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好运的九零年代 > 第78章 无家可归

好运的九零年代 第78章 无家可归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1-10-15 08:48:0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梁好运的话, 站长大姐很赞同。

站长大姐道:“人的命数是一定的。前半生好运,不等于后半生幸运。知福惜福才能福泽绵长。”

梁好运笑着说:“是呀。我还得去公司,改天聊。”

“行, 快去吧。”站长大姐从两小孩拍拍手, 吸引他们的注意,“跟姨姨再见。”

俩小孩不过九个月大, 可听不懂。

小蒋和小杨拿起他们的小手挥一挥,小孩懂了,附送一个大大的笑脸。

站长大姐笑着送他们到门口

梁好运到公司,车间主任已经把仓库的货统计出来。

仓库有好几个, 方便面仓库, 八宝粥仓库、火腿肠仓库和纯净水仓库。每个仓库都在生产车间附近。

梁好运捐物资,积德博名声, 却没有让客户迁就她的道理。车间主任就把客户的货堆到一个仓库里, 其余的放在其他仓库里。

车间主任喊来保安帮忙, 又有叉车和小货车辅助, 等梁好运从车站回来, 货物几乎弄好了。

梁好运交代销售部, 客户再打电话过来,不要提我们要往灾区捐物资, 跟以前一样该怎么出货怎么出货。

工人都被抽去生产方便面和纯净水, 客户万一要火腿肠、八宝粥, 他们拿什么给客户。

车间主任忍不住把这点担忧说给梁好运听。

梁好运道:“灾区的情况你不懂,我们生产一天,运到那边,他们得两三天才能发到受灾群众手中。我们用火车拉,用汽车运, 到了那儿他们只能一箱一箱搬。我们忙一周就够了。”

因为《新闻联播》里还是下大雨,有可能发洪水,泄洪。车间主任并不知道灾区的真实情况,以为也就一个县城或一个市严重。

正是因为这点,梁好运要捐出一成利润,工人反应才那么大,都觉得没必要。

车间主任对梁好运是莫名信服,她这样说,几个车间主任信以为真。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车间主任问:“价格是按照销售价,还是出厂价?”

“当然是按照批发出厂价。”梁好运道,“我们又不是拿钱买人家的东西。自己生产的,按照零售价像什么样子。再说了,一成收益都拿出来了,一百步走了九十九,还在乎那一步。”

车间主任点头受教:“我们刚刚算了一下,现在的货能装四五个车皮。”

“纯净水和方便面?”梁好运忍不住皱眉,“仓库里还有这么多货?”

车间主任忙说:“加上八宝粥。其实八宝粥比较多。现在天热,纯净水卖的好,纯净水没多少。”

“火腿肠呢?”梁好运问。

车间主任道:“火腿肠卖的也不错。因为快放暑假了,学生在家闲着没事干,吃吃喝喝,火腿肠方便面需求量大,早几天我们就让车间赶一批,还没出货。”

梁好运算一下时间:“暑假还得几天,过几天再做也来得及。火腿肠也算上,有五车的话,你们就去市里找几辆运输车。”

车间主任等人立即统计。

梁好运从包里翻出手机打给段老三。

段老三有句话很对,有钱能使鬼推磨。

洪涝过后,必有疫情。

段老三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脑袋转的快,他不知道去哪儿买防疫物资,但是他知道医院肯定知道。

段老三从食品公司出来,直奔他弟单位。他弟大小是个官儿,段老三担心他的钱不好使,就带上他弟找医院采购。

给人家塞一条烟,又说他弟想买防疫物资,医院采购立即把联系电话给他。

医院采购通常先给一半钱,后给一半。段老三跟医药公司联系时承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钱不赚王八蛋啊。医药销售在电话里跟他敲定此事。

段老三他弟直勾勾地打量他哥,“你要这么多防疫物资干什么?”

“灾区需要,我不是说了吗。”段老三道。

他弟惊呼:“你不要命了?什么钱都挣?”

“说什么呢?哥这是捐,捐!懂不懂?”段老三瞪着眼睛问他。

段老三跟人家谈的时候确实提到捐,然而他弟不信:“你有这么高觉悟?”

段老三当然没有,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爱投机倒把的生意人。

哪里发洪水,哪里有地震,跟他有什么关系。这是国家的事。

然而难得看到打小比他学习好,全家都喜欢的弟弟这么震惊,段老昂首挺胸,很是自信地承认:“当然!你以为你三哥我还是十年前的你三哥?兄弟,人是会变的。”

他弟摇头:“我只听说过,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那是你,不是我!”段老三一口气弄半车皮防疫物资,心头肉着实疼得很。不过看到他弟这样,段老三觉得这个钱花的值。

他弟回头肯定跟家里人说,家里人要知道他这么大气,那今年春节所有亲朋好友恭维的对象,可就从他弟变成他了。

段老三正美着呢,梁好运的电话打过来。

他弟看到来电显示名字,瞬间明白了:“我就说,你怎么可能有这么高觉悟。合着是梁总的主意。”

“就不能是我?”段老三说出来,赶忙接电话。

他弟冷笑,“你自己信吗?”

段老三点头。

他弟顿时不想理他,车上等他。

段老三挂了电话,把他弟送回去,就去邻市的医药公司。

梁好运没料到段老三的速度这么快,挂上电话就打给火车站站长,告诉她今晚能发货。之后才给刘向东打电话。

段老三没搞过防疫物资,刘向东搞过棉服。段老三又是找他弟,又是买香烟的。刘向东直奔服装公司。

帝都这边有驻军,部队每年都需要服装,帝都郊区就有个国营服装厂。除了生产制服,还有一些劳保服。

棉大衣迷彩服这些东西买的人少,服装批发市场也不可能一次要半火车皮货。刘向东直言送往灾区,服装厂自然信他。价格方面也做出很大让步。

梁好运担心一次运过去太多,灾区调度能力跟不上,还担心半道上遇到洪水,东西全泡汤了,于是建议段老三和刘向东准备的东西分两拨。她这边的东西比较多分三次。前两次装他们三人的东西,最后一次只送水、方便面、火腿肠和八宝粥。

段老三和刘向东要的量大,人家的库存根本不够他们的,也只能先给他们一半。梁好运这样要求刚刚好。

由于段老三和刘向东钱给的爽快,当天下午医药公司和服装厂就把货配齐了。

段老三和刘向东去做红底白字的横幅。

横幅新鲜出炉,张跃民抵达好运食品公司,把梁好运和俩孩子送回家,他盯着晚上发货。

梁好运要车皮要的急,站长马不停蹄地的帮她周旋调度,才给她调出一班晚上十点的,还是跟客车一起走。

张跃民随便吃点东西就给段老三和刘向东打电话,让刘向东坐飞机先走一步。段老三在车站等着接货。

那么多东西,刘向东跟梁好运一样,也担心半道上有人扒火车,所以开车载张保栓回五里坡,选十个男人,其中五个四十来岁的,五个二十出头的,前者跟车走,后者随他坐飞机过去。

人选定下来,张保栓把刘向东来到一旁。

刘向东:“你不是也想去吧?”

“哪能啊。”刘向东把公司交给张保栓,张保栓可不敢乱跑,“老村长你知道吧?能带他一起吗?”

刘向东当然知道老村长,这些年光在张跃民那边就碰到好几次,“他那么大年纪,让他去?”

“出了事不怪你。我跟他闺女儿子商量好了,还逼他们签字画押了。”张保栓压低声音说:“我也是没办法。他得了肺水肿,医生叫他戒烟,他非说自己活够了,潇洒一天是一天。你带他过去,让他看看洪水,看看受灾群众,回来估计就老实了。”

刘向东摇头:“不行。他那个病厉害,坐下就有可能起不来。”

张保栓:“我保证出了事不怪你。对了,刚才你挑的那些人当中,有一个就是他小儿子。让他跟他小儿子一起。”

“你早说啊。”刘向东立即把老村长算上,然后跟张保栓各自开一辆车,一辆前往机场,一辆前往火车站。

张保栓把人送到车站,服装厂和医药公司的人正往车上装货。张跃民等他们先装,余下的全留给他。

九点钟,六节车皮满满当当。

站长忍不住说:“这得多少钱啊?”

段老三道:“我们三家去年一成收益。”

站长想说,一成还好。话到嘴边,想到好运食品公司如今的规模,听说员工宿舍就有四栋楼,顿时惊得有口难言。

段老三今她这样,特别有成就感:“这才是一半。过几天还得麻烦你们两次。我们的人会提前给好运打电话,好运到时候会联系你。”

站长忍不住问:“需要那么多东西?可是我今晚看新闻还好啊。”

“记者还没过去。”张跃民道。

站长在报纸上看过梁好运的报道,知道她爱人不是一般人。但是一直没见过。今天看到张跃民的长相,站长感慨好久,什么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等等,她知道的词念叨个遍,还意犹未尽。

站长听张跃民开口,立即撇下段老三,问他:“那边没记者?”

“有是有,但是设备什么的都该被水冲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联系到电视台的记者。”张跃民道:“你看明早的报纸吧。”

翌日清晨,站长起来就拿早报。

报纸上的照片乌漆墨黑,仔细看看,好像大坝决堤,滔天巨浪,比怒吼的黄河还瘆人。

站长久久回不过神。

张爷爷不由地想起多年前的花园口决堤。

赶梁好运和张跃民起来,老人家已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张跃民看着报纸上的泪痕,头疼不已。

“现在不是六十年前,我党不是果党,有什么好哭的?”张跃民无语。

张爷爷指着报纸:“这么多人无家可归。”

“国家会安置。”张跃民道:“甭管多少,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活着,就不会让他们饿死冻死。”

张爷爷吸吸鼻子,擦擦眼泪,起身回房。

张跃民忍不住翻个白眼,“放过你的工资本吧。”

张爷爷停下。

梁好运笑着说:“爷爷,别担心,我和向东还有三哥昨天调了六车皮物资,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就能到灾区。”

张爷爷懵了,每个字他都能听懂,咋合起来就听不懂了呢。

张跃民:“我昨晚回来那么晚,就是在车站盯着装车。这几天你看《新闻联播》,绝对能在电视里看到好运的货。”

“火车皮?”张爷爷问。

张跃民点头。

张爷爷慌忙扶着墙,显然被梁好运的大手笔吓着了。

“放心了吧?”张跃民瞥一眼他就去洗脸刷牙。

张爷爷回过神,忙问:“灾区都是水,咋送过去?”

“向东在那边,他会想办法。”张跃民道。

张爷爷不敢信,“向东过去了?”

梁好运点头。

张爷爷忍不住说:“向东真是个好孩子。”

刘向东做生意不如段老三圆滑,但是有一点跟段老三一样,洪水地震跟他有什么关系,有国家呢。他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给国家添麻烦就行了。

像段老三说的,梁好运一个女人都能那么大气。他们做生意不如梁好运,也不如她聪明,在这方面还被她比下去,简直枉为男人。

刘向东半夜到离水灾最严重的隔壁市就去宾馆歇息。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起来找车队。

昨天已有堤坝开裂,晚上决堤。周边部队立即调军队抗洪。

刘向东本来还琢磨怎么运过来,一路上看到军车不断,知道该怎么做了。

到火车站,拉了东西,跟军车一块走,走到不能再走刘向东就令车队停下。抗洪抢险的部队,肯定没空做饭。再说了,一路上他也没见有军车拉物资。那一车车全是人。

刘向东就找指挥部。

指挥部压根没想过堤坝居然是豆腐渣工程。堤坝不等他们做好准备爆破,先一步决堤,一切全打乱了。最重要一点,还不知道有多少豆腐渣工程。

指挥部的所有人一夜没合眼,派人疏散群众,派人了解堤坝情况,派人救援等等。忙得跟无头苍蝇一样,哪有空接待刘向东,就让他等着。

刘向东昨晚睡的少,今天又忙一天,也累得很。看到指挥部进进出出,一个个眼睛红的跟兔子一样,也觉得人家不容易,于是老老实实在车里呆着。

刘向东到的时候天都黑了。幸亏雨大路滑,车队晚上不敢回去,所以也没催着刘向东卸货。

刘向东弄几瓶水洗洗脸,就在车里睡觉。一觉到天亮,刘向东下车撒尿,昨儿帮他通传的士兵忍不住问:“同志,你怎么还没走?”

刘向东指着他那十来辆车队,“物资都在车上,往那儿走?”

“什么物资?”

刘向东想说,当然是他们捐的。扭头一看,难怪没人搭理他们。他到了这边让车靠边停下,挂着横幅的那边在里面。从外面看就是一些普通货车。

洪水严重,不光有部队,还有周边市民组织救援。部队的人显然把刘向东这个车队当成民间组织的救援队。

刘向东朝脑袋上拍一巴掌,对士兵道:“去找你领导,就说我们是来送物资的。”随后让所有车车队移到左边。

部队最需要物资,小兵到指挥部这么一说,立即有人出来。

接待的人看到十来辆车上都有横幅,前几辆是好运食品公司还好,后面是电脑公司,批发市场,忍不住皱眉,不过能有这份心,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只比他们慢一点。

于是就喊一群正在休息的人卸货。

刘向东看到坐着或躺在路边,浑身湿透了的士兵们艰难的爬起来,连忙说:“不用,不用,我们自个卸。只说放哪儿就行了。”

接待员指着旁边树林,“就在这儿吧。回头我找块塑料布盖上。”

刘向东摆手:“不用。”

接待员奇怪,为什么不用。

刘向东让司机上去,他带来的一群人搬货。

东西搬出来,士兵们立即懂了。

最先出来的是用塑料薄膜捆的一提一提的矿泉水。水放在地上摆成一片,接着才放整箱整箱的方便面。

一会儿卸了两辆车,全是水和方便面,士兵们的眼睛都直了。

当即就有人去指挥部报告。

忙得又困又饿的领导们一听来了这么多吃的,都从指挥部出来。

刘向东令卸了货的车开走,后面的车上来,然后是八宝粥和火腿肠。片刻,树林就堆满了,跟一座山一样。

正当所有人以为全是这些东西时,写有电脑公司字样的车打开,全是防疫物品。最后的车里全是厚衣服。

记者被吵醒,出来看到这么多东西,对着车和物资就是一顿猛拍。

刘向东注意到这一点,顿时放心下来,因为记者报道一出,他们顺便打广告的目的就达到了。

东西送来,目的达到,刘向东觉得任务完成了。

刘向东把清单递过去就问:“你们谁帮忙签收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