访录》加上您的《原儒》才是真正的圆满。所以他老人家现在就想当一个原儒,为国家多留一点元气,同时也换取一个将《明夷待访录》推向天下的机会。这《明夷待访录》上的道理和您的天下为公其实异曲同工,想必您也不会反对吧?”

“元气?”朱和墭追问,“元气怎么保住?”

“当然是办团练、保元气了......”万斯大叹了口气,“江南士大夫都是让清妖杀怕了的人,无不翘首以盼王师,也无不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如果他们手里有了一点可以保住家园不被清妖杀掠的团练,一定不会用来抗拒王师,只会用来保家园、待王师。如果他们手里没有一点武力,那将来王师打过去时,只怕清妖会抢先下手把江南再屠一遍!”

朱和墭叹了口气:“梨洲先生是与虎谋皮,有些小看康熙了!”

万斯大闻言一愣,“世子爷此话怎讲?康熙年幼无知,行事鲁莽,先杀鳌拜、穆里玛自毁长城,后又在湖广、江西亲率用兵,还听小人谗言害了忠臣耿精忠,以致耿家军上下解体,临阵倒戈。这等昏君简直就是十足的亡国坯子,以世子爷的雄才伟略,以吴三桂的猛冠三军,拿下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朱和墭被万斯大说的一愣,心想:“合着黄宗羲是把康熙当成个昏庸无能的昏君了,所以才那么大胆去忽悠人家......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麻颜圣主现在混得不好,的确有点象昏君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又看着诸葛三和,“军师,你怎么看?”

诸葛三和笑道:“世子爷放心,康熙的新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咱们可以快一点进兵,在康熙新军大成之前拿下南京,不就能奠定大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