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好运的九零年代 > 第99章 野心勃勃

好运的九零年代 第99章 野心勃勃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1-10-15 08:48:0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张爷爷怕人笑话他, 老了老了还不安分。

“街道那些戴红袖章的。”张爷爷说的很隐晦很隐晦。他的老朋友没听懂。

张爷爷往他身边移一点,小声说:“我们虽然没有红袖章,我觉得我们也可以。一来为人民服务, 二来能锻炼身体。在这边一坐坐一天没意思。”

“我们?”袁老爷子震惊,“咱们这老胳膊老腿?消停点儿, 别给孩子添麻烦。”

张爷爷:“又不去抓贼, 就是跟片儿警一样到处转转, 发现有陌生人喊一嗓子把他们吓跑。你还担心就拿着拐杖。咱们再找五六个人一起,我不信这么多人抓不住一个兔崽子。老袁, 你可是跟我说过,你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咋了?年龄大了,骨头松了,胆子也缩了?”

“少来这套。激将法都是我玩剩下的。我是怕给儿子媳妇添麻烦!”袁老爷子连连摆手,别过脸去。

张爷爷哼一声:“我看你就是不敢!不敢我找别人去。”说话间站起身。

袁老爷子赶忙拽住他:“快八十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年轻一样,说着说着还上头。我不是不敢。你说咱们这么大岁数, 万一磕着碰着, 麻烦的不是儿女?我们家还好,孩子大了,你们还有俩小的。”

张爷爷点头:“我就是担心小的。你说从来都是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我们家跃民今儿还跟小蒋和小杨说,带他俩出来玩,不能过小卖部。以后公园这里也安全,我们家大小子和二丫头也能到公园玩玩。”

“万一你我摔个半身不遂怎么办?”袁老爷子问。

张爷爷也担心这点,仔细想想,“我们不上前,给派出所打电话?”

“回家打电话?贼早跑了!”

张爷爷再想想, “也对!我让张跃民给我买个手机。”

“那贼得抢你。”袁老爷子赶忙提醒。

张爷爷:“正好。我给他一拐杖,让他有来无回。”

袁老爷子张了张口:“你,你这是铁了心了?”

“回家问问你儿子和儿媳妇,是让你一天在这边玩到晚,还是两天玩到黑。我敢保证,你儿媳妇肯定希望你多走动走动,顺便去你们家胡同里巡逻。你孙子孙女肯定也支持。”

袁老爷子摇头,“我儿子儿媳妇就希望我吃好喝好,不给他们添麻烦。”

“那我回头问问派出所,抓到贼给不给赏金。”张爷爷道:“我们要是能抓个要犯,一个人至少能分两三千。我不信你儿媳妇不动心!”

袁老爷子的儿子儿媳妇年轻那会儿正好赶上十年浩劫。从农村回来,虽说也进了事业单位,但远不如以前。袁老爷子也有退休金,一家三个人的工资,按理说日子很宽裕。架不住工资不涨,物价一年比一年贵。

好在自家房子还算宽敞,孙子娶了媳妇也有地儿住。

袁老爷子能给家里弄一笔奖金,儿媳妇还真不好拒绝。只怕奖金没弄到还摔断腿。

“我回头问问。”袁老爷子还是有些犹豫。

张爷爷:“你在我身后,我保护你。”

袁老爷子想笑:“当你八岁的时候玩官兵抓小偷?”

“我八岁的时候忙着给地主家放羊。”张爷爷伸出他的手,“你看这块疤,就是我们那边的地主砸的。”

袁老爷子仔细看看,还真有一点疤痕:“这么多年还在,当时得多深?”

“我差点以为这只手废了。”张爷爷停顿一下,“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以前不敢死,怕我们家跃民一个人孤苦无依。

“现在跃民有儿有女,好运那么能干,他还找到亲舅舅,他师弟的父母还恨不得把他当亲儿子,我没啥不放心的,活一天赚一天。”

袁老爷子受不了这点:“别说,别说。你就比我小两岁,可你我走一块,说我比你大八岁人家也信。你都这样说,我还要不要活。”

“那你去还是不去?”张爷爷话锋一转,又转回来。

袁老爷子道:“你看着也就七十,可实际上快八十了。咱俩这样不行。咱们得找几个比咱们小的。”

“找刚退休的?刚退休闲下来不习惯,肯定一说一个准。”

袁老爷子刚退休那会儿,是一回到家就烦躁,两年才习惯,“我看行!”

“明天找人?”张爷爷想一下,“今天晚上回去兵分两路。”

袁老爷子跟儿子媳妇商议,张爷爷找张跃民要手机。

张跃民很无奈:“您闲着不好吗?”

“再闲我胳膊腿都生锈了。”张爷爷大声说。

张跃民想翻白眼:“奶奶也去?”

张奶奶:“我不去。你爷爷都没跟我说。”

“爷爷,你不去奶奶回头怎么回来?拄着拐杖一点点往家移得移到什么时候?”张跃民反问。

张爷爷早考虑好了:“我早上把你奶奶是送去公园,中午去接她。下午送过去,晚上再去接她。”

“奶奶上厕所呢?”张跃民又问。

年龄大,蹲倒费劲,后来有了钱,张跃民第一件事就是修胡同里的下水道,又重新铺他们家的下水道,给家里按个马桶。

有了马桶,张奶奶自己就可以扶着马桶盖慢慢坐下。在外面想上厕所,张爷爷就扶着她快点回来。张爷爷不在,指望张奶奶一个人,张跃民怎么想都觉得回不来。

张奶奶笑着说:“那我就不去公园,在小卖部门口。那边一天到晚人不断,刮风下雨还能去他们店里躲一会儿。”

张爷爷点头:“对!碰到乡下人进城卖菜,还能买些便宜的。”

“您老真会安排。”张跃民没好气地说。

张爷爷知道这家谁说了算:“好运,爷爷这个主意咋样?”

梁好运自是跟张跃民一样,希望老爷子老老实实的吃饱等饿。只是在看到张奶奶的时候,梁好运改变主意。

张爷爷跟张奶奶在一块五十多年,张奶奶的身体明显不如张爷爷。不出意外,张奶奶先走一步。到时候另一个肯定受不了。

老人家有些事干,别整天围着老伴儿转悠,届时可能会好很多。

梁好运真不想前脚送走这个,后脚又给另一个准备棺材。

“一个手机不行。跃民,你得买俩手机。”梁好运对张跃民说:“爷爷奶奶各一个。”

张奶奶赶忙说:“我不会用。”

“跟电话一样。”梁好运道,“您要是看不清上面的字,就让人家帮你拨。回头我再给你找跟带子挂脖子上。”

张奶奶忍不住笑了。

梁好运被她笑的不明所以。

张奶奶:“听你这样说,我想到跃民小时候,我们得下地干活,他去上学,你爷爷让他放了学先写作业,然后再去地里找我们,就把我们屋的钥匙给他。怕他玩起来弄丢了,就挂他脖子上。”

“那跃民更得给你们买手机。”梁好运道。

张跃民忍不住看一眼梁好运,说什么呢。

“不许瞪好运!”张爷爷大声说。

张跃民头疼:“袁爷爷有句话说得对,爷爷,你们这么大年纪弄个手机挂身上,小偷就不偷别人,改抢你们了。”

张爷爷:“我放上衣里面。”

张跃民忍不住揉揉额角。

二丫头扒着他的胳膊:“爸爸,吹吹~~~”

张跃民乐了,把她抱腿上:“爸爸头不疼,爸爸是想二丫头了。”

“爸爸~~”小孩立即转身埋到他怀里。

张爷爷眼中猛一亮:“跃民,你看咱家二丫头多可爱。你也不希望她以后有个好歹吧?”

“有我们这么多人看着,她能有什么好歹?”张跃民看叫小蒋和小杨:“你当她俩睁眼瞎?”

小蒋小杨也不希望老人组织什么民间巡逻队。

小蒋就说:“爷爷,您这么大年纪,能分出好人坏人吗?”

张跃民直觉不好。

张爷爷笑了:“小蒋,这个叫你问着了。我年轻的时候不但当过地下交通员,还帮忙抓过特务。你说我能不能分出好人坏人?”

“真的?”国家成立半个世纪了。对于小蒋这些二十来岁的小女生,“地下交通员”这种称呼可以说是历史。小蒋没想到历史就在她身边,“爷爷,爷爷,您也见过小鬼子吧?”

张爷爷:“见过算什么?我还杀过!”

“大哥!”小蒋猛然转向张跃民:“爷爷都杀过小鬼子,您还担心他斗不过小偷小摸二混子?”

张跃民心累:“他那时候多大?还没二十呢。现在多大,快八十了!”

“可是爷爷身体好,看起来顶多六十。”小蒋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说完还看一眼张爷爷,仿佛在说,你不信你自己看。

张跃民累得把脑袋埋在女儿小小的肩膀上。

“别装。”张爷爷开口。

张跃民抬起头来:“明天给你买行了吧。”

“不,不。”抢手机这事,不光张跃民说,袁老爷子也说过。张跃民真松口,张爷爷反而担心,“好运,你跟跃民的手机用好几年了,你们俩的给我,你们用新的。旧的没人抢吧?”问张跃民。

这个年代的手机也就打打电话。所以只要不坏,就没有换的必要。张跃民的手机边缘都磨亮了。小偷确实懒得偷。

老人家把话说到这份上,张跃民只能妥协,可还是不甘心。回到自己屋,就埋怨梁好运不帮他。

梁好运把她的理由说出来,张跃民被说服了,依然担忧。

翌日清晨,不光买了两个新手机,还给张爷爷买了十个样式不同的拐杖和茶杯。因为张爷爷说过,他们拿着拐杖防身。至于茶杯,是张跃民送的。

梁好运笑着说:“你应该给他们买个书包。军绿色那种斜挎包。”

“不要,不要。”张爷爷摇头:“跟去旅游一样。这样就挺好。”赶忙把东西弄他屋里。饭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人,直接把老伴儿忘了。

梁好运载着老人和孩子去了公司。

张奶奶不需要张爷爷照看,老人家跟出了笼的鸟儿一样,跟袁老爷子又找三个人,五个人分了拐杖,拿着茶杯雄赳赳的往胡同深处钻。

这时候人刚上班,有些人还没去,小偷自然不敢光顾。

几个很有生活阅历的老人觉得这样不行,顾不得丢人,拐去小公园商量对策。主要是听听群众意见。

五人都拿着拐着和水杯,很气派。在公园玩的老头老太太得知他们要干的事,都觉得不错。纷纷献计献策。有些人还按耐不住,打算也组个巡逻队,同张爷爷他们兵分两路。

梁好运暗示过两位老人,出门在外少炫耀。两位老人也懂得财不外漏。跟人聊天的时候,人家打听食品厂的收益,老人也是说,好运只占了一点点。主要是刘向东。

刘向东有一栋楼,张家只有一处房子,如今街坊四邻还知道刘向东去草原弄牛奶厂,以为刘向东非常有钱。当初送物资上《新闻联播》的也是刘向东,街坊四邻对老两口的说辞,那是深信不疑。

不炫耀家里有钱,不能炫耀整天大鱼大肉,孙子孙媳妇孝顺。可把老爷子憋得不轻。

听见有人问他的拐杖和茶杯哪儿买的,怪好看的。张爷爷逮住机会,“我也不知道。我们家跃民买的。这些都是。”眼神扫一圈几个老伙计,“不是去菜市场,就是在附近商店买的。”

有人羡慕:“张老师想的真周到。”

“张跃民那小子虽然想一出是一出,谁说都没用,不过有一点好——”

袁老爷子酸溜溜接道:“孝顺!”

“没孝顺你?”张爷爷反问。

袁老爷子噎了一下。

有人笑着打圆场:“你俩就别吵了。要我说,你们不如去大商店或者幼儿园门口转转。前者小偷多,后者拍花子的多。这事你们也不能急。那些人也不是天天去,而是瞅准时机再干。你们弄清楚他们的时机才能人赃并获。”

“对,对,咱们街道那些人也不是天天都能抓到流氓。”又有人提醒他们,“只敢偷个自行车的,社会危害性不大。你们要留意面生可疑人员,协助警方抓住要犯。”

张爷爷赞同,“小偷三天两头偷自行车,一年也没多少钱。那些要犯一出手就是一条人命。”

袁老爷子也赞同,提供线索可比追小偷安全多了。小偷轻轻一推就能要了他的老命。

“老张,给北城分局打电话。”袁老爷子说。

张爷爷电话里要协助警方办案,警方立马送来一叠要犯的照片。然而意识到送给谁,被派来送资料的小警察望着一群平均年龄七十岁的人,犹豫了,迟疑了,纠结着现在收回去还来得及吗。

张爷爷高声问:“小同志,看不起咱们?”

“没有,不敢。”

张爷爷:“那你咋不给我?”

年轻的警察递上去就走,赶紧回去报告实情。

袁老爷子伸出拐杖挡住,“咦,这玩意还挺好用。”说话间抬头问小警察,“我们发现可疑人物怎么联系你们?”

小警察严重怀疑这些老小孩日子无聊,想重温儿时游戏——官兵抓小偷。苦于没人乐意当小偷,就想到他们。

然而当着一群虎视眈眈的大爷大妈的面儿,小警察不敢说实话:“我们办公室的号码?”

张爷爷:“你们都出去了,办公室没人咋办?”

“我们队长的号码?”

张爷爷递出手机:“输进去。”

小警察惊讶,惊讶老头还有手机。

“看不起我们老年人?”张爷爷叨叨不过张跃民,还叨叨不过别人,“我不光有手机,我们家还有电脑,还有游戏机。我敢说,我会玩的游戏绝对比你多。”

一众老头老太太想笑。小警察以为嘲笑他,号码输进去立马遁走。

袁老爷子等他走远才说:“你真好意思说。”

“谁让他看不起咱们的。”张爷爷看着手机,想了想,“也不对。”

袁老爷子问:“又怎么了?”

“分局接的都是大案子。咱们要是遇到踩点偷车的该找谁啊?”张爷爷又问。

袁老爷子想想也是:“咱们不能浪费警力。谁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派出所。”有人道。

袁老爷子道:“那就打给派出所。”

街道也经常帮派出所办事,派出所接的多是小事,自是不怕这些老人家伤着碰着,于是就把他们一个联系号码给张爷爷。

张爷爷虽然会用手机,但他不知道只要不删,手机记录一直在。

傍晚,张爷爷和老伴儿出去遛弯儿,手机忘在茶几上。因为刚会用手机,还没习惯随身带着。张跃民翻开他的手机,顿时乐了。

梁好运刚给俩小孩洗好脚把他俩扔沙发上,注意到他一副很无语的表情,“手机坏了?”

“不是。小偷没抓一个,派出所和分局的电话弄来好几个。他真行。”张跃民摇摇头递给她看。

梁好运看到分局刑侦支队队长电话,惊得张大嘴:“他哪儿弄的?”

“谁知道。估计跟人家说,协助人家破案,人家瞧着他年龄那么大,不可能胡扯,就给他了呗。”张跃民道。

梁好运:“也是。老幼病残最容易让人卸下心防。看爷爷这样,真打算大干一番?”

“那么容易让他干成,还要警察做什么。”

梁好运摇头:“别这么说。说句不好听的,猫有猫的道儿,鼠有鼠的道儿。经历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警察经验丰富,他们人生经验丰富啊。要犯也没以前的特务难对付。”

“但时代在进步,人也在进步。何况现在能从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上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张跃民不赞同,“我就怕他们跟你一样也这样想。结果三个月不开张,急得想撞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